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承選伏擊點,參謀連連搖頭,軍神3點理由,殲1400日軍

1938年3月上旬,位於晉南一帶活動的日軍第14、20師團一部,奪下了黃河沿岸風陵渡至河南溫縣之間的渡河點。而在晉西的日軍第109師團也控制了離石周邊的河岸。他們的目的十分明顯:自南、西兩個方向強渡黃河,進攻陝甘寧邊區,從而一舉控制延安、西安等城市。

面對日寇的步步緊逼,時任八路軍第129師師長的劉伯承積極尋找戰機,意圖遏制住日軍的戰略企圖。3月14日,劉伯承帶129師主力抵達襄垣以東的濁漳河畔,並在楊家莊一帶設置指揮部。

師指揮部的作戰室內,一片繁忙:牆壁上懸掛著繳獲的日軍五萬分之一地圖,邯長大道被參謀們用紅筆醒目地標了出來。而劉伯承則不斷地翻閱著敵情與偵查報告,時不時地還會用放大鏡仔細端詳牆上的地圖。經過深思熟慮,作戰方案在“軍神”心中成形。

劉伯承選伏擊點,參謀連連搖頭,軍神3點理由,殲1400日軍

從左至右:李達、鄧小平、劉伯承、蔡樹藩,攝於1938年1月山西遼縣

作戰思路有了,接下來就必須堅決貫徹實行。劉伯承找來李達與有關參謀,向他們闡述了自己的作戰考慮:“依照總部要求,我們將對東陽關-潞城一帶的日軍發起進攻。我的想法是,襲擊黎城,吸引潞、涉兩縣的敵人增援。第769團為左翼,一部於16日拂曉襲擊黎城,主力則伏擊涉縣援敵;第386旅2個團為右翼,在神頭村一帶伏擊潞城援敵。”

話音剛落,就有參謀提出顧慮:“地形確實理想,但2個團的兵力如何展開和部署?”“師長,我建議您還是親自去實地考察一番。”劉伯承聽取建議,帶著李達等人前往神頭嶺一帶勘察。

神頭村,乃潞城東北10多公里外的一處小村。周邊山巒起伏不定,從地圖上看,村子是依坡而建,一條公路自村西的神頭嶺下穿過。實地考察的結果讓人失望:公路在嶺上不說,這座“嶺”最多被稱作山樑。光禿禿的僅有一兩百米寬,而公路則在中間蜿蜒穿過。路面也比兩旁土坎略低,除了有過去蔣軍修築的部分工事外,乍一看,很難隱藏大部隊。

劉伯承選伏擊點,參謀連連搖頭,軍神3點理由,殲1400日軍

神頭嶺之戰打響前,386旅旅長陳賡正與參謀一道查看地形。他帶領的部隊,將是這場大戰鬥的主力

劉伯承選伏擊點,參謀連連搖頭,軍神3點理由,殲1400日軍

神頭嶺周遭,地形起伏不定,也很難隱藏大部隊

一番勘察後,有參謀連連搖頭,反對在此設伏,理由是這座山樑狹窄、崎嶇,不便於部隊展開。勘察人員明顯分成了兩派,一時爭論不休。

作為部屬的參謀,居然對師長的主張也“連連搖頭”提不同意見,這在今天的上下級關係中恐怕不太容易做到,但在戰爭年代、在劉伯承手下,卻是習以為常的事。這也是劉伯承元帥胸懷如海、禮賢下士的品格所在。

聽了參謀們的不同意見,劉伯承並未言語。他圍著山樑轉了圈,又仔細看了一遍四周的山峰、道路、溝渠,返回原地,拍板道:“原計劃不變!理由有三:一,古有‘兵者詭道’一說,見機行事,去留不定,打破常規。敵人以為對我們不利地方必然疏之防備,而我一反常態,必能打的敵人措手不及;二,以舊工事解決部隊潛伏問題,這些工事散佈公里四周,遠不超百米,近不過20米。對於來往於此的敵軍來說,早已熟悉,只要部隊隱蔽得當,不會暴露;三,此處地形不利於我軍部隊展開,但對敵人的機械化部隊來說更不利。他們的騎兵、裝甲車無法機動,更別說發揮作用。如果這個伏擊點開闊平坦,利於我方展開,那對敵人同樣如此,結果就要面對擁有技術優勢的敵人,我們反而會陷入被動。

一句話,權衡戰場地形利弊,不能單方面看,而應當結合敵我形勢!”

除此之外,劉伯承還將這場作戰稱之為“吸打敵援”之策。對日軍在戰術上的短板、要害進行了詳盡分析。面對師長的一番解釋,眾人無不心悅誠服。

3月16日,左翼第769團1營按計劃對黎城城關發起突襲。不明就裡的日軍果然同時向鄰近據點發起求援信號,接到信號後,涉、潞二地的日軍果真自東、西兩個方向黎城增援。

劉伯承選伏擊點,參謀連連搖頭,軍神3點理由,殲1400日軍

神頭嶺伏擊戰示意圖

潞城日軍第16師團輜重隊(林清隊)與第108師團輜重隊(屜尾隊),另外包括騎兵、偽軍等單位共計1500人,隨行1000餘匹騾馬,向黎城增援。剛通過濁漳橋,第771團特務連便將橋樑、道路一通破壞。趾高氣揚的日軍認為不過是游擊隊的把戲,繼續前進。

當日9時,日軍抵進神頭村歇息。突然,打頭的日軍隊伍陷入一片彈雨中。霎時,日軍如同枯草般紛紛倒下。屜尾中尉拔出指揮刀,怒吼著讓士兵重整隊形、反撲,卻被一發迫擊炮彈擊中,一頭栽倒,再也爬不起來了。伴隨著衝鋒號,八路軍戰士們從工事、溝坎邊殺出,衝進敵陣與日軍肉搏。而援兵則源源不斷從縱深衝上神頭嶺。一時間,“殺鬼子”的吶喊聲在四處迴盪。

經過2個多小時的激戰,八路軍以傷亡240餘人為代價,殲敵1400餘人。不僅繳獲了數百匹騾馬,大量的槍支彈藥,還俘虜了80餘名敵人。然而,由於部隊的疏忽,仍有百餘日軍突圍,逃回了潞城。戰後,師長劉伯承對771、772團指揮員進行了批評。

在僥倖逃回潞城的日軍中,有一個日本《東奧日報》的隨軍記者。回去當天,他寫了一篇《脫險記》的通訊稿,稱“神頭嶺乃八路軍典型游擊戰術”。戰後沒幾天,另一個逃回的日軍汽車兵伍長在日記中寫道:“第108師團從未有過如此重大損失,潞城至黎城的道路上,遍地都是官兵們灑下的鮮血。通過其間的我們,內心悲憤不已,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

神頭嶺,成了日軍不願提及的“傷心嶺”。軍神劉伯承,帶領部隊再創傳奇戰績!

劉伯承選伏擊點,參謀連連搖頭,軍神3點理由,殲1400日軍

神頭嶺伏擊戰紀念碑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