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水稻茬小麦除草什么药效果最好?

用户1670050127735


草克星选择性内吸输导型除草剂,抑制杂草根、茎、叶生长,直至完全枯死,可有效防除1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禾本科杂草。移栽后3-7天内施药效果最好。每亩用10%可湿性粉剂10-l5克毒土法喷雾法均可。直播田水稻1-3叶期也可施用,药量同上。施药后保持水层5-7天。漏水田、施药多的地块有暂时抑制水稻生长现象,但过一段时间可自行恢复。发生此种药害时,应及时排水晾田,复水后灌浅水层,增施氮肥促进水稻生长。 小麦使用快灭灵、使它隆等适合在麦田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对麦苗的安全性较高,在小麦拔节后施用一般不会对小麦生长发育有太大的影响,而且这些除草剂在田间的残留期短,麦田春季用药后对后茬不会产生不良影响。苯磺隆等除草剂残效期较长,春季小麦拔节后一般不宜施用,以免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




广西仔阿斌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关于小麦除草剂(主要说苗后,下面都代表苗后除草剂)年前打还是年后打的问题,每年都会成为大家的一个争论点,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有不同的声音,有一部分农户认为年前打除草剂效果好,主要原因是年前的杂草抗性小;另一部分农户认为年后打除草剂效果好,主要原因是防除彻底,具体谁对谁错。

目前冬小麦种植区域由于气候、温度等条件的不同,在用药时间上也有差别,年前年后其实都可以用药。

不过根据小麦和杂草的生长情况,一般建议是年前较好。

一是年前杂草刚出苗,对除草剂的抗性还不是很大。

二更彻底,年后的话,小麦封垄后,杂草不宜被除草剂打到,影响除草的效果。

三是有些除草剂对小麦有一些副作用,喷的越晚,对后期小麦的产量会有影响。

当然也有年后打小麦除草剂,笔者家的小麦就是过了年开始用,好像每年都是这样,有些原因是习惯造成的,比如每年都是年后打,你让他年前打,他会觉得效果不好。

虽然说年前年后都可以打小麦除草剂,但也不是随便找个天气就可以的。最佳的使用时间是:

年前:小麦幼苗期时(11月中下旬)

年后:返青期时(2月下旬至3月上旬)

另外需注意:打药建议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温度相对高点。

一、先分析下一些农户年前打除草剂的心理

1、年前杂草相对较小,对除草剂抗性小,杂草死的彻底。

2、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因为田间的杂草被除掉后,减少了和小麦争夺水分、养分的概率,间接的促进了小麦的发育,有利于小麦抵抗寒冷天气。

3、习惯年前打,并且邻居们都是年前打,随大流的心理。

二、再来分析下另外一部分农户年后打除草剂的心理

1、年后除草更彻底,年前打了除草剂后,等到年后温度上升,害怕地里还会有新的杂草出现,这种情况,到了年后还得打一遍,不如等到年后打。

2、年前没时间,比如冬小麦种植的时间,大概在十月一日左右(不同区域会有差别),一些在外打工的朋友,趁着秋收请假几天,迅速种上小麦,然后继续外出打工,经过一段时间,让他们回来打除草剂,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所有只能放到年后打。

3、也是一种随大流的心理,他们当地习惯了年后打,年前打的几乎没有,所以自己也年后打。

以上分析了年前打和年后打的两种心理,不知道有多少朋友有同感,如果单从以上内容来分析的话,双方都对,因为所占的立场不同,而开头小编说了,建议大家年前打小麦除草剂,这是为什么呢?从种植方面来说,有4点原因,给大家详细说下

三、建议年前打除草剂的原因

1、除草效果

同等条件下,年前打除草剂的效果相对会优于年后,主要原因有三点,其一杂草抗性小;其二杂草的最佳防除时期是2-4叶期时,也就是在年前;其三,年前小麦还未封行,除草剂药液能直接喷施到杂草表面,而到了年后,小麦封行后,杂草着药量相比会减少,综合来说,年前的除草效果优于年后(同等外部条件)。

2 、除草成本

从除草成本分析,年前比年后少,主要原因是用药量的问题,现在市面上的小麦苗后除草剂,一般的规格都是一套一亩地(有瓶装和袋装),如果看其使用说明会发现,杂草2-4叶期时使用,也就是这个用药量是杂草刚出苗不久后的用药量(年前),而到了年后,杂草达到了5-6片叶,甚至更大了之后,想要达到除草效果,就会相应的增加用药量,年前一套药打一亩地,年后只能打7-8分,无形之中增加了用药成本。

3、安全问题

这里说的安全主要是小麦的安全,大家估计都知道,小麦越大,喷施除草剂后药害发生的几率就越高(相对来说),而到了拔节以后,就不能再打除草剂了,我见过有些种植户,年后为了等合适的天气,小麦已经拔节了还在打除草剂,可想而知,等来的结果是小麦出现药害。而年前打除草剂(杂草2-4叶期),也会出现药害(使用时温度、操作方式等不对),不过概率大大降低,按照使用说明来用,基本不会出现药害。

4、下茬作物影响

一些小麦除草剂配方,会导致下茬的个别作物出现药害(除草剂残留问题),比如苯磺隆对花生的影响,如果年后打了苯磺隆配方的除草剂,等到小麦收获后,就不建议种植花生,很有可能出现药害,而同样的苯磺隆配方除草剂,年前打的话,对于后茬作物的影响,会大大降低,甚至不会出现,中间多出了1-2个月的时间,利于除草剂分解。

说完了为什么选择年前打小麦除草剂之后,下面再说一些小麦除草剂使用时的一些注意事项(不论是年前还是年后都包括)

四、使用小麦除草剂的注意事项

1、喷施除草剂时,温度不要过低,保证施药时温度在10度以上(温差较大,可按照白天上午的温度)。

2、喷打除草剂时,建议选择晴朗的天气,中午10点以后,下午16点之前,有风的天气不要用药。

3、喷施小麦除草剂时,药液混合均匀,不要重喷和漏喷。

近几年,野麦子的发生越来越严重,而我们常说的野麦子其实分为雀麦、野燕麦、节节麦。由于我们常常分不清到底是哪种野麦子,导致用药不对,从而使野麦子越来越多,影响小麦产量。

现在打麦地野麦子合适吗?相信这个问题多地农民用户都在关心这个问题,而且今年麦地野麦子比往年的要多,加上野麦子不好防除,农民担心影响明年的小麦产量。

麦田除草剂品种迅速增多,涉及的化合物类型增加,作用原理各式各样。在应用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药害、除草效果不好等问题。现就如何使用麦田除草剂及注意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根据小麦田间杂草种类选用适宜的除草剂品种   任何一种除草剂都有一定的杀草谱。有防阔叶的,有防禾本科的,也有部分禾本科、阔叶兼防的。但一种除草剂不可能有效地防治田间所有杂草,所以除草剂选用不当防治效果就不会很好,要弄清楚防除田块中有些什么杂草,要根据主要杂草种类选择除草剂。禾本科杂草使用异丙隆,对硬草、看麦娘、蜡烛草、早熟禾均有较好防效。同是麦田禾本科杂草苗后除草剂,骠马不能防除雀麦、早熟禾、节节麦、黑麦草等,而世玛防除以上几种杂草效果很好。麦喜、麦草畏、苯磺隆、噻磺隆、使它隆、快灭灵、苄嘧磺隆等防治阔叶杂草有效,而对禾本科杂草无效。   二、选择最佳时期施药   最佳用药期:麦田化学除草最佳用药期为冬前小麦分蘖和次年小麦拔节初期。此时用药防效较好,且对小麦比较安全,偏晚则差,其中,2,4-D丁酯用药越早越好,苯磺隆在小麦返青后起身前使用最好,以免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   用药时的温度、湿度:用药时平均气温应在6℃以上,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如苯磺隆等对温度敏感,在低温条件下药后15~20天,甚至30天后才能表现出防治效果。因此,所有的除草剂都应在晴天气温较高时用药,而且以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为宜。如果土壤干燥用药时应加大用水量,才能确保防治效果。  土壤湿度:抓住麦田浇水时机,及时施药,确保除草剂药效的发挥多数除草剂药效的发挥均需要一定的土壤墒情,土壤墒情在40%-60%时最有利于除草剂药效的发挥。由于今年旱情的影响,造成多数麦田干旱,除草剂的使用应结合浇水后(或降雨后)的有利时机,及时用药。   三、药剂用量及混用问题   一定要识别田间杂草,科学选择除草剂,有的放矢控制杂草,并严格控制除草剂使用剂量。每种除草剂都有一个适宜的用药量,用药量要看田间草龄和杂草种类,一般草龄小时用量少,草龄大时加大药量,敏感性杂草用量少些,抗耐药性强的杂草用量多些。如50%异丙隆秋、冬用(主要除草期)每亩用 125克 ,杂草超过4叶期可相应增加用药量。   同种除草剂连续使用多年,易导致敏感性杂草逐渐减少,抗耐药性杂草上升,而除草剂混用可能减缓抗性产生。除草剂的混用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混用后的几种除草剂不应有拮抗作用,如果有拮抗作用而降低药效或产生药害,最好不要混用。如精恶唑禾草灵(骠马)不可以和2甲4氯、百草敌等混用,若在施药田块需防除阔叶杂草,应与这些除草剂间隔7天应用。如果除草剂混用有显著增效作用的应适当降低用药量,如苯磺隆和快灭灵,2甲4氯和使它隆混用防除阔叶杂草。  

磺酰脲类
1、活性高,每公顷以克计。
2、杀草谱光,不同品种除草谱差别大。
3、选择性强,对作物安全度高,对杂草高效。
4、使用方便,可被杂草的根、茎、叶吸收,也可以土壤处理。
5、对植物的主要作用标靶是乙酰乳酸合成酶,不影响种子发芽和出苗,杂草受药后迅速停止生长,但死亡需要时间长。
6、易于发生酸性水解。
7、对哺乳动物安全。在环境中易分解而不积累,部分品种在土壤中的持效期较长,可能会对后茬作物产生药害。
噻磺隆
该药剂在土壤中能迅速被土壤微生物分解(30—60天) 苗后选择性除草剂,在受药后1—3周内死亡。对禾本科杂草效果差,对田旋花无效。在昼夜气温为20度/10度—30度/20度条件下对大豆安全。当温度到35/25度时,大豆的安全性下降。用于麦类、玉米、大豆、花生。
苯磺隆
残效期60天左右,用于麦类抑制芽鞘和根的生长,敏感杂草在1—3周死亡。
绿磺隆(嗪磺隆)
残效期8个月以上,用于麦类,对后茬作物有影响,在麦类作物很快代谢为无害物质,种子接触到药剂会严重影响出苗,在国内外限定只能用于小麦连作的地块。
甲磺隆
残效期长,用于麦类。
醚苯磺隆
用于麦类,可以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和某些禾本科杂草,对猪殃殃有较好的芽前和芽后除草效果。不能把药液喷施到其他作物上。
苄嘧磺隆
水稻秧田、本田、直播田、小麦 水稻秧田和直播田,播种前和播种后20天内均可以施药,以播后杂草萌发初期施药防效佳。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施药时保持水层3—5cm,持续3—4天,该药剂在土壤中移动性小,温度、土质对其影响较小。延长保水时间是提高除草效果的关键。时间长,效果好。5—7天为宜,不少3天。
醚磺隆
使用后1—2个月内种植轮作作物,没不良影响。 施药时要封闭进、出水口,保持田水以保证仿效。该药不宜用于渗漏性的田块,否则会使药剂向下移动,集中稻根区导致药害。
氯嘧磺隆
持效期长,用于大豆选择性芽前芽后处理剂,敏感杂草3—5天失绿,7—21天逐渐死亡,大豆能将其代谢为无活性物质。播后芽前每亩用有效成分2克,苗后处理,会有不同程度的药害,一般情况下不能恢复。后茬不宜种植甜菜、水稻、瓜类、蔬菜、马铃薯、棉花等。
嘧磺隆
持效期长,可保持1-2年内基本无草。用于林地、非耕地 施药后-3年内不能种植农作物,对阔叶树苗木有一定的药害。
吡嘧磺隆
持效期25—35天,用于水稻田。主要通过根系被吸收,在杂草植株体内迅速转移,抑制生长,对水稻几乎没有影响。安全性高。最适合在杂草苗后早期,移栽田应保水5天以上,应避免在晚稻芽期施用,有药害。
烟嘧磺隆
用于玉米。内吸性除草剂,可被杂草茎、叶、根吸收,20—25天内死亡,在杂草芽后4叶期以上施药效果好,该药有芽前活性,但比芽后活性低。在玉米的2叶期以下,5叶期以上较为敏感,易药害(甜玉米和暴烈玉米敏感),12小时内无降雨,有利药效。
胺苯磺隆
残效期长,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1—3周坏死症状。逐渐枯死。而油菜能代谢该药剂。对野燕麦、蔺草防效差。直播田及育苗田于播后苗前或播种前1—3天土壤处理,移栽田于油菜移栽7—10天活棵后茎叶处理。甘蓝型油菜安全,1-2叶期敏感。后茬有药害。
砜嘧磺隆
对于正常轮作的后茬作物无害。用于玉米。内吸性除草剂,可被杂草茎、叶、根吸收,喷施要均匀,药后第二年不能种亚麻、油菜等敏感作物,施药后7天内应避免施用有机磷杀虫剂(甜玉米、暴烈玉米、黏玉米不能用)。
啶嘧磺隆
持效期短,对后茬作物安全(用于草坪), 内吸性除草剂,可被杂草茎、叶、根吸收,一般情况下4—5天新生叶片褪绿20—30天杂草彻底死亡。
甲基二磺隆
100天后播种,间、套作时慎用,(用于麦田) 小麦拔节后不宜使用,施药后5天内不能大水漫灌麦田,否则易产生药害。杂草15—30天死亡。
甲酰氨磺隆
用于玉米,防除一年生或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主要通过茎叶吸收,对作物和杂草敏感性差异大,制剂中加入适量的安全剂,在玉米2—4叶期用,量大或施药不均时玉米会暂时出现白花或蹲苗现象,一般2-3周可恢复正常,对产量和质量无影响。
环丙嘧磺隆
用于水稻,稳定,安全性高。水稻能分解该药剂,药效稳定,安全性高。因其易被土壤吸附,因此在北方漏水田或施药后短期内缺水田仍有良好的效果。对水稻的分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产量无影响。
二苯酰类
1、部分品种为土壤封闭处理剂,部分为茎叶处理剂。
2、封闭处理剂主要杀灭一年生杂草幼芽,应在杂草萌芽前施用,阔叶效果好于禾本科杂草;茎叶处理剂可防除多种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但对多年生阔叶杂草只能杀死地上部分。在土壤中不易移动,持效期中等。
3、对植物主要起触杀作用。
4、对作物易产生药害,但只是触杀性药害,一般5-10天可恢复,不影响产量。
乙氧氟草醚 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30天左右,在稻田中的持效期为20-25天。 选择性触杀型芽期除草剂,主要通过胚芽鞘、中胚轴进入植物体内,根很少吸收,有光的条件下发挥除草作用,施入稻田后24时内沉降土表并很快被土壤吸附,对后茬无残留药害。用于水稻,应在高于20cm,应为30天以上秧龄壮秧。应在秧苗陋露水退后施药。保持3-5里面深水层。
三氟羧草醚
在土壤的半衰期为30-60天,用于大豆、花生 通过茎叶吸收,促使气孔关闭,抑制细胞分裂。该药易对作物产生药害,施药后可能会出现褐色斑点。喷施均匀,最好先试验在推广,大豆4片叶后,豆叶覆盖杂草,除草效果差,而且药害加重,最高气温低于21度或土温低于15度施用,易药害。
乳氟禾草灵
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用于花生、大豆 为选择性茎叶处理剂,1-3天敏感阔叶杂草有灼伤斑,并逐渐扩大,对后全株死亡,没有足够的光照会影响药效迅速发挥。对花生、大豆有不同程度的药斑,后期的叶片生长正常。
氟磺胺草醚
半衰期为6-12个月,用于花生、大豆、绿豆 大豆芽前,苗后早期防除阔叶杂草,药后4小时下雨不降低药效,大豆吸收后,能迅速降解,持效期可达1个月以上,由于残效期长,在土壤中不会钝化,在正常施用条件下,对后茬影响不大,量大对后茬有药害。
乙羧氟草醚
持效期只为15天,在土壤中易被微生物降解而失效,几个小时后杂草就有显著的受药症状,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小。药害后不影响产量。
脲类
1、主要防除一年生杂草,特别对一年生阔叶杂草效果好。
2、原理主要是抑制植物光合作用的希尔反应,光强有助药效发挥。
3、不能抑制种子发芽,通过主物的根系吸收,向上传导,积累于叶片内,在杂草芽前施药效果好。
4、多为土壤处理剂,施药后迅速被土壤胶体吸附,停留在0-3cm深土层。
5、除草效果与土壤含水量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墒情好则除草效果高。
6、主要通过土壤生物进行降解,在土壤中的持效期数月至1年以上。
绿麦隆
土壤中的持效期为70天左右,用于玉米、小麦,选择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主要通过杂草的根系吸收,也可以通过茎叶吸收,抑制杂草的光合作用,经10天左右整株枯死,在杂草2叶1心或者1叶1心时用。
异丙隆
在土壤中分解快,秋季施药持效期可达2-3个月。用于麦类,杂草由根和叶吸收,多于施药后2-3周死亡。对其他作物的安全性差,因持效期短,只能春节施用,当气温低到日平均为4度时,对麦苗有药害。
利谷隆
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38-67天,持效期为4个月。用于玉米、小麦,出土前可作为土壤处理剂,播后苗前或苗期、杂草1-2叶期,可做茎叶喷雾处理。砂性重和降水量多的地区不宜施用。
敌草隆
持效期为60天左右。 可苗前处理,有杀苗作用,麦田禁用,棉苗出土后不能施用,桃树对其敏感,要注意。
莎扑隆
持效期可达50天;施药时田间水不可太深,以3-5cm为宜。
氨基甲酸酯类
1、由于品种的不同,可被植物根、胚芽鞘及叶片吸收,对成株杂草的防效差。
2、主要作用部位是植物的分生组织,受害作物的根尖肿大、矮化、幼芽畸形。
3、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植物细胞分裂,其次是抑制光合作用和氧化磷酸化作用。
4、土壤处理品种可被土壤中微生物降解,在土壤中的吃持效期较短,在温暖湿润的土壤中为3-6周。
灭草灵
土壤中持效期为2-8周,旱田为4周左右;可以在芽前和腰后早期施用,药效比较慢,1-2周敏感杂草才逐渐死亡。平均气温低于18度时,影响药效,而且易发生药害。漏水田不宜施用。不仅不能与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杀虫剂混用,也不能前后相接施用,否则对水稻易发生药害。
甜菜宁
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少于26天,用于甜菜、菠菜。苗后茎叶除草剂,土壤施用作用小,药剂配好后应立即喷施,久放会沉淀。
甜菜安
用于甜菜;是苗后茎叶处理剂,杂草2-4叶敏感杂草效果好,该药对作物十分安全,应用时可视杂草而定,应现配现用。
燕麦灵
用于麦类,选择性内吸除草剂,药剂可被杂草叶片吸收,药后一周,停止生长发育,约1个月后死亡,有一部分会恢复生长,但明显受到抑制作用。野燕麦4叶后药效差。施药过早苗小,受药面积小,效果也差,在低温(12度以下)时喷施,对小麦易产生药害。
硫代氨基甲酸酯类
1、可以防除多种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对部分阔叶杂草有效。
2、大多数品种是通过杂草幼根和芽被吸收,重要是土壤处理剂。
3、主要抑制植物分生组织的生长,杂草受药的主要症状是:禾本科杂草从胚芽鞘抽出的叶片异常,生长畸形;大部分情况下施药后,禾本科杂草发芽、出苗,并长出1-2片真叶后死亡。
4、选择原理主要靠位差选择性,吸收和传导的差异及其在植物体内的降解也是影响选择性的重要因素。
5、大部分品种都为具芳香味的透明液体或低熔点固体,可与许多有机溶剂混溶,其水溶度较低。
6、一般比较稳定。低毒。
丁草特
土壤中易被微生物分解,持效期为1-3个月,用于玉米,是一种选择性的土壤处理剂,本品挥发性强,药后应立即混土,对后茬作物安全,对已出土的杂草无效。
禾草丹
在土壤中的半衰期通风良好条件下为2-3周,厌氧条件下为6-8个月 该药能迅速被土壤吸附,因而随水分的淋溶性小,一般分布在2厘米深土层内,在厌氧条件下被土壤微生物形成的脱氯禾草丹,能强烈的抑制水稻生长。水稻田药后应保持一定的水层,水稻出苗时到立针期不能施用此药,否则易药害。不宜连年施用。
灭草猛
正常条件下:21度-26度,半衰期为2周,持效果期为1-3个月,对后茬作物无影响 具有挥发性,用于大豆、花生、马铃薯、甘薯、烟草,低温易药害,放生药害时灌水一次,促使幼苗生长,可使药害消除,恢复生长。
禾草特
半衰期为8-25天,在漫灌土壤中为40-160天。用于水稻,是一种稻田选择性除草剂,土壤处理兼茎叶处理,施于田中后,由于密度大,沉淀在水和泥的界面,形成高浓度的药层,杂草通过药层时,3叶下的杂草,3天内可死亡,是目前水稻田比较理性的除草剂之一。不能采用弥雾法,籼稻对该药敏感,剂量过高或者不均匀易药害,切忌在发芽稻种浸在药液中,秧田提倡在秧苗2叶期用药。
环草特
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56-180天,用于甜菜、菠菜,是一种选择性芽前处理除草剂,对刚萌发的杂草效果好,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4-8周,持效期为2-3个月,易挥发、光解,药后20分钟内必须将药剂及时混入土中。
野麦畏
用于麦类、豆、甜菜,芽前处理剂,杂草生长点部位最敏感,此药挥发性强,挥发的气体对杂草也有毒杀作用,施药后要及时混土,在土壤中主要被微生物分解,活性高,除草效果好,如果小麦种子在药层中直接接触药剂,则会产生药害,此药具有可燃性,低温结晶后摇动不影响药效。
哌草丹
在土壤的持效期为20天,可渗入土壤1-3厘米深,用于水稻;是一种内吸传导型选择除草剂,对防除2叶按的稗草效果突出,对水稻安全,能被杂草的根茎叶吸收,1-2周死亡。此药对稗草特效,使用时可以考虑与其他药剂混用,扩大杀草谱。
磺草灵
用于甘蔗,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可由植物的叶片和根系吸收,并传导到其他部位,7-20天死亡,要选择在气温高、晴天施用,可混用。
苯氧羧酸类
1、通常用于茎叶处理防除一年生与多年生阔叶杂草,进行土壤处理时,对于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种子繁殖的多年生杂草幼芽也有一定的防效。但出土后效果不好。
2、此类除草剂可被阔业杂草的根和茎叶迅速吸收。
3、当其盐或者酯类喷布于杂草后,杂草将其变为相应的酸而发生毒害作用。
4、属于激素类除草剂,几乎影响植物的每一种生理过程与生物活性。
5、施于土壤中,主要被土壤微生物进行降解,在温暖而湿润的气候条件下,他们的残效期为1-4周,而在冷凉、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则可达1-2个月。
2,4-滴丁酯
在麦田杂草施用适期,为小麦穗分化生长锥伸长期,到单棱期和小花分化期至雌雄蕊分化期两个阶段。由于这两个阶段的气温低,小麦解毒过程慢,用药量大易出药害,小麦穗分化二棱中、后期用对小麦最不安全。玉米在4叶期前或7叶以后施药易出药害。应设50-100米的隔离区。药剂能穿国角质层和细胞质迅速传导到植物的各个部位,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当传到生长点时,使其停止生长,幼嫩叶片不能展开,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传导到茎部,能使细胞异常分裂,根茎膨大,丧失吸收能力,形成层膨大成团状物时,韧皮部坏死,筛管堵塞,有机营养受阻,造成植物死亡,这是对双子叶植物敏感的原因。
2甲4氯钠盐
作用速度比2,4-D慢,禾本科杂草对其很敏感,3-4叶期后抗性逐渐增强,分蘖末期最强,到幼穗分化期敏感性又上升。如施药后12小时内小中-大雨应重施。
苯甲酸类
1、通常用于禾本科作物田,进行茎叶处理防除一年生与对年生阔叶杂草。
2、多数品种具有除草活性,还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活性。
3、施药后能被植物迅速吸收,积累于植物代谢活跃的部位。
4、具有类生长素的作用和干扰内源生长素的作用,他们影响植物根与芽的生长,造成畸形。
5、苯甲酸类除草剂的盐在土壤中易被淋溶,残效期因品种不同而差异很大,从2-3周到1年以上。
麦草畏
用于禾本科作物。内吸传导,根茎叶都可吸收,阻碍植物激素的正常活动。小麦4叶前和拔节后禁止施用,安全临界期为小麦拔节期。
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
1、可用于阔叶作物,能防除多种禾本科杂草,具有高度选择性。
2、该类除草剂是苗后茎叶处理剂,具有内吸和局部传导的作用。
3、作用部位是植物的分生组织,对幼嫩分生组织的抑制作用强,一般48小时即开始出现药害症状,心叶变紫、变黄,枯萎死亡。
4、在土壤中无活性,进入土壤中即无效。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农人阿富


小麦除草技术使用说明

1、目前对黎有明显效果的只有二甲四氯钠、二四滴丁酯、

休根、打籽的阔叶杂草,氯氟吡氧乙酸效果非常明显。

2、苯磺隆可治多种杂草,但是一定要注意草龄,并且见效很慢。

3、唑草酮可治大龄麦蒿,对恶性杂草萹蓄等有效果,但是有些小麦品种喷后叶片发黄,几天后恢复,属于正常现象,要提前说明,才无后顾之忧。

4、大龄麦蒿和黎可用唑草酮加二钾四氯钠。

5、杂草初期:用苯磺隆10-15g加二钾四氯钠30-35g喷雾

6、大龄麦蒿,大龄黎:用007加二钾四氯钠60-70g

7、田旋花,打碗花等休根、打籽的杂草用大捷龙等,2-3袋/亩。

使用二钾四氯要求日均气温10°以上。

在白天最高气温20°c以上二甲四氯的除草效果非常明显


新疆科学种田第一平台


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将陆续开始。多地小麦也将进入返青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错过冬前除草的,必须要抓住这个麦田杂草的时期了。

返青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防治小麦田间杂草,因为此时杂草量较大,抗药性较强,必须增加用药量才会有效,但也容易引起药害,在施药时要格外注意。

选用合适的除草剂及配方

麦田化学除草选用除草剂,应根据主要杂草种类和除草剂的杀草谱来确定。如双子叶杂草和单子叶杂草混合发生时,需将几种除草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施用,以扩大杀草谱,提高除草效果。

以播娘蒿、荠菜、麦家公、离子草、葎草、藜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10克,或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每亩用量1克。

以雀麦为主的麦田,可选用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每亩用量3~4克。

以打碗花为主的麦田,可选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每亩用量50~70毫升。

以看麦娘、菵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10.8%精唑禾草灵乳油,每亩用量30~40毫升,或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30~40克。

雀麦和阔叶杂草混生的麦田,可每亩用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3~4克+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克混配。

以上配方每亩兑水30~40公斤,采用手压喷雾器或喷药车均匀喷雾。

施药时的注意事项

1、在合适的气候条件下施药

大多数除草剂属于正温度系数药剂,气温在6℃以下不要施药,在上午10时到下午3时左右,而且打除草剂之前和之后两天也不要低于这个温度。

大风天用药容易造成除草剂飘移,效果不好不说,还可能会吹散到大棚作物或者其他作物上造成除草剂药害,所以大风天禁止用药。用药时如果土壤比较干旱,应注意加大用水量,如果有积水,则会影响除草剂的药效发挥。

2、小麦生病时不要施药

近几年小麦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等种传或土传病害频发,施用除草剂前先确定一下自家麦苗有没有生病,如果是生病小麦,不要施用除草剂。

3、一定要进行二次稀释

有些农民朋友图省事直接将除草剂倒入喷雾器里,随便找个树枝搅拌下就开始喷施。这种兑药方式十分不科学。因为大部分除草剂产品都会自带助剂,助剂起到渗透增效的作用,通常比较黏稠,如果直接倒入喷雾器可能会沉入桶底,导致助剂包裹除草剂无法化开的现象。

正确的配制方法是二次稀释法:先将药剂加少量水配成母液,再倒入盛有一定量水的喷雾器内,再加入需加的水量,并边加边搅拌,调匀稀释至需要浓度。

切忌先倒入药剂后加水,也不可将药剂一下倒入盛有大量水的喷雾器内,这样可湿性粉剂往往漂浮在水表或结成小块,分布不均匀,不但不能保证效果而且喷雾时易阻塞喷孔。另外,药液要用清洁水配制。

4、避免药剂过量

有的农民朋友打除草剂时会在草厚、多的地方重喷几下,或者怕浪费将后剩余的除草剂一股脑地打到后边地块上,这样很容易导致除草剂药害。因为除草剂在正常浓度下对小麦是安全的,但是如果过量,小麦自身无法分解易遭受伤害。

5、正确看待除草剂的黄化蹲苗现象

有些除草剂施用后,小麦会出现短时的叶尖发黄,这是一种正常的蹲苗现象,一般在小麦返青时可自行恢复,这种现象非但不会造成减产,反而可以促使小麦增产,可防止小麦因营养生长过旺而影响其生殖生长,不必过分担心。



嬷嬷茶强哥


近年来麦田杂草发生种类多、数量大,冬前和春季用药化除对气温要求较高,喷药时间较难掌控,常会发生“冻药害”,轻的麦叶发黄、干枯,生长受抑制,严重的导致小麦大面积死亡。在小麦播后苗前及苗后早期用药进行土壤封闭处理,能减轻后期茎叶处理除草压力,那么,小麦如何封闭除草?选用哪些除草剂效果好呢?一起来看看吧!

小麦如何封闭除草

多年的生产实践表明,适当推迟用药时间,掌握在小麦立针前用药,封闭除草效果更佳。

封闭除草剂要求在小麦播种后,杂草出土期,如果土壤墒情适宜要抓紧喷药。如果土壤墒情不好,杂草已经出土,打药后2-3天会出现大的降雨,不建议使用封闭除草剂。

麦田杂草一般在小麦播种后7天左右陆续出苗,播后14~30天为冬前第一出苗高峰期,播后70~110天为翌年春季第二出苗高峰期。冬前出苗杂草数量占总量的70%~90%。

小麦杂草清除也是讲究方式方法的,不是随意配药喷打就行了。要进行化学防控进行控制,从而让小麦健壮生长。有个好收成!

选用哪些除草剂效果好

一、单剂产品

适用于小麦田的土壤封闭处理除草剂主要有绿麦隆、异丙隆、乙草胺、苄嘧磺隆、噻吩磺隆等。其中,绿麦隆、异丙隆、乙草胺等药主要用于防除大多数种类的禾本科杂草,苄嘧磺隆、噻吩磺隆等药主要用于防除阔叶杂草。

绿麦隆兼有土壤封闭处理和茎叶处理效果,能防除小麦田看麦娘、早熟禾、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及繁缕、猪殃殃、藜、婆婆纳等阔叶杂草。该药应在小麦3叶期前施用,小麦3叶期后施用容易导致药害发生。用于小麦播后苗前或苗后早期喷雾防除一年生杂草,每亩纯药推荐用量主要为40~100克。

异丙隆兼有土壤封闭处理和茎叶处理效果,能防除小麦田看麦娘、菵草、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及藜等阔叶杂草,尤其对早熟禾、菵草、抗性日本看麦娘、黑麦草等恶性杂草有较好防效。该药会降低小麦的抗冻能力,施药后短期内不能出现低温霜冻天气,否则容易对小麦造成“冻药害”。冬季低温期施用,应抓住寒流过后的“冷尾暖头”用药,并保证施药后7天以上不出现低温霜冻天气。稻套麦田在水稻收获后需经炼苗才能施用。用于小麦田喷雾防除一年生杂草,每亩纯药推荐用量主要为75~100克。

小麦对乙草胺比较敏感,目前还没有乙草胺单剂登记用于小麦田除草。乙草胺用于小麦田进行土壤封闭处理,用药量不能过大,可以将其与异丙隆、苄嘧磺隆、噻吩磺隆等药混配使用。混用时,一般每亩用乙草胺纯药15~40克。小麦出苗后至2叶期施用该药容易产生药害,在小麦播后苗前或2叶1心期后施用较安全。注意用药后田间不能有积水或湿度过大,尤其是不能长时间有积水,否则容易对小麦造成药害。麦田施用含乙草胺的除草剂,应提前开好沟系,保证施药后至小麦齐苗前田间不积水,避免在雨前施药。施药后遇雨应及时排水降湿,田间不能有积水。

苄嘧磺隆和噻吩磺隆均为磺酰脲类除草剂,兼有土壤封闭处理和茎叶处理效果,能防除小麦田猪殃殃、繁缕、碎米荠、播娘蒿、荠菜、大巢菜、藜、稻槎菜等大部分种类的阔叶杂草。苄嘧磺隆产品,登记用于小麦田喷雾防除一年生杂草,每亩纯药推荐用量主要为3~5克。噻吩磺隆产品,登记用于小麦田喷雾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每亩纯药推荐用量主要为1.5~2克。72%噻磺·异丙隆可湿性粉剂,含异丙隆70.5%、噻吩磺隆1.5%,登记用于冬小麦田喷雾防除一年生杂草,每公顷纯药推荐用量为1,080~1,296克,折合每亩用制剂100~120克。

二、混配剂产品

近年来,绿麦·异丙隆、氟噻·吡酰·呋、异隆·丙·氯吡等混配剂产品,用于小麦田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除草效果较好。

50%绿麦·异丙隆可湿性粉剂,含绿麦隆和异丙隆各25%,登记用于冬小麦田喷雾防除一年生杂草,每公顷纯药推荐用量为925~1,125克,约合每亩用制剂123.3~150克。该药对小麦安全性好,能防除小麦田硬草、菵草、日本看麦娘、棒头草、播娘蒿、婆婆纳、大巢菜等多种一年生杂草。施药前后保持土壤湿润,可以促进药物在地表扩散,形成较严密的药土层,有利于提高除草效果。

拜宝玛33%氟噻·吡酰·呋悬浮剂,含氟噻草胺、呋草酮、吡氟酰草胺各11%,登记用于冬小麦田土壤喷雾防除一年生杂草,每公顷纯药推荐用量为324~432克,约合每亩用制剂65.5~87克。该药作用机理与目前主流的除草剂不同,能防除对磺酰脲类、芳氧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已产生抗性的杂草,对麦田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早熟禾、硬草等禾本科杂草及猪殃殃、繁缕、牛繁缕、荠菜、大巢菜、野老鹳草等阔叶杂草有较好防效,但对雀麦、节节麦、野燕麦、多花黑麦草无效。该药兼有土壤封闭处理和苗后早期茎叶处理效果,可以在小麦播种后至禾本科杂草立针前施药。露籽麦田不宜施药,以免产生药害,影响出苗和成苗。麦收后可正常播种玉米、高粱、水稻、旱稻、大豆、花生、棉花、西瓜、辣椒等作物,但对后茬西兰花、甘蓝等十字花科作物不安全。

凯扑47%异隆·丙·氯吡可湿性粉剂,含异丙隆29.5%、丙草胺16%、氯吡嘧磺隆1.5%,登记用于冬小麦田土壤喷雾防除一年生杂草,能有效防除稻茬麦田菵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硬草、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和繁缕、牛繁缕、荠菜、大巢菜、灰绿藜、播娘蒿等阔叶杂草。在小麦播后苗前至杂草1~2叶期施药,一般每亩用制剂180~200克加水30公斤以上,对土表均匀喷雾。



进击D大壮


麦是我们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尤其在安徽、江苏、河南是中国小麦主产区,那么根据现有种植结构的划分。我省小麦大体上可以分为皖北黄淮海麦区和淮河以南到长江流域的沿淮、江淮等区域。不同的耕作模式,造就了不同的田间草相,因此防治的药剂也不尽相同。现将整理实用的麦田化除方案推荐如下:

黄淮海冬麦区杂草种类多,群落复杂。旱旱轮作的麦田,禾本科杂草主要以野燕麦为主,近年改变为看麦娘、雀麦、早熟禾、节节麦、棒头草等混合发生。阔叶杂草主要以猪殃殃、野油菜、播娘蒿、大巢菜、麦家公、荠菜、泽漆、婆婆纳、田旋花、刺儿菜、米瓦罐、藜、小藜、萹蓄和宝盖草为主。水旱轮作的和淮河以南区域相似;淮河以南区域,禾本科草以看麦娘、日本看麦娘、早熟禾、硬草、菵草、棒头草等,阔叶杂草以猪殃殃、牛繁缕、婆婆纳、碎米荠、酸模叶蓼、大巢菜等为主。

小麦前期:

一般年份在小麦播种后2-3周杂草开始发生,多数于10月中下旬到11月中旬基本出苗,杂草幼苗期易于防治,特别是适期播种的小麦一般可以采用芽前封闭和冬前期杂草防治。

小麦返青期:

在小麦返青后,杂草开始快速生长,应及时补治,一般也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不少地区仍有年后一次除草习惯)

01皖北旱旱轮作区域

以禾本科杂草(野燕麦、节节麦、看麦娘、雀麦等)为主的田块,推荐使用世玛、阔世玛防除。【用量:20-35 ml/亩;15-25g/亩】

以阔叶杂草(猪殃殃、播娘蒿、大巢菜、婆婆纳)为主的田块,推荐使用雪虎(20+20g/亩)防除。

02淮河以南区域(或以北水旱轮作区域)

以禾本科杂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为主的田块,推荐使用普草克250ml/亩防除。以(菵草)为主的田块,推荐使用世玛阔世玛复配15%炔草酯50ml/亩或者复配50%异丙隆120-150g/亩防除。以(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混发的,推荐使用普草克250ml/亩复配15%炔草酯50ml/亩防除。

以阔叶杂草(猪殃殃、牛繁缕、繁缕、大巢菜等)为主的田块,推荐使用雪虎(20+20g/亩)防除。

03特别方案:

以节节麦、多花黑麦草、早熟禾、棒头草为主的田块,推荐使用世玛或阔世玛防除。

以大穗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看麦娘为主的田块,推荐使用普草克250ml/亩进行防除。

以雀麦或抗性雀麦为主的田块,推荐使用氟唑磺隆进行防除。

以抗性猪殃殃、抗性繁缕、抗性牛繁缕、抗性播娘蒿为主的田块,推荐使用雪虎(20+20g/亩)防除。

以刺儿菜或稻槎菜为主的田块,推荐使用二氯吡啶酸防除。

以婆婆纳和抗性婆婆纳或野老鹳为主的田块,推荐使用高剂量氯氟吡氧乙酸复配唑草酮进行防除。

根据具体田块的杂草抗性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根据草龄大小,合理提高用量,尽量一次防除。

根据具体田块的草相,选择合适的药剂复配,具体复配注意不同成分的特性能否复配。

保证在小麦返青期化除到位,拔节期间禁止使用任何除草剂。

春季多阴雨,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施药,一般药液在喷雾后6-8小时基本吸收遇雨不影响药效。

针对苗黄、苗弱的田块,推荐复配除草剂的时候加入酷厉或施芳喷雾。


农作物农技110


[来看我][来看我]防除禾本科、阔叶杂草混生的小麦田杂草,每亩用7.5%啶磺草胺水分散剂12.5克,或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毫升加6.9%精恶唑禾草灵水乳剂50毫升,对水40公斤于小麦3-4叶期至拔节前茎叶喷雾。

其实,小麦除草大致分为春节前后两个阶段,也即是小麦的幼苗期和返青期,在此期间,除草效果比较好,但是,又如何不产生药害呢?这跟很多除草剂的成分有关,也与冬季气温有关,还有一些其他因素等,要注意掌握。

如在小麦幼苗期,冬季白天气温低于6度时,不要施用甲基二磺隆、精噁唑禾草灵、炔草酯、苄嘧磺隆等除草剂。待强降温过后,天气会趋于平稳,届时可以因地制宜地用药除草。

此外,除草的效果还受土壤湿度的影响,天气特别干旱时,即土壤墒情不好时,除草剂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土壤墒情在40%-60%时,除草剂的药效容易发挥,效果会较好。同时还要掌握好喷药时间,一般选择上午10点以后,下午16点之前喷洒除草剂。在用药剂量上一定要按说明书上的要求配制,超量或用量不足都不可取。

如果春节前没有来得及除草或除草不理想,那么在春节后要及时除草,此时小麦进入返青期,杂草生长也进入旺盛期,除草效果不错。

而在小麦拔节后不宜用除草剂,否则极易造成不同程度的药害。

例如,甲苯合剂可防多种阔叶杂草,每亩用20%二甲四氯水剂125毫升加40%苯达松水剂100毫升,对水30公斤喷施,喷药时间以小麦分蘖后拔节前为宜,而且该合剂只宜在后茬为水稻的作物施用。

小麦、水稻等禾本科作物幼苗期对二甲四氯很敏感,3-4叶期后抗性逐渐增强,分蘖末期最强,到幼穗分化期敏感性又上升,因此,一般要求在作物4叶期至拔节前施药。

40%百草敌和2,4—D丁酯,在小麦拔节后不能使用,否则极易对小麦造成药害,如果用得太晚,就会导致小麦不结粒。小麦在拔节至孕穗期施药,这时正是小麦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并进时期,抗药力差且敏感,极易产生药害,抑制小麦生长,造成分蘖死亡,麦穗畸形,生长缓慢,所以应在拔节前施药,如小麦拔节孕穗期对骠马、二甲四氯、麦草畏等多种除草剂较为敏感,用药后极易造成麦叶卷曲、麦苗发黄、生长受抑、破坏穗分化,不能正常抽穗或麦穗畸形。

春季麦田施用含苯磺隆成分的除草剂易导致棉苗、大豆等后茬作物受害,应在冬前施用,与下茬作物的播种期间隔不应少于60天,以保证后茬作物的安全。

春季麦田防除看麦娘等禾坪科杂草,宜选用骠马等除草剂。异丙隆对叶龄小的杂草防除效果好,小麦拔节期杂草草龄较大,施用异丙隆除草效果差。

相对来说,快灭灵、使它隆等适合在麦田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对麦苗的安全性较高,在小麦拔节后施用一般不会对小麦生长发育有太大的影响,而且这些除草剂在田间的残留期短,麦田春季用药后对后茬不会产生不良影响。苯磺隆等除草剂残效期较长,春季小麦拔节后一般不宜施用,以免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

考虑到施用除草剂可能对已拔节的小麦产生不良影响,田间施药时可以采用挑治的方法,主要对杂草特别多的地方喷药,同时应注意,即使对杂草多的地方,也不要盲目重复喷药,防止局部地方用药量过高对小麦产生不良影响。





摆摊小哥陈瑞


防除禾本科、阔叶杂草混生的小麦田杂草,每亩用7.5%啶磺草胺水分散剂12.5克,或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毫升加6.9%精恶唑禾草灵水乳剂50毫升,对水40公斤于小麦3-4叶期至拔节前茎叶喷雾。


运气不会辜负努力的人


异丙草莠、除草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