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选伏击点,参谋连连摇头,军神3点理由,歼1400日军

1938年3月上旬,位于晋南一带活动的日军第14、20师团一部,夺下了黄河沿岸风陵渡至河南温县之间的渡河点。而在晋西的日军第109师团也控制了离石周边的河岸。他们的目的十分明显:自南、西两个方向强渡黄河,进攻陕甘宁边区,从而一举控制延安、西安等城市。

面对日寇的步步紧逼,时任八路军第129师师长的刘伯承积极寻找战机,意图遏制住日军的战略企图。3月14日,刘伯承带129师主力抵达襄垣以东的浊漳河畔,并在杨家庄一带设置指挥部。

师指挥部的作战室内,一片繁忙:墙壁上悬挂着缴获的日军五万分之一地图,邯长大道被参谋们用红笔醒目地标了出来。而刘伯承则不断地翻阅着敌情与侦查报告,时不时地还会用放大镜仔细端详墙上的地图。经过深思熟虑,作战方案在“军神”心中成形。

刘伯承选伏击点,参谋连连摇头,军神3点理由,歼1400日军

从左至右:李达、邓小平、刘伯承、蔡树藩,摄于1938年1月山西辽县

作战思路有了,接下来就必须坚决贯彻实行。刘伯承找来李达与有关参谋,向他们阐述了自己的作战考虑:“依照总部要求,我们将对东阳关-潞城一带的日军发起进攻。我的想法是,袭击黎城,吸引潞、涉两县的敌人增援。第769团为左翼,一部于16日拂晓袭击黎城,主力则伏击涉县援敌;第386旅2个团为右翼,在神头村一带伏击潞城援敌。”

话音刚落,就有参谋提出顾虑:“地形确实理想,但2个团的兵力如何展开和部署?”“师长,我建议您还是亲自去实地考察一番。”刘伯承听取建议,带着李达等人前往神头岭一带勘察。

神头村,乃潞城东北10多公里外的一处小村。周边山峦起伏不定,从地图上看,村子是依坡而建,一条公路自村西的神头岭下穿过。实地考察的结果让人失望:公路在岭上不说,这座“岭”最多被称作山梁。光秃秃的仅有一两百米宽,而公路则在中间蜿蜒穿过。路面也比两旁土坎略低,除了有过去蒋军修筑的部分工事外,乍一看,很难隐藏大部队。

刘伯承选伏击点,参谋连连摇头,军神3点理由,歼1400日军

神头岭之战打响前,386旅旅长陈赓正与参谋一道查看地形。他带领的部队,将是这场大战斗的主力

刘伯承选伏击点,参谋连连摇头,军神3点理由,歼1400日军

神头岭周遭,地形起伏不定,也很难隐藏大部队

一番勘察后,有参谋连连摇头,反对在此设伏,理由是这座山梁狭窄、崎岖,不便于部队展开。勘察人员明显分成了两派,一时争论不休。

作为部属的参谋,居然对师长的主张也“连连摇头”提不同意见,这在今天的上下级关系中恐怕不太容易做到,但在战争年代、在刘伯承手下,却是习以为常的事。这也是刘伯承元帅胸怀如海、礼贤下士的品格所在。

听了参谋们的不同意见,刘伯承并未言语。他围着山梁转了圈,又仔细看了一遍四周的山峰、道路、沟渠,返回原地,拍板道:“原计划不变!理由有三:一,古有‘兵者诡道’一说,见机行事,去留不定,打破常规。敌人以为对我们不利地方必然疏之防备,而我一反常态,必能打的敌人措手不及;二,以旧工事解决部队潜伏问题,这些工事散布公里四周,远不超百米,近不过20米。对于来往于此的敌军来说,早已熟悉,只要部队隐蔽得当,不会暴露;三,此处地形不利于我军部队展开,但对敌人的机械化部队来说更不利。他们的骑兵、装甲车无法机动,更别说发挥作用。如果这个伏击点开阔平坦,利于我方展开,那对敌人同样如此,结果就要面对拥有技术优势的敌人,我们反而会陷入被动。

一句话,权衡战场地形利弊,不能单方面看,而应当结合敌我形势!”

除此之外,刘伯承还将这场作战称之为“吸打敌援”之策。对日军在战术上的短板、要害进行了详尽分析。面对师长的一番解释,众人无不心悦诚服。

3月16日,左翼第769团1营按计划对黎城城关发起突袭。不明就里的日军果然同时向邻近据点发起求援信号,接到信号后,涉、潞二地的日军果真自东、西两个方向黎城增援。

刘伯承选伏击点,参谋连连摇头,军神3点理由,歼1400日军

神头岭伏击战示意图

潞城日军第16师团辎重队(林清队)与第108师团辎重队(屉尾队),另外包括骑兵、伪军等单位共计1500人,随行1000余匹骡马,向黎城增援。刚通过浊漳桥,第771团特务连便将桥梁、道路一通破坏。趾高气扬的日军认为不过是游击队的把戏,继续前进。

当日9时,日军抵进神头村歇息。突然,打头的日军队伍陷入一片弹雨中。霎时,日军如同枯草般纷纷倒下。屉尾中尉拔出指挥刀,怒吼着让士兵重整队形、反扑,却被一发迫击炮弹击中,一头栽倒,再也爬不起来了。伴随着冲锋号,八路军战士们从工事、沟坎边杀出,冲进敌阵与日军肉搏。而援兵则源源不断从纵深冲上神头岭。一时间,“杀鬼子”的呐喊声在四处回荡。

经过2个多小时的激战,八路军以伤亡240余人为代价,歼敌1400余人。不仅缴获了数百匹骡马,大量的枪支弹药,还俘虏了80余名敌人。然而,由于部队的疏忽,仍有百余日军突围,逃回了潞城。战后,师长刘伯承对771、772团指挥员进行了批评。

在侥幸逃回潞城的日军中,有一个日本《东奥日报》的随军记者。回去当天,他写了一篇《脱险记》的通讯稿,称“神头岭乃八路军典型游击战术”。战后没几天,另一个逃回的日军汽车兵伍长在日记中写道:“第108师团从未有过如此重大损失,潞城至黎城的道路上,遍地都是官兵们洒下的鲜血。通过其间的我们,内心悲愤不已,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神头岭,成了日军不愿提及的“伤心岭”。军神刘伯承,带领部队再创传奇战绩!

刘伯承选伏击点,参谋连连摇头,军神3点理由,歼1400日军

神头岭伏击战纪念碑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