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人种归属,如今哪里分布有契丹人的后裔?

契丹是我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兴起于唐朝末年,唇寒齿亡命般与北宋几乎同时灭亡。如果纵观其演变过程,它犹如一棵树上的小树叉,二百余年的建国史也不过枝头上结出的一个果实。

契丹人种归属,如今哪里分布有契丹人的后裔?


契丹的简单历史

唐朝末年,中原陷入内乱,契丹迭剌部夷离堇(首领)耶律阿保机征服室韦、女真等周围各草原部落,并将势力范围扩张到蓟北、代北之地。之后,阿保机被推举为总领契丹各部军政与行政权于一身的于越。公元907年,契丹痕德堇可汗去世,临终前立下遗命,将汗位传予英勇善战的耶律阿保机。

公元916年阿保机称“大圣大明皇帝”,定国号契丹。公元947年,阿保机次子耶律德光宣布国家为“大辽”,当时处于中国北部的后晋,以及南方的南唐、吴越等国都表示臣服,于是耶律德光以全中国的皇帝自居。

契丹人种归属,如今哪里分布有契丹人的后裔?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国实行“以国制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南、北两面官制,给予其治下汉人以崇高的地位。中原北宋时期,大辽国在太后萧绰的治理下延续了强盛的国力,迫使宋王朝称臣纳贡。大金国崛起后,辽国的地位受到沉重打击之后,迅速衰落灭亡。之后,阿保机的八世孙耶律大石于西域(我国新疆及中亚一带)建立西辽。耶律大石雄心壮志,意图光复祖业,然而在东征途中受挫后选择听命由天,偏安苟且。由此,辽国盛景成为镜花水月、昨日黄花。

从公元907年阿保机即可汗位算起,到1125年被金国灭亡,辽朝(契丹)共存世219年。然而,两个世纪的风云岁月让辽朝在当时的世界上产生了非凡的影响力,以致于同时期欧洲大陆上的许多国家都把契丹当作中国,而如今在斯拉夫语的世界中,契丹依旧是中国。

契丹人种归属,如今哪里分布有契丹人的后裔?

契丹文字


契丹的由来

契丹虽是一个文化轮廓独立清晰的民族,但其演变过程很复杂,它的祖先可追溯到发源于辽河上游、战国时期与匈奴并列称霸草原的东胡。东胡毗邻燕国,入境劫掠成为家常便饭,而以步兵为主的燕军被动挨打、无可奈何。燕昭王即位后痛定思痛,派大将秦开潜入东胡充当间谍。秦开不辱使命,在将东胡的地理环境、军事实力、作战部署、战术特点等了熟于心后偷偷潜回燕国。

周赧王姬延十五年(公元前300年),秦开大败东胡,燕国终于扬眉吐气,随后在占领的区域设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从此遁形于西拉木伦河一带的东胡再没有鼓起南下的勇气。蛰伏数十年后,东胡恢复元气,决心卷土重来,重振雄风,不过把‘试金石’换成了西面的匈奴。然而,这次东胡却错打了算盘,不仅被匈奴打的晕头转向,而且他们的东胡大人还赔上了性命。

契丹人种归属,如今哪里分布有契丹人的后裔?


公元前206年,中原大地群雄逐鹿,刘邦以汉王的身份与楚霸王项羽展开巅峰对决,而草原上匈奴冒顿单于则突袭东胡,东胡溃散千里,化为历史记忆。曾经趾高气扬的东胡大人的头颅被做成尿壶,东胡余部分裂为两部分,一部分退居乌桓山(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一带)称乌桓,另一部分退居鲜卑山(大兴安岭中北部)称鲜卑,从此两个部落形同陌路,各奔前程。

不久,乌桓不甘寂寞,马嘶雷鸣般卷入中原与匈奴的纷争之中,意图争取自己的一席之地。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结果乌桓错刷了存在感,只能在汉朝与匈奴之间左右取舍,举步维艰。

东汉末年,曹操于官渡之战大败袁绍,乌桓成为袁绍残部的栖身之所。曹操北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乌桓被灭。反观鲜卑则如一只挺胸顿步的骆驼,在乌桓这匹占尽先机的骏马力竭身死的日子里,鲜卑这头慢腾腾的骆驼按照自己的节奏,活出独有的精彩,因为五胡十六国的乱世俨然就是鲜卑人大放异彩的时代。

亲戚的荣光与自己无关,你有阳关道可走,我有独木桥可渡。一日,鲜卑葛鸟菟首长莫带领部落迁移到辽西,逐渐壮大,原本想过怡然自得的日子,不曾想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至理名言说中。东晋康帝司马岳建元二年(公元344),蓄谋已久的前燕鲜卑慕容氏突然出兵莫那部落,整个部落被打的措手不及,最终分为三部退走。一支为宇文鲜卑,后建立北周;另两支库莫奚与契丹暂时落脚到松漠之间。

到此,契丹现身,它就是东胡的后裔,鲜卑的旁支。不还它的亮相方式多少有几分没落,如同一个失去亲情的孤儿。屋漏偏逢连夜雨,历史给予契丹的磨难远没有结束。

契丹人种归属,如今哪里分布有契丹人的后裔?


公元388年,北魏趁两位难兄难弟立足未稳之际出兵西拉木伦河,将抱团取暖的库莫奚和契丹强行分离。库莫癸被安置在松漠西部,契丹则被分割在松漠东部,从此兄弟俩只能遥遥相望,不能欢聚一堂。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随着北魏的分裂,东西魏、北齐、北周都成为隋朝的铺路人,而契丹则在隋唐王朝的呵护下茁壮成长。特别是到了唐朝中期,谙熟韬光养晦的契丹已经发展成为唐朝羁縻州内的一颗夺目明珠。

契丹人的起源传说

关于契丹人的起源,有一个浪漫诗意的传说。说是在一个风和日丽、草长莺飞的日子,一位气度不凡的翩翩少年骑着一匹骏健的白马沿土河(老哈河)东行,当奔驰到潢河(西拉木伦河)与土河交汇处的木叶山时,遇到了一位乘青牛的飘逸少女。少男驻马观望,少女婉儿回眸,于是二人春心泛起、一见钟情。青山绿水就是他们爱情的殿堂,天地之间的万物成为他们结为夫妻的见证。他们的后代就是契丹人。

契丹人种归属,如今哪里分布有契丹人的后裔?


契丹的传说不仅富有诗情而且可信度很高,因为契丹最初的两个部落就叫白马和青牛,而契丹无疑是由这两个部落繁衍而来。据说契丹早期的部落首领奇首可汗生有八子,其子孙人丁兴旺,逐渐发展成了悉万丹、何大何、伏佛郁、羽陵、日连、匹洁、黎、吐六干8个部落。辽代,神圣的木叶山还供奉看奇首可汗、他的妻子和8个儿子的圣像,并以白马和青牛献祭。

契丹人以游牧渔猎为生,马背、帐幕、茫茫草原、河流都是家,逐水草放牧,随季节迁徙。春天捕鱼,秋日狩猎,盛夏乘凉,隆冬蛰伏于帐蓬取暖,享受一年的劳动果实。

契丹人有自己的文字与语言,契丹语与女真语、奚语、鲜卑语、东胡语、锡伯语、满语同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因此契丹人接近于通古斯人系统。

契丹人种

如果抛开故事传说,用史料去诠释契丹人种的详细情况,我们需要把历史回放到西汉初年,因为击败契丹人祖先东胡的是匈奴人,所以契丹人的兴起与匈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正是由于东胡的溃散才衍生出鲜卑及乌桓,而鲜卑的不断演化才诞生了契丹,而这一切都是伴随着匈奴的兴衰而完成。

汉武帝时期,西汉数次主动出击匈奴,并不断获胜,曾经唯匈奴马首是瞻的的乌桓被封狼居胥的名将霍去病迁移安置到汉边五郡(原燕国设置)。此时,分布在大、小鲜卑山的鲜卑人乘机南下占领乌桓故地(西拉木伦河流域及呼伦贝尔草原一带)。

契丹人种归属,如今哪里分布有契丹人的后裔?


东汉永元年间(公元89-105年),是一个改写人类种族历史的时刻,北匈奴被东汉彻底击败,后不断西迁进入中亚,波及欧洲。而匈奴人留下的空地于鲜卑人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与诱惑,于是他们欢呼雀跃、策马扬鞭,如潮水般南迁西进,迅速将辽阔的匈奴故地淹没。

而未及逃走的10余万匈奴人则敞开胸怀,以拥抱未来的方式渗透进了鲜卑的滚滚“大漠”中。于是历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拉开帷幕。

南部草原出现了胡父鲜卑母的铁弗匈奴,阴山以北出现了鲜卑与敕勒混合的乞伏鲜卑先祖,西拉木伦河一带出现了宇文(天子之文)鲜卑,北鲜卑进入匈奴故地与匈奴部融合成为鲜卑父胡母的拓跋(土王之意)氏,慕容(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氏的一支西迁后与羌人融合诞生了吐谷(yu)浑。从此,拓跋鲜卑被称为‘北部鲜卑’;宇文氏、慕容氏、段氏被称为“东部鲜卑”;吐谷浑与河西秃发氏、陇右乞伏氏被称为“西部鲜卑”。


契丹人种归属,如今哪里分布有契丹人的后裔?


综上可见,契丹人是匈奴与鲜卑的混血。而匈奴人与华夏民族同祖同源,只是生活习惯不同罢了。匈奴人的先祖淳维是夏朝最后一位君王桀的小妾所生,而抚养其成人的正是恶名远扬的喜妺。经与匈奴融合后的鲜卑旁支契丹人自然就有华夏人的血统。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其奇畜则橐冕、驴、娩、馒蛮、缅面、免勉。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史记•匈奴列传》

而魏书中记载,拓跋鲜卑的祖先正是华夏人文始祖黄帝的子孙后代。

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世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魏书•帝纪第一•序纪》

虽然《魏书》是记录北魏王朝的史书,但建立北魏的拓跋鲜卑与鲜卑葛鸟菟部落同出一脉,共为一家。因此他们的后代契丹是黄皮肤、黑头发的华夏族的分支,也就是华夏黄色人种,虽然族名为契丹,但与汉族人种没有差异。因此,在已故金庸大师的名著中,契丹人乔峰的身份是无法用肉眼视别的,缘由就在于此。

契丹人种归属,如今哪里分布有契丹人的后裔?

达斡尔族人民


契丹人后裔

寻找古代民族的后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时候它的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因为时间虽然可以留下许多记忆,但又会抹去世界上许多事物的痕迹。幸好,契丹人的后裔并不是大海中的针,而是竦峙在海中的山岛,虽然有时看上去缥缈,但它真实的存在。拨开层层迷雾,契丹人的后裔就是如今的达斡尔人,他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三个区域。

一、东北。明末清初之际,俄国派出840名重刑犯侵占了我国黑龙江流域的雅克萨城。康熙大帝为收复失地,于1685、1686年两次派兵进攻雅克萨,最终重创侵略者,取得自卫反击战的彻底胜利。值得一提的是,雅克萨城的建设者就是达斡尔人,如今他们大多数人聚居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契丹人种归属,如今哪里分布有契丹人的后裔?

达斡尔美女


二、新疆。

清顺治七年(1650年),俄国再次入侵雅克萨,幸存下来的达斡尔人被迫南迁到嫩江流域。其中以渔猎为生的达斡尔人被清政府编入索伦部落二十九佐领,以农业为生的达斡尔人被编入达斡尔十一佐领。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索伦部被派往新疆伊犁霍尔果斯驻防,由于当时允许携带家属,于是达斡尔人落地生根,将万里之遥的他乡变为故乡。

三、云南。辽国灭亡后,天祚帝八弟阿育率部转战西南,起初他们取‘阿’姓,后改为莽、蒋,再后来自称本人,现有近10万人口。时光荏苒,沧海桑田,不变的是民族的信仰与灵魂,时至今日,他们仍珍藏着19个契丹小字与一幅青牛白马图。

达斡尔的来历

辽朝皇帝将自己的侍卫称作"斡尔朵军",皇帝去世,这些侍卫归守皇陵,其中守卫位于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祖陵的军队称"迪斡尔朵"。久而久之,迪斡尔朵演变为"达斡尔",意思为无畏无惧的开拓者和辛勤耕耘的劳动者。

契丹人种归属,如今哪里分布有契丹人的后裔?


结语:契丹人的祖先发源于被称之为‘’民族孵化器‘’的辽东,而那些被孵化出来大大小小的民族都是与汉族人有着共同肤色的黄种人。因此,尽管一些历史典籍上个别契丹人的画像相貌看上去比较特殊,但是并不代表他们是不同于黄色人种的另类人种,更不能改变他们人种的归属事实。

感谢朋友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其他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