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叫的死神“斯圖卡”俯衝轟炸機,為何技術平平卻能戰果累累?

邱思民


兔哥回答:斯圖卡轟炸機是二戰前德國容克斯公司製造的一款俯衝轟炸機,也就是Ju 87俯衝轟炸機,從技術上來說這款轟炸機還算不錯,雖然和其它的轟炸機比並沒有過人的技術性能,但所採用的俯衝式轟炸原理,讓“斯圖卡”轟炸機的精度非常高,這是這款轟炸機的一大亮點。武器裝備就是這樣,先進的並不一定就有好戰果,不先進的並不一定就沒做用,好用、管用的就是最先進的,斯圖卡轟炸機就是這樣一款武器。



斯圖卡俯衝轟炸的特點以及作戰模式;斯圖卡轟炸機一眼就認出來,它的機翼採用了W造型,也被稱為“海鷗式機翼”,海鷗是一種海鳥,專門捕魚的,魚在海里,海鷗要收攏翅膀以極高的速度近乎垂直俯衝,精準捕獲小魚。斯圖卡的俯衝轟炸模式正是根據海鷗的捕魚式方式進行俯衝轟炸,斯圖卡的最大平飛速度為410公里/小時,戰鬥掛載的情況下約為300多公里/小時,在當時的轟炸機中不突出。但是,當斯圖卡俯衝轟炸時,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速度從300多公里左右一下子就達到了600公里左右/小時。斯圖卡俯衝轟炸機為什麼採取這樣的轟炸模式,就是要精度。我們知道當時的轟炸機對目標瞄準定位技術簡單,如果平飛過去,只能概略瞄準,瞄準校正時間很短,投彈使炸彈受飛機慣性作用會向前衝,落點很難掌握。當時的瞄準技術,飛機飛的越慢炸彈落點越準,而實戰中這是做不到的。如果是採取俯衝轟炸,瞄準時間就長了,高度低了自然瞄準容易,此時投彈,炸彈會沿著飛機的俯衝路線前進,就等於是把炸彈從飛機上射向目標,這是斯圖卡俯衝轟炸保障精度的原因。


斯圖卡俯衝轟炸轟炸時屬於“連打帶罵”;斯圖卡俯衝轟炸還有一個特點,和精準轟炸不同,這個特點是用來嚇唬人的,那就是其獨有的發聲裝置,斯圖卡在俯衝轟炸時會發出犀利的尖嘯聲,類似於警報器發出的聲音,給戰場上的土兵帶來的恫嚇作用,特別嚇人。沒經歷過的士兵聽到它的怪叫首先做的不是打擊,而是找掩體藏起來,這個發聲裝置是安裝在起落架上的一個小型螺旋槳帶動發電機為發生器提供電源,所發出的尖嘯聲,增加打擊的效果,屬於連打帶罵的形式。發聲器並不是一直就叫,速度要達到一定的速度,所以基本都是俯衝時它才開始大叫,速度越快叫的聲音越大,而且是越嚇人,這種聲音被稱為“耶利哥號角”。


斯圖卡俯衝轟炸如何控制俯衝角度,有什麼樣的戰術動作;斯圖卡的轟炸戰術就是利用俯衝時產生的重力加速度來對正目標,增加彈藥的速度,保證精度。但俯衝轟炸也是一個危險的動作,斯圖卡靠什麼掌握俯衝轟炸時的高度和時間呢?這是斯圖卡的又一個特點,在駕駛員座艙右舷邊上斯圖卡有一個角度指示器,能夠精準指示俯衝時的角度變化,指示範圍從30度角到90度的角度,飛行員根據這個指示器就能做出正確地判斷。除了這個角度指示器,還要一個俯衝改出報警裝置,這個報警器能夠給飛行員提供從俯衝改出拉起的最佳高度。斯圖卡俯衝轟炸就是利用這兩個設備來實現俯衝轟炸。另外戰術也被探索出來,這就是“殷麥曼”機動,殷麥曼是德國一戰時的王牌飛行員,這個戰術動作的原理向上爬升半滾改平,這個戰術本來是戰鬥擺脫被咬尾時採取的動作,從被咬尾變成咬住對手,但斯圖卡用在俯衝轟炸上效果明顯,為斯圖卡的戰果增色不少。


斯圖卡俯衝轟炸特殊的轟炸方式和飛行員的過硬素質把這款飛機的作用發揮到了最佳;斯圖卡的整體性能並不是最好的,好就好在了採用了俯衝轟炸模式,這樣就保障了精度。武器裝備的好壞主要是看戰果,只要有突出的戰果就是好的武器,斯圖卡也是如此,能夠實現近90度的垂直俯衝,像箭一樣對正目標,把彈藥射出去。斯圖卡俯衝時的高度最低可以達到800米高度,這是相當不錯的性能。當然,飛行員的素質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德國駕駛斯圖卡俯衝轟炸最著名的飛行員就是魯德爾上校。他駕駛斯圖卡俯衝轟炸擊毀了150個炮兵陣地,擊毀了519輛坦克,炸燬了約70艘作戰船艇,有約1000多輛的各型車輛,並且打下了3架戰鬥機。從魯德爾上校的戰果也能看到其它飛行員的素質,正是二戰時期德軍飛行員的素質普遍都高才能使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名揚四海,所以說,斯圖卡俯衝轟炸的作戰模式和飛行員的素質相結合,創造了這款轟炸機的傳奇。


斯圖卡俯衝轟炸的性能以及缺點;

斯圖卡從1935年開始投入使用,一直使用到了二戰結束,斯圖卡基本武器配置為7.9毫米 MG17/MG81 雙聯活動機槍,也可以吊裝或20毫米口徑雙聯機炮,或者是37毫米口徑機炮。能夠攜帶單個重量500公斤的炸彈,總載彈量1800公斤。斯圖卡俯衝轟炸總生產數量達到了5700架以上,除了德軍,其它國家也有使用,斯圖卡也是一個系列型號,改型很多,型號繁雜,但它們都叫斯圖卡。斯圖卡俯衝轟炸機的最大飛行速度410公里/小時,巡航速度190~310公里/小時,總體性能並不突出。斯圖卡採用了雙人座艙佈局,弱點是防護能力不足,斯圖卡由於採用了俯衝轟炸模式,機身結構都得到了加強,起落架也顯得粗大硬朗,堅固的機身在空戰中反而成了累贅,機動能力不足,速度也不快,因此,當斯圖卡面對戰鬥機時就成了活靶子,當時的戰鬥機的速度普遍高於斯圖卡俯衝轟炸,例如,英國的噴火戰鬥機的平飛速度達到了655公里/小時,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使斯圖卡俯衝轟炸機的自衛能力不足,而不足是由於笨重的機體重量造成的。



總體來說,做為一款俯衝轟炸機斯圖卡是成功的,這一點從斯圖卡所取得的戰果也能夠看出來,儘管空戰能力不足,但畢竟斯圖卡是用來轟炸而不是用來空戰的。斯圖卡俯衝轟炸利用俯衝轟炸模式,結合角度指示器,高度報警器等技術裝備是這款轟炸機最成功之處,也說明了飛機設計者結合實際考慮的人性化設計風格,這種嚴謹的態度是值得稱道的。德軍飛行員也是一個因素,技術過硬,善於研究戰法都是值得尊敬的。我們不能認為它們是納粹德國的作戰人員就否定他們創造的業績,武器裝備本身就是作戰的,斯圖卡性能平平卻創造了一個時代的奇蹟恰恰說明它的成功之處。





兔哥42928


歷史小挖客說:"斯圖卡"戰果累累是不錯,技術平平卻不見得,最後退出歷史舞臺,其實還是技術發展、俯衝轟炸戰術過時造成的,慢慢道來。

技術不平平

樓主之所說性能平平,可能是指“斯圖卡”速度不快,起落架都不能收吧。但這是俯衝轟炸機特點決定的:速度太快,俯衝時速度就更加不容易控制,投彈高度也必須要高,否則就不是俯衝轟炸而成了“神風”攻擊了,所以必須控制速度,以至於“斯圖卡”和99艦爆都用固定起落架,起到減速板的作用。SBD雖然能收起落架,但速度還不如99式呢。此外機動性太好,就很容易受低空氣流乾擾飛行不穩定,這會嚴重影響投彈精度!

“斯圖卡”技術怎麼樣,只需橫向比較。和美國SBD、日本99式艦爆相比,“斯圖卡”有更加優秀的地方:首先,俯衝角度大,超過80度近乎垂直,這是其它俯衝轟炸機做不到的。俯衝轟炸戰術的特點就是,角度越大,準確性越高,如上圖。

其次,“斯圖卡”載彈量也是首屈一指,大名鼎鼎的魯德爾上校1彈擊沉2萬噸的戰列艦“馬拉”號,用的是1000公斤炸彈。而SBD最大1000磅,合454公斤,99艦爆才250公斤,很晚的後輩英國“梭子魚”,也就是1600磅730公斤,如下圖。這些炸彈的威力遠不能和1000公斤相比,如果“鎢作戰”中“梭子魚”能掛1000公斤級炸彈,“提爾皮茨”

可能就被瞭解了!詳見拙作《戰史拾遺:追殺王牌戰艦“提爾皮茨”(下),三年恩怨終了結》。


戰果的確累累

由於俯衝轟炸精度極高,“斯圖卡”從西班牙內戰時期參戰,就收取了奇效。到二戰爆發,“斯圖卡”充分發揮了“遠程精確打擊”的作用,成為德國一系列奇蹟般的閃擊中不可缺少的一環的,沒有它就沒有“閃電戰”。

後來到了地中海戰場,海上軍艦更是俯衝轟炸機擅長的“點目標”,不光準確,俯衝投彈還能增加炸彈的穿甲能力!大洋上作戰,陸基“斯圖卡”的戰果一點也不比SBD、99艦爆差多少!意大利在地中海上原本被英國人打得頭都抬不起,但“斯圖卡”一來,英國地中海艦隊頓時損失慘重!16艘英國“部族”級驅逐艦活到戰後的僅有4艘,不少就是“斯圖卡”彈下冤魂。

東線更不必說,最顯赫的戰果自然是前面提到炸沉戰列艦。還有大量的坦克、車輛都是“斯圖卡”的盤中餐,請看下圖。

被淘汰是技戰術進化的結果

樓主說的性能平平也是原因之一,俯衝轟炸機不能太快、機動性不能太好,在戰爭後期的生存能力就堪憂,尤其是德國喪失了制空權之後,就只有魯德爾這樣的大王牌敢升空作戰了,而且他也被擊落,因此丟了一條腿。


其次,俯衝轟炸雖然精度高,但在俯衝時軌跡非常固定,很容易被防空火力預測軌跡而成為活靶子!戰爭後期陸海軍普遍加強了防空,俯衝成了很危險的事。


還有,雷達的大量應用。俯衝轟炸機要往往預先佔據一定的高度,這正好掉進雷達最擅長的地方,相比之下魚雷攻擊需要超低空水平飛平,二戰雷達對此沒有什麼辦法。


所以,最後總結是:“斯圖卡”是一型非常優秀的俯衝轟炸機,“性能平平”只是受用途的限制,最終被淘汰與性能有關,但更重要的是俯衝轟炸戰術過時了


歷史小挖客


德國Ju-87應該是世界第一款專業的對地攻擊機,而且它的性能放在當時也不算差,而當時全球也就它一個專職的對地攻擊機,所以第一名是它,最後一名也是它。這圖卡除了不俗的性能外,它之所以揚名還是歸功於德軍先進的戰術理念,說到德國二戰時期的閃電戰很多人應該只是想到坦克機動作戰,但是斯圖卡在德國閃電戰裡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說是德軍坦克機動部隊的強大火力支援,要是沒有斯圖卡,德軍的地面裝甲部隊是不可能那麼順利的向前推進。



德國閃電戰除了坦克編隊的戰術穿插機動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核心組成部分,那就是多兵種聯合作戰,其中多兵種聯合作戰就包括了步坦協同聯合作戰、空地一體化聯合作戰。而斯圖卡和88炮就是空地一體化聯合作戰核心要素,和現在人們認知的德國虎式重型坦克不一樣,德國在西歐發動閃電戰時用的坦克都是輕型薄裝甲的坦克,根本無法和英法的重型坦坦克正面對抗。所以為了讓己方的輕坦不會被對方的重坦給消滅,德國坦克在發現對方重型坦克的時候,會直接呼叫空中打擊火力,或者是用88炮來打,而不是選擇用自己的輕坦上去懟。



所以德軍使用斯圖卡的戰術可以說是非常超前,甚至可以說放到今天來仍然不過時。而無線電通訊則是讓多兵種聯合作戰得以實現的保障,開戰前,德國每一輛坦克和每一架飛機都裝有無線電通訊設備,不僅可以做到車與車之間的實時通訊,而且還可以將這段信息傳達給空中的飛機,做到了戰場信息的透明化。而今天各國軍隊的空地一體化聯合作戰也是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戰場信息的透明化以及戰場信息的共享。今天我們看美劇中美國大兵在遭到火力壓制時很喜歡叫空中火力支援,可是早在1939年時期的德國閃電戰中德國人就已經這麼玩了。所以當斯圖卡獨步江湖的時候你說它的戰績能不好嗎?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不能說斯圖卡俯衝轟炸機技術平平,你這是不瞭解那個時代才說出來這個不負責任的話,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在二戰初期,都是比較先進的轟炸機,而且在整個二戰期間,斯圖卡俯衝轟炸機仍然是很多德國王牌的首選,他並不落後於二戰那個時代,即便是後來美國遮天蔽日的戰略轟炸機籠罩了整個西歐的天空,斯圖卡俯衝轟炸機仍然還是能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這這是很多飛機,做不到的事情。

只不過相比較於後來美國人大力發展的超時代的那一批飛機,比如說b二九超級空中堡壘,可能斯圖卡俯衝轟炸機的那些性能不夠看,可當時的那個情況,除了美國以外,還有哪個國家能夠研製的出來b二九那樣的怪物。

斯圖卡俯衝轟炸機最著名的一個特徵,就是他在俯衝的時候會發出一種七零的叫聲,這種叫聲一直是讓很多盟軍的士兵感到膽寒的,有的時候斯圖卡俯衝轟炸機都沒彈藥了,仍然還是保持著這樣的俯衝態勢,繼續發出這樣的聲音,很多盟軍士兵即便沒有被炸彈炸到也會四散而逃。

在斯圖卡俯衝轟炸機裡面最最著名的駕駛者,那當然是獲得金質鑽石橡葉佩劍騎士鐵十字勳章的漢斯魯德爾,戰績超過800輛汽車,500輛的坦克等等一系列亂七八糟的東西,有這麼一位王牌飛行員在,你能說這個飛機是一個落後於時代技術頻頻的飛機嗎?

斯圖卡俯衝轟炸機確實有一些落後於時代的標誌,比如說不能回收的起落家以及他俯衝轟炸速度不快等等一系列特點,但事實上這些是因為它本身所處的時代所限制,在那個時代很多戰鬥機都不回收起落架,(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你不要以為很誇張,這個在美國的飛機以及當時盟軍的很多飛機上都有所體現,只不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於軍備競賽的壓力實在太大,所以軍事裝備尤其是最前線及格鬥最為激烈的戰鬥雞的技術不停的升級換代,否則最早型的噴火戰鬥機,那已經算得上是最先進的飛機了,就這英國人只有兩百家,其他的飛機全都是落後老舊的機型。

斯圖卡俯衝轟炸機不能回收的起落架,這本身沒有任何的問題,更至於前期的時候,斯圖卡俯衝轟炸機能扮演護航飛機的任務,跟敵人飛過來的戰鬥機進行格鬥。

當然,斯圖卡俯衝轟炸機他還有一個著名特徵就是它的俯衝轟炸,這是由於當時的觀瞄系統以及飛機的載彈量問題,所以飛機如果想要轟炸的話,就必須先進行一段俯衝,先給炸彈一段彈道,然後藉助著這個慣性和軌跡命中目標,包括當時很多油戰鬥機改過來的戰鬥轟炸機也保留著這個特性。

斯圖卡俯衝轟炸機的這個設計很顯然就是屬於戰術型轟炸機,就是頂著對面最強的防空火炮,頂著對面最強的空中部隊,我就是要把你的基地給端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斯圖卡俯衝轟炸機需要兼顧的方向有很多,這也就導致了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在面對戰鬥機的時候可能戰鬥力有點不足,面對轟炸機的時候可能運載力有點不足。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你就覺得這個飛機技術頻頻比不過任何一款戰鬥機,這個飛機設計出來有什麼用?

可就是這款飛機幫助德軍完成了前線閃電戰的攻勢,這也是最適合德國閃電戰的一款飛機,大家想想普通的大型的戰略轟炸機,即便能夠在戰爭之初配備給德國的裝甲部隊,可亂停轟炸的炸彈落點根本就不能夠保證命中率也是低的讓人蛋疼,多好物資不說而且戰果還不確定,這個時候面對敵人移動的戰術目標,比如說坦克或者是裝甲車或者是卡車斯圖卡俯衝轟炸機有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實在不行老子拿著上面的機炮直接把你擼下去就行了,漢斯魯德爾也就是那個上面的那位大神,更多的時候就是選擇用機炮把對方的坦克或者是對方的卡車直接給打廢掉。

而且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在面對周邊遊翼的偵察機和戰鬥力低下的戰鬥機時候,仍然有一戰之力,可以為裝甲部隊保駕護航,所以斯圖卡俯衝轟炸機是最適合德國裝甲部隊以及德國閃電戰的轟炸機,你如果質疑他的技術,你先問一下德國的閃電戰到底厲不厲害,不用問其他人問下法國人和英國人他們最清楚。


漩渦鳴人yy


關於斯圖卡的所謂技術平平,只能說是用現代的觀點事後來說,在上世紀30年代的時候,斯圖卡所代表的實際是先進的技術,只是採用了固定式起落架顯得陳舊一點,除此之外,他在多方面都是非常先進度的,作戰能力是非常強的,可以達到將近90度的俯衝水平,在當時來說幾乎是其他戰機能完成的,也因此斯圖卡能夠非常精準的把炸彈投向目標,這幾乎就是成功的關鍵。

如果我們對比一下的話,它是當時最好的攻擊機,沒有別的型號可以與之對比,直到二戰中後期。才算真正的顯得落伍了,其實為無法適應新條件了,在此之前,他代替了炮兵為地面部隊提供支援,地位是無可代替的,高精度的轟炸,及時與有效的支援,這都是其他裝備是無法代替的,在戰鬥當中它確實功不可沒,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戰果。

作為一款轟炸機性能的要點,不是與對方的戰鬥機交戰能力如何,而是打擊地面的目標的能力如何,“斯圖卡”俯衝轟炸機被淘汰,只能說是技術進步,與戰術變化的結果,而不是它的性能不佳。


麥田軍事觀察


大致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斯圖卡性能雖然不突出但是各項指標比較均衡,操控性好,俯衝投彈精度高,這是取得戰果的技術基礎。

其次,高質量的飛行員。德國戰前通過民間飛行俱樂部等方式培養了大批飛行員儲備人才,其中湧現了很多頂高手,甚至出現了魯德爾這種空前絕後的戰神級王牌。

另外,德國前線戰鬥機部隊比較給力,戰爭中前期基本能保證獲取制空權,給了斯圖卡穩定輸出的機會。


whoimixmu


斯圖卡對地攻擊強於蘇軍的伊爾2,畢竟載彈量是伊爾2的三倍,防護不如伊爾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