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勤勉的曾國藩,為何不願深究刺馬案內情而表現得消極被動?

同治九年(1870)七月二十六日,對於馬新貽來說,註定是一個不尋常的日子。這天上午,接替前任曾國藩、總制兩江剛滿兩年的馬新貽,照例要親赴校場閱兵。事畢,於還署途中遇刺,不治身亡,成為晚清時期轟動全國的四大奇案之一,在民間廣為流傳。

向來勤勉的曾國藩,為何不願深究刺馬案內情而表現得消極被動?

​身為封疆大吏、聲譽如日中天的馬新貽突然被刺身亡,成為當時轟動全國的爆炸性新聞。兇手口供屢屢翻改,致使流言四起,對其死因更是眾說紛紜,先後出現過許多種說法:

一是清廷官方的“浙江海盜挾仇報復”說。這是經過幾番審查後,曾國藩上報朝廷、作為結案定論的說法。史料記載,張文祥(又作張汶祥)原為捻軍頭目,所部800人皆能戰,屢敗馬新貽軍。馬新貽遣人說降,言辭懇切,張文祥頗為感動,與之約定並立誓。

誰知道,張文祥投降後800部下全部被清軍所殺,張文祥僥倖得以逃走。他將此歸罪於馬新貽,從此與之結下血海深仇,於是便有了刺馬一案。

向來勤勉的曾國藩,為何不願深究刺馬案內情而表現得消極被動?

​第二說與上說細節稍有不同,但也與浙江海盜有關,為史書所記載。張文祥原是廣東一帶的流匪,並與浙江海盜往來甚密。馬新貽任浙江巡撫時攻剿南田海盜,張文祥的許多夥伴都被捕殺,妻子與財產被吳炳燮所掠。馬新貽到寧波閱兵時,張文祥曾攔路狀告妻子財產被掠的事情,但因呈述不準,張為此又遭吳炳燮的羞辱,妻子不久也死了。有人對羞辱難當又家破人亡的張文祥說,馬新貽庇護吳炳燮,是吳的後臺,於是懷恨在心,伺機刺殺了馬新貽。

第三說稱馬新貽死於官場傾軋。持此說者當時就頗有人在,但只是推測。他們認為馬新貽就任閩浙總督及兩江總督時,曾負有慈禧太后調查太平軍國庫下落的密諭,為此早在赴閩浙總督前就對二位兄長談起“吉凶難料”的預感。

向來勤勉的曾國藩,為何不願深究刺馬案內情而表現得消極被動?

​從案發後參與審理的一些官員的言行及兇手的表現來看,蹊蹺頗多,特別是有的審案官員竟拒絕在奏結上簽字,以鐵面無私著稱的欽差大臣、刑部尚書鄭敦謹在結案後稱病不回京交旨,且終身不復為官。而一位隨其辦案的官員顏士章在日記中稱“刺馬案與湘軍有關”。

從上述種種跡象看,“刺馬案”與當時手握重權的湘軍有關。也有人認為當時的江蘇巡撫丁日昌與馬新貽有矛盾,其子涉嫌此案云云。

第四說即民間流傳的“義士為友復仇”說。此說指馬新貽功成名就後,落入了英雄難過美人關的俗套,與先前招降又歃血盟誓的結義兄弟曹二虎之妻鄭氏有私情、並殺害其夫,從而導致了另一位義弟張文祥鋌而刺馬、為友復仇的義舉。但當時就有人提出質疑,認為“結義兄弟”等說法不可盡力信,而據此演編的《張文祥刺馬》全非事實。

向來勤勉的曾國藩,為何不願深究刺馬案內情而表現得消極被動?

​“刺馬案”說法種種,撲朔迷離,但以前三種說法較為學界中人重視,其中又以第三種說法更值得關注。我們不妨來看看當時清政府的態度。

最初,朝廷急切要了解案情的真相,於是上諭一道接著一道。先是命江寧將軍魁玉嚴審,務得實情。及至魁玉奏入,“供詞閃爍,恐有牽制窒礙之處”。又命漕運總督張之萬會同魁玉一起審訊。復又調直隸總督曾國藩回任兩江,再派刑部尚書鄭敦謹為欽差大臣,會同曾國藩嚴查細究。如此這般興師動眾,或可見清廷對於此案驚恐不安之一斑。

然而,最終決定此案調子的卻是慈禧太后的幾句話。當時被天津教案弄得焦頭爛額的曾國藩,本來可以借刺馬案從天津脫身,但從他的反應看,顯然不想接受這一燙手山芋。他先是稱病請辭,朝廷不準。不得已之下,只好請求陛見,以圖弄清慈禧對此案的態度。

向來勤勉的曾國藩,為何不願深究刺馬案內情而表現得消極被動?

​九月二十六日,正好是張文祥刺馬案的兩個月後,曾國藩奉旨前往養心殿,一番君臣寒暄過後,圍繞馬新貽一案,慈禧與曾國藩說了幾句話。對答一共只有兩句,卻頗含深意:

慈禧:馬新貽這事豈不甚奇

曾國藩:是很奇怪

慈禧:馬新貽辦事很好

曾國藩:馬新貽辦事和平精細

此後,儘管朝廷一再催促曾國藩趕緊去江南赴任,但曾國藩仍然在路上走了兩個多月,這與他一貫勤於政事、嚴謹處世的作風頗有出入。接手案子後,曾國藩也只是程式化地點齊人犯,過堂時默不言聲。耐人尋味的是,在審問如此重要的兇手時,一直都未用重刑。

大約半個月後,曾國藩只是對欽差大臣鄭敦謹淡淡地說了一句:“只好仍照魁、張二公原奏之法奏結。”以“浙江海盜挾仇報復”罪名上奏,了結了此案。同治十年二月,奉諭比照大清謀反叛逆律例,刺客張文祥被凌遲處死。

向來勤勉的曾國藩,為何不願深究刺馬案內情而表現得消極被動?

​因為慈禧太后對馬新貽一案的旨意,馬新貽雖死於非命,卻於身後倍極恩榮。上諭賜諡“端愍”,追贈太子太保銜,再加恩照陣亡例賜卹,賞其子馬毓楨騎都尉兼雲騎尉世職,並準於江寧府建立專祠。但即便是這樣,馬新貽的死因至今也沒有定論,晚清朝廷內部裡那套是是非非確實讓人難以琢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