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手中的王牌----特種部隊「玄甲軍」

此部隊是李世民從所統率的騎兵精銳中挑選出最厲害的騎兵組成的,並經過嚴格訓練,層層篩選,全部穿黑衣、鐵製黑甲,後來由秦叔寶、尉遲敬德等驍勇善戰的名將統領。在大唐建立的過程中,功不可沒!可謂無堅不摧!這就是大唐的特種部隊:玄甲軍!

李世民手中的王牌----特種部隊「玄甲軍」


你我之間的緣分來自---隔著手機屏幕那彈指一揮間!歡迎關注!

李淵的唐朝最大的威脅屬於王世充部,為了快速使新王朝步入正軌,需要一支敢死隊樣的軍隊出生入死,所向披靡。李淵曾在太原一帶負責防守突厥,突厥人蠻橫驕橫,組建一支精銳輕騎部隊迫在眉睫。李世民作為李淵的二兒子,從小在軍中長大,善於作戰,為人寬厚,講義氣,長大後的李世民身邊有自己的小勢力。當李淵起兵以後,李世民迅速集合手下領導丘行恭,段志玄等組建一支強悍的軍隊,四處作戰,很是驍勇。後來,英雄秦瓊,尉遲敬德名將也加入其中,自此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玄甲軍正式成立。

李世民手中的王牌----特種部隊「玄甲軍」

玄甲軍特點:

玄,黑色,甲,盔甲。春秋到唐代時,人們把皮做的甲稱甲,用鐵和鋼做的甲稱鎧,唐中後期才統稱鎧甲。玄甲優點輕巧,便於騎兵長途奔襲,發起突然攻擊。鐵甲笨重,長途奔襲會使騎兵受罪,馬匹疲憊不堪。後來,唐鎧甲不再用魏晉的器具裝鎧,變成明光鎧。這是一種護胸鏡鋥亮的板式鎧甲,重量更輕,防禦能力很強。

明光甲結構完備,以兜鍪護頭,兜鍪兩側有向上翻卷的護耳;胸甲左右各有一圓護,呈圓弧形花紋;兩肩有披膊,臂上有護臂的防護;腰間紮帶,不至於衣衫影響作戰,小腿上裹有“吊腿”,相當於現在練武人用護膝。裝備如此完備,在於更好防護自己,又能方便作戰,還輕巧靈便,不至於拖累人。

李世民手中的王牌----特種部隊「玄甲軍」

玄甲軍的戰績更是精彩非常:

李世民深知用兵之要,運用玄甲軍從側翼突擊、埋伏和正面衝擊,據《資治通鑑》記載,李世民用1000玄甲精兵大破王世充的大軍,斬獲6000餘人。這段簡短的記載中,我們也能看出來李世民的玄甲軍戰鬥力可謂無堅不摧,強大無比!

在決定天下歸屬的虎牢關這一戰中,李世民的玄甲軍更是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竇建德眼看王世充的軍隊支撐不住唐軍的進攻,率領10幾萬精銳主力支援王世充,而李世民僅用3500名玄甲精兵作為前鋒增援虎牢關,他身先士卒,率領玄甲軍大破竇建德的大軍,打得敵人四散奔逃!李世民之所以用3500玄甲軍來對峙竇建德的十幾萬大軍,除了對戰略戰術的把握,更是對自己的玄甲軍有很大的信心,也說明了李世民的玄甲軍無敵於天下!

李世民手中的王牌----特種部隊「玄甲軍」

李世民登基以後,玄甲軍一部分作為皇宮守衛,保護京城的安全,而主要部分則交給了李靖,在滅亡突厥的作戰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後來,在薛仁貴徵戰高句麗的戰爭中,也曾僅用2000玄甲軍斬敵萬餘,殺得敵軍潰敗而逃。李世民組建的玄甲軍參與一次次的大型戰役,一次次的以少勝多,屢建奇功,真是威震四方、震懾古今啊!

李世民手中的王牌----特種部隊「玄甲軍」

玄甲軍之所以能有如此之高的戰鬥力,其主要原因為:

第一,士兵素質

在士兵構成上,唐代軍隊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士兵素質極高。大唐盛世造就的良好生活環境使唐軍的士兵具備了良好的身體素質,並且大多受過學堂教育,他們有著良好的品行和國家榮譽感。而玄甲軍作為唐代騎兵中的精銳力量,在挑選士兵的時候更是優中選優,極其的嚴格。這也造就了玄甲兵優秀的人員素質。

第二,裝備水平

玄甲軍屬於重騎兵系列,戰士們身披鐵甲馬匹也有具裝,馬匹的具裝通常又可分為保護馬頭的"面簾",保護馬頸的"雞頸",保護馬胸的"當胸",保護馬軀的"馬身甲"、保護馬臀的"搭後"和豎立在馬臀部的"寄生"。在武器方面:唐樣大刀是士兵的標配,製造工時為三年的強弓人手一把,以及各種其它精良裝備。另外,還裝備了耗時十五年才能完成一把的馬槊。馬匹方面,唐代的馬匹充足,配備給玄甲軍的戰馬自然是不用多說!

李世民手中的王牌----特種部隊「玄甲軍」

第三,戰術應用

根據記載來看,李世民使用玄甲軍的戰術主要有這麼幾種:側翼突擊、埋伏、正面突擊。側翼突擊,就是利用玄甲軍強大的機動能力在運動中尋找敵人的薄弱環節,然後配合正面部隊給予敵人致命一擊。正面突擊,是以玄甲軍為前鋒,大軍為後繼,利用玄甲軍防禦力和衝擊力強的特點,直接對敵陣實施衝擊,把敵人的陣勢衝亂、衝散,從而最終達到殲滅敵人的目的。

第四,國力支持

大唐充足的國力和繁榮的經濟,為這支軍隊提供了強大保證,無論是裝備、馬匹以及人員訓練都必須依託於大唐強盛的國力。否則,玄甲軍即便是在精銳也會在不斷的戰爭中消耗殆盡,這隻軍隊的命運恐怕也就走到了盡頭。

李世民手中的王牌----特種部隊「玄甲軍」

由此可見,大唐的“玄甲軍“可謂那時候名副其實的特種部隊,也在建立大唐王朝、守護大唐王朝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謝謝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