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7歲,初中沒讀完就打工了,工資現在月薪8000塊,還有必要讓讀書嗎?

兵傳媒


俗話說行行出狀元,有本事能爭錢了,念那麼多書有什麼用呢?不如隨了孩子的心願吧。


和平987258


我表弟初一就唸了半年,跟我出門打工,開始在一傢俬人廠裡做雜工,我跟他說不管幹什麼都要有上進心,要跟師傅好好學,多動腦子。他還真聽進去了,在工作中不斷學習進步,因為是雜工什麼都要幹,哪裡缺人哪裡去,機修缺人,操作工缺人都讓跟老師傅後面幫忙幹,半年後到成了廠裡的骨幹,老闆給他提職加薪。2012年跳槽到蘇州一家精工科技企業,他感覺到自己有點跟不上,又自學英語,又是網上查找相關資料,常請老師傅吃飯喝酒,謙虛努力學習,通用這幾年的努力,2016年被提升為車間主任,(他們是2千多人的公司),五險一金後月薪過萬,年底還有幾萬年終獎。所以千言萬語一句話,幹什麼都要有上進心。學歷很重要,但不是全部。多讀點書還有有好處的。


zmGD


一切以學歷為重,讀書讀到博士的小編來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從20歲起,海外留學12年,從預科一直讀到博士畢業。但是現在回過頭來看,如果給我一個機會再來一次,回到2005年左右的中國,我高中畢業就去創業,那麼我想我會選擇創業,到社會上打拼,而不是關在象牙塔裡。

中國有一個強烈的傳統,那就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因為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士大夫階層是高人一等的階層,只要讀書,參加科舉,一旦中舉,一個普通人就能鯉魚跳龍門,跨入統治階層。所以幾千年來,中國人基因裡面烙印著的理念就是——使勁讀書,然後考試,然後考公務員,然後當官,然後拉幫結派,然後攬權,然後一人當官雞犬升天,光宗耀祖。

之所以重仕是因為傳統農業社會重農輕商,士大夫階層是農民的代言人,不是商人的代言人。而如今我們面對的高速發展的社會,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商業社會。

歷史統計,從清朝開始,沒有幾個狀元最後是混到大官,留名青史的,大多數狀元及第都是碌碌無為被歷史湮沒,反而是那些不太優秀,但是讀過點書的,但是排名不是第一,不是學霸的,特別有能力。或者說你本身出身就好,和最高權力沾親帶故。

袁世凱,康有為這些,都是考不中的卻攪動江湖,而徐桐、翁同龢這類的理學大家,考試學霸,都是誤國誤民的。

科舉,考試,本來就是培養和挑選打工仔的,而真的要賺大錢,思想要獨立,行動要自由,交易要平等,奴才只能當奴才,是當不了老闆的,當老闆靠的不是循規蹈矩,而是破立。

改革開放初期,人才稀缺,那時候只要大學畢業,就能被分配到國家單位,只要不犯錯好好幹,就能成領導,就能升上去。但是現在改革開放已經幾十年了,教育也發展了幾十年,學校也擴招了幾十年,每年上千萬大學生畢業,學士不如狗,碩士滿街走。而且為了指標和數據,教育也被搞成了產業。過去清華北大里是一個大師培養幾個學生,面授,現在是流水化生產,也不管是否有人文薰陶,也不管你學了出來知識是否已經迭代,反正只要有個學歷,找工作就有敲門磚。

而中國人特別重視大學教育卻忽視職業教育。但是一個正常的社會,教授和水管工都是勞動,工資不應該有太大差別,在西方一些國家,水管工,清潔工的工資甚至比教授還高。很多人去讀大學學“知識”,最後拿一個本科文憑,但是很多本科文聘實際上是沒有卵用的。最後學出來眼高手低,還要重新在職業中學習。

比如我一個公司要一個會計,他懂算賬就行了,這個大專生就能做,要一個花了幾十萬聽老闆們吹牛的MBA碩士,除了顯得我公司人才多會燒錢,其實工作上並無實際差異。而就做賬而言,MBA碩士不見得不眼高手低,不見得有人家大專生紮實。如果把一個21歲就畢業,但是在行業內做了兩三年的財會大專生和一個二十三四畢業的MBA碩士放到一起做公司財會,碩士不見得有人家專科生做得好。但是碩士就憑他或者他媽給他教育投資的這幾十萬,工資就要高一些。但是現在看來,工資又能高多少呢?兩三千一個月而已,一年也才兩三萬。而你讀書讀下來,甚至留個洋,可能要花幾十萬,這些錢也是今後十多年來回本。

小編在一心讀博拿學歷期間,身邊有人本科畢業就創業了,有人碩士畢業去開店,有人博士輟學去搞公司,最後一個普遍數據是,回去就業工作的,現在孩子奶粉錢都給不起了,只能靠爹媽,靠嫁人。本科畢業創業的,時間久,現在已經拿到了融資,公司穩步增長,手下已經有了五六個員工。碩士畢業開店的,每月利潤是幾千歐元,有點辛苦,但是賺錢快。博士輟學做生意的,現在已經買了房。當然,這個情況是都在海外,不在國內,因為西方國家資本主義遊戲規則濃厚一點,做生意是很正常的事,不是很複雜。

而小編就比較可憐了,博士畢業,國內高校招人說,你不能只是博士呀,你要有世界頂刊發表呀,你還要有國際會議呀。理工科確實講究這些,有些文科,就沒有這麼多機會,小編削尖了腦袋去發表,然後看到身邊的某些人,每天吃喝玩樂,家裡給搞搞就發表了,然後進個高校就跟逛窯子似的,想進進,想出出。所以突然也就看白了,有的東西是是非非,真真假假,其實就是那麼大回事。有的地方是科學家,高手,學者在為國家做貢獻,而有的地方就是一群曰夫子拿著項目基金寫一堆廢紙,為了評職稱,漲工資。

當然這是兩三年前的情況,現在是越來越嚴格,越來越透明,越來越好。

在歐洲,接觸到越來越多的華二代以後,人生觀也越來越顛覆。我們從小被教育要好好學習,考試,拿學位,成為有知識,有文化的“上等人”,但是最後,並不是你好好考學就能成為“上等人”,那個靠的主要是命。而不服命,改變命運的,其實是在特殊時期願意去破立的人,在他們身邊的人看來,他們甚至是出賣自己良心,背叛自己原則。在我們的社會,做個好人,做個能讀書能考試的人,最終也就是能餬口而已,而生活又是如此艱難,餬口也是需要技術的。當搞清楚這些以後,再看看國外這些華人移民,他們絕大多數是江浙沿海一代的農民,沒有任何文化,到了這裡以後先是打工,然後開糖果店,酒吧,餐廳,百元店,都是最下等,最低檔次的體力勞動,不如國內的老師,醫生,白領,處長,教授那麼光鮮,但是他們實打實的買了別墅,開著奔馳寶馬,孩子們不需要那麼難的考學,不需要從小到大交幾百上千萬就能讀名校。他們也不用每天去參與那麼多複雜的勾心鬥角的人際關係中的較量,就是付出汗水,靠手吃飯。

人一輩子就這麼短短的幾十年,我們用二三十年去接受教育,然後被社會清零,在用剩下的大半輩子去向體制屈服,為了蹭國家幾千塊錢一個月的養老金、社保,唯唯諾諾,捉襟見肘一輩子。這是絕大多數人,甚至是讀書讀得好,工作幹得好的模範的一生的寫照,然而遇到子女留學,遇到家人或者自己大病,這種看起來高大上的正軌生活立馬就崩塌。

再來看那些浙江農民,同樣是幾十年,卻走完了我們幾代人要走的路。因為他們有膽量出來闖,能吃苦受累,因為他們所處的西方社會的環境,只承認勞動本身,不看你勞動的高低貴賤。相比之下,讀書人,除了有一行整個社會表面尊重,實際上看關係,看錢,一張用幾十年努力換來的標好了價碼讓人來挑選來剝削,還要被人嫌棄的紙,並無魄力,膽識,經驗,生存能力。

讀書讀到頭,頭髮讀沒了,讀白了,彷彿走到了人生征途的終點,卻發現這裡只是起點,而那些靠爹媽的二代們,早就在終點打著牌喝著茶看著你笑了。

真正在中國讀大學,最重要的不是要成為學霸,以後拿著一張簡歷到處去找人聘,大學是你改變自己命運的一個特殊機會,不是指你成績好以後出來有個好工作,辛辛苦苦十多年高考考進一個好大學,是為了一個圈子。北京人幾百分就能進清華北大,你一個外地來的,要六七百分,你有學習能力,腦子,他有四合院,爹媽,情商。你們一結合,就是資本、關係、創意的結合,就能幹大事。在國外讀大學也是這樣,常青藤畢業的,成績最好的學霸給人打工,輟學的,開公司改變世界。

社會是最好的課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隨著一個社會的進步,虛的東西最終會越來越少,實的東西才能最終給人生存之道。這個社會不是在宣揚讀書無用論,相反是非常強調讀書,因為教育,培訓是一個巨大的產業。所有人都在吹,只要你讀書,考學,出國留學,今後就能找到好工作,升值,加薪,出任CEO,贏取白富美,走向人生的巔峰。這是太天真太理想的事情。

很多人之所以不願意去闖社會,是因為闖社會苦,要忍受很多直接來自市場和現實的羞辱,挫折,打擊,考個學,坐個辦公室,每天早九晚五,風險責任老闆頂著,自己只管月底發工資,沒事來點辦公室勾心鬥角多舒服。而正是這種體制化的思想,在削弱人的創造力和協作能力,很多人活到了80歲,然而22歲畢業那天就已經死了。

學校裡你只學會了1+1等於2, 而社會教你的還有算錯的情況下等於三,樹上騎個猴......只要願意學,願意進步,只要愛自己的職業,忠於自己的職業,把每件事都做到極致,那麼行業無差距,知識無界限,英雄不問出處。

更多優質原創,希望各位大佬多多鼓勵!


HannibalLecter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17歲的孩子工資挺高的,還有一歲就算成年人了,你可以讓孩子自己做主,如果孩子願意繼續讀書,可以尊重孩子的意思。如果孩子實在不願意去讀書,可以讓他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學個技術。像攝相、開車、理髮、修車、等等。工字不出頭,人也不可能打一輩子工。

我初中畢業就來深圳打工,當時工資400元。後來因為愛學習到廣州發展做業務,最旺的時候有一萬多。因為文化少見識短,當時存了一些錢卻不知投資,再後來結婚生完孩子,到現在,我因為沒有文憑和技術,連份工作都找不到。

很是後悔當年浪費的青春年華,如果那時知道學點東西,現在肯定不會這麼狼狽。好在浪女回頭也不晚,我現在準備考個育嬰師或者保育員,因為這樣能照顧孩子還能有點收入。

現在月薪8000元,不能代表永遠。現在孩子還年輕,多引導他學點東西,多和他溝通下,或者做多幾年存夠錢自己做點小生意。想想現在這麼小的孩子能掙這麼多錢,算是很能幹很懂事的,好好引導,你家孩子將來真的不得了。

別被眼前的月薪8000元誘惑,如果他願意學習讀書,或者他找到自己喜歡的專業,他將來可能上萬一個月或者更多。父母一定要做好孩子的導師,讓孩子的潛力真正爆發出來,他一定會更優秀。17歲的孩子,讀多點書真的是好事,問題是孩子是否喜歡,或者願意繼續讀,多尊重他自己的意思,或者他自己有什麼夢想或者喜歡什麼,有個目標人生更充實。

以上是個人想法,如果有不同意,歡迎留言。

我是王書霞,陽光愛學習的全職寶媽,頭條育兒作者,如有別字,多多包容。育兒是一項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們要不停的學習和成長。碼字不易,歡迎關注、點贊和轉發,有免費實用的親子課程,有需要的請關注


書霞育兒說


【17歲初中生月入8000,這錢是如何掙來的?】

“初中沒畢業,就出去打工,現在月薪8000元。”月入8000,的確比大學畢業的掙得還多,這難免也會讓一些大學畢業生或在讀的都有種“學歷”沒用的感覺!但是,從長遠的利益著想,擁有一個學歷,終究還是要好一些,月入8000應該不是長遠之計,也應該不會是每一個月都能掙這麼多!畢竟,未來的靠體力掙大錢的活應該沒有多少!

看到了這樣的問題,就想到了老家那些與自己同齡的,或稍微比自己大一點,他們的孩子也是十六七歲的樣子,因為打小就是一生之後就扔給爺爺奶奶帶大的,屬於留守兒童的那種,現在十多歲,書讀不進去,只有帶到浙江去打工,也只有這些地方才敢收留這樣歲數的孩子,不過他們的父母說這是“暑假工”……

過年回來從孩子們的口氣裡得知,他們有的後悔了當初沒好好學習而導致如今又得像他們父母一樣,接過打工的接力棒,有的步入社會之會,混得流裡流氣的,有的十八九歲就生娃了,然後,一過完年再回去時,所謂的媳婦又跟別人跑了……至於工資方面,一天十二小時甚至更多,計件制工種,押一個月的工錢,到手的也才四千來塊錢而已,(當然也有人自說他們一個月七八千,但那是成人,他們可是天沒亮就幹到晚上十一二點)。這就是在小作坊式的工時工資。

不知道你的孩子是從事什麼工作的?工地?進廠?一個十七歲的孩子,正是接受更高教育的時候,若非生活達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個人建議還是別給孩子開這樣的頭,傳輸這樣的教育,雖然現在月入8000,但誰能保證以後,將來都能有如此的待遇?雖然有“學歷無用論”,但至少學歷是敲開好企業的門磚,即使要創業,也會是一塊奠基石,那些沒有接受高學歷的創業,百人沒有幾人成功,但受高學歷教育的,即使真的沒有成功,他們也會應用自己所學,自我反省,積累經驗,重新再來!所以,別說學歷無用!

“在孩子該是接受教育的年齡段,就應該盡最大的可能給孩子提供學習的機會,別誤了孩子,這關係到孩子的一生問題……”當然,這僅屬於個人的見解,至於要怎樣去選擇,主要還是看作為家長的我們想要自己的孩子這一生能過得怎麼樣?教育是一項長遠的投資,當然,月入8000是解決目前實際問題,但是應該不可能解決長遠的問題,這是必然性。










攝界PHOTO


孩子17歲,工資月薪8000元,現在不是家長有沒有必要讓孩子讀書,而是孩子自己還願不願意讀書的問題。

現實情況來說,這種情況,幾乎沒有孩子能接著去上學讀書了,如果能捨得放棄月薪8000元的工作去讀書,那這個孩子指定以後會有大出息!

月薪8000元,對一個17歲的孩子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從物質層面的追求來說估計孩子內心已經有了一個很不錯的自我認知,畢竟很現實,人衡量自己或者衡量他人大多是從其正當工作的收入來定的。

讀書不一定非要回到學校去讀,真正的讀書是隨時可以進行的,在學校也可,不在學校也可。


在學校的讀書,

更多的是追求的一個系統的知識層次的教育,會一步步地獲得一個個的學習證明,學歷證明在很多機關企事業單位是必要的。如果想晉升也是必要的。

如果孩子有更大的抱負,希望自己以後能在某個行業裡做出更好的成績,達到某個級別,那麼他是有必要去接受系統的學習的,就是不會正規的學校學習,也可以參加自學參與一些考試。

但是如果孩子並沒有這方面的考慮,或者孩子從事的是對普通證書不做要求的行業,比如雕刻等更注重實際技藝的行當,那就需要在自己的行當裡做得更好更精。

現實情況來說,

家長還是尊重孩子的個人意見,不必要對孩子做過於強制的要求。

只要孩子做的是正當的工作,孩子也喜歡,這也未必就不是很好的學習。隨著他的人生閱歷的增加,他有自己的更多學習途徑。

不過如果孩子是通過互聯網平臺做網紅,偶爾地掙得了月薪8000元,如果能會學校讀書是最好的。

不過17歲,如果在經濟上獨立了,自然不會聽從家長的要求了,他會聽從自己的心意。


快樂庭院


完全沒有必要。

初中沒讀完就去打工,一般不是家庭經濟原因,要麼是成績非常差,要麼是極度厭學。這兩種情況,繼續讀下去意義不大。

如果成績太差,中考只能考入職高,在有些學位不足地區,甚至職高也考不上,只能上民辦中專。這類中專學校,辦學水平參差不齊,學生很難學到有用知識,不如進入“社會大學”,在實踐中學習技能,還可以養活自己。

如果是極度厭學,繼續讀書,也是渾渾噩噩混日子,荒廢青春。只會令自己、家長和老師徒增痛苦。就算勉強考入高中學段,後面的求學生涯還很長,幡然醒悟的可能性也不大,何必折騰?

17歲了,還沒讀完初中,年齡明顯偏大。等初中畢業,已經是18歲的成年人了,繼續讀下去,花費的時間成本太高了。

很多家長秉持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古訓,認為讀書才是人生最好的出路。這種觀念已經落後了。在封建社會,社會底層想要向上突破,唯一的通道只有科舉。通過科舉取得功名,馬上可以鹹魚翻身,“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范進前腳還在市場賣雞,後腳喜報來了,立馬就有人奉上銀兩房屋。這樣的命運逆轉,確實令人豔羨。

計劃經濟時代,讀書考上大學,可以分配工作,吃商品糧,成為“國家的人”,吸引力同樣也非常大。

現在的社會,相比幾十年前,已發生鉅變,更遑論古代。讀書的意義也已完全不同。讀書的目的,是增強自身競爭力,以及通過獲取更多知識,而獲得更豐富的生命體驗。

當然,同等條件下,讀名牌大學比讀普通大學的人競爭力更強,讀了大學的比沒讀大學的人競爭力強。這也是我們仍然對高考滿懷期待的原因。

但是,成才的道路千千萬,社會越發達,分工越細,個人才能得到充分發掘的機會也越大。讀書成績不好的學生,如果不是智商問題,並不能因此對其全盤否定,也許他只是不適合這個發展方向。而且,我們的教育體制,是把學生強行往一個同樣的模子裡塞,完全做不到因材施教,導致很多在別的方面有天賦的孩子被埋沒了。這些孩子早一點進入社會,說不定能更快找準自己的定位。

國家也開始注意到這方面問題,近年花很大力氣發展職業教育。這個社會,不可能人人坐在辦公室當白領,我們需要更多的大國工匠。社會發展需要多層次人才,只有工農業體系完備、人才儲備充足,國家才不容易受制於人。如果看到這個趨勢,家長一定不會擔心孩子沒考上好的大學。只要有一技之長,能在某細分領域佔有優勢,就業和個人發展就不需要擔憂。

不過,雖然離開了學校,學習這件事,卻是終身的修煉。如果僅滿足於拿多少工資,能與哪個學歷層次的人對比,這是短視的。學習的外延是很寬廣的。青年人選擇職業,不要過分關注工資高低,要看是否適合自己,有沒有興趣,有沒有職業發展前景。工作的過程中,仍然要不斷學習,自我提升。我們看到很多年輕人,經常換工作,找不到人生方向,因而也沒有獲得什麼核心技能。這樣的話,一旦職業黃金年齡過去,又沒有積累創業的資本和能力,未來是很淒涼的。

總而言之,不上學了,不代表從此不需要學習;只有掌握核心技能,人生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毫米


孩子17歲,初中沒讀完就打工了,工資現在月薪8000塊,還有必要讓讀書嗎?

現今這樣的社會,能多讀點書當然很好啊!就算不讀書,專業領域還是要持續不斷地學習啊!

今天,我到常去的理髮店裡剪頭髮。因為和美髮師是一個小區的,時間長了也比較熟悉,就詢問、談論起一些美髮方面的問題。問到他們學藝的事情,這位理髮師說了一句話,使我對他刮目相看。

他說:“過去在哪裡學習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不斷學習。社會風尚不斷變化,新的技術會不斷出現。如果把握不住潮流新動向、不具備相應的審美眼光,一個優秀的理髮師過幾年後就會被淘汰。”

怪不得,這位小哥年紀輕輕,就在我們小區裡買了大房子,已經開了兩家店面。最近新開的店裡他在主理,顧客們會大老遠追過來讓他剪頭髮,足見他的技藝之高。

其實,任何一種職業都是如此。變化是時代唯一不變的真理,知識的更新迭代非常快,任何職業都需要持續不斷地學習,學習力才是一個人最核心的競爭力。

再回到你家孩子身上。

“初中畢業”——這個學歷不重要,孩子自己已經用月薪8000證明了這一點。

但是,你肯定希望孩子能得到持續的發展,月薪能夠隨著工作時長而不斷提高,職位也能隨之提高的,是吧?

怎麼才能做到?

讀書當然是一種提升的途徑。然而,提升的途徑卻並不只有讀書一種。

讀書之餘,實踐、思考、分析、創造......終身學習。

提升認知水平,完善思維方式,培養終身學習的習慣。

你放心好了,只要一個人能不停地努力成長,他的職業前景不會差的!

我是“初中語文戚老師”,希望得到您的關注、點贊、評論!


初中語文戚老師


當然要讀書了,現在這個社會,不得不承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是有知識,有學問的人絕對不一樣,想沒想過,現在的他可以掙八千,知識改變命運,可能一個月他可以掙八萬,用一個例子來說明,一個農民工,每天頂著太陽,賺300元,一個老師,每天一個半小時,賺300元,很明顯,賺錢可以一樣多,但付出就不一樣了,不能說不讀書的人不好,但一定沒有讀書的人有素質,因為接觸的東西就不一樣,人,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永遠是對的!


實習劉醫生


恐怖,盡然有不少建議不必再讀書的!我敢說這些人十有八九沒上過大學。甚至工資還沒到8k,尤其對當今社會缺乏與時俱進的認識。

1.

義務 ⅤS 責任

接受教育是孩子的權利,是家長應盡義務。

孩子初中還沒畢業,你不讓孩子上學是沒儘自己義務的,是對孩子極不負責。

孩子長大後,遇到挫折,難免頂你一句: 都怪你沒讓我上學。

孩子小,你不盡義務。孩子大時,別怪他對你對社會不盡義務,不負責任。

2.

少數ⅤS多數

沒有人後悔讀了書,但有大把人後悔讀少了書。

看了大家的回覆,才發現原來讀書無用論還大有市場,真可怕!

大家去看看,做著社會低層工作的人,有幾個能拿出大學文憑!

知不知道,當年賣豬肉的北大才子已經身家上億了!

3.

眼前面包ⅤS未來百萬

如果不繼續讀書,16歲掙到的8000元,可能就是他人生的天花板。

繼續讀書,他的未來有更多可能!可能掙8萬一個月。

知不知道,億萬富翁巴菲特每天主要乾的事就是讀書讀報。

4.

自私VS無私

一個沒上大學的人,背後真實原因通常是他的父母的落後思想。

因為他的父母太自私。只想自己快點解脫不用再付出,甚至還可以不斷向孩子索取!

因為他的父母自己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不相信孩子會比自己有更大作為!

因為他的父母就在社會低層,沒有向上的動力,沒有更大的追求!看到的是眼前的麵包,而不是遠方的鮮花與掌聲!

知不知道,當今社會正在無情地懲罰沒有知識的人!

成功者都是閱讀者,成功者都是思考者,成功者都是分享者。 閱過留痕,手有餘香。 關注我,讓自己更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