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三小時,區人民醫院築起“醫”線疫情防控鋼鐵牆

今天,一條題為“快訊I好消息!益陽首例重症確診患者治癒出院”的新聞在各大媒體刷屏。然這名患者謝某原是由大通湖區人民醫院首次接診並轉送市第四人民醫院治癒的。從入院到轉院雖只有短短3小時,但患者的治癒卻與大通湖區人民醫院的正確果斷處置分不開。

1月22日下午3點左右,正在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當班的主治醫生陸恆、護士王琪,接診到一名從沅江市四季紅鎮過來(武漢返鄉)的發熱咳嗽患者。由於醫院早在1月17日就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接診處理,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實戰演練。醫護人員立即按照相關程序啟動應急預案,進入二級防護狀態,將患者安排在隔離病房救治,同時向醫院專家小組報告。根據患者的流行病學史體症及輔助檢查的結果,醫院專家認為,該病人為高度疑似患者,於是區人民醫院立即向區疾控中心報告後,決定迅速轉送市級定點醫院——益陽市第四人民醫院。下午5點55分,病人在兩名醫務人員的護理下轉送至益陽市第四人民醫院救治。

據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區人民醫院按照區委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及早做好了疫情防控的各項準備工作。1月16日區人民醫院成立了專門的領導班子和專家組,17日進行了收治和轉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實戰演練,並對所有醫護人員和護工開展了專業防護知識培訓等,形成了一整套快速果斷處置程序,築起了“醫”線疫情防控鋼鐵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