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朱由檢和朱由校的關係這麼好,而朱祁鎮和朱祁鈺為何卻反目成仇?

肖申克的玖叔1


在“土木堡之變”前,朱祁鎮和朱祁鈺關係實際上遠比朱由檢和朱由校這對兄弟的關係好。


作為朱瞻基的次子,朱祁鈺由於母親吳氏是朱瞻基在皇太孫時的婢女,所以庶出的身份,決定了他根本沒有任何資格去考慮又權力有關的東西。

不過宣德10年,朱瞻基駕崩後。8歲的朱祁鎮封7歲的朱祁鈺為郕王,頗有點“桐葉封弟”的意思。


但這背後其實可以看出,張太皇太后對這個庶出的孫子還是頗為照顧。因為即便按照祖宗成法,封王就藩,也要等到朱祁鈺成年。

朕弟祁鈺今特頒冊寶封為郕王。爾其恪勤忠孝,親賢愛民,永篤籓輔,欽哉毋怠。——《明英宗實錄》

但是朱祁鈺封了王以後一直留在京城未就藩,而朱由檢被封為信王后也是一直在京城未就藩。

雖然表面上都是因為兄長喜歡弟弟,不讓就藩,但背後還是有很大區別。

朱祁鎮是喜歡弟弟,自己離開京城,由弟弟朱祁鈺監國。要知道監國理論上是太子的事情,當然朱祁鎮的太子太小,沒能力監國。可是歷史經驗通常最忌諱的就是交給兄弟監國,但是朱祁鎮並沒有此忌諱。


朱由校是需要弟弟,朱由校絕非只是一個只會做木匠活的皇帝。他是明朝後期權謀手段僅次於嘉靖的一個權謀高手。只不過他讀書少,所以沒辦法像嘉靖那樣,用文官集團擅長的禮儀來征服文官,他只能用魏忠賢這種沒文化、不講理的人開壓制文官。自己裝著不關心政事。但是翻來《明實錄》,朱由校無論戰略眼光還是馭人手段以及識人之明,只要深究一下,讓人脊背發涼。但他也有缺點,就是遇事不能斷,看得很通透,就是沒行動、沒結果。他留著朱由檢,最主要的就是因為自己沒後,以防不測。但是他也知道朱由檢這人做皇帝水平不行,這也是他最終的無奈之處。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朱祁鎮和朱祁鈺在發生問題前,關係比朱由校和朱由檢關係要好很多。

但是最終“土木堡之變”以後,朱祁鈺和朱祁鎮的身份已經發生了逆轉。一旦嘗試過權力,誰還捨得放下?更何況這背後該牽連著很多人的切身利益。


所以朱祁鎮恨朱祁鈺背信棄義,朱祁鈺恨朱祁鎮為什麼不死,讓自己背信棄義。最終兩人在土木堡之變後,兄弟再未見面、縱談情深。

而朱由校很遺憾自己要走了,自己認個兒子回來繼承自己的江山,似乎也可以滿足自己一個有嗣的願望,但是那樣大明姓不姓朱都未必了,還是交給自己弟弟踏實一些。還留下一段佳話這不好麼?


炒米視角


明朝歷史上有兩對同父異母的兄弟皇帝,分別是朱祁鎮、朱祁鈺兄弟和明朝最後的兩個皇帝朱由校、朱由檢兄弟。朱祁鎮、朱祁鈺反目成仇,朱由校、朱由檢兄弟卻沒有像他們的祖輩那樣不和諧,朱由校病死後,反而把皇位傳給了弟弟朱由檢。

朱祁鎮、朱祁鈺的父親就是大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基意外去世讓幼小的朱祁鎮成為大明帝國的皇帝,小皇帝在親政時,趕上北方的瓦剌人經常到明朝騙取財物。朱祁鎮很憤怒,在寵信的太監王振的慫恿下,御駕親征瓦剌,很不幸的是,在征伐瓦剌的過程中被俘虜。瓦剌希望依靠明朝皇帝進一步勒索財物,但當時孫太后和兵部右侍郎于謙為了避免這種局面,擁立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為皇帝,尊朱祁鎮為太上皇,並立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為太子。朱祁鈺在於謙等人的支持下,擊退了瓦剌人。

瓦剌人感覺到了朱祁鎮已經沒有用處了就把他放回來了。如果此時朱祁鈺把皇位還給哥哥或者保留侄子朱見深太子的位置或許兄弟也不會反目。但在權力的誘惑下,朱祁鈺廢了侄子朱見深太子的位置,轉而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並囚禁了返回北京的哥哥。囚禁期間,朱祁鈺讓錦衣衛嚴加防範自己的哥哥,讓曾經的一國之君和自己哥哥吃穿不足,飢寒交迫,憤恨的種子在此時就已經種下了。經過七年的囚禁生活,在心腹的協助下,朱祁鎮實現了復位。囚禁的屈辱讓朱祁鎮不在顧及親情,把朱祁鎮軟禁起來,當年,朱祁鈺就病重死了。並給了他一個惡諡,叫做戾,戾是罪過的意思。可見,朱祁鎮對於弟弟朱祁鈺是多麼的恨。

朱由校和朱由檢兄弟是明光宗朱常洛的兩個兒子,朱常洛在位不足一年就去世,同樣年幼的朱由校即位,此時,關外的女真人逐步興起,威脅著薊遼安全。但朱由校是歷史上著名的“木匠”皇帝,整日醉心於木工,不理朝政,讓太監魏忠賢掌握朝政,一次落水生病服用所謂仙藥讓朱由校一命嗚呼,因為沒有兒子,在去世前,指定自己唯一在世的弟弟朱由檢委皇位繼承人,朱由檢也成為大明王朝最後一位皇帝。

從明朝兩對兄弟皇帝的人生經歷看,朱由校和朱由檢兄弟的感情要好過他們的祖輩朱祁鎮和朱祁鈺,不難看出,主要原因,朱祁鎮和朱祁鈺兄弟關係惡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皇權的爭奪,試想如果沒有歷史上的土木堡之變,朱祁鈺一輩子也不會做皇帝,不會貪戀皇位囚禁自己的哥哥,也不會讓自己的哥哥過著八年的非人生活。而朱由校在病死前傳位給弟弟朱由檢,雙方並沒有真正出現在皇權的爭奪中,哥哥臨死還把皇位給了弟弟,兄弟關係自然更好。


行走在馬班陳範間


因為前者不存在利益衝突,天啟皇帝朱由校死後無繼承人,朱由檢才入主大內成為了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而後者朱祈玉是臨危受命當了皇帝過上了權力的癮,而朱祈鎮則從瓦剌回來後遭受新皇帝的排擠,生活和心理上都遭到打擊,所以他對於權力重新渴望,這勢必導致二者之間產生矛盾


掃地僧人不說話


中國歷史上皇家兄弟之間為了爭權奪利骨肉相殘的事情屢見不鮮,比如秦二世殺害幾十個兄弟姐妹,曹丕毒死弟弟曹彰,楊廣殺害大哥楊勇,李世民殺害大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等,趙光義謀殺哥哥趙匡胤,窩闊臺毒死弟弟拖雷,皇太極殺害哥哥莽古爾泰弟弟德格類把姐姐哈達公主凌遲處死,雍正殺害弟弟胤禩胤禟等。

而明朝皇室兄弟之間感情還是不錯的,比如明朝開國皇太子朱標對弟弟們非常友愛,明仁宗朱高熾對兩個不安分的弟弟朱高煦朱高燧也比較友愛。

至於明朝歷史上的兩對著名的兄弟皇帝,即朱祁鎮與朱祁鈺,朱由校與朱由檢,他們更是兄弟情深。

朱祁鎮與朱祁鈺、朱由校與朱由檢兄弟之間感情比較好也是由客觀環境決定的,明宣宗只有朱祁鎮與朱祁鈺兩個兒子,而且兄弟之間只相差一歲,明光宗雖然兒子比較多,但成年的兒子只有朱由校朱由檢,朱由校比朱由檢大五歲,可以說這兩對兄弟都是年齡接近一起玩大的。

在土木堡事變之前,朱祁鎮與朱祁鈺兄弟之間感情非常深,沒有任何矛盾,雖然朱祁鎮是孫太后生的嫡子,而朱祁鈺的母親吳妃是婢女出身,地位非常低,但朱祁鎮一點也不歧視弟弟朱祁鈺,兄弟之間感情比一母同胞的親兄弟感情還要好。

朱由校和朱由檢都不是嫡子,感情比朱祁鎮與朱祁鈺兄弟更好,朱由校的生母是王選侍,而朱由檢的生母是劉淑女。兩兄弟年齡雖然相差了五歲,但他們從小相互照顧,一起長大。


後來朱由校雖然繼承了皇位,但是他對於皇權並沒有什麼貪戀,朱由校喜歡玩樂,喜歡木工,人人都稱他是木匠皇帝。他其實並不昏庸,只是心思不在皇位上面,所以即便當時黨朋紛爭,宦官專權,他也視而不見。

作為皇帝,朱祁鎮對弟弟朱祁鈺,朱由校對弟弟朱由檢都非常友愛,一點也不擔心他們覬覦皇位,體現在弟弟成年以後也不讓其到外地就藩。

明宣宗駕崩後,8歲的朱祁鎮繼位以後封7歲的弟弟朱祁鈺為郕王。

朕弟祁鈺今特頒冊寶封為郕王。爾其恪勤忠孝,親賢愛民,永篤籓輔,欽哉毋怠。——《明英宗實錄》

但是朱祁鈺封了王以後一直留在京城未就藩,而朱由檢被封為信王后也是一直在京城未就藩。 其實都是因為哥哥喜歡弟弟,捨不得弟弟遠離京城就藩。

朱祁鎮與朱祁鈺兄弟後來之所以反目成仇完全是因為土木堡之變。

公元1449年,朱祁鎮在大太監王振的鼓動下統帥五十萬明軍主力抵抗瓦剌,因為皇太子朱見深只有兩歲,朱祁鎮讓弟弟朱祁鈺監國主持朝政,可見朱祁鎮對弟弟朱祁鈺非常信任,一點也不擔心朱祁鈺搶班奪權。

如果朱祁鎮不犯讓大太監王振瞎指揮的低級失誤,就不會有土木堡之變,朱祁鎮與朱祁鈺兄弟也不可能反目成仇。

但土木堡之變,朱祁鎮統帥的明軍遭遇明朝歷史上最慘痛的一次失敗,五十萬明軍幾乎全軍覆沒,五十多個王公大臣戰死,更糟糕的是皇帝朱祁鎮也被瓦剌俘虜。

所謂國不可一日無主,皇帝朱祁鎮被瓦剌俘虜,明朝立即面臨亡國的危險,因為瓦剌完全可以用明朝皇帝朱祁鎮作為人質逼迫明朝投降。

在瓦剌大兵壓境圍攻北京城的危急情況下,兩歲的皇太子朱見深無法擔當領導明軍抵抗瓦剌的重任,在於謙等大臣的強烈要求下,沒有任何野心的朱祁鈺被迫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朱祁鈺雖然從來沒有做皇帝的野心,但他做皇帝的能力比哥哥朱祁鎮還要強不少,朱祁鈺領導明軍以少勝多打退瓦剌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又剷除閹黨勵精圖治,使岌岌可危的大明王朝轉危為安開始中興。

但自從朱祁鈺登上皇帝寶座那一天開始,由於皇權的唯一性與殘酷性,朱祁鎮與朱祁鈺之間的兄弟之情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一條你死我活的不歸路。

朱祁鈺最好的辦法就是像宋高宗趙構那樣堅決拒絕大哥宋欽宗趙桓回國那樣拒絕大哥明英宗朱祁鎮回國,這樣做雖然冷酷無情,但不至於兄弟之間自相殘殺。

雖然朱祁鈺知道大哥朱祁鎮回來是對自己有巨大威脅的定時炸彈,但天性善良的朱祁鈺還是心慈手軟,對大哥朱祁鎮還是顧念曾經的兄弟之情,雖然朱祁鈺有些不情不願,但還是幾次派使者去瓦剌把朱祁鎮接回國,並尊朱祁鎮為太上皇。

雖然朱祁鈺善良,但朱祁鈺並不傻,他不可能讓大哥朱祁鎮真的像太上皇一樣凌駕於自己之上,因此朱祁鈺把朱祁鎮軟禁在南宮,並斷絕朱祁鎮與外界的一切聯繫,兄弟之情徹底恩斷義絕。

即使朱祁鈺不把朱祁鎮軟禁在南宮,朱祁鎮與朱祁鈺的兄弟之情在殘酷的皇權面前已經不復存在,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朱祁鎮與朱祁鈺代表的是兩個對立的政治集團,可謂水火不容。

朱祁鈺把朱祁鎮軟禁在南宮七年,並廢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的皇太子,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皇太子,讓朱祁鎮對弟弟朱祁鈺充滿仇恨,認為朱祁鈺忘恩負義。

朱祁鈺因為唯一的兒子夭折鬱鬱寡歡生病,石亨徐有貞曹吉祥一夥奸臣趁機勾結孫太后發動奪門之變。朱祁鎮東山再起復位以後,殘酷地派太監蔣安把29歲的弟弟朱祁鈺活活勒死,明朝終於也沒有避免兄弟之間自相殘殺的悲劇。

而朱由校與朱由檢的兄弟之情沒有遇到土木堡之變這樣的致命考驗。朱由校曾半開玩笑半認真的指著龍椅這樣跟朱由檢說,他說我把這個位子讓給你好不好?在別的兄弟為了皇位爭得頭破血流,你死我活的時候,朱由校卻能夠雲淡風輕的說出這樣的話,可見他對皇位是真的沒有留戀,以及他對朱由檢這個弟弟也是真的信賴。

但朱由校也只是開玩笑而已,如果朱由校真的把皇位讓給弟弟朱由檢,兄弟之情也肯定不復存在。

即使天啟帝朱由校顧念兄弟之情,以刻薄寡恩殘殺大臣著名的崇禎帝朱由檢也不一定會放過退位的哥哥朱由校。

朱由校對弟弟朱由檢的話其實也不是完全開玩笑,因為朱由校一直有把弟弟朱由檢作為自己接班人的打算。

因為朱由校有三兒三女,其中三個兒子為長子朱慈燃,生下來就是個死胎,後追封為太子,稱“懷衝太子”,次子朱慈焴繼任為太子,出生不久就死亡,稱“悼懷太子”。三子朱慈炅活的比較長(活了6個月),稱“獻懷太子”。到朱由校病重時三個兒子均先於他去世,故按照“兄終弟及”的傳統,傳給弟弟朱由檢。

朱由校沒有兒子其實也是自作自受,因為他寵信大太監魏忠賢與乳母客印月,據說朱由校與他的乳母客印月有一腿,因此客印月為了專寵,勾結魏忠賢殘害懷孕的后妃及其皇子,因此導致朱由校無後。

天啟七年,朱由校在西苑遊船跌入水中,差點淹死。雖被人救起,身體已經每況愈下。尚書霍維華進獻一種"仙藥",朱由校飲用後渾身水腫,臥床不起。便召五弟信王朱由檢入臥室,說:"來,吾弟當為堯舜。"命他繼位,朱由校駕崩,信王朱由檢登基,年號崇禎。

朱祁鎮與朱祁鈺兄弟雖然最終反目成仇,但他們治國安邦的能力還是要強於朱由校與朱由檢兄弟。景泰帝朱祁鈺是力挽狂瀾挽救大明勵精圖治的中興明君,而明英宗朱祁鎮在復位以後雖然殺害於謙等忠臣,但也廢除殉葬,剷除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奸臣,重用李賢等忠臣,實行利國利民的仁政。

而天啟帝朱由校重用魏忠賢閹黨,殺害抗金名將熊廷弼,導致遼陽瀋陽等被後金攻佔,雖然朱由校後來重用老師孫承宗袁可立等抗金名將,抗金名將民族英雄袁崇煥也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但這些抗金名將都被魏忠賢閹黨排擠打擊,導致沒有能夠徹底打垮後金。

而被朱由校寄予厚望成為“堯舜”那樣明君的弟弟朱由檢,其治國安邦的能力還不如朱由校,朱由檢雖然是一個好人,但卻不是一個好皇帝。

崇禎帝朱由檢雖然兢兢業業,非常勤政,而且節儉自律,不好女色,甚至有人把絕代佳人陳圓圓送上門,朱由檢都拒之門外。

但朱由檢多疑急躁刻薄寡恩的性格讓他自毀長城,殺害了袁崇煥孫元化熊文燦鄭崇儉範志完趙光汴祖寬賀人龍等很多名將,把畢自嚴陳奇瑜孫傳庭朱大典等很多名臣逮捕下獄,導致明朝將領人人自危離心離德。

朱由檢沒有耐心瞎指揮,比如逼迫滿桂與皇太極在北京決戰,逼迫洪承疇與皇太極進行松錦大戰,逼迫孫傳庭與李自成進行汝州大戰,導致明軍主力全軍覆滅,朱由檢又拒絕遷都南京,拒絕李自成稱臣封西北王的要求,最終朱由檢自殺殉國,成為導致明朝滅亡的罪魁禍首。

可見對一個皇帝來說,兄弟之情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治國安邦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厚德載物49847


聽說:

人的疼痛程度分為10級,被蚊子叮咬的疼痛感是1級,女人生孩子的疼痛感是10級。

同樣,人的快樂的感覺也是有高有低的,低一點的像愛人的撫摸,那麼普通人自發的最快樂的感覺就是愛人伴侶的床笫之歡的gaochao了。

但是,現在人類通過外在手段的刺激會進一步提高人的kuaigan,聽說毒品帶來的kuaigan是z uo ai的10倍甚至百倍,一旦嘗過就欲罷不能再也抵擋不了那種誘惑。

聽說,毒品中最厲害的就是“權力”,一旦擁有可以放棄一切:父母子女、夥伴朋友、成千上萬的生命。想要永久霸佔權力的心會驅使這個人不擇手段:殺人、放火、yinluan、煉丹。唯一可以使一個人放下擁有的權力的只有一條路:死亡。

所有的權力,小到一家之主,中到一個小縣令,大到一國之君,誘惑力和成癮性是一層一層遞增的。

最大的權力就是一國之君了,這個權力是最高權力,金字塔的頂尖,因為最高,所以只能是一個人。最高權力具有唯一性。趙匡胤講的: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不管是朱由檢和朱由校,還是朱祁鎮和朱祁鈺,這個問題的核心是權力。

朱由檢死-權力交給朱由校-朱由校擁有權力,哥哥死了,權力需要交接給下一個人。

朱祁鎮沒死-權力被迫交給朱祁鈺-朱祁鈺被迫得到權力-朱祁鈺擁有權力並體會到了權力帶來的kuaigan。

這就有問題啦:同時有兩個體會過最高權力的人活著。

兩個人只能有一個擁有,不是你,就是我。

鑑於最高權力並不是民主選舉,也不是過家家,所以,贏家掌握天下,輸者必死無疑!

所以,嚴格說來,朱祁鎮和朱祁鈺並不是反目成仇,而是你死我活!



耗昊


當絕對權力變得必須爭奪時,一切都會撕下包裝。


手機用戶50688211458


地位權利面前沒有兄弟


天翔季存平


天無二日。


微末紅塵


你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