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棗如何高產栽培?

一樹繁華


梨棗如何高產栽培?

梨棗脆甜可口,營養豐富,是一種比較稀有的棗類品種。因此,種植梨棗的經濟效益比較高。

梨棗也屬於一種速生高產棗類,平均果重可達36克,最大單果重量已經達 到85克。一般情況下,在栽植後的第一年,株產梨棗一公斤左右;栽植後的第二年,單株產量可達4公斤以上;而到了第五年的豐產期,單株產量可以達到25公斤左右,畝產鮮棗可達4000公斤以上。


據測定:梨棗中含有糖28.25%;含 酸0.36%;每100克鮮棗中含有維生素C0.3~ 0.7克,與蘋果相比,維生素含量高近70倍左右。而且,梨棗的適應性非常強,易種易管,如果利用野生酸棗樹進行嫁接,不但見效快,而且收益期長。

那麼,梨棗如何栽培才能高產呢?

一、適時栽植

無論什麼樣的果樹,適時栽植很關鍵。梨棗也同樣如此。因為適時栽植才能使梨棗早結果,結好果。根據梨棗生長特性及多年栽培的經驗來看,梨棗在冬季栽培最好,成活率最高。一般也可在棗樹落葉後至封凍前和翌年的解凍後至發芽前栽培梨棗。而在其它季節則不宜栽培梨棗。

根據多次試驗驗證:梨棗的栽植深度應比原生長地深5釐米為好,這樣可以保證成活率。在移栽時,棗苗應留30釐米高剪頂,並全部剪除二次枝,一般需要用生根粉蘸根後才可以栽植,在栽植後,一定要及時澆水。

待梨棗苗成活後,要進行中耕除草,並追施農家肥適量。

二、合理修剪

梨棗的主芽在發芽時比較遲鈍,不易萌發,如不做好修剪工作,則會延遲結果,而且產量也會降低。當年嫁接的棗樹應於6月中旬進行摘心,從而使側生主芽處於頂端優勢部位,以提高當年的梨棗產量。

一般情況下,在翌年萌芽前應疏除剪口以下的2~3個二次枝,從而促發旺盛的棗頭枝以迅速擴大樹冠,進而為豐產、速產打下堅實基礎。

為了能夠有效解決枝、果、根之間的養分供應矛盾,在梨棗結果前,應對新生的棗頭進行摘心處理;還應在主幹下半部進行環剝,用以形成“上堵下截”之勢,這樣可以把養分充分集中在坐果區內,以提高坐果率。

三、促花保果

雖然梨棗的開花量很大,但落花落果也很嚴重,特別是在春天后期遇到氣溫較高、空氣乾燥時坐果率會很低。依據經驗:棗樹萌芽後,花芽分化的數量和質量及坐果狀況均取決於樹體的營養貯藏及春季營養的供應狀況,因此,除採取必要的施肥澆水、病蟲防治等綜合管理措施外,還應採取棗頭摘心、主幹環剝、牽引拉枝、噴水增溼、噴施激素等辦法,以調節樹體的營養分配,這樣做可大大提高梨棗的坐果率。

四、及時防治病蟲害

梨棗的主要蟲害有:棗粘蟲、龜蠟蚧、棗步曲、棉鈴蟲、紅蜘蛛、星天牛等。其中,龜蠟蚧主要是吸食樹體的汁液,從而造成樹體衰弱而降低產量;而棗步曲、星天牛則為害樹葉。

防治方法是:

1.棗粘蟲

可用75%辛硫磷1000倍液噴殺幼蟲(最好在晚上使用)、或90%敵百蟲原藥1000倍液進行成蟲噴殺。

2.龜蠟蚧

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幼蟲孵化期,可用45%或50%的馬拉硫磷乳油500~800倍液噴霧防治。

3.棗步曲、星天牛

在棗樹發芽後,可用800~1000倍液敵敵畏或4000倍敵殺死農藥進行噴殺。

其它害蟲可用常規方法進行防治。

以上介紹的就是梨棗的高產栽培方法。


綜上所述,梨棗屬於價值比較高的棗類品種,種植梨棗的收益還是很可觀的。一般情況下,只要按照以上介紹的方法去做,就能使梨棗高產豐收。


老胡說三農


梨棗又名大鈴棗、脆棗等,樹勢中庸,發枝力強,樹體中大,當年栽植當年結果,果實多數似梨形,為棗樹中稀有的名貴鮮食品種。又可指梨子和棗子,或為書版的代稱,或為指交梨火棗,道家所說的仙果。

一、栽植

1.挖穴 棗樹栽植前,應按確定的株行距挖定植穴。穴寬60釐米~80釐米,深80釐米,土壤瘠薄或沙石過多的地塊要適當加寬加深。挖穴時將表土和心土分開堆放,並將石塊撿出。

2.栽植 栽植前,最好對苗木根系先進行激素處理。作法是將苗木根系受傷部分主側根剪留10釐米~15釐米長,剪後浸入配好的ABT生根粉液中1小時再進行栽植。實踐證明,採用此法栽植的棗苗,成活率達98%以上。栽植時每穴用優質有機肥20公斤~40公斤與表土混合,填入坑內做基肥,邊填邊踩實。苗木栽植深度以該苗木原有入土深度為宜。

3.栽後管理 ①澆水。②新梢長到10釐米~15釐米時,結合澆水追肥,每株施尿素0.1公斤或人糞尿10公斤~15公斤。③栽後苗木定幹50釐米左右。④栽植時間:南方秋栽、冬栽、春栽都可,北方以春栽為好。⑤栽培密度:純棗園株行距為1米3米或2米3米,間作園1米8米。

二、土、肥、水管理

1.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主要包括深翻土和中耕除草2項工作。①深翻土。一般在秋季或冬季進行。翻土深度30釐米~40釐米為宜,樹冠外宜深,樹幹周圍宜淺。翻後及時平整耙平保溼。②中耕除草。人工除草,生長季節對棗園進行多次中耕除草;化學除草,一定要選擇好除草劑,防止損傷棗樹。

2.施肥 從萌芽至開花期,對氮肥要求較高;幼果至成熟前氮、磷、鉀各1/3;果實採收後以有機肥為主。①具體施肥時間。基肥一般秋施,在棗果採收後,採用環狀溝施肥法,在樹冠外圍開30釐米寬、30釐米~40釐米深的環形溝,在溝內施入有機肥;或者挖條溝,在樹冠外挖30釐米深、30釐米寬的溝把肥施入溝內。②基肥施入量。成齡樹每株30公斤~50公斤。追肥以速效肥為主,一般施二三次。第1次在萌芽前,以速效氮肥為主;第2次在開花前,此時正值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旺盛階段,仍以氮肥(如人糞尿或尿素)為主;第3次在幼果期,這次適量施氮肥,增施磷肥、鉀肥。施肥的多少,按樹齡的大小而定。③葉面噴肥。一般葉面噴肥後二三小時即可吸收。施肥時間:在棗樹展葉後,整個生育期都可進行。

3.澆水 為提高中華大梨棗的座花座果率,開花期最好增加樹體水分,降低蒸發量。方法為花期澆水或用噴霧器對整樹噴霧




豬八戒的表哥悟能


中華梨棗是我國獨有的優良果品,原產山西省,有三千年的栽培歷史,是紅棗中一個極優的鮮食和加工品種。其果鮮脆、甜嫩,果個大、白裡透紅,青翠欲滴,素有“大如雞蛋脆如梨、紅似瑪瑙甜如蜜”的美稱,尤以較高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備受人們的青睞,具有強脾健胃、益血壯神,被譽為“維生素丸”。它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維生素、黃酮類、礦物質等。食之有潤膚養顏、益血壯神、抗癌降壓之功效。

該品種果實特大,平均單果重30克、最大單果重98克、果皮薄呈淺紅色、肉厚色白、味甜多汁、質鬆脆,口感極佳,品質上等,宜鮮食和加工。其鮮棗含糖27.8%、酸0.33%、VC392.25毫克,均高於中華獼猴桃幾十倍,可食率97.3%。

由於市場上稀奇少有,價格倍增。據調查南京、上海、嘉興、蘇州、廣州、深圳等地市場上每公斤中華梨棗可賣到20元左右。單果重量超40克以上的中華梨棗,在國際市場上可賣到1.5美元。如經過保鮮精包裝後,梨棗及其加工系列產品反季節上市,可賣更高的價格。

棗樹抗乾旱,耐瘠薄,喜光照及溫溼。沙質土、粘質土、礫質土均可生長,只要土層厚度超過60釐米、土壤含鹽量不大於0.2%,ph值在5~8.5範圍內的地塊都能栽培。荒溝、平川、農村、城市均可栽植,既能矮化密植,又能棗糧(棉菜)間作;既可在山地種植,又可搞四旁綠化,適應性極廣,具有栽培省工的特點。

灌雲縣於去年春季從山西引進,在縣果園栽培,第一年即掛果,每株產果2~3斤。

特點:結果早、收效快,特豐產,經濟效益顯著。產地九月上旬成熟,可當年栽植當年掛果,第2年一般單株產量3~5斤,第三年單株產量10斤左右,第四年進入盛果期單株產量可達30斤以上。該品種抗逆性強,最適宜矮、密栽培。

一、園地及品種選擇:棗樹喜光耐旱,屬淺根性、多年生樹種,壽命長,建園時應合理用地,以儘量滿足棗樹生長髮育的要求為原則。土沃地肥、排灌便利的平川地,應栽植梨棗、冬棗等鮮食品種,以“矮、密、豐”純棗園和棗糧間作栽培模式為宜;山坡沙灘、溝地崖頭、缺水瘠薄地,主要以綠化荒山、固沙防風、防水土流失為目的,可採用矮化、密植栽培模式,應栽植相棗、靈寶棗等制幹品種;街道、庭院、房前屋後以美化環境、觀賞為目的,可採用喬化、稀植、大冠栽培模式,應栽植俊棗、贊皇等兼用品種和龍棗、胎裡紅、葫蘆棗等觀賞品種為宜。

二、栽植時期:自落葉到翌年萌芽均可栽植。掌握原則:秋栽要早、春栽要晚。棗樹落葉至土壤封凍前為秋栽,這段時間內越早越好,成活率越高,適宜長江流域,南方地區。土壤解凍後至發芽時為春栽。這段時間內晚栽好於早栽,當年枝芽旺、長勢強,適宜黃河流域,北方地區。

三、栽植密度:按地力、土質、品種考慮密度,決定株行距。根據梨棗、冬棗其早果、豐產、易矮化管理、長勢強的特性,提倡兩種栽培形式:

1、高效純棗園:①株行距1×3(米),220株/畝。②株行距1.2×3(米),185株/畝。③株行距1.5×3(米),150株/畝。

2、棗糧(棉、菜)間作田:①株行距1.5×4(米),110株/畝。②株行距2×3(米),110株/畝。③株行距1×6(米),110株/畝。

四、栽植方法步驟

1、挖溝起脊 :離栽植行50~70釐米,挖取深30~40釐米、寬40~50釐米的溝,將土墊於栽植行上,使栽樹行成脊,高出原地面20~30釐米、寬40~50釐米,並摟平,踏實,保證排灌溝通、直、平。

2、定位挖塘 :順起脊栽植行,按所需株距確定塘位,根據苗木等級大小挖坑,塘深淺30~40釐米,必須上下一致,四方整齊。並施入1~2兩二氨,再回墊10釐米表土,踩實,待栽。

3、修整樹苗:苗木如有輕微脫水,應整捆泡入5~10℃的清水或0.1%的磷酸二氫鉀水中10~20小時。撈出後逐苗解除嫁接處的塑料膜,剪去樹幹上過長的二次枝,同時剪截3毫米粗以上的主、側根殘損段0.5~1釐米。剪口一定要平整。

4、認真栽植:將整好的樹苗放入坑,先填土至坑深三分之二,再輕提苗,使嫁接處與坑沿平,使根下斜舒展,邊提邊踩,必須踩實,然後埋土至嫁接處。並整出坑四邊地埂,以備澆水。

5、澆足水:所栽棗苗當天必須飽澆親和水,每株15~20公斤,水滲完後,扶正歪倒苗,繼續封土,高至嫁接處以上5~10釐米。

五、栽後管理:三分栽七分管。要想成活好、長勢旺、當年結果,栽後管理不可忽視。

1、栽後平整樹行帶。在樹(行)根左右1米條帶上均勻噴打除草劑“氟樂靈”或“乙草胺”,整平、樓絨後,覆蓋幅寬80釐米塑膜,邊沿壓土,樹根封嚴,可提溫保墒,促苗早發。

2、定幹。按一級苗50釐米,二級苗40釐米,三級苗30釐米左右,在芽點上1釐米處剪截定幹,並立即用癒合劑或調和漆密封剪口,防止水分流失,感染病害。

3、抹芽、噴藥,促苗旺長。發芽後,從上而下,保留四個枝芽,下部枝芽全部抹掉,並逐樹噴40%氧化樂果1500倍液,防治棗癭蚊、棗象甲,金龜子等害蟲。7~10天一次,連噴2~3次,最好加配10~15ppm的赤黴素(920)和0.3%的磷酸二氫鉀,效果更佳。

4、追肥澆水。6月上旬,距樹苗30~40釐米處挖小坑,每株追施尿素1~2兩,並立即澆足長枝水。

5、摘心打頂。7月上旬,樹幹最上的主頭枝,長至80釐米左右打頂,下邊枝條長至50釐米時摘心,並將枝拿下斜70~80度。促使發粗強壯,當年結果。


浦北小張


棗砧木的栽培

(1)種子的分層處理,挑選成熟的棗滿果,放入罐中3~5天,取出果實,弄掉果肉,取出果仁,然後晾乾。 在11月泥土封凍前7至10日,用水浸泡種子,換水兩次,取溼芯砂的五倍,撈出種子瀝乾並與沙子均勻混合,然後在室外陰涼處挖深度為50~60cm的沙溝。溝渠的長度取決於種子的數量。砂藏時,將5~10cm的砂層置於底部以混合溼砂。將種子倒入沙溝中,地面上部為10~15cm。上部用溼沙埋在地下。為了防止溼砂蒸發,用5~10cm厚的稻草覆蓋。

(2)在第二年的4月中開始播種,根據果核的重量,出苗率和分層處理的質量確定播種量。正常情況下,正常成熟的大棗核心約為2700個/kg,出苗率為65%,每英畝10~13kg。如果分層處理不當,請適當增加播種量。挑選平坦的地形,易於灌溉的地方作為苗圃,播種前施用足夠的基肥,填充底墒水,播種溝,溝深5~6cm。線間距為40cm,覆蓋地膜,保住墒情,增加溫度,播種後30~40天出苗。在第二年春季嫁接,有條件的區域將在該年7月底開始芽接。

2.嫁接

(1)嫁接工具

手鋸、修枝剪、芽接刀、芽穗座、劈接刀

(2)嫁接方法

棗嫁接方法包括枝接、根接和芽嫁接,而棗園通常用劈接、皮下或舌接。操作簡單,生存率快,第二年是方便整形。無論採用何種嫁接方法,我們都必須努力一次就成功進行嫁接。

1 剪砧:去除砧木底部周圍的毛狀枝條,將砧木從地面切成1~2cm,然後用砧刀沿砧木的核心垂直向下推。切口長度為2.5~3.0cm。

2 削穗:在接穗處留下2個芽,並用鋒利的刀將第一個芽的下部3cm快速切成兩側厚而細的薄的楔形,略長(3~3.5cm)。表面平坦。

3 插穗:使用劈刀撬開縫隙,將切割的接穗插入縫隙,並將接穗形成層與砧木形成層對齊。用一點力緩慢地將其向下推,使砧木樁上的接穗。

4 綁紮:使用塑形帶從上到下繫緊接頭,防止接穗移位並使其靠近,以便形成癒合並確保生存。皮下連接到汁液的發芽期,砧木皮質易於剝落。

二、規劃和建設棗園

1.規劃

(1)園區規模規劃:根據土地承包經營的實際情況和農業生產對社會市場商品經濟的發展,園林規劃整體適度,相對集中,形成培植區域化,生產基地和商業化。

(2)小範圍的區劃:主要為區域化的連片培植棗園,為便於管理,棗園可分為幾個小區。地塊的大小主要根據棗園的地形和泥土條件、氣候、地形來劃分。並且微氣候條件基本相同,可分為一個小區。

(3)道路系統規劃:為了便於運行,提高勞動效率,可以在集中棗園內設置主幹道,生產通道,主幹道應貫穿整個園區。

(4)灌溉系統:平地,河灘,川島棗園主要利用機井,河流和水庫作為水源灌溉系統,可與道路系統相結合。

2.種類和密度規劃

(1)應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挑選種類,或者根據食用性質來挑選。

(2)密度:密植是棗園早期高產的核心,與傳統的稀有培植棗園根本不同。

①正常密度:110~220株/畝。產出量指數:第1年成活率超過90%,同年結果率約為30%;第2年每畝600~700kg;第3年每畝900~1200kg;第四年之後,產出量將增加到每年3000多kg。

②高密度:220~330株/畝。產出量指數:第1年成活率超過90%,年結果率為30%;第2年每畝約900kg;第3年每畝1200~1400kg;第4年後產出量逐年增加4000多kg。

③超高密度:330~667株/畝。產出量指數:第1年成活率超過90%,年切果率為30%;第2年產出量約為1200千克;第3年產出量為1500~2400kg;第4年後,產出量逐年穩步增加,超過4900kg。

培植密度取決於當地的地理條件,天氣和氣候。

三、棗樹修整技術

塑形修整是棗栽培管理的主要技術措施。通過塑形修整,它促進早期分枝,早期結果,控制或促進幼樹的成長。建立一個強大而富有成效的樹結構。近年來,隨著大棗科學管理技術的不斷髮展,高產樹種結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具有良好生產性能的高產樹形結構具有短冠層稀疏層形狀,短冠形狀,單軸主形狀。

1.短冠稀疏層

小樹體,快速成型;主枝間距大,光照條件好,骨幹堅固,生產方便,修整方法簡單,地下管理方便,負荷大,單株產出量高。

2.短冠開心形

無領導枝,骨幹分支少,光照條件好,骨架強,載荷大,成型快,結果早,管理和收穫方便。由於棗枝直立,頂緣較強,人造形狀比前一種形狀更難。

3.超高密度棗園

超高密度棗園培植了超過340株的棗園。樹木結構特點是樹體短,無明顯骨架水平,主要側枝不明顯,主要樹枝為次生枝,樹高通常控制在0.9~1.2米,整棵樹以次生為主。


執念53597281


棗三拉是每年萌發的棗頭,除中幹棗頭外,其餘棗頭角度不達60--70度者,發芽前均需按要求拉枝。如中幹過強,也可順長勢較差或有空間的一側拉斜,以緩和強枝頂端優勢,提高坐果率,起到平衡樹勢的作用。四扶是對因結果多,長勢較弱的主枝萌芽前扶(支)起,以減小角度,增強長勢,尤其是有加密的棗園, 性株要保持較臨時性株強的生長勢。五環割是指在開花期(6月份)對長勢旺的枝進行環割,既能提高坐果率,增進果品品質,又能提高枝芽質量。六回縮是對生長衰弱的樹、枝進行更新修剪,回縮至健壯部位,以增強長勢。對過旺生長、枝條交叉穿插的進行回縮,控制樹冠。山地密植棗園的樹形有小冠疏層形、自由紡錘形。小冠疏層形:適宜於畝栽55--83株的密度。全樹有主枝5--7個,分三層排列在中心幹上,第1層3個,第2層1--2個,第3層1個。主枝上不設側枝,直接培養結果枝組,冠徑不超過2.5m,幹高60cm,一、二層層間距70--80cm,二、三層層間距50--60cm。自由紡錘形:要求幹高60cm,中幹上著生長勢強,方位好的1--3個棗頭,拉成水平狀,自下而上全樹培養8--10個主枝,不分層,不重疊,主枝長1m,主枝上不再培養結果枝組,樹高達2.5m後落頭。5、病蟲防治(1)農業措施①封凍前翻樹盤,把以樹幹為中心,半徑1m範圍內地面15cm的表土剷起撒于田間,可將土壤中越冬的棗步曲蛹、桃小繭等凍死,降低越冬蟲口密度。②刮粗皮。每年“驚蟄”後,有棗粘蟲為害的棗園將樹幹大枝粗皮刮掉集中燒燬,可大量消滅棗粘蟲越冬繭。③樹幹束草繩。每年9月上旬,棗粘蟲幼蟲化蛹前在樹幹上束草繩,可誘集棗粘蟲越冬幼蟲入草化蛹,翌年春解下燒掉。④樹幹纏塑料膜,纏草繩。每年清明前,有棗步曲危害的棗園,樹幹中部纏20cm寬的塑料薄膜。纏時先把上邊紮緊,再把塑料膜折起來使上邊變成下邊,然後將樹下細土裝入,使薄膜鼓起,後把上邊紮緊,可有效地阻擋棗步曲母蛾上樹產卵和幼蟲上樹食葉。同時,由此往下隔10--17cm處,在樹幹上再纏1圈草繩,誘使此雌蛾產卵於草繩內,半個月換1次,解下的燒掉,也可有效的防治棗步曲。⑤剪病蟲枝、掰蟲繭。利用冬季修剪機會,將龜蠟蚧危害枝剪去及黃刺蛾蟲繭掰掉集中燒燬。如發現棗瘋病樹,及時根除。⑥每年清明後10天內,在樹幹塗20cm寬廢機油或粘蟲膠,可阻殺食芽象甲蟲、棗步曲上樹危害。





蠔大叔


梨棗又名大鈴棗、脆棗等,該品種果實多數似梨形,大果為橢圓形或卵圓形,平均單果重35克,最大單果重55克,果皮較薄,赭紅色,品質上等。果實9月中下旬成熟。梨棗樹體矮化,適宜密植栽培;且早果、豐產、穩產,遇雨不裂果,是一個優良的中熟鮮食品種,以下為其主要栽培技術要點。


栽植建園梨棗適應性強,適應各地棗區栽植。栽植時可以進行密植栽培,栽植以南北行向為宜。棗樹落葉至封凍和來年解凍至發芽是定植的適宜期,一般以春栽為主,梨棗無花粉,需配置授粉樹。定植時掌握“深栽不旺,淺栽不活”的原則,移栽深比原來生長地面略深5釐米左右為宜,栽時根部30釐米以上全部剪掉,二次枝全部剪除。

花果管理梨棗花量很大,但易落花落果,坐果率低,必須加強花果管理。①花期加強葉面噴肥,從花期到幼果期每隔半月連續噴2—3次0.1%尿素和0.3%磷酸二氫鉀混合液,花期噴0.1-0.3%硼砂;②花期每隔12天連續噴3次適量的水,噴水以上午10時前和傍晚為宜,大樹每株噴10公斤,能提高坐果率12—35%。



③在盛花初期,對壯樹先將主幹上粗皮刮除,然後進行環剝,第一年環剝口距地面20—30釐米,環剝寬度為0.3—0.5釐米,強樹宜寬,弱樹宜窄。開甲時先刮除粗皮,然後用開甲刀切斷韌皮部,深達木質部但不傷及木質部,切時上刀下斜,下刀上斜,要求剝口不留殘皮,不出毛茬。剝後塗藥保護,每週塗1次,共塗2-3次,用塑料布保護好傷口,促進傷口癒合。第二年可在其上方3-5釐米處繼續環剝,至第一主枝為止。


④抹芽,5月上旬棗樹發芽後,對各級主側枝、結果枝組間萌發的新棗頭,如不作延長枝和結果枝組的應從基部抹除,以節省養分,增強樹勢;⑤6月上旬,對直立的無空間棗頭的新梢長至25-30釐米時進行摘心,減少養分消耗。

⑥對影響通風透光的過密枝和骨幹枝上萌發過密的幼枝疏除,6月下旬對直立的和摘心的棗頭拉成水平狀。⑦花前兩週,棗樹長到8片葉時,噴一次0.1%的多效唑或0.2—0.4%的B9;盛花期噴×10-6赤黴素,或0.2—0.3%硼砂、硫酸鉀等,以上兩次生長調節劑的噴用均能明顯提高梨棗坐果率。



肥水管理基肥是全年施肥重點,可於秋季或春季結合深翻施入。秋季宜在9月中旬前施完,春施宜在發芽前20天左右。施用量以每畝2000—3000公斤優質農家肥和20—30公斤尿素為宜。追肥一年進行2—3次,可分別於花前、花後、果實膨大期等時期追施,肥料分別為尿素、磷酸二銨、氮、磷、鉀複合肥等為主。使用量根據情況株施0.1-0.5公斤,結合噴藥進行葉面噴施。根據梨棗需水特點,分別於發芽前、開花坐果期和成熟前期澆3次水。


整開修剪梨棗屬矮化品種,一般採用圓柱形或紡錘形樹形。定植當年在50—60釐米處定幹,清除距地30—40釐米內的二次枝,中心幹上間距20—30釐米留1個主枝,共留8-10個;修剪的反應與樹勢密切相關,旺樹反應靈敏,弱樹反應遲緩,甚至沒有反應。

因此要提高修剪的效果,必須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樹勢,尤其是進行早期豐產栽培應特別注意控制幼樹過旺生長;冬剪以疏枝和回縮為主,主要疏除過密枝、交叉枝及病蟲枝,該品種以幼齡枝結果為主,特別是棗頭和兩年生枝具有較強的結果能力,因此進入盛果期後,要逐年對3年以上大枝在基部回縮或選用接近中心幹處萌發的新生棗頭進行更新,以維持適宜的枝齡。夏季以摘心、拉枝和開甲為主。

棗頭生長至20釐米左右時,從第一個棗拐上部摘心,促使下部隱芽萌發形成木質化棗吊,當棗頭長至50釐米以上時第二次摘心,控制旺長,培養健壯的棗頭,開甲一般在盛花期進行,寬度為03—0.5釐米。

病蟲害防治梨棗病害主要包括棗鏽病、炭疽病等,可用多菌靈、波爾多液等防治;梨棗蟲害主要包括龜蠟蠐、棗粘蟲、紅蜘蛛等,可噴灑殺蟲劑進行防治。在休眠期刮除樹幹和大柱上老翹皮、病皮等並認真清潔果園,發芽前噴布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劑,生長期防治的關鍵期為開花前、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和接近成熟期。


周維維走鄉村


梨棗又名大鈴棗、脆棗等,該品種果實多數似梨形,大果為橢圓形或卵圓形,平均單果重35克,最大單果重55克,果皮較薄,赭紅色,品質上等。果實9月中下旬成熟。梨棗樹體矮化,適宜密植栽培;且早果、豐產、穩產,遇雨不裂果,是一個優良的中熟鮮食品種,以下為其主要栽培技術要點。

  栽植建園梨棗適應性強,適應各地棗區栽植。栽植時可進行密植栽培,栽植以南北行向為宜。棗樹落葉至封凍和來年解凍至發芽是定植的適宜期,一般以春栽為主,梨棗無花粉,需配置授粉樹。定植時掌握“深栽不旺,淺栽不活”的原則,以栽深比原來生長地面略深5釐米左右為宜,栽時根部30釐米以上全部剪掉,二次枝全部剪除。

  花果管理梨棗花量很大,但易落花落果,坐果率低,必須加強花果管理。①花期加強葉面噴肥,從花期到幼果期每隔半月連續噴2—3次0.1%尿素和0.3%磷酸二氫鉀混合液,花期噴0.1-0.3%硼砂;②花期每隔12天連續噴3次適量的水,噴水以上午10時前和傍晚為宜,大樹每株噴10公斤,能提高坐果率12—35%;③在盛花初期,對壯樹先將主幹上粗皮刮除,然後進行環剝,第一年環剝口距地面20—30釐米,環剝寬度為0.3—0.5釐米,強樹宜寬,弱樹宜窄。開甲時先刮除粗皮,然後用開甲刀切斷韌皮部,深達木質部但不傷及木質部,切時上刀下斜,下刀上斜,要求剝口不留殘皮,不出毛茬。剝後塗藥保護,每週塗1次,共塗2-3次,用塑料布保護好傷口,促進傷口癒合。第二年可在其上方3-5釐米處繼續環剝,至第一主枝為止;④抹芽,5月上旬棗樹發芽後,對各級主側枝、結果枝組間萌發的新棗頭,如不作延長枝和結果枝組的應從基部抹除,以節省養分,增強樹勢;⑤6月上旬,對直立的無空間棗頭的新稍長至25-30釐米時進行摘心,減少養分消耗;⑥對影響通風透光的過密枝和骨幹枝上萌發過密的幼枝疏除,6月下旬對直立的和摘心的棗頭拉成水平狀。⑦花前兩週,棗樹長到8片葉時,噴一次0.1%的多效唑或0.2—0.4%的B9;盛花期噴×10-6赤黴素,或0.2—0.3%硼砂、硫酸鉀等,以上兩次生長調節劑的噴用均能明顯提高梨棗坐果率。

  肥水管理基肥是全年施肥重點,可於秋季或春季結合深翻施入。秋季宜在9月中旬前施完,春施宜在發芽前20天左右。施用量以每畝2000—3000公斤優質農家肥和20—30公斤尿素為宜。追肥一年進行2—3次,可分別於花前、花後、果實膨大期等時期追施,肥料分別為尿素、磷酸二銨、氮、磷、鉀複合肥等為主。施用量根據情況株施0.1-0.5公斤,結合噴藥進行葉面噴施。根據梨棗需水特點,分別於發芽前、開花坐果期和成熟前期澆3次水。

  整開修剪梨棗屬矮化品種,一般採用圓柱形或紡錘形樹形。定植當年在50—60釐米處定幹,清除距地30—40釐米內的二次枝,中心幹上間距20—30釐米留1個主枝,共留8-10個;修剪的反應與樹勢密切相關,旺樹反應靈敏,弱樹反應遲緩,甚至沒有反應。因此要提高修剪的效果,必須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樹勢,尤其是進行早期豐產栽培應特別注意控制幼樹過旺生長;冬剪以疏枝和回縮為主,主要疏除過密枝、交叉枝及病蟲枝,該品種以幼齡枝結果為主,特別是棗頭和兩年生枝具有較強的結果能力,因此進入盛果期後,要逐年對3年以上大枝在基部回縮或選用接近中心幹處萌發的新生棗頭進行更新,以維持適宜的枝齡。夏季以摘心、拉枝和開甲為主,

  棗頭生長至20釐米左右時,從第一個棗拐上部摘心,促使下部隱芽萌發形成木質化棗吊,當棗頭長至50釐米以上時第二次摘心,控制旺長,培養健壯的棗頭,開甲一般在盛花期進行,寬度為03—0.5釐米。

  病蟲害防治梨棗病害主要包括棗鏽病、炭疽病等,可用多菌靈、波爾多液等防治;梨棗蟲害主要包括龜蠟蠐、棗粘蟲、紅蜘蛛等,可噴灑殺蟲劑進行防治。在休眠期刮除樹幹和大柱上老翹皮、病皮等並認真清潔果園,發芽前噴布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劑,生長期防治的關鍵期為開花前、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和接近成熟期。


四川農村鄉鄉果


梨棗又名大鈴棗、脆棗等,該品種果實多數似梨形,大果為橢圓形或卵圓形,平均單果重35克,最大單果重55克,果皮較薄,赭紅色,品質上等。果實9月中下旬成熟。梨棗樹體矮化,適宜密植栽培;且早果、豐產、穩產,遇雨不裂果,是一個優良的中熟鮮食品種,以下為其主要栽培技術要點。

  栽植建園梨棗適應性強,適應各地棗區栽植。栽植時可進行密植栽培,栽植以南北行向為宜。棗樹落葉至封凍和來年解凍至發芽是定植的適宜期,一般以春栽為主,梨棗無花粉,需配置授粉樹。定植時掌握“深栽不旺,淺栽不活”的原則,以栽深比原來生長地面略深5釐米左右為宜,栽時根部30釐米以上全部剪掉,二次枝全部剪除。

  花果管理梨棗花量很大,但易落花落果,坐果率低,必須加強花果管理。①花期加強葉面噴肥,從花期到幼果期每隔半月連續噴2—3次0.1%尿素和0.3%磷酸二氫鉀混合液,花期噴0.1-0.3%硼砂;②花期每隔12天連續噴3次適量的水,噴水以上午10時前和傍晚為宜,大樹每株噴10公斤,能提高坐果率12—35%;③在盛花初期,對壯樹先將主幹上粗皮刮除,然後進行環剝,第一年環剝口距地面20—30釐米,環剝寬度為0.3—0.5釐米,強樹宜寬,弱樹宜窄。開甲時先刮除粗皮,然後用開甲刀切斷韌皮部,深達木質部但不傷及木質部,切時上刀下斜,下刀上斜,要求剝口不留殘皮,不出毛茬。剝後塗藥保護,每週塗1次,共塗2-3次,用塑料布保護好傷口,促進傷口癒合。第二年可在其上方3-5釐米處繼續環剝,至第一主枝為止;④抹芽,5月上旬棗樹發芽後,對各級主側枝、結果枝組間萌發的新棗頭,如不作延長枝和結果枝組的應從基部抹除,以節省養分,增強樹勢;⑤6月上旬,對直立的無空間棗頭的新稍長至25-30釐米時進行摘心,減少養分消耗;⑥對影響通風透光的過密枝和骨幹枝上萌發過密的幼枝疏除,6月下旬對直立的和摘心的棗頭拉成水平狀。⑦花前兩週,棗樹長到8片葉時,噴一次0.1%的多效唑或0.2—0.4%的B9;盛花期噴×10-6赤黴素,或0.2—0.3%硼砂、硫酸鉀等,以上兩次生長調節劑的噴用均能明顯提高梨棗坐果率。

  肥水管理基肥是全年施肥重點,可於秋季或春季結合深翻施入。秋季宜在9月中旬前施完,春施宜在發芽前20天左右。施用量以每畝2000—3000公斤優質農家肥和20—30公斤尿素為宜。追肥一年進行2—3次,可分別於花前、花後、果實膨大期等時期追施,肥料分別為尿素、磷酸二銨、氮、磷、鉀複合肥等為主。施用量根據情況株施0.1-0.5公斤,結合噴藥進行葉面噴施。根據梨棗需水特點,分別於發芽前、開花坐果期和成熟前期澆3次水。

  整開修剪梨棗屬矮化品種,一般採用圓柱形或紡錘形樹形。定植當年在50—60釐米處定幹,清除距地30—40釐米內的二次枝,中心幹上間距20—30釐米留1個主枝,共留8-10個;修剪的反應與樹勢密切相關,旺樹反應靈敏,弱樹反應遲緩,甚至沒有反應。因此要提高修剪的效果,必須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樹勢,尤其是進行早期豐產栽培應特別注意控制幼樹過旺生長;冬剪以疏枝和回縮為主,主要疏除過密枝、交叉枝及病蟲枝,該品種以幼齡枝結果為主,特別是棗頭和兩年生枝具有較強的結果能力,因此進入盛果期後,要逐年對3年以上大枝在基部回縮或選用接近中心幹處萌發的新生棗頭進行更新,以維持適宜的枝齡。夏季以摘心、拉枝和開甲為主,

  棗頭生長至20釐米左右時,從第一個棗拐上部摘心,促使下部隱芽萌發形成木質化棗吊,當棗頭長至50釐米以上時第二次摘心,控制旺長,培養健壯的棗頭,開甲一般在盛花期進行,寬度為03—0.5釐米。

  病蟲害防治梨棗病害主要包括棗鏽病、炭疽病等,可用多菌靈、波爾多液等防治;梨棗蟲害主要包括龜蠟蠐、棗粘蟲、紅蜘蛛等,可噴灑殺蟲劑進行防治。在休眠期刮除樹幹和大柱上老翹皮、病皮等並認真清潔果園,發芽前噴布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劑,生長期防治的關鍵期為開花前、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和接近成熟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