殷忧启圣,多难兴邦——论全力打赢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

春天的脚步近了,送瘟神的日子不远了。历经这场风雨后的春天,将更加生机勃勃。当后人回望历史上的今天,必将为这场誓死保卫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阻击战而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张云泓

  2020年,将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跨入新年,一场罕见的凶猛疫情向我们扑来,人们刚来到年关就撞上了难关。

  这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从武汉暴发,到全国31个省(区、市)、港澳台地区,从亚洲的各地区蔓延,欧洲出现病例,美洲、大洋洲也发现病例,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出现近2万的确诊病例、360多人的死亡人数,这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世界人民的高度关注。全国疫情态势图上那片逐渐变深的红褐色,令亿万人民揪心……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论全力打赢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

全国确诊病例疫情图(图源:百度大数据)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与疫情抗争、与病毒赛跑,坚决打赢阻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特殊人民战争,成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当下的共同目标、共同行动和共同意志。

  “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工作。”——习近平

  这场特殊的人民战争由最高统帅发令。

  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召开会议、多次听取汇报、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党中央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大年初一,非同寻常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抗疫工作。“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语,发出了疫情防控总动员令。

  令出必行!中国进入全面战“疫”时刻。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形势严峻的大考,这是一次全党全军全民动员的“一级响应”。国之有难、匹夫有责,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人人奋起抗击疫情!从省到村“五级书记”抓防控,周密制定方案、紧急调配力量、层层传导压力,把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一杆子插到基层、落到一线。

  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灾大难时,中国的制度自信、制度优势又一次得以彰显。

  一幅壮阔的人民战争大幕徐徐拉开……

  “要尽快充实医疗救治队伍力量,把地方和军队医疗资源统筹起来,合理使用,形成合力。”——习近平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与病毒抗争、为生命接力,医疗资源集结号嘹亮吹响。

  除夕之夜,当人们正在收看央视春晚时,载着陆海空三军医疗队的大型军用飞机分别从上海、重庆、陕西腾空而起,飞赴武汉。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论全力打赢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

海陆空三军医疗部队,除夕夜奔赴武汉!(图源:空军发布)


  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紧急组建,短时间调配精干医护人员赶赴武汉。北京、上海、陕西、四川、重庆、贵州等全国53支医疗队6千多名医护“逆行者”昼夜兼程,驰援湖北。

  “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在万家团圆的新春佳节,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有的来不及吃年夜饭、有的把小孩托付给父母、有的推迟婚期、有的不顾亲友劝阻,主动请缨、义无反顾,踏上战“疫”征程。

  疫情猛于虎,偏向疫区行。一份份摁着鲜红手印的请战书,一个个送别时充满牵挂难以分舍的场面,一声声祝福温暖的话语,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誓言…… “只有大家安全,我们小家才会安全。为了更多人的回家,这次我选择暂时离家。”驰援武汉的列车上,上海护师胡娜娜这句感人的话,道出了医者仁心。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论全力打赢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

贵州省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纷纷写下“请战书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这样的精神令人动容、肃然起敬!

  “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习近平

  疫情凶猛!

  惟有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方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最要紧的是寻找到狡猾的敌人、研制出克敌制胜的武器。

  人命关天、十万火急。李克强总理亲自召集专家会议部署,科技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集中科研力量攻关。钟南山,这位17年前抗击“非典”的功臣,以84岁高龄重披战甲,始终战斗在抗疫和研发一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带领团队第一时间赶赴武汉,一边救治一边科研攻关……许多像钟南山、李兰娟这样的院士、专家默默无闻、夜以继日、分秒必争地奋战在研发岗位。疫情发生一周后,我国从病人样本中分离出了新型冠状病毒,找到了病原体,为研发病毒“克星”找准了路径。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论全力打赢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

1月18日傍晚,84岁的钟南山从广州出发赶往武汉(图源:广州日报)


  打好疫情蔓延扩散阻击战,更是应急的急中之急!

  疫情从“九省通衢”之地、千万人口之城暴发,防控难度本已极大,偏又遇上“几十亿人次大流动”的春运,灾难指数瞬间翻倍。疫情异常严峻、形势错综复杂,这绝不仅仅是武汉一城的“战争”,而是全国的“战争”。如何精准施策、有效防控,考验着国人的智慧,考验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武汉,大年三十前夜,实施管制交通,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进入“战时状态”,扎起了防范疫情蔓延的第一道“篱笆”。

  各省纷纷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中西医结合、重症病例“一人一案”……一系列最大限度减少死亡病例的方案出台;

  盯紧疫源地来往人员、公布定点接诊医院、指定专门接待宾馆……一条条隔离发热病人的“硬核”措施同步落地;

  暂停省际客运、暂停春节活动、暂停举办酒席、暂停赶集聚会、暂时关闭旅游景区……一个个防范疫情输入和扩散的“暂停链”相继按下;

  交通关口一律检疫筛查,在公共场所一律佩戴口罩,报纸、电视、广播、新媒体一律多版面、长时段、高频率宣传,抢建“小汤山”式医院、紧急调运医用物资、稳定市场物价、保障水电供给、延长春节假期……一道道精准到位的指令迅速下达。

  整个中国,步调一致、行动有力,阵脚不乱、紧张有序,阻击疫情的层层“篱笆”越扎越紧。

  “广大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习近平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每一场艰巨的战斗,都会涌现一批批英雄。

  在战“疫”一线,始终有一群冲锋在最前线的战士。他们是前方的医生、护士,是后方的建设者、支援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论全力打赢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

10天建成的武汉“火神山”医院(图源:上观新闻)


  在武汉,在收治感染患者最早最多的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定宇虽然身患渐冻症、腿脚行走不便、爱人不幸被感染,但一直坚守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一个多月没下火线。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施工昼夜不停,鲜红的党旗在工地上迎风飘扬。

  在贵州,各级党组织抓实抓牢“查、防、控、治、保、导”六位一体防控体系,联防联控纵到底、横到边、下手早,为贵州战“疫”赢得了主动,守住了全国疫情态势图上被深红包围着的那一抹浅红。

  在全国,抗击疫情的各条战线上,哪里最危险、哪里最紧张、哪里最艰巨,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一支支递交请战书的党员医疗队奔赴重灾疫区,一队队佩带“红袖标”的党员流动巡防队守护着社区、村寨的安全,一辆辆党员志愿者组成的义务送医车奔驰在各大医院间。

  ……

  广大共产党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和磨刀石,用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要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习近平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必须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形成人民战争的强大声势。

  有一种共识,叫同舟共济。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在严峻的疫情面前,一起并肩战斗的不只是武汉、湖北人民,而是全国人民。人人责无旁贷、人人尽心出力,成为抗击疫情的全民意志。这种意志,使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又一次得以彰显,使民族凝聚力、民族向心力又一次得到增强。严峻的考验,可以激发斗志,凝聚人心,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巨大的压力,能够磨炼意志,砥砺精神,爆发出惊人的抗压力。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论全力打赢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

1月27日,贵州从全省各地抽调137名医务人员组成“贵州省第一批援助武汉医疗队”,援助湖北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有一种大爱,叫守望相助。心相连,情相拥,爱相通。当武汉市民知道自己有可能成为病毒传染源、传播者时,他们停下外出的脚步,把自己封闭在一座城里。隔离了城市,隔离不了爱,中国的目光聚焦到武汉,一个个关切的电话打向武汉、一笔笔捐款汇向武汉、一批批物资紧急运向武汉…… “武汉加油!”“湖北挺住!”成了网上热搜。随着疫情蔓延到各个省份,人们理解了特殊时期政府采取的非常措施,不扎堆不聚会不串门、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选择了“宅在家”不添乱。电话问候、微信拜年成为这个春节最火的方式。对于离开了家而又暂时回不去的湖北旅客,各地设立了定点接待宾馆,提供周到细心的服务。“感动,感谢,感恩!” ,从日本回国滞留贵阳的湖北籍曾女士和女儿,在贵阳深深感受到“贵州温度”,感受到了“山美水美人更美”的“贵州魅力”,并表示“春暖花开时,还要来贵州!”

  有一种力量,叫众志成城。全国地不分东西、人无分男女,全民动员、紧急行动,共同加入了抗击疫情的战斗;从人口稠密的大都市到人烟稀少的小村寨,从高原到平原到海岛,到处都在构筑阻击疫情的坚固堤坝;从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到普通记者、超市员工、车间工人、机关干部,从志愿者、清洁工到运货司机、快递小哥……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抗击疫情倾力奉献。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论全力打赢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

  你的心、我的心,融成万众一心;你的力、我的力,汇聚千钧之力。

  2020年的春节,中国人民携手铸就了抗击疫情的英雄群像,伟大的民族精神得到了又一次淬炼和升华。

  “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现在,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把落实工作抓实抓细。”——习近平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论全力打赢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

2月3日上午,国新办举行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重点医疗和生活物资保障情况。


  病毒还在肆虐,与死神的争夺战、与病毒的阻击战还在紧张激烈地进行着。

  新型冠状病毒来源及致病机理还在探究之中,防治疫苗、治疗药物也还在研发之中。输入式、接触式等各种可知或不可知的感染方式还未完全明了和排除。疫情集中爆发期与春运返程高峰交织,形势不容乐观。

  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摸不着敌人的战争,一秒钟的松懈、一秒钟的侥幸,都可能让病毒趁虚而入。我们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和懈怠思想,要把问题想得复杂一些,作最坏的打算,作最充分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要把防控措施想得更细更周全,把工作做得更精更到位,时刻保持“战时状态”,最大限度发动群众,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严防严控,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持续织密疫情防控网络,决不让疫情继续蔓延。

  战以勇为主,以气为决。每个人都勇毅前行、奋力而战,就能为全国打赢疫情阻击战担一责、尽一份力。

  “我们的血液中流淌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基因,这是我们攻坚克难、走向复兴的底蕴和自信。”——习近平

  伟大导师马克思指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庚续、生生不息,历经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大灾大难。每一次灾难,给予我们民族的不是屈服而是抗争,不是毁灭而是生机,使我们不断从衰弱走向强盛、从苦难走向辉煌。如今,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依靠人民战争,我们经受住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抗击血吸虫病和本世纪初抗击“非典”两次“卫生大考”。我们坚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强大雄厚的综合国力,有突飞猛进的医疗技术,有人民战争的强大威力,我们一定能够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用抗疫战争的伟大胜利为全面小康社会筑牢全民健康的基石。

  春天的脚步近了,送瘟神的日子不远了。历经这场风雨后的春天,将更加生机勃勃。当后人回望历史上的今天,必将为这场誓死保卫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阻击战而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