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蔡明、潘长江、姜昆的身上,我们得到了什么感悟?

汤姆斯二狗子


我是得着,有话直说。

前两年,有句网络流行语:连他们都这么拼,我们凭什么不努力。得着觉得,用在蔡明、潘长江这些“春晚老戏骨”身上尤为恰当。

一年又一年,又到“春晚时间”。2020年的央视春晚舞台上,即便有开心麻花团队的沈腾独领风骚,贾玲等年轻人组成的团队带来各类趣味爆笑、新潮流行的语言类节目,很多观众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曾经,陈佩斯一统小品江湖的时代,带给70后、80后太多的美好回忆;赵本山与前后两届搭档范伟、宋丹丹,在春晚舞台上贡献了至今仍奉为经典的作品。两任“小品王”名副其实,即便是电影票房过百亿、春节档不二人选的沈腾,都还未达到这样的殊荣。

郭达、黄宏、魏积安、冯巩、巩汉林、杨蕾、赵丽蓉、高秀敏等一批优秀的语言类节目演员淡出央视舞台,哪怕是更早一些的姜昆、牛群也曾经创造过不错的相声段子,我们很想念他们,但也只有在每年春节期间的经典小品大合集中,见到他们曾经的舞台形象了。

观众换了一茬又一茬,从春晚常客到春晚钉子户,时至今日,依然能活跃在央视春晚舞台上的,也只剩下了蔡明、潘长江这对“奇葩组合”,以及时不时闹点夫妻矛盾的郭冬临,他们也是硕果仅存的“春晚常客”了。

客观的说,这些“春晚老戏骨”不容易,既要满足年轻人的时尚口味,又要引人发笑中输出正能量,年年的求变求新很难,固有的思维定式更不容易打破,这也是为何很多年轻观众对蔡明、潘长江评价不高的原因。

他们努力迎合,却不怎么受待见,这是连他们自己都知道的“事实”。或许若干年前,这些“春晚老戏骨”上央视春晚舞台,名利双收的考虑更多,但这么多年演下来,对这个舞台有感情,想要在除夕夜为观众送去快乐,这种不得不做的使命感,驱使着他们再次登台。

相见不如怀念,怀念又添遗憾。每年春晚之前,关于陈佩斯、赵本山等人是否能复出的娱乐新闻,总能无一例外的吸人眼球。观众依然记得他们、讨论他们,美好的回忆总能令人心生怀念,这便是这些“春晚老戏骨”曾经或如今仍然存在的意义。


得着说


我别的没感觉到,就知道娱乐业比哪一行都赚钱,而且来钱还特快,特多,对下一代的人生观起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对社会的贡献几乎没有


大头125831371


上一个时代属于他(她)们,他们的辉煌岁月属于上一个时代,可是,都过去了,就应该平静的接受,安静体面的退出。现在的时代属于现在的文艺工作者,应该让现在的新一代心无旁骛的展现艺术,所以,敬爱的老一辈艺术家们,姜昆同志们,安静的彻底的退出舞台吧,别再留恋你们的职位了,别再发挥余热了,已经挺尴尬的了,非得让年轻观众把你们轰下台吗?见好就收吧,你们曾经创造的辉煌我们一定会铭记在心里的,一定不会忘记,放心吧。


只直指治


江郎才尽,美女迟暮

大浪淘沙,岁月无情

曾几何时,这几个人都是舞台一霸,因为辉煌过,所以特别眷恋舞台。可惜,舞台,无比绚烂而又超级无情,观众似乎特别爱你,却又真实无比。

他们都曾是自己行当的“大拿”,有过话语权,可是,随着岁月流逝,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早已被后辈毫不留情地超越,自己不甘心,不情愿,也不肯接受这个现实,却也已经被淘汰了,不承认也得承认

一说姜昆

自以为是相声的代言人,却早已不会说相声,一个进了老虎洞,喋喋不休的说了又说。可惜,观众早已不肯买账,凭着自己的“话语权”,牢牢霸占着主体媒体,可惜,主流媒体也已经对他表示出了不喜欢。自己却坚决不肯下去,只要霸占,就没人能动。

身为相声的“代言人”,却不停打击郭德纲,之前带带出的小品人,却差点把相声集体毁灭。

其实真是相声欺师灭祖之辈。太可惜,还在言语上占尽便宜。不过,观众早已不买账,该自己看谁就看谁去啦。留下一个大嘴,自己仍在自言自语。也许还有个“猪年说猪”“狗年说猴”的群口相声在支撑着那份薄面吧

再说,蔡明潘长江。

当初,也是辉煌过得,在春晚舞台上也奉献了许多精彩。可惜,生不逢时,每次的精彩都被赵本山死死压住(这就是姜昆请出来的人才),不管多精彩,也不管其他多糟粕,他们从来没有得过一等奖。还时不时被涮掉。

好不容易,把其他人都熬走了,赵丽蓉去世了,巩汉林没有才了,赵本山不演了,宋丹丹不演了,以前那些比他们强的都不来了。

咦,他们俩不知道怎么又凑在了一起。

连续几年的“硬咯吱你”实在是让大家太无聊。但是,人家就是感觉自己还行,就是不肯下台呢

可惜,已经又被后辈们挤在了一边,开心麻花,大碗们又强势突起,新人们又年轻又能干又懂各种舞台效果,往往他们更出彩

可怎么办?只能凭老资历压着,拼了命也要在上面呆着。

可也就是呆着吧


Longsuixinyuan


前几天看见有人骂潘长江,让其滚出春晚,该上了热搜,仔细想想这些春晚常青树现在的口碑都不是很好

冯巩参加春晚的次数最多,但人们对他的春晚作品基本没什么期待,蔡明,潘长江,姜昆均是如此,从当年的万众瞩目到现在的跟不上形式,仿佛就是一夜之间的事

郭达宋丹丹是难得的聪明人,宋丹丹甚至说出打死不上春晚的话,因为他们对于自身有清醒的认知

什么是好作品,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表演合适的节目,当年春晚草创的时候,舞台,音响,都简陋至极,现在回看依然是好节目

姜昆从艺至今让人记忆深刻的就一老虎洞,蔡明潘长江基本都在固定模式里表演,不是说他们水平低,而是他们的风格落伍了,看的太久有审美疲劳了

没谁能总站在高峰,艺术也是如此,对于蔡明他们这一代的演员,急流勇退是最好的选择,退出春晚舞台,影视剧,综艺节目,广阔天帝大有作为,何必恋栈不去呢?

事了拂衣去是种境界,显然,蔡明她们不懂


袖手看君


巜悟空问答》把对一些老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纯粹进行讽刺挖苦、攻击性语言的回答,放在头条首页是否妥当?

蔡明、姜昆作为国家一级演员,潘长江作为我国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都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为人称道;都多次受央视邀请,辛辛苦苦准备小品、相声节目,舍弃与家人的除夕团聚,上春节联欢晚会演出,为广大电视观众送上欢声笑语。这是尽人皆知、无可否认的事实。他们的节目不可能合每一个人的"胃口",他们的节目也不可能保证个个"上乘",但他们是尽心尽力了,尽职尽责了。作为一个普通观众,非但不心存感恩之心,反而恶意攻击。这合适吗?不于心有愧吗?自己真的不要积点口德了吗?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如此。从年幼到年轻,从年轻到年老,这是每个人不能抗拒的自然规律。每个人都有父母,家中都有(或会有)老人,尊敬长辈、尊敬老人,是每个人不能突破的道德底线。蔡明、潘长江、姜昆等,都是老一辈艺术家,他们即使上春晚舞台演出,也是接受组织的讬咐,"舍小家为大家",是为人民大众提供服务,难道有错吗?只有不尊重老人、不尊重艺术、不尊重人格的人,才是最可悲、最可卑、最可耻的人。

有人不喜欢老艺术家演出的节目,完全有权利选择不看,但不能借此诽谤、攻击。请还社会一个风清气正的和谐氛围。





玉堂行佛人


姜昆,蔡明,潘长江,从他们身上最能体会到的是,戏皮子!戏混混!在演艺圈混了多年,人脉广,关系硬,经济丰厚,多年走穴,出席大小晚会,各公司开业庆典,走村串户,各种婚庆,等等……大钱,小钱,从不放过!姜昆更厉害,走穴钱,公家钱,赞助商的钱,聘请临时演员剩下的钱!肥的流油!在好的演员,怎么会拼得过他们!他们要压死多少有才的人!他们帮派势力之大!悲哀的演艺圈!


手机用户63633032603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文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无论谁都逃脱不了这个规律;首先声明,对我国老一辈艺术工作者,我是尊重的!

1.蔡明、潘长江、姜昆是万众瞩目的演员,曾经为中国的老百姓带来了欢声笑语,人民已经给了他们崇高的荣誉,现在的地位与他们的演艺和贡献匹配,收入我不清楚,但肯定够他们颐养天年了,有付出就有回报,这是应该的。


2.德艺双馨是境界,这要追求,有的个别演员,在技术上堪称他们过去辉煌年代的大咖,但时代在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新的演员比比皆是,这要看得开,要懂得每个时代都需要自己的时代精英,看着年轻人在成长,甚至超越自己就要心底无私,不能有嫉妒的之意!

3.舞台经验丰富,见过世面就搞好传帮带,为了祖国与人民培养下一代优秀演员,尽管是“出力不讨好”的活,但只要脚踏实地地去干,国家依然会认定你的业绩,老百姓会仍然爱戴你们的。



4.看好荣誉,这不能当饭吃,有个差不多就行了,什么这称号,那职称的是身外之物,过度追求只会伤了身体,伤了感情!


5.也不能用曾经的老百姓喜欢你,就死占舞台不走,还抛出冠冕堂皇的理由:是观众不允许你不下舞台的!这有自吹自擂的意思,只能当笑柄被人嘲笑;演艺是职业的一种,演员挣钱养家糊口无可厚非,个人收入已经足够自己完成养老抚幼的使命即可!搞了一辈子革命工作,现在含饴弄孙,歇歇吧!


希望星晨58298869


看到题主提出的这几位老牌笑星的名字我就想起了一句话“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从我个人看来,蔡明,潘长江和姜昆老师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首先蔡明,潘长江近几年在春晚上合作的作品还是可圈可点的,尤其是蔡明老师可以说是春晚的常青藤,我一直被她勇于尝试的勇气所折服。

她一直在小品舞台上求新求变。 这一点从和她和郭达分手后的搭档就可以看出端倪,常远,王宁,大鹏,岳云鹏,华少,直到近几年的潘长江,贾冰,每一年她都会拿出不同的作品,可以说她是在用她的名气去提携新人,用她的作品来反应社会现实。

我认为蔡明老师还是一个比较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她和潘长江一起配合为春晚这台大戏奉上了自己的心血之作,我们应该表示感谢。

其次我们来说说姜昆老师,姜昆老师可以说也是曾经春晚的常客,一个虎口遐想成就了姜昆,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段作品出自梁左先生。客观的说,姜昆在和李文华老先生唐杰忠老先生合作的时候还是一个比较不错的相声演员,他的作品也可以说是脍炙人口,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欢乐。

但自从唐杰忠老先生退休以后,姜昆就开始和戴志诚搭档,从哪个时候起他就开始说一些不搞笑的相声了,也是从哪个时候起郭德纲,茶馆相声开始兴盛,而姜昆也开始了自己的曲协官员相声时代。打压他所谓的三俗相声,他也因为作品原因退出了春晚的舞台。

我们不能否认姜昆再很早的时候就在求新求变,但他的创新之路是建立在所谓的高雅相声的基础上,要教育老百姓,他还无法忘记电视相声称霸的时代,所以他注定要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看到蔡明,潘长江和姜昆今天的成就和结果,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鲜明的对比,一个是贴近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学里去创新,一个是要将高雅进行到底远离了所有的老百姓的所谓创新。他们的结局也是不言而喻的。一家之言,不喜勿喷,谢谢。


蚂蚁小人物0宋老牛


笑料笑料,笑完睡觉。看过之后,一切忘掉。如猴戏耍,皆不重要。民忧民恼,官应知晓。文艺烂事,不理为好。要让我讲,早该换掉。文艺舞台,应多服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