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潯路決戰:武漢會戰中薛嶽指揮的另一大戰;日本“軍神”被擊斃

1938年日軍攻陷武漢門戶馬當後,沿長江向西進犯,破湖口直撲九江,負責九江防務的是第九戰區第二兵團。1938年7月23日,岡村寧次進駐湖口的石鐘山下指揮所親臨一線督戰。他自信的認為自己的一個旅團足以擊敗中國的三個正規師、五個雜牌師;然而當日軍第二炮艦隊進攻九江要地姑塘時,卻遭遇第11師迎頭痛擊,先頭部隊幾近全軍覆沒,岡村寧次隨後命令各部隊姑塘進行海陸空立體攻勢,在各路日軍的合圍下,中國軍隊雖竭力抗擊,終因火力、兵力處於劣勢,難以支持。於7月25日晚撤出九江。

南潯路決戰:武漢會戰中薛嶽指揮的另一大戰;日本“軍神”被擊斃

岡村寧次對於九江地區的進攻措施就是嚴格的實施陸海配合作戰,不要脫離長江太遠。一方面因為這樣可以很容易得到海軍的艦炮火力支援。另外一方面因為運輸也比較方便 ;彈藥物資、兵力都可以通過海軍運輸。所以岡村寧次攻下馬當要塞之後,沿著長江邊直插武漢。

岡村寧次奪下九江後,為爭奪九江以南的南潯鐵路以確保主力部隊兩翼的安全。令第106師團沿南潯鐵路向德安、南昌方向進發;然而他的這個作戰構想,早已在中國軍隊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陳誠的預料之中。對此,薛嶽於8月1日受命指揮南潯路決戰;以第70軍、第64軍、第8軍、第4軍迎戰松浦所率領的日軍第106師團;雙方於砂河鎮、馬鞍山、金家山一帶展開激戰。

南潯路決戰:武漢會戰中薛嶽指揮的另一大戰;日本“軍神”被擊斃

@薛嶽時任中國軍隊第九戰區第一兵團司令。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先後指揮部隊在上海、南京、河南一帶與日軍激戰,因薛嶽在指揮戰鬥中勇猛果敢,所以被同仁稱為“老虎仔”;日軍第106師團是一個預備役師團,下轄四個步兵聯隊,騎、炮、工、輜重各一個聯隊;師團長松浦是華中派遣軍司令田俊六的老部下,為人狂傲,剛愎自用,其所部兵員全部來自日本九州地區;九州自古以來民風彪悍,出過不少海盜浪人。第106師團自1938年5月組建後,便裝船運往華中。參戰以來一直是11軍的主力,打安慶,攻湖口,一馬當先。

南潯路決戰:武漢會戰中薛嶽指揮的另一大戰;日本“軍神”被擊斃

在此次戰役中,淞浦率領106師團,先後攻下馬鞍山和金價山。但隨後遭到薛嶽四個師的反擊,馬鞍山、金家山被收復,日軍傷亡慘重。田尻少佐、田中大佐先後被擊斃。據記載:國民黨方面的第109團一次反突擊的時候,曾經繳獲了一個麻袋,這個麻袋裡面全都是密密麻麻的手掌,是因為當時日軍傷亡慘重,死亡的人數太多,如果把整個的人燒掉或者往回運送,已經是根本不可能了,所以只好把每個陣亡士兵的手掌剁下一隻,運會國內;就算是對他們在國內親人的一個交待。

南潯路決戰:武漢會戰中薛嶽指揮的另一大戰;日本“軍神”被擊斃

眼看第106師團元氣大傷;岡村寧次不得不拿出自己的老本第101師團從九江東側鄱陽湖登陸,進攻星子,以達到扭轉九江戰局的目的。

日軍第101師團在日本聲名顯赫,在淞滬會戰當中被擊斃的官兵就達到一萬多人;為了宣揚他們的武士道精神,日軍為他們拍攝了軍事電影紀錄片《上海》,裡面大量的101師團的鏡頭讓日本法西斯們熱血沸騰,激動不已。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101聯隊長飯冢國五郎大佐。飯冢國五郎一衝鋒就喜歡脫掉上衣,舉著戰刀督戰,他的這個形象被日本軍國主義者視為“軍事”偶像。那麼日本法西斯所謂的“軍神”到底有多厲害呢?

南潯路決戰:武漢會戰中薛嶽指揮的另一大戰;日本“軍神”被擊斃

防守星子一線的是中國軍隊第25軍,當日軍第101師團在野炮和海軍水上炮艦的配合下,向鄱陽湖西岸重鎮星子縣城發起攻擊時,第52師全體官兵高喊:“和鬼子拼命去”的口號,立誓與瘋狂的日軍決一死戰。吼叫聲震徹宵漢,星心子城內的奮戰從天黑殺到了黎明,又從黎明殺到天黑;25軍在星子鎮堅守了七天七夜後,薛嶽令其撤退到隘口與駐守該鎮地的第29軍、66軍共同阻擊日軍第101師團的進攻。直到9月底,第101師團始終未能突破中國守軍陣地,自身卻傷亡過半。

南潯路決戰:武漢會戰中薛嶽指揮的另一大戰;日本“軍神”被擊斃

而恰恰就在星子作戰之時,這位日本的“軍神”飯冢國五郎大佐據說又應邀脫光了膀子揮舞著戰刀,想給別人留下一個“軍神”的形象。這個時候兩顆子彈飛來把這位“軍神”送入了陰間;幾乎在同一時間,第101師團的師團長—伊東正喜悄悄地爬上一個山坡,在觀察對面的陣地之時,被一發鬼使神差的打過來炮彈把他打成重傷,使得伊東正喜在相當長時間無法正常的指揮作戰。

南潯路決戰:武漢會戰中薛嶽指揮的另一大戰;日本“軍神”被擊斃

隨後岡村寧次被迫再調第9師團支援,任然無法打開僵局。從1938年8月至9月中旬,儘管日軍擁有優勢的炮火及海空力量,但是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致使日軍損失慘重,在長江南線進展緩慢。在岡村寧次焦急萬分致使偵查空軍帶來了一個讓他萬分驚喜的消息:萬家嶺一帶空虛。隨後106師團調入中國軍隊的包圍,幾乎被全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