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敗,貫穿了羅馬帝國衰亡的歷史線

導讀

圖拉真在位時,羅馬帝國達到極盛,經濟空前繁榮,疆土也達到約50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古代史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君主制國家之一。不過,曾經不可一世的強盛帝國,也沒能擺脫消亡在歷史長河裡的命運。

眾所周知,羅馬帝國衰亡的原因主要是統治者的壓迫、強迫性的法律、嚴苛的稅收等。但如果深究歷史,你會發現,在後期的羅馬帝國社會里,充滿了奢華腐敗的味道。奢華腐敗使昔日不可一世的羅馬帝國, 成了一觸就破的泡沫。

腐敗,貫穿了羅馬帝國衰亡的歷史線

羅馬帝國版圖

那麼奢華腐敗,是如何擊潰不可一世的羅馬帝國呢?今天,洞察君嘗試從精神品質、經濟危機、行政管理、軍隊鬥志四個方面去回答這個問題。

精神品質衰敗:奢華腐敗腐化了羅馬人優良的傳統美德

羅馬帝國還沒建立之前,羅馬人淳樸、高尚。那個時候,羅馬人到底有多儉樸呢?被尊稱為"阿非利加征服者"的西庇阿大將軍,活得像一個平民,他親自耕作,在田間幹活對他來說就是鍛鍊身體;他住的房子屋頂簡陋,路面低劣,凹凸不平,甚至不如平民。就是這樣的傳統美德,造就了羅馬帝國的輝煌。

腐敗,貫穿了羅馬帝國衰亡的歷史線

西庇阿

然而,隨著羅馬帝國的建立和強盛,像西庇阿的景象再也很難看見了,羅馬人開始變得崇尚奢華,腐敗墮落,傳統美德的墮落瀰漫了整個社會,上至達官顯貴,下至普通百姓。更可怕的是,羅馬貴族將伊壁鳩魯派的倫理學曲解為一種享樂主義道德,崇尚奢華、狂歡縱慾, 並以此理論辯護他們窮奢極侈生活的正當性。

就拿日常的淋浴來說,羅馬帝國強盛後,到底有奢華腐敗?要是室內的牆壁沒有金碧輝煌的飾板,沒有亞歷山大的大理石、襯以努米底亞的貼花飾物,沒有房屋挑簷下那一整圈精心設計、豐富多彩、美如畫卷的飾帶,拱頂表面沒有玻璃天花板,浴池四周砌的不是薩索斯石板, 水龍頭不是白銀做的,羅馬人會覺得自己寒酸。

此外,揮金如土的消遣娛樂活動規模越來越大、次數越來越多。羅馬全年假日公元1世紀時66天,4世紀時竟達 175天,什麼概念?也就是說,羅馬人以近半年的時間都消遣在觀看奴隸角鬥、鬥獸、海戰、戲劇等表演, 其靡費之大極為驚人。

腐敗,貫穿了羅馬帝國衰亡的歷史線

羅馬帝國娛樂建築

羅馬人曾經淳樸高尚的傳統美德,早已經消散在奢華腐敗的是風中。更讓人驚訝的是,羅馬還出現了鄙視勞動的思想,認為勞動是一種恥辱,而安逸的攀比成為了潮流,導致羅馬產生了大量的流氓無產者,他們終日遊手好閒,靠國家和社會施捨生存度日。

安逸讓羅馬人開始崇尚奢華,而奢華腐敗讓羅馬人的傳統美德腐化,導致曾經鑄造了一個偉大羅馬的精神品質逐漸消散,精神品質的衰敗成為羅馬帝國走向衰亡的起點。

經濟危機:腐敗導致了羅馬帝國經濟崩塌

有羅馬作家是這樣說的:"我們祖先,讚揚一個好人的時候,就稱頌他是一個好種田人,一個好農民。凡是受到這樣稱頌的人,認為是獲得了無上光榮。"可見,在羅馬帝國早期,田間辛勤勞作的農民在當時備受推崇。

然而羅馬帝國後期,官僚貴族腐敗墮落、揮金如土,終日沉溺於紙醉金迷的奢靡生活。他們大興土木,建築別墅,不惜把大片肥美的良田改為獵場以供消遣,破壞農民的生產環境。

腐敗,貫穿了羅馬帝國衰亡的歷史線

羅馬帝國建築遺址

此外,為了滿足其驕奢淫侈的生活,官僚貴族不斷加大對下層群眾的剝奪。羅斯托夫採夫的《羅馬帝國社會經濟史》是這樣描述的:

"官僚體制權利至高至大,不受國家基本成員所施行的任何監督,從而變得十分腐化、不誠實……賄賂公行,非法魚奪習以為常,企圖採取一大套暗中偵察和官員彼此互相監督的制度來制止這種現象均屬徒勞無益。每一次增加官吏的名額、每一次擴大監督人員的隊伍,其結果都只是增添了靠賄賂為生的人數。"

這種現象對廣大農民和隸農產生的直接影響是:貪汙越來越兇、地租越來越多、賦稅越來越重。而羅馬帝國為了供給龐大的官僚機構、軍隊和宮廷所需的巨大開支,只能不斷增加稅收。

雪上加霜的是,富人們還想方設法把稅收轉移到窮人身上,壓榨窮人,導致稅收的沉重負擔連續不斷地地落在農民頭上。到帝國末期,土地稅率超過共和國後期稅率大約3倍,國家收取的稅額,佔全部農業產量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另外,為了安撫和供給向人民勒索的工作人員,人民的納稅費比官方稅率高出30%,非常荒唐,稅收嚴苛到了極點。

面對著如此沉重的賦稅,許多人對自己的工作失去了興趣,加上社會上盛行的奢華安逸之風的影響,導致許多羅馬平民也開始享樂,遊手好閒,享樂者越來越多,生產者越來越少。

腐敗,貫穿了羅馬帝國衰亡的歷史線

論農業

羅馬作家科路美拉在《論農業》中描述道:

"他們(奴隸)把土地耕種得極壞,在播種時故意亂播,而浪費了極大數量的種子,他們不管田裡的穀物是否成熟,便收割了運到打穀場上去,他們甚至在打穀時把一部分穀物藏起來,或以故意的疏忽造成損失。"

由此可見,苛刻的稅收讓生產者絕望,對生活消極。而稱重的稅收,正是羅馬帝國及統治階級上層為滿足其奢侈腐化的生活,對中下層群眾的剝削越來越重導致的。在農耕時代,生產者不生產了,經濟就崩塌了,如此看來,羅馬帝國走向衰敗也是必然的。

行政管理:腐敗導致羅馬帝國政局動盪,開始分裂

在羅馬帝國早期,專制皇帝奧古斯都,備受人民推崇,這位統治著如此大的疆土、如此多的臣民的君主,在帝位上一直勤勤懇懇、 兢兢業業。他整頓原有的官僚機構, 力圖讓那些有才能有經驗的人擔任各級官職, 並對各行省的官員實行嚴密的監管。

這讓羅馬帝國政府有著高效而廉潔的行政力量。

在羅馬帝國後期,實行絕對專制的君主制,形成了毫無制約力的皇帝獨裁,致使最高統治集團荒淫奢侈,吏治更是腐敗之極。專制滋生腐敗,而腐敗又會釀成政治混亂和分裂,,腐蝕羅馬帝國的政治支柱。

腐敗,貫穿了羅馬帝國衰亡的歷史線

在君王坦丁統治的後期,把此前多年積累下來的財富全部揮霍一空,只能通過對人民的壓榨來維持揮霍的日子。他的一些品德低下的親信更加肆無忌憚地掠奪和貪汙受賄,導致一種隱藏的但普遍存在的腐敗現象在政府公開的行政機構各個部門中開始盛行起來,行政管理變得混亂動盪。

帝王奢靡,官員貪汙,國民賦稅負擔越來越重,導致羅馬帝國政局也日益動盪不穩,許多官僚集團和臣民開始抗爭,爭奪帝位的激烈混戰頻繁發生。後期羅馬皇帝雖然名義上仍是國家最高元首,但實際上已經癱瘓無力,統一的帝國開始分裂。

顯然,政治腐敗也是是羅馬帝國滅亡、羅馬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軍隊鬥志:腐敗吞噬了羅馬軍隊的鬥志

有人說:"羅馬走向偉大,並非依靠哲學和科學,而是憑藉謀略與戰爭,戰爭是首要因素"。確實,是連綿不斷的戰爭和訓練有素的軍隊,為羅馬的強大奠定了基礎。

腐敗,貫穿了羅馬帝國衰亡的歷史線

訓練有素的軍隊

然而,隨著羅馬帝國的發展,繁榮盛世成為腐敗的溫床。不用出徵的羅馬軍隊的鬥志,開始被安逸的生活、崇尚奢華的世風吞噬。許多過去最勇敢的領軍人的後代,全部都開始安心於作一個普通子民和公民,最有抱負的人都往皇帝的宮廷或衛隊裡擠,被拋棄的一些省份,逐漸失去了政治力量或凝聚力,不知不覺中變得人人只顧自己過懶散閒適的生活。與此同時,羅馬軍隊的戰鬥力也逐漸下降。

最致命的是,太平盛世下,羅馬帝國強大的軍事力量被用於個人目的。尤其是在羅馬帝國後期,腐敗奢靡導致帝王對軍隊的倚重和驕寵,對軍隊的過分驕寵又加劇了官兵的腐敗,從而大大消磨了羅馬軍隊的鬥志,進而削弱羅馬軍隊的戰鬥力 。

塞維魯皇帝曾說:"讓士兵發財,其餘的人皆可不管,他讓那些士兵都戴上金戒指以滿足他們的虛榮心,讓他們帶著妻子安閒的住在軍營中,儘量讓他們過著舒適生活。"可以看出,羅馬帝國後期,腐敗無能的皇帝只有靠軍隊維持其統治,保住自己坐得不踏實的皇位,壓迫子民,以滿足自己的慾望。

腐敗,貫穿了羅馬帝國衰亡的歷史線

為了讓軍隊服務於帝王,他們把軍隊的軍餉加到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多,並且先是告訴他們遇有任何危險事務或喜慶節日可能會有額外的犒賞。這讓軍隊變得膨脹,經常以各種藉口公開討要犒賞。毫無疑問,這種情形,讓軍人漸漸一個個變得養尊處優,自高自大並由於享有危險的特權而顯得比一般人民位高一等,再也無法進行艱苦的軍事行動,只會欺壓人民。

帝王一味放縱軍隊,導致了後面的軍隊膨脹擴大,不受控制,並開始了主宰政權的混亂局面:常常出現當賞賜不能滿足其貪慾時, 近衛軍往往發生譁變, 廢立篡殺之事發生。此外,過多軍餉和賞賜使國家財政支出巨大,而軍人個個富有,有錢讓他們腐敗墮落,軍隊的戰鬥力不是通過嚴酷的軍營訓練和忠勇無畏的尚武精神日益加強,卻是在城市的奢侈生活中全部消磨殆盡。

強盛的溫床,腐敗的官場,奢靡的社會風氣,讓羅馬軍隊軍紀變得散漫,戰鬥力下降,徹底失去了昔日強勁威嚴的風采,當戰爭來臨時,軍隊潰敗是必然,羅馬帝國的衰亡也是預料之中的。

腐敗,貫穿了羅馬帝國衰亡的歷史線

結語:

羅馬帝國陶醉在強盛的統治下,羅馬人開始崇尚奢華,讓羅馬人的傳統美德腐化,導致曾經鑄造了一個偉大羅馬的精神品質逐漸消散,羅馬人不再勤儉高尚。火上澆油的是,羅馬帝國及統治階級上層的生活奢侈腐化,對中下層群眾的剝削越來越重,加劇了生產者由勤儉熱愛勞動到奢華安逸享樂的進程。

與此同時,羅馬帝國後期帝王開始腐敗無能,導致羅馬帝國政局也日益動盪不穩,許多官僚集團和臣民開始抗爭,爭奪帝位的激烈混戰頻繁發生,直接加劇了羅馬帝國的衰亡。就連最讓羅馬人驕傲的軍隊,也讓腐敗墮落侵蝕,變得散漫,戰鬥力下降,徹底失去了昔日強勁威嚴的風采。

曾有不少歷史學家斷言:"羅馬帝國衰亡是人們性關係墮落、生活奢侈和揮霍放蕩的必然結果。"回看羅馬帝國後期的社會,無不充滿著腐敗的氣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