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未來會成為經濟強省嗎?

待我瘦成一道閃電130


把滬寧杭地區看成大潤發,家樂福,沃爾瑪,把安徽各市看成24小時制連鎖便利店,由合肥統一管理。現在省會城市合肥宣佈也要開一家大超市,奈何資金不夠,於是對各市宣佈,你們把自己的超市規模縮小,資金抽調出來,再把地區特產上交,都拿到合肥來賣!以後你們要買東西,都可以到合肥來買!這樣實施後,各地級市,由原來的24小時連鎖便利店,變成了小賣部。規模小了,產品也不全了,想買個東西還要去外地。雖然說合肥這家超市吸納了一些產品後,面積,貨物種類,數量種類都上去了,可是相比距他不遠的大潤發沃爾瑪,還相差甚遠!合肥天真的以為這樣就可以把超市做大,吸引客源了,卻不知道別人都去大潤發沃爾瑪去買東西了!同樣需要跑一段路,選擇性上更多更全面!何樂而不為呢!與其如此,還不如分散投資,把各地區的24小時便利店經營做好,就近留住客源,穩住地區經濟!與其一家獨大,還不如各自做強!


堅定31084478


安徽要想成為經濟強省,一個字難。

安徽省目前GDP總量在全國排中等偏上,位列中部省份第一,這似乎很美好。

但安徽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各市之間,發展極不平衡,呈現頭重腳輕的態勢。

以2018年安徽省各市GDP數據為例。

第一,一家獨大的省會合肥。

全省GDP總量達到3萬億,但省會合肥一地就達到了7822.9億,佔全省的24%還要多。

除了合肥,也只有蕪湖超過了3000億,其餘城市居然連超過2000億的也沒有。

發展太不均衡了!

再從人均GDP來看,除了排名第一第二的合肥和蕪湖,其他排名靠前的城市分別是:馬鞍山,銅陵,蚌埠,宣城,黃山,池州。

排名最靠後的是:阜陽,亳州,六安,宿州。

第二,被耽誤的沿江丘陵平原。

通過對比不難發現,除合肥外,安徽省較富裕地區,基本都在長江沿線。

安徽這片地區,歷史上,皖南皖北簡直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態環境。



皖南地區依靠長江航運,發展的是商業,輔以農業,而皖北靠的是礦業和農業。

皖南長江沿線的農村更像江蘇地區的魚米水鄉,而皖北農村和中原地區的農村沒什麼兩樣。

歷史上,安徽也曾是富裕地區,但富裕的不是皖北,而是皖南,尤其是長江沿線的沿江丘陵平原地帶。


第三,安徽的出路不在合肥,而在偏南位置的蕪湖,安慶一線。

現在的合肥,為什麼GDP高?

那是行政力帶來的效果,而不是合肥地區本身有什麼優勢。

但倒黴的是,合肥現在的GDP雖然被“抬”起來了,但無法向周圍輻射,帶動周邊地區也走向富裕。

假如把那麼多資源投入到蕪湖和安慶一線,估計現在安徽在全省GDP和人均GDP上,已經前進了一大步。

以長江航運為基礎條件,把江浙滬的人口密集型企業拉攏過來,經濟不就有希望了嗎?

但可惜,由於合肥已經是省會,大家都懂,哪怕合肥沒有優勢,也必須集中力量發展合肥。。。


99隨便


我認為會,我個人跑業務五年,負責安徽,安徽在經濟總量上不如山東,但是安徽真的不是窮,安徽皖南環境非常好,安徽水陸運輸發達,安徽老百姓手裡都有錢,另外安徽人很多在江浙滬做生意,也有很大部分人定居了,我個人認為安徽具備了發展的所有條件,未來潛力巨大,希望安徽發展更好。


山東來的小豆


安徽未來能不能成為經濟強省?我談談我的觀點:我們先了解一下安徽的地理位置,它屬於居中靠東,沿江通海,有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經濟帶,內擁長江水道,外承沿海地區經濟輻射。地勢由平原、丘陵、山地構成;地跨淮河、長江、錢塘江三大水系。安徽省是長三角的重要組成部分,處於全國經濟發展的戰略要衝和國內幾大經濟板塊的對接地帶,按照這樣的地理優勢安徽應該是有很大的優勢發展經濟的,但是為什麼目前成為不了經濟強省?我的分析觀點以下:

1.安徽是一個內部分化,又缺乏存在感的省份。這主要是因為安徽的南北區別明顯,很難完成縱向溝通。,瞭解安徽的人都知道,安徽省面積並不大,但南北差異卻相當巨大。無論是飲食,方言,習俗等方面,

2.安徽為近年人口流出率最高的省份之一,有統計表明,安徽省近10年流出人口達到了近1000萬人之多,這是多少的人才往外流失,從人口流失的角度分析,安徽留不住人才,也就留不住創新,留不住商人,安徽的省會城市合肥的競爭對手,像蘇州、無錫、寧波這樣經濟基礎、生活環境、營商氛圍都明顯優於自身,且房價還和自身持平的強勁對手。要安穩,去江浙的三四線城市,人均收入和合肥持平;要去創,去上海一線的大都會或江蘇的強二線城市,機會比合肥多得多。更重要的是,去這些城市的路程和時間和去合肥差不多。

3.從交通方面來說的話,安徽除了長江水道沿岸地區和津浦鐵路沿線地區以外,大多都處於長期邊緣化,而且沒有過多的利用起來,一旦優勢沒牢牢把握住,那就失去更多機會。就連合肥這個地區也不例外,而且工業基礎也非常的薄弱,其他的工業體系也不是那麼的完善。如果從地形上來分析的話,整個安徽全省大多是皖南多山,皖北多平原的地帶有著複雜的地形,而皖南地區基本上以山居多,所以根本就不利於當地的發展,也不利於農業的生產,更加別提工業發展了。

以上幾點就足以說明安徽未來能不能成為經濟強省,目前來看很難,除非國家大力扶持,但是江浙滬就在旁邊,你們說說會扶持誰呢?我想大家都知道答案,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不同意見的歡迎評論下方留言


小螞蟻觀點


最近幾年來,安徽省的經濟發展態勢總體上還是很不錯的,GDP增速較全國多數省份來說還是比較快的。不過要是看人均數據和GDP的質量的話,安徽省的經濟發展依舊任重道遠,需要繼續積累量變,以期待早日實現質變。從2017年的國內各省GDP產值來看,安徽省排在各省市的第十三位,僅僅看這個排名的話,安徽省目前排在國內中等偏上的水平,似乎還是說的過去的。

從經濟增速上來看,安徽省2017年的GDP增速為8.5%,列各省市第六名,處於第一梯隊中,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在中部各省中排名第二。從增速上來看,安徽經濟發展的潛力還是非常大的,上升的勢頭很好。

不過要是看人均產值的話,安徽的排名就非常靠後了,列各省市倒數第八位,而排在安徽後面的,不是山區眾多的省份,就是西部的省份。安徽省各地級市的GDP組成中,房地產幾乎都佔了一個大頭,產業質量不高。這反映了安徽省經濟水平總體上還是比較差的,後面的道路依舊任重而道遠。安徽能否在未來發展成為經濟強省呢?應該說事在人為,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應該說,安徽省經濟發展的潛力是非常大的,但是在經濟發展形勢最好的時代裡發展的也確實很不給力,雖然很多安徽人從心理上未必願意承認這一點,但是這確實是客觀事實。在過去的十多年裡,除了極個別城市發展的似乎還可以之外,多數的地級市難說發展的有多好。

長三角的擴軍也有兩年的時間,不過到目前為止,沒有明顯的感覺到各個城市如何融入了長三角。除了在各自的百度詞條裡吹吹牛,給自己臉上貼貼金之外,長三角似乎沒有給新加入的這些城市帶來任何改變。不過仔細想想也不難理解,因為規劃多年的皖江城市帶,至今似乎也沒有任何城市帶的感覺,各個城市基本上都還在單打獨鬥,大量的網民除了在網絡上無聊的攀比和地域攻擊之外,沒有任何聯合的意圖。

安徽的經濟若想有長足的發展,必須要重視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發展。長江流域東段以蕪湖和馬鞍山城市群為主,西段以安慶和池州城市群為主,中部以合肥和銅陵的合銅工業走廊為核心,充分利用長江黃金水道。

規劃已久的引江濟淮工程已經全面開工,隨著這一工程的開工建設,不僅僅是淮河流域水質的提高,更多的是讓合肥的水運有一個本質的提高,合肥自此也可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沿江城市。合肥成為沿江城市之後,安徽各個沿江城市也沒有理由不走向聯合。

淮河流域的蚌埠和淮南,本來也都有不錯的工業基礎,不過在過去的十多年裡,這兩個城市發展的肯定也是不夠完美的。至於為什麼發展的不算完美,安徽人也都很清楚,過去的歲月已經過去了,抱怨太多也沒有什麼意義,不過希望以後的歲月裡,幾個核心城市需要加快速度,帶動整個淮河流域的經濟發展。

總的來說,安徽風景優美,人傑地靈,各個地級市的產業基礎都還是不錯的。只要沿著一個合理的發展路線,充分發揮各個地級市的區位優勢,即使未必能發展的像江浙那麼發達,也至少比現有的水平要高很多,當然,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希望安徽的未來能夠發展的越來越好,相信一定也會越來越好。


徽南城意


看到有的說當安徽成為財政淨上繳的省份時就差不多是經濟強省了,這個確實有一定道理的。我們來看看2017年部分省市淨上繳中央的數據,我們就可以發現,全國也就只有九個省市的財政淨上繳為正值,它們分別是上海、北京、廣東、江蘇、浙江、天津、遼寧、山東以及福建。

對於以上省份,我們應該也比較熟悉,除了北京之外,其它的都是我國的沿海省份。改革開放以來,這些沿海省份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經濟率先發展起來,如今除了遼寧,其它的基本上都是我國人均GDP排名最前的省份了。

言歸正傳,那麼安徽省未來會成為經濟強省嗎?在小編看來,會的,除了以上所列的九個省份之外,全國其它省份都有可能成為經濟強省。

造成如今中西部省份與東部沿海省份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就是改革開放帶來的。當然也不可否認,沿海省份相比內陸省份擁有更好的海陸空條件,但那只是地理上的優勢,如果沒有國家的支持,它們未必會發展得那麼好。

如今國家在政策扶持和財政轉移上偏向中西部省份,進入21世紀,我國相繼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中部崛起戰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目前的經濟發展格局是“西快東慢”,未來中西部地區的發展水平也會逐漸的趕上東部地區。



安徽在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下,經濟快速發展,2018年安徽GDP首次突破3萬億人民幣,位居全國第13,也算得上是中等偏上水平吧,但人均GDP還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如今國家正在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長三角城市群擴容也把安徽的部分城市納入其中,預計未來安徽經濟仍然保持快速增長,所以成為經濟強省是值得期待的。


錦繡中源


按經濟強省是如何定義的?廣東還是江蘇?安徽在清朝還是和江蘇同屬於江南省,後來被分割為兩個行政區域,到最近幾十年的發展是天壤之別了。

安徽目前來看經濟一般,但是在改革開放早期有一件事情是做到全國其他地方無法企及的,我們的改革是從農村開始的,農村的改革是從土地開始的,大鍋飯的制度打破後,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而最先突破制度的束縛實行這一“分地

”嘗試的是安徽的小崗村!安徽可以說是改革的起點。所以安徽還是有這種突破約束求發展的基因在裡面的。

如果說現在的江蘇和廣東是經濟強省的標準,那麼我們就把這兩個省的總量標準和人均標準拿出來作為標準,我們推導一下安徽什麼時候可以達到。

2018年廣東和江蘇的GDP分別是9.73萬億和9.26萬億,人均GDP為1.31萬美元和1.74萬美元。換算成人民幣就是8.71萬人民幣和11.43萬人民幣。我們以人均較弱的廣東作為強省的門檻。

1、GDP總量安徽達到廣東的水平需要多久?

2018年安徽省的GDP總量為3萬億,而廣東省是9.73萬億,廣東是安徽的3.24倍,安徽要達到廣東的總量需要多少年?我們就從增速上推演一下。

廣東省的GDP在3萬億的時候是哪一年?大概是在2006年和2007年的時候,換句話說,現在的安徽的經濟總量大概相當於2007年的廣東省。

而安徽省的GDP是哪一年的3.24倍,也就是說安徽省在過去用了多長時間完成了GDP3.24倍的增長?答案是2008年,2008年安徽的GDP是8852億元,2018年的3萬億是那個時候的3.39%。換句話說安徽省用了10年時間完成了。



如果安徽能夠保持過去10年的經濟增速,那麼安徽再過10年就能達到廣東目前的總量水平。不過安徽近年來增速也隨全國放緩了,過去5年安徽的GDP名義複合增速為9.4%,假設未來也以這個速度增長,並且每年逐次降低0.2個百分點。

那麼答案是15年,也就是說15年後,也就是2033年安徽省的GDP總量將達到目前廣東省的水平。

2、安徽省人均GDP達到廣東目前的水平需要多久?

2018年安徽省人均GDP為4.77萬人民幣(摺合7210美元),增速為10%,廣東省的人均GDP是8.71萬人民幣,那麼假設未來安徽省的增速逐次降低0.2個百分點,那麼多少年後可以趕上廣東的人均水平?

答案是7年,也就是2025年,安徽的人均廣東將達到目前廣東省的水平。

無論是人均的2025年,還是總量的2033年

,這個時間被我們想象的都要快。到2025年的時候我們對安徽的認知會是什麼?因為今天的廣東已經是一個富可敵國的省份,人均水平也高,7年後人均水平安徽將達到廣東目前的水平,15年後總量將達到廣東目前的水平。


壹號股權


看了一下那麼多回答,感覺都是不切實際的。

我只簡單的從製造加工業說一下,現在很多電子廠,機械廠,新能源廠,化工廠正在往內地搬遷,而安徽是江蘇,浙江,山東很多企業青睞的地方。

加上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選擇在安徽投資,我覺得,安徽也許會繼承 蘇州的工業發展模式。安徽能不能成為經濟強省不知道,但是安徽的人在本地就業的機會會越來越多。


西江悅


想要成為經濟強省,地域資源以及公民思想佔據很大比重。為什麼這麼講?

首先,安徽省位於中國版圖的中部地區,雖然左領右舍都是沿海強省(市)(江浙滬),但是自身的地理位置還是比較尷尬。

沿海地帶經濟之所以活躍,主要是進出口貿易刺激消費,佔據了地理優勢,打開貿易通道,經濟自然變得活躍起來。但是安徽省,經濟還是靠本省內部消化,更何況安徽省人口流動量巨大,2018年人口流出排全國第一。

經濟說到底還是靠人來拉動,缺少外國人的參與,本省人又外出務工,省內的經濟自然無法活躍起來。

但是說到未來有沒有可能成為經濟強省,我覺得還是有一定希望,不過即便到那時,沿海地帶恐怕早已將安徽又甩在身後幾條街了。


文化聊吧


有些時候看到這些說安徽窮什麼的,我真的不想去說啥,但是內心是沉痛的。有人說安徽這兩年的房價高的離譜。其實我覺得這樣做是對的,因為開發商能賺錢才會帶來大量資金來安徽投資!為何政府不去打壓?因為當地政府明白。只有房產商把錢投入到安徽,帶動了就業,又讓在外省打工的人把資金迴流到本地去買房,資本回流帶動當地發展。最起碼利大於弊。

這兩年我發現了一個可笑的事情,前些年,縣城房子4/5千,沒人買,反而很多村裡人跑到江浙滬去買房,而他們都以在江浙滬有房產而為榮。

這兩年的變化就是,在城裡買房了嗎?啥時候買?

所以,房地產這條路是北上廣深都走過的路,也成功的帶動了發展,那麼為了讓更多的資本回流到安徽,以房地產帶動經濟來以點帶面,也必將是安徽崛起的最好證明,這也是整個中國發展的縮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