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从口出!贪欲人类的嘴就是打开瘟疫之门的钥匙

“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 黑格尔

这句名言如今再一次地验证在了人类身上。

祸从口出!贪欲人类的嘴就是打开瘟疫之门的钥匙

黑格尔

早在2003年非典SARS爆发时期,持续近5个月,波及至27个国家,造成了近8000人感染,死亡人数达到约800人,依靠千万医护工作者历经了半年多的抗争才将SARS有效地控制住。经过研究和调查,造成这一切发生的直接传染源就是野生动物市场里被贩卖、宰杀并供某些人食用的野生动物体内的病毒。

而近期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截至2月2日24时,全国已经确诊了17205例,死亡361例,治愈475例,还有近两万的疑似病例,感染人数已经超过非典时期,而造成这一切的还是“野味”。

祸从口出!贪欲人类的嘴就是打开瘟疫之门的钥匙

病毒

因为个别人的贪吃贪婪,用那张管不住的“罪恶之嘴”,打开了瘟疫的大门。波及了无数人的健康安全,更可笑的是,这些愚昧无知的人吃野生动物的动机居然也是为了“健康”,他们自认为野生动物的肉具有滋补身体、增加营养等作用,殊不知其恰恰危害了他们的身体。为了避免这样的事再次发生,小编也想尽一些微薄之力,今天就为大家辟谣一些被认为很补的野生动物。

穿山甲


祸从口出!贪欲人类的嘴就是打开瘟疫之门的钥匙

穿山甲

穿山甲曾经是常见的野生动物,但是因为其被夸大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遭受人类数年残忍的捕杀后曾濒临灭绝,现在已经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即便是这样,它还是目前全世界最常被走私买卖的哺乳类动物之一。但是其实穿山甲的体内外携带多种的寄生虫和病毒,并非是传言的滋补又美味。包括旋毛虫、弓形虫、绦虫、和多种蜱虫种等,可能导致损伤肠胃并引起肺炎、肝炎等并发症。

果子狸


祸从口出!贪欲人类的嘴就是打开瘟疫之门的钥匙

关在笼子里的果子狸

果子狸曾被认为是非典SARS病毒的直接传染源,后经证实是蝙蝠在偶然的情况下感染了果子狸,而果子狸被人在野生动物市场宰杀、售卖和食用,进而感染到了人类身上。果子狸容易成为多种病毒的传播中间宿主,是狂犬病毒的自然宿主,同样携带大量寄生虫,可能引起损伤中枢神经和肺部器官。

野生蛇


祸从口出!贪欲人类的嘴就是打开瘟疫之门的钥匙

野生蛇

一直不解,人工养殖的蛇合法合理可以食用,为什么还这么多人要去吃野生蛇呢?总有人愚昧地认为野生的新鲜营养,但是事实往往相反,人工养殖的蛇经过专门防疫部门执行检疫并观察,严格执行制度和规则,去除所有后顾之忧,不是更加健康放心?而野生蛇携带包括舌形虫、颚口线虫、管圆线虫、隐孢子虫等均为人畜共患型的寄生虫,感染可导致败血症、虹膜炎、肠道感染等,寄生虫可能损伤眼睛、大脑、内脏等器官甚至危及生命。

野生兔


祸从口出!贪欲人类的嘴就是打开瘟疫之门的钥匙

野生兔


野生兔体内外含有蜱虫、脑炎原虫、肝毛细线虫、囊尾蚴等可传播出血热、回归热等病状。与野生蛇一样,人工养殖的兔肉它不香吗?非要去尝试野味,如果说是贪好美食那我觉得这类人应该是更热爱“病毒”才是,这样喜好野味的人简直是“作死小达人”。

野生旱獭


祸从口出!贪欲人类的嘴就是打开瘟疫之门的钥匙

野生旱獭

野生旱獭又名土拨鼠,许多边牧游客遇见这种看起来可爱的动物都会想要抚摸它,与它进行肢体接触,但是注意,野生旱獭的身上潜藏许多烈性病菌,又危害牧场,是鼠疫的传播者,体内含有鼠疫杆菌和多种寄生虫。

蝙蝠


祸从口出!贪欲人类的嘴就是打开瘟疫之门的钥匙

蝙蝠

祸从口出!贪欲人类的嘴就是打开瘟疫之门的钥匙

蝙蝠做汤


俗话说的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同样的,地球上真是什么人都有啊,居然会有人喜欢吃蝙蝠。老夫在前几天的微头条里已经介绍了许多蝙蝠的知识,人类已经从蝙蝠体内发现有超过140种病毒,包括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甚至如今的新型冠状病毒的源头都有极大可能是从蝙蝠来源的。其体内的60多种都是人兽共患的病毒,其中甚至还有一部分隐而未发。蝙蝠作为唯一会飞行的哺乳动物,使得很多野生动物成为了病毒的中间宿主,它简直就是移动的“病毒库”。况且蝙蝠已经尽力长得不像食物了,竟然还有这么荒诞的人会去吃蝙蝠,可长点心吧。


祸从口出!贪欲人类的嘴就是打开瘟疫之门的钥匙

人和动物

人类进化了这么多年,为了避免乱吃野生动物而导致的病毒传播,为此驯养了鸡鸭鱼猪牛羊等多种食材经过检疫供人类食用,健康又放心。而部分人类的贪婪和欲望是永无止境的,偏偏愚昧自私地乱吃野味,既破坏了生态平衡,又危及自身与他人的健康。实际上这样除了增加病毒和疾病感染传播的几率以外,不论从营养价值还是口感或者健康新鲜上来说,都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可谓是害人害己。

这次疫情再一次给我们警示,一定要敬畏自然,健康饮食,为了保护生态平衡,也为了人类自身的健康,管好各自的那张嘴,不要滥吃野生动物,应该和平共处,“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