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種西瓜,有什麼技巧推薦嗎?為什麼西瓜不結瓜?

跳跳開心1


西瓜花的類型

西瓜花一般都是雌雄同株異花,它的雌花和雄花通常都是單性花,但也有部分植株和部分品種的花為雌雄兩性花,這種兩性花內的雌蕊、雄蕊均具有正常的生殖能力,在雜交制種時應注意除去雄蕊,以防自交。 西瓜的雄花的花蕊從上面看,就像是一個微縮版的火炬冰激凌頭部。而雌花由花瓣、柱頭、子房組成,雌花的柱頭和雄花的花葯都具有蜜腺,西瓜屬於由昆蟲傳粉的異株異花授粉作物。

雌花

辨認雄花和雌花

1、看花托。可以通過花瓣下的花托,帶小瓜的是雌花,沒有小瓜也沒有隆起的是雄花。(參看上圖)

2、看花瓣。花瓣中間有圓柱形比較粗,是雌花的花柱,花瓣中間的花蕊看著比較瘦小,沒有花柱,則是雄花。(參看上圖)

辨認雌雄花有助於後期的人工授粉,增加結實率,當然不是每個瓜園都需要人工授粉的。

西瓜花著生習性

西瓜在第2片真葉展開前已開始有花原基形成。主蔓上第1雌花的著生節位隨品種的不同而異,一般早熟品種的著生節位較低,多在第5至第7節上;晚熟品種著生節位較高,多在10~13節。子蔓上的第1雌花一般著生在第5至第8節上,以後各雌花的間隔葉片數,不論是在主蔓或在子蔓上,均為3~5片或7~9片。

在放任生長的條件下,單株最多可形成40~50朵雌花。主蔓上第 1 雌花和節位過遠的雌花所結的果實個小品質差,商品價值不高。據觀察主蔓上20~30節(即第3、第4雌花)形成的果實最大。

雄花著生的節位一般比雌花低,出現的時間較早,早熟品種在主蔓上3~4節、晚熟品種在主蔓上8~9節開始發生,除著生雌花節外,各節均可發生雄花;在放任生長的條件下,單株最多可形成250~300朵雄花。

單位株雌雄花的比例,因分枝級別而異,其中以孫蔓的雌花比率最高(27%左右),主蔓上的比率最低(3.5%~4.0%);坐果率與總產量以子蔓為最高;而平均單果重則以主蔓上的瓜為最大。

在西瓜種植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化瓜不結瓜的現象,造成西瓜減產嚴重,影響瓜農的收成,因此,要避免西瓜出現化瓜現象,建議種植戶及早採取預防措施。

西瓜進入開花授粉結果期以後,幼果發育到一定時間後慢慢停滯下來,直至停止生長,從瓜蒂開始退綠或變黃,致果實一部分變褐掛在瓜株上,一般不會脫落。

西瓜化瓜原因

1.授粉不良。 西瓜為雌雄同株異花作物,如花期遇陰天、雨天,花粉吸溼破裂,或花期提前,昆蟲少,雌花不能正常進行授粉,使子房不能膨大生長而脫落。

2.雌花或雄花發育不正常。如柱頭過短、無蜜腺、花葯中無花粉或雌蕊退化等,均會引起西瓜化瓜。

3.花期土壤水分過幹或過溼。水分過多,使莖葉旺長,子房因營養不良而化瓜;水分過少,又使植株虧水而落花。

4.溫度和光照不利。花期溫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花粉管伸長,使受精不良,引起落花;光照不足,使光合作用受阻,進而出現化瓜。

5.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不平衡。西瓜開花坐果期是由營養生長為主向生殖生長轉變的過程。伸蔓期如果營養生長過剩瓜苗出現旺長,頂端優勢過強,就會造成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不平衡從而造成化瓜。

避免西瓜出現化瓜的預防措施

1.培育壯苗

育苗時創造有利於西瓜花芽分化的條件。建議子葉出土期苗床白天保持在20-25度,夜間13-18度,有利於花芽分化和低節位形成正常的雌花和雄花。

2.進入伸蔓後期適當控水控肥

西瓜伸蔓後30天左右第1雌花開放,為使營養生長順利向生殖生長轉化,伸蔓後20天左右開始控制肥水,同時結合整枝,使瓜秧壯而不旺,形成高素質的雌花,提高坐果率。

3.採用西瓜測土配方施肥

按西瓜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需要施肥方。西瓜生長前期以氮肥為主,果實生長盛期需鉀量猛增,生產上要按西瓜吸肥特點施肥。

4.人工輔助授粉提高坐瓜率

西瓜進行人工授粉坐果率可提高80%-90%,增產西瓜比較明顯。方法是在西瓜雄花、雌花都正開放時,在上午6-9時摘下雄花,剝去花瓣,輕輕地把花粉塗在雌花柱頭上,每朵雄花可塗2-3朵雌花。

5.點蘸萘乙酸

先用1g萘乙酸,用50g酒精溶解,兌水24公斤,配成40mg/kg的濃度,用乾淨毛筆或小噴霧器,蘸塗或噴霧至核桃大小的幼瓜上,蘸溼即可,可防止幼瓜脫落。

6.將低濃度赤黴素(20-30mg/kg)噴在核桃大小的幼瓜上,提高坐瓜率

方法是先取1g赤黴素,溶解在50g酒精中,然後兌30kg涼開水,配成25mg/kg的水溶液,用小噴霧器噴瓜,3-5天幼瓜長大。

7.輕捏瓜蔓防化瓜

出現旺長的瓜株,莖蔓粗壯,幼瓜坐住後生長緩慢,易產生化瓜。若在幼瓜上端即靠近生長點的一.端距幼瓜2-3片葉的莖蔓上輕捏一下,以捏扁為度,可抑制營養向生長點輸送,可防止莖蔓旺長,促進幼瓜生長,防止化瓜。

8.莖蔓適時摘心

當瓜農看見西瓜長到雞蛋大時就以為這個瓜留住了,結果過早地給莖蔓摘心,這在長勢正常的瓜株上是可行的,但對長勢旺的來說,則需要等幼瓜長到鵝蛋大小時,瓜皮顏色變暗時才可將莖蔓摘心,長勢旺的植株若摘心過早,容易產生裂瓜,成瓜率下降。

西瓜大棚種植技術

西瓜大棚栽培屬於精細集約栽培,技術性很強,必須採取綜合配套措施,才能取得早熟、豐產、高效益的目的。

1.整地施肥

大棚早熟西瓜一般栽培密度較大,因此要求精細整地。如果是利用冬閒大棚,應在冬前深耕25cm使土壤疏鬆。將底肥的一半全面撒施,再翻入土中,整平後開溝集中施肥和作陸。在整地時應將前茬作物根系揀出棚外。

1.1大棚內的作畦方式

一般可採用小高壟和高畦,按行距1~1.2m作畦採用支架密植、嫁接栽培、雙蔓整枝和每株留一瓜情況下,按1m行距作小高壟為宜;在地面匍匐栽培時,可用南北向畦(與大棚縱向平行)。

1.2底肥用量和種類

一般667㎡施優質廄肥4000~5000k或腐熟雞糞3000~4000kg,過磷酸鈣50kg,硫酸鉀15~20kg,熟餅肥100kg。底肥中的有機肥在普遍耕翻時施入一半,豐產溝內施另一半。

2.移栽定植

大棚西瓜在採用3層薄膜覆蓋情況下,可比拱棚雙覆蓋早定植10天左右。栽植密度也可大些,並要求精心整枝;採用支架栽培的要比地面匍匐栽培的密些。

大棚內西瓜的定植方法:

先在扣膜的畦面按株距劃出定植穴位,然後選晴天定植,在上午9時至下午3時栽完。定植穴的大小應與土坨或營養缽大小相適應。栽前向穴內澆適量底水,待水剛滲下時即栽苗。栽苗時先小心脫掉塑料缽,將完整土坨栽入定植穴內,使土坨表面與畦面平齊或稍露出。擺正瓜苗後即填土。沿土坨四周用手將填入的土輕輕壓實,也可在定植當日暫不封窩,次日再補澆1次小水後封窩,以利於返苗。全棚栽完後,清掃畦面,並在壟面上插小拱架,蓋上薄膜,成一條龍式小拱棚。由於大棚內無風,故拱架可簡單些,小拱棚也可用地膜覆蓋,並且不必壓得很牢以便天暖時晝揭夜蓋。為了補苗,棚內應同時多栽一些備用苗。

3.大棚內的溫、溼度控制

3.1溫度管理

定植後5~7天內,要注意提高地溫,保持在15℃以上促進返苗。若白天溫度高於35℃,則應設法遮光降溫。返苗後可開始通風,以調節棚內溫度,一般白天不高於31℃,夜間不低於15℃,此期間可通過開閉天窗來控制棚溫,當瓜蔓長30cm左右時可撤除小拱棚。大棚西瓜盛花期,應保持光照充足和較高夜溫,因為在人工授粉後夜溫低,易造成落果和影響果實肥大。棚外溫度超過18℃時,天窗和棚兩側同時通風,保持白天不高於30℃,防止過高的日夜溫差和晝溫導致果實肉質變劣,品質下降。

3.2顯度管理

大棚內空氣相對溼度較高,在採用地膜覆蓋的條件下,可明顯降低空氣溼度。一般在西瓜生長前期棚內空氣溼度較低,但在植株蔓葉滿架(支架栽培者)或封行(地爬栽培者)後,由於蒸騰量大,灌水量也應增加,使棚內空氣溼度增大。白天相對溼度一般在60%~70%,夜間達80%~90%,為降低棚內空氣溼度,減少病害,可採取晴暖白天適當晚關棚,加大空氣流通及行間鋪草,降低土面蒸發等措施。生長中後期,以保持相對溼度在60%~70%為宜。

4.光照及氣體成分的調節

4.1增加採光量

西瓜要求較強的光照強度。但由於大棚的棚膜表面結露珠或表面不潔淨,常使棚內的光照強度降低,特別是在多層覆蓋情況下。因此,應注意保持棚膜潔浄,不要用透光很差的舊薄膜。大棚內光照主要來源於頂部(上光)和側面(側光),地面薄膜在生長前期也有一定反光作用。支架密植,距地面1m以上的葉片正常光合作用,對西瓜產量影響很大。因此,在西瓜生長期應始終保持棚頂部和兩側面光線暢通無阻進入大棚內部,使棚內1m以上葉片在生長中後期也能獲得足夠的光照,所以,要嚴格整枝、及時打杈和打頂,使架頂葉片距離棚頂薄膜有30~40cm的距離,防止行間、頂部和側面鬱閉。在綁蔓時,要注意使葉片層間有20~30cm的間方止相互重疊。

4.2棚內氣體調節

大棚密閉條件下空氣中CO2含量嚴重不足,影響光合作用的正常進行和同化產物的積累,CO2施肥就是人為提高棚內CO2濃度,補充棚內CO2含量不足。方法有:一是在棚內堆積新鮮馬糞,在發酵過程中釋放CO2,每1㎡的空間堆放5~6kg;二是燃燒丙烷氣產生CO2。在600m面積的大棚內,然燒1.2~1.5Kg,可使大棚內CO2濃度高到1.3ml;三是應用焦炭CO2發生器,在焦炭充分燃嬈時可釋放出CO2;四是在不被腐蝕的容器中放人濃鹽酸,再放入少量石流(碳酸鈣),通過化學反應可產生CO2。CO2施肥的時期主要在西瓜生育盛期,特別是果實發育期;適宜時間是上午10時左右光合作用最旺盛時候,最佳濃度是1~1.5ml,同時,必須採取通風換氣方法,使棚內氣體保持新鮮,防止有害氣體積累。

5.整枝綁蔓

5.1整枝

大棚密植條件下,要實行較嚴格的整枝。當主蔓長30~50cm側蔓長到20cm左右時,從中選留一壯健側蔓,其餘全部去掉,以後主、側蔓上長出的側蔓及時摘除。在坐瓜節位上部再留10~15片葉即可打頂。整枝工作主要在瓜坐住以前進行,支架栽培情況下,去側蔓(打杈)工作要一直進行到滿架、打頂。在去側蔓的同時,要摘除卷鬚。

5.2搭架綁蔓

大棚支架栽培,應採用立架。定植後20多天,主蔓長30cm左右,去掉大棚內小拱棚後,立即插架,可按每株瓜秧插2根竹竿,在植株兩側,距植株根部10cm以上,竹竿要插牢、插直立,插立架後開始引蔓、綁蔓。即可將匍匐生長的瓜蔓引上立竿,每蔓1根竿,綁蔓作業中應注意理蔓,後期綁蔓應注意不要碰落大瓜,綁蔓和整枝工作可結合進行。地爬栽培,大棚西瓜的理蔓方法與雙覆蓋栽培的基本相同,也應採取較嚴格的整枝,密植時應用雙蔓整枝法。

6.人工授粉

根據棚內西瓜的開花習性,應在上午8~9時進行授粉。陰天雄花散粉晚,可適當延後。為防止陰雨天雄花散粉晚,可在頭一天下午將次日能開放的雄花取回,放在室內乾燥溫暖條件下,次日上午開花散粉,再用此花給雌花授粉。從第2雌花開始授粉,以便留瓜。

7.選瓜吊瓜

為提高單瓜重並使瓜形端正,應選留第2雌花上坐的瓜,留瓜過早則瓜小且瓜形不正,過晚則不利於早上市,一般授粉後3~5天,瓜胎即明顯長大,要優先在主蔓上留瓜;主蔓上留不住,可在側蔓上留瓜。支架栽培,當瓜長到碗口大、約0.5kg時應及時吊瓜,防幼瓜增大後墜落。地爬栽培,應與拱棚栽培一樣進行選瓜、墊瓜和翻瓜。

8.追肥灌水

大棚西瓜前期澆水不宜過多。在緩苗後如地不幹,可以不澆水;若過幹,可順溝灌1次透水。此後保持地面見溼見幹,節制灌水,提高地溫,使瓜秧健壯。在伸蔓期,插支架前,可灌2次。水量適中即可。開花坐果期不澆水,以防止徒長和促進坐瓜,幼瓜長到雞蛋大小後,進人膨瓜期,3~4天澆水1次,促進幼瓜膨大。追肥可在支架前大棚內小拱棚撤除後,在瓜壟兩側開淺溝667㎡施用氮磷複合肥20kg硫酸鉀5~10kg以促進伸根發棵,併為開花坐果打下基礎。幼瓜坐住後,長至雞蛋大小時,再施(結合灌水衝施)複合肥20kg,促進長瓜。果實定個後,可用0.3%的磷酸氧鉀葉面追肥1~2次。在採收二茬瓜情況下,可在二茬瓜坐住,頭茬瓜採收後再追施三元複合肥15kg。

9.病蟲害防治及其他管理

大棚西瓜生長期主要害蟲為蚜蟲,可在定植前於苗床先噴敵敵畏+樂果(1:12000倍液)。膨瓜盛期,棚內蔓葉茂盛,空氣流通較差,蚜蟲發生較重,必須注意打藥防治。主要病害有白粉,應及早防治。膨瓜期應開始防治炭疸病,在生長中後期注意加強通風和降低棚內空氣溼度,可大大減輕西瓜病害。大棚西瓜特別是支架栽培,由於西瓜果實處於良好保護條件下,受光良好,因而果形端正,皮色鮮豔,無陰陽面,可生產出高檔的西瓜。


漁人草舍


我從八十年代中期就開始種西瓜,那時候種的是本地西瓜,名字忘記了,小瓜不大,花皮,甘甜。

到了90年代初期,除了紅寶系列西瓜品種外,又培育出了京欣系列品種。京欣瓜俗名叫地雷瓜,個子不大,糖度高,皮特別薄,稍有擠壓就爆炸,不耐運輸,但是這種瓜口感好,水多,脆甜。

種西瓜要選擇好的品種,想長大個的買新紅寶系列,我今年種植的最大個長到40多斤,一棵留兩個瓜都長到將近20多斤。想吃口感好的還得說京欣系列。

種西瓜根據我的經驗主要掌握好兩點,一是施足底肥,確保西瓜生長。肥料最好不要用化肥,要用雞糞,這樣種出的西瓜好吃。二是西瓜要人工授粉,可以確保坐果率。

題主所說的西瓜不結瓜,不知道是不是買了偽劣種子,有的便宜的西瓜種子,天生就母花少,如果再不進行人工授粉,肯定就坐果率低。


董青島供稿。


京漂追夢人


座標廣西賀州。我家二十幾年了一直都有種植西瓜,而且種西瓜都是原始狀態,並沒有建大棚。前面雨水多種西瓜幾乎屬於虧本,去年下半年比較乾旱,所以賺了七八千元。

種西瓜關鍵點是殺蟲和施肥,還有就是授粉。 把西瓜苗種下去的第三天就要開始殺蟲了。因為西瓜苗特別招螢火蟲,而且每隔15天就得殺一次蟲,如果殺蟲不及時,葉子被蟲子吃掉後,就會影響收成。

第二點施肥,施農家肥的西瓜要比施化肥甜。所以種西瓜的時候,每棵西瓜的間隔要大,挖個大大的炕然後就把農家埋得多多的。

第三點就是人工授粉。如果西瓜種的季節比較早昆蟲還不多,所以就得摘一朵公花(沒帶小瓜的花)把花粉授到帶瓜的花裡。如果是晚種的,夏天來了才種的就不用人工授粉。像我家的是一年種兩次西瓜的。

最後,西瓜兩斤左右重時,還要殺一次蟲。我家種的西瓜一般十幾斤重。後面多澆水,西瓜快熟了還要注意防曬![呲牙]





艾琳諾哆哆


1.我們家種西瓜有十年經驗了,每年種西瓜在清明左右就是4月15號左右,我們家去年是60來畝地一天就種完了。 相對來說比以前好多了,以前都是人工種,在十年前人工中那真是累呀!又累還有不出活。所以我在這裡推薦大家使機器中,像我們家都使機器種了有十年了。每一年的苗出的也很好 2. 主要是機器種省錢呀!比人工種一畝地節省三四百塊錢吧!使機器種一畝地30元,要是人工種的話三個人一天二畝地現在人工便宜的話也得200天一天了,所以說一定要使機器機器省錢,省力,省時,所以現在我們華北地區都是機器了。 3.西瓜子一定要是正規的廠家進,一定是正規的種子公司去進西瓜子才有保障,因為不是正規的種子沒有保障,所以假冒的也很多,一定要選正規的。像我們家每年種的是,甜霸王西瓜子產量又高還特別的甜,每年的銷量特別特別的好,到了市場很好發出去,有的是瓜販子來我們西瓜地也很好成交。朋友們喜歡的請給鄉村煥朋點個關注,還有不明白的可以留言評論,非常感謝大家觀看了。






鄉村煥朋的生活


在自己廠子旁邊一塊空地,我也是個愛動手愛勞動的人呦!每年都自己經營著一塊菜地,也連續試種了兩年的西瓜,一邊種一邊學!一邊查資料,哈哈,頭一年,西瓜秧長瘋了就是沒結多少瓜!!!就是管理的事,心裡想下年再見!

到了第二年,吸取上年的經驗!先是給自己的土地施底肥,在選擇好了土地以後,就要實行土地的整理。土地進行新翻之後,需要再曬上半個月的時間。之後,按照每畝地50-75KG的標準撒上生石灰,把土地耕耘一遍後,就可以整畦了。這個過程中,如果可以添加一些化肥,會有更好的效果。下一步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西瓜的選種子。選擇一個優良的品種,可以讓產量大大增加。西瓜的需求期是很長的,可是很多西瓜的壽命往往是很小的,所以進行合理的佈局是很關鍵的。只有把西瓜的整個供應期給拉長,才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利益。再有就是選種,

想要種子有很好的成活率就必須對種子進行合理的處理,這是一個逐漸遞進的過程。在進行播種之前,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種子晾個一兩天,在這之後,種子的生理活性就會增加。再用55度的溫水,泡上5-6個小時,水倒乾淨了以後,用石灰水進行沖洗,再用手指揉搓,直到種子不再光滑為止。

幼苗慢慢的長大了之後,需要處理的就是水和肥料。想要有水分多的大西瓜,這兩樣是一個都不可以少的。西瓜在生長的過程中,是很需要水分的,在西瓜還沒有成熟的時候,就需要進行澆水三次以上。隨著西瓜的葉子越來越多,需要澆水一次。當西瓜長到了拳頭大小的時候,還需要澆水一次,這個時候就到了西瓜成長的關鍵時期,澆水就成為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西瓜在攝取了足夠的水分後,才可以快速的生長。西瓜也不是一直都需要水分的,在西瓜成型的時候,到底需不需要澆水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但是不管怎麼說,在採摘前的一個星期裡面是不可以澆水的,那樣的話,會大大的影響西瓜的採摘

肥料也是西瓜的最愛,對於西瓜來說沒有什麼事情比攝取營養更加讓它開心的事情了。但是無論再怎麼需要肥料,在施肥的過程中,也要做到合情合理。掌控好量,對於西瓜的成長至關重要,一般情況下,需要掌握的原則是,提苗肥在施加的過程中,一定要特別的慎重,膨瓜肥可以用的量大一些,伸蔓用的肥料一定要掌握好量。在掌握了這些事情後,只要掌控好追肥的用量,以後的事情就是等著豐收了。

西瓜在種植的過程中,需要的就是細心和耐心,不可一味求速。用耐心和細心,才會培育出好的西瓜。


棗鄉紀事


我們這裡是菏澤曹縣黃河故道,大片的黃沙地,很適合種西瓜🍉,我們的臨縣定陶區每年都有西瓜節。

我們這,種西瓜很簡單,不像原來老一輩幹活那樣複雜。種瓜得講經濟時效,熟的快上市早,才能多賺錢。我們都選早熟品種“鄭雜5號”,這個品種壓蔓就用土以埋行了。坐住小胎瓜就不用管了。

種瓜先育苗,瓜子用兩開一涼的水泡出一星點芽,再做成營養缽,長出倆瓣就可以下地了,下地前根據墒情,如果最近沒下雨,最好還是澆一遍水,除了西瓜專用有機肥,餅肥是少不了的,它可以增加西瓜的甜度。

為了保住土地水份溫度,地上鋪一層薄膜,再搭上薄膜拱棚,就告一段落了。這一段時間的管理就是注意春風颳開拱棚。用土壓蔓順瓜秧,。長到七個葉就能坐瓜胎了,留瓜胎,七八九十這些葉子之間要多留幾個,以備後來優選。

等到瓜胎的雌花開後,在好晴天的八九點鐘對花,進行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坐果的西瓜長到一斤多重時,需要再一次施肥澆水。肥水充足了,這期間翻翻西瓜,使整個瓜身均勻受陽光照曬,瓜後的秧子不用管了。

西瓜成熟期,根據不同品種的生長期,從對花計算時間相差無幾。

有的瓜蔓不接瓜,主要是授粉問題。

西瓜熟了,農民嚐到甜頭,也增加了收入。


黃河故道採風


xie謝謝,回答了,西瓜味甜汁多,營養豐富,並且有利尿,止渴,消暑,降火,清肺,潤腸的醫療功效,也是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下面把種植西瓜的主要技術要點給大家介紹一下。

一,整地施肥,西瓜地要選擇五年內沒有種過西瓜的地塊,排灌方便,土層深厚的沙質壤土,畝施五千公斤的優質農家肥,深翻細耙整平。

二,播種,在農資店購買適應本地種植的高產抗病的優良品種,用四十度的溫水浸泡一晝夜然後撈出瀝乾,放在塑料袋內催芽,在地內按一點五米的行距開一十釐米深的溝,將種子按三十釐米的距離播於溝內,每穴二粒,然後履膜覆蓋。

三,田間管理,西瓜出苗後要及時放苗,並及時查苗補苗,對缺苗的地方澆一些水,進行芽苗帶土移栽,進行中耕除草,防治病蟲害,當苗長到三十至五十釐米時進行壓蔓,壓蔓時先整枝後壓蔓,每株留兩條蔓,其餘分蔓全部去除,以後五至七葉壓一次,壓蔓為的是讓西瓜多長根,可使苗更加健壯,壓時要看西瓜胎的位置,一般在胎後壓一道,在胎前三至五葉時再壓一道,在瓜胎長到雞蛋大時在瓜下整一平臺,將西瓜置於臺上,每株留一個瓜,要進行中耕除草,防治病蟲害,噴葉面肥,待西瓜直徑長到十釐米的時候,翻瓜一次,要拔除雜草。

四及時收穫,在瓜長到六十多天的時候早瓜就開始成熟,看瓜熟不熟可以看瓜皮上的花紋舒展不舒展,用手摸西瓜皮光滑不光滑,也可以用一隻手托住西瓜,用一隻手輕輕的拍打如下面的手掌心有明顯的振動感,就是成熟的標誌,就可以進行批量銷售。


農業百曉生


我是蒲城瓜農,有20年的大棚西瓜種植經驗,下面就題主提出的問題談談我的看法。

△蒲城禮品西瓜

在平時的西瓜種植過程中,談到西瓜不結瓜,剛種瓜的新手會振振有詞的反駁道:我就不信,它就是結瓜的東西,怎麼會不結瓜?到最後還是吃了虧。

♦種子選擇需謹慎

1.購買種子時,務必選擇經過國家種子部門審批的一代雜交種子。近年來西瓜制種企業眾多,選個種子,然後自己起個響亮的名字,報批之後就匆匆推廣。西瓜產品的穩定性不能保證,也就是說今年表現不錯,明年說不準就會出問題。所以,選擇行內知名大公司的種子是十分必要的。

2.選擇適合當地氣候、土壤的種子。有些品種在東北表現突出,但是到了雲南就未必。就像人一樣,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所以某個品種的引進需要經過以上的區域實驗後方可以大面積種植,切莫倉促上馬。

△我今年所選的高檔甜王西瓜~甜貴妃

水、肥、溫度管理不科學

1.西瓜種植,施肥原則是“有機+無機”、做到科學配比,平衡施肥。水肥吸收的重點點座瓜之後,開花前適度控制化肥用量,尤其是氮肥施用量。

2.水分管理原則是“巧澆定植水、澆足伸蔓水、澆飽膨大水”。定植水不要水量過大,一是西瓜幼苗根系小,吸收能力差,二是水量過大,地溫降低明顯,不利於緩苗;緩苗結束,進入伸蔓期,要求澆足水,這次澆水一直到開花授粉期一般不主張再澆水,伸蔓後期一旦澆水,溫度管理方面稍有不當,極易出現瓜蔓旺長,造成授粉困難難以座瓜;西瓜進入膨大期,水肥用量達到極限,除水分供應必須充足之外,僅憑施入的基肥已經不能滿足西瓜快速膨大的需要,可隨水滴灌(衝施)高品質的水溶肥。

3.溫度管理,西瓜幼苗定植初期要求溫度稍高,白天保持30度左右,夜溫保持15度左右為宜,縮短緩苗期;伸蔓中期,降低溫度,特別是夜間溫度,利於花芽分化和平衡瓜殃生長,利於授粉座瓜。

△2019年3月30日我的5米棚西瓜長勢

總之,西瓜生長期管理原則“促~控~促”。生長期不要和別人比瓜殃的長短,越是心急,越容易出問題。造成營養生長過旺,座瓜困難或者有“化瓜”風險。

♦整枝順蔓要及時

其實整枝和順蔓本身就是一項工序。蒲城西瓜一般採用3蔓或者4蔓整枝,具體以西瓜品種而定。小型瓜多采用3蔓整枝,大型品種為了保證西瓜個頭,多采用4蔓整枝技術。無論是採用哪種形式,在整枝初期(瓜農稱之為定頭),留一條主蔓,選留3-4條側芽作為輔養枝(側蔓),其餘葉下所出牙子應及時抹除,減少養分消耗和瓜蔓旺長;而順蔓就是人為控制西瓜植株主側蔓的生長方向,合理佈局,一是做到有效利用光照條件,利於葉片物質積累,二是植株通風良好,減少了病蟲害的發生幾率。

△2019年6米棚西瓜整枝

人工授粉不馬虎

西瓜雖然是異花同株植物,也就是說在一條瓜殃上同時有雌花(瓜胎)和雄花。但是一般情況下都要進行人工授粉,尤其是棚室西瓜,缺少傳粉媒介,人工授粉成了西瓜種植過程中重中之重的一項工作。

1.授粉前一週,適當加大通風量,進一步加強生殖生長,可以有效避免授粉節位瓜胎開放時雄花有足夠的花粉。棚室西瓜生產中因為瓜殃營養過剩造成雄花不開或者沒有花粉的現象不在少數。

△蔓勢中庸,授粉前雄花競相開放,花粉充足,利於授粉。

2.留瓜節位要合適。中早熟小型品種一般選第2雌花授粉留瓜,中晚熟大型瓜選留第3雌花授粉留瓜。過早個頭不大,影響產量,過晚瓜蔓易旺長,不利於座瓜。

2.正確的授粉方法。在低溫、肥料不足、光照較弱、植株生長勢較差的情況下,可適當推遲留瓜。反之,留瓜節位可提前。

雌花的選擇也非常重要, 要選坐瓜節位的雌花子房要大,茸毛多的,果柄長而粗的,這樣的花易坐果,且果實大,產量高。選雄花要選擇當天開放、顏色鮮豔、花冠直徑較大的雄花。選好雄花和雌花後,就要選對合適的授粉時間,一般情況下上午9:00-10:00時段是人工授粉的最佳時間,此時雌花柱頭和雄花花粉生理活動最旺盛的時候,儘量選用異株花授粉,授粉要連續進行,儘量在5-7天授完,以保證西瓜成熟度的整齊一致。

特別注意的是人工授粉時操作動作要輕,以免傷及柱頭。

△2019年4月15日早人工授粉

如遇雨天,雄花沒有花粉時就需要採集快要開放的雄花,室內加溫後致使花粉正常再行授粉。這幾年有瓜農使用藥物噴(塗)的形式代替人工授粉,效果不是很好,外界環境稍有變化,有裂瓜之風險,不建議使用。

個人覺得,西瓜不結瓜現象除了品種不對路之外,一般都是瓜殃旺長造成的。

所以西瓜種植過程中只要選對種子,人為管理好水、肥、氣、溫度、光照條件等,調節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關係,保證瓜殃中庸長勢,花芽分化良好,及時整枝,細心授粉,就不會出現不結瓜的現象。


將相故里


怎麼種西瓜,有什麼技巧推薦嗎?為什麼西瓜不結瓜?

有什麼技巧推薦?只要注意以下幾點,你就知道為什麼西瓜不結瓜了?第一、首先掌握西瓜雌雄花,西瓜雌雄同株,雌花單性,雌花可以結果,雄花只能用授粉不能結果。

品種不一樣,地區環境種植也會受到影響。記得第一種植西瓜失敗,真是可笑,看人家種植西瓜個大、瓜好漂亮誘人,自己試驗種植不到一畝地,你猜怎麼了,把西瓜種植地裡就沒事,等著秋天採收呢?結果到瓜地一看傻眼了,光開花長秧不見幾個瓜,於是發恨來年的你再看看,自己總結一下,管理不到位,導致半畝西瓜白費。


1、選擇種子

選擇早熟品種栽培西瓜應選用雌花出現早,果實發育快,成熟要求不嚴,適當提前早採收有良好品質的早熟優質新品種,比如鄭雜5號,金花寶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每年種植西瓜在 4 月中旬,大戶種植西瓜都是採用機器播種,即方便有省勞力。

2、土壤茬口選擇

栽培西瓜最好土壤是砂壤土,西瓜對土壤要求性廣,特別是生荒地開墾後在施足底肥,那可是大豐收大高產。西瓜對重茬可是要求嚴,切記不要重茬栽種,如果從茬會引起病害發生,嚴重導致絕收,一般水旱畝7~8 每。前茬以玉米、高粱是最好的,後茬作物可選白菜、蘿蔔等,選擇茬口是主要的。不要盲目樂觀,選擇好茬口才能高產哦!。

3、整地施肥

種植西瓜首先翻地然後再挖瓜溝,一般在冬前挖好,因為對土壤起到風化作用,還能殺死地大害蟲。下足底肥均勻撒施,餅肥和化肥調勻後施入瓜溝表層土壤中,在施用肥料時要根據土壤情況施用,如果土質好就少下肥,如果是貧瘠土地就要多下底肥用3000~4000千克土雜肥或廄肥加餅肥,確保西瓜的高產。

4、播種育苗

根據當地種植方法實行種植,一般都是直播方式也可以育苗有葉苗和大苗兩種種植方法,為保證成苗率還是用大苗比較穩妥。子葉苗栽培後容易生瓜地蛆幼蟲危害。育苗期各地氣溫有差異,如華北地區可在3月下中旬播種。育苗採用塑料育苗缽。定植時間在 10 釐米地溫穩定在14℃以上,定植時應掌握適當深栽。

5、整技

西瓜的植株調整有、盤條、打扠等,西瓜多采用雙蔓和三蔓整技,每畝 800~1000 株,三蔓整技每栽 600~700株。應注意保留各蔓坐瓜和膨大時間相同的瓜胎,以免坐瓜晚的胎化瓜。不要過度剪技,以免影響根系生長,不要過早也不要過晚,主蔓長到50釐米整技最為適宜,每隔 5 天整技一次。座果後減少剪技,果膨大期後杈子應及時打扠,以免分消耗養分,維持植株果實長勢。掌握了種植西瓜知識,才能高產量高品質。

6、採收

每年都是在7月中旬開始採收上市,西瓜分次採收,採收時要準確判斷成熟產品是關鍵的,不要知道西瓜長大個就可以採摘了,這就是錯誤選擇了,下面給幾點鑑別診斷。首先把授粉過的用不同顏色標記,記住天數,早熟開花到成熟需要 30天,中熟品種在 35 天,晚熟品種在40 天。

觀察一下瓜的表面花紋清晰,有光澤,著地面呈深色,果臍向內凹陷,果柄基略有收縮為熟瓜。聽聽聲音,用手拍打西瓜表面發出濁音為熟瓜,有的買瓜者往往誤以為青脆聲音就是熟瓜,其實越是清脆聲音越不是成熟瓜,正確熟瓜聲音是濁音為準,這是挑選西瓜最好方法,容易挑選準確,這樣熟瓜甜而潤澤。

種植什麼作物都要細心管理,勤勞耕作。天上不會掉餡餅了,不好好管理也是白費的,負出多少汗水,就有多少回報。


華姐說三農


你好,感謝提問。

西瓜的種植管理技術如下:

定植前準備

1、施足底肥:結合耕翻每畝施入發酵雞糞2-2.5方或優質圈糞6-8方(有條件的戶最好在夏季將雞糞和圈糞摻在一起高溫發酵,經高溫發酵的有機肥多施一些也不易燒苗),二銨30-40公斤,硫酸鉀30-40公斤,尿素10-15公斤或碳銨25-40公斤,微肥按缺素情況分別底施或噴施。

2、作畦、洇地、扣棚。 3月下旬選晴天及時按要求作畦,定植前7-10天洇地、蓋地膜、扣小拱棚、烤地、升溫。

定植

定植時期:石市及周邊縣市一般在3月底4月初,當小拱棚內5釐米地溫穩定在12度以上時,即可選無風晴天定植,從物候上看此時正值柳樹發芽楊樹落絮。

2.定植密度:每個栽培床定植兩行,株距不低於0.7米,畝栽650-700株。 西瓜花

定植時用開穴器或瓜鏟在蓋好的地膜上直接按株距打孔、座水栽苗,最後將膜孔用土封嚴,及 時加蓋小拱棚。

定植後管理

溫度管理:(1)定植—團棵 即從定植到瓜苗5-6片葉由直立生長轉向匍匐生長以前這段時期,大約13-15天。定植後前三天一般不放風以促進緩苗。緩苗後可每天上午十時至下午二時逐步加大放風量,以達到降溫、排溼、改善光照條件,降低植株生長速度,提高抗逆能力,達到葉厚、頸粗、根系壯。(2)團棵—座瓜:此階段已進入4月下旬,晚霜期已過,一般無須考慮凍害。此期植株根系和莖葉生長迅速,極易徒長造成坐果困難。因此要採取上午、中午放大風,夜間虛蓋膜促進養分合理分配,提早坐果。

2、整枝方式:一般採用三蔓整枝方式,當主蔓長到30釐米長,莖基部枝條達5釐米時,每株選留兩條長勢均勻的健壯側蔓,多餘的側蔓及早去掉。 一般選留主蔓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主蔓坐不住時可選留側蔓雌花坐果。一般坐果節位以前多餘的側枝及早去掉,而坐果節位以後幾節的側枝可留3~6片葉打尖,以增加葉面積提高產量。

3、肥水管理:在定植水澆足的情況下,主蔓長約50釐米時,可結合澆水每畝追施尿素5公斤,磷酸二氫鉀10公斤。當幼果長至雞蛋大小時每畝隨水衝入尿素15公斤,磷酸二氫鉀20公斤。果實碗口大小時可根據地力情況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磷酸二氫鉀15公斤另外 切開的西瓜

還可噴施葉面肥料防止莖葉早衰。

4、人工輔助授粉:授粉時間是每天早晨7-11時,將當天開放的雄花去掉花瓣,將花粉輕輕塗抹在已開花的雌花柱頭上。在操作中應注意要周到均勻,以防止出現畸型果。

5、西瓜二次結果的方法及關鍵技術: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割蔓再生,即在頭茬瓜定個後,注意選留基部萌生的新蔓3條,頭茬採摘後,距根莖部30釐米剪除老蔓,利用基部新蔓結果。另一種是新梢留瓜,即在果實生長後期,利用主、側蔓頂端發出的新蔓坐果。一般7-10天可開花坐果,此法管理簡單,但坐果節位高,果形偏小,產量較低。 關鍵技術主要是頭茬瓜膨瓜後期做好防病工作,葉面噴肥,嚴防莖葉早衰,摘瓜後及時清潔田園,用生根劑灌根並追肥澆水,促新蔓健壯生長。

西瓜的典型的單性花,所以雌花可以結果,雄花只能用來授粉,不能結果。要促使西瓜結果,可採取以下措施:適當剪除雄花,可提高雌花的比例。適當整枝,可促進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