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期間,日軍的一個失誤,卻讓三個士兵成為“軍神”

1932年2月22日,淞滬戰場前線。日軍第24混成旅在廟鄉鎮發起進攻時遭到我國守軍的頑強阻擊,我軍在陣地前佈滿鐵絲網,日軍久攻不克。

為了撕開我軍的防線,日寇命令工兵用爆破筒去炸燬我軍的防禦工事。第二中隊第二小隊的陸軍一等兵江下武二、作江一之助和北川丞這三人,在機槍掩護下拿著爆破筒,一點點向鐵絲網靠近。

抗戰期間,日軍的一個失誤,卻讓三個士兵成為“軍神”

我軍士兵在架設鐵絲網

在快貼近鐵絲網時,三人被我軍發現,雖然前面的北川被擊倒,但後面兩個人引燃了引信,還沒來得及逃脫就發生了巨大的爆炸,三個小鬼子被炸得屍骨無存。

三人一犧牲,隨軍記者便開始大規模報道,後來又被軍部當做日本軍國主義的榜樣來大肆吹捧。其規模之廣、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日本報社煽情的稱呼他們為“爆彈三勇士”,教科書中稱他們彰顯了日本男兒的忠誠勇毅,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極致。日本官方將這三人追封烈士,在全國上下歌頌他們的“壯舉”。在這三人的家鄉為他們舉行高規格葬禮,在東京等地為他們鑄造的銅像,後來都被移入了靖國神社,稱為“昭和年間第一個軍神”。

抗戰期間,日軍的一個失誤,卻讓三個士兵成為“軍神”

日本啤酒上的“肉蛋三勇士”

總而言之,日本的軍國主義宣傳,將三個無名小卒成功宣傳成一個代表符號,從此,日本進入了瘋狂的“肉彈時代”。

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當年這3名“肉彈三勇士”的死,完全是日軍一次低級的技術失誤。事實上,當時另一組與“肉彈三勇士”一起進行爆破任務的日軍就沒有死,完成任務之後順利的返回了。原本引線應該設置為1公尺長,這樣一來三人便有充足的時間離開引爆點。結果上級操作失誤,將引線弄成了50公分,導致爆破筒提前爆炸,將三人送上了西天。

抗戰期間,日軍的一個失誤,卻讓三個士兵成為“軍神”

日本報紙對三人的報道

他們死後,隨軍記者沒有弄清真實情況就寫了報道,或者明知道與事實不符卻仍然以訛傳訛,最後軍部與輿論一起,捏造了三個舉國瘋狂的“軍神”。

一個捏造的“英雄”神話,被吹捧了幾十年,吹進了神社,吹進了歷史,吹成顛撲不破的精神和文化。

這就是所謂的“昭和第一軍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