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培养孩子?

点灬小点


培养孩子要注意以下九大关键:

1. 避免孩子被社会“染缸”污染而退化;

2. 确保孩子的人生全程不偏“航”;

3. 为了让孩子有更多快乐且能更快成长;

4. 为了培养孩子走向优秀卓越的思维特质;

5. 为了孩子成长、成才、成功的根基更牢;

6. 为了给孩子提前安装人生“安全阀”和“防火墙”;

7. 为了防止并应对家庭与学习之间出现“断桥效应”;

8. 为了让孩子在成长全程拥有“三大系统功能”的保障;

9. 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而学会播种责商的灵根。

根据责商家庭教育研究与实践,只有立足于这九大关键,才能确保孩子的卓越成才,方能教子无误,一生幸运,否则,毁掉了孩子的未来,也毁掉了作为父母的后半生的幸福。


教育大家谭


关于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注意的几点:

一:家庭教育应该做到的第一点就是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主要包括(文明用语、基本小礼仪、行为小规范等)。在好习惯养成方面,家长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言传身教,树立好的榜样,帮孩子做一些小计划和小规章,并能和孩子一起执行。

二:孩子的性格培养,因为孩子天生性格差异,就需要家长及时发现孩子的潜在性格,正确引导,特别是性格偏内向的孩子,在婴幼儿这一阶段如能正确引导,会让孩子受益一生。这里家长需要做的是,给孩子多换场景,创造结交小朋友的新机会,鼓励孩子多沟通多交流,最后是巧妙设置孩子独处时间。

三:发掘孩子兴趣爱好特点特长,孩子由于理解和表达能力尚不完善,就需要家长特别留心孩子的兴趣点所在,以免错失良机,不能在第一时间找到孩子的闪光点。这里家长最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全面的让孩子接触新事物,新环境,仔细观察孩子对待新事物的各种反应,孩子自小而有的兴趣爱好,往往会极大补充或弥补孩子其它方面的小缺点,对孩子自信心方面的培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养成孩子对环境和周围事物的认知感和基本判断力,家长要做到的是,在大环境大行业或是是非判断方面要正确引导原则性的知识灌输。对环境和事物分层次排顺序养成基本的逻辑思维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总之,在早教和幼教阶段的家庭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宝宝素质最为重要,知识文化并不适宜过早的规律性学习。

以上是“小象校长”分享的几点关于家庭教育的总结,欢迎朋友们来评论交流。


小象乐教


育儿先育己!

如果想要培养好孩子,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还有要提升孩子的内驱力、学习力、思考力。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孩子有健康的体魄和灵魂。


以身作则

假如家长一直叫孩子去学习,但自己却在玩游戏看电视,孩子能一直专心学习吗?

假如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家长也在一旁看书学习,这样孩子会认为学习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我喜欢看书,家里到处都能看到书。孩子才几个月就经常陪孩子亲子阅读。大女儿上中班时就已经认识不少字了。现在要上小学了,每天都自己阅读几本书。(现在孩子的书基本都是图书馆借的,总是买,钱包伤不起)

内驱力

关于内驱力,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对大J而言,内驱力是“人的成长加速度”。我的理解是:内驱力是孩子有意识无意识地推动自己成长的动力。

如何提升内驱力?

就我目前的想法,是提升孩子的眼界加强对孩子的正面反馈和引导

(1)提升孩子的眼界

孩子天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提升孩子的眼界,让孩子多了解、接触世界,更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促使孩子去了解这个世界。

提升眼界,不是说要经常带孩子到哪里哪里旅游。其实带孩子多读书,多到户外活动、超市购物、观看节目、新闻甚至走亲戚,这些都可以提升孩子的眼界。

孩子接触到新鲜事物,会提很多“为什么”。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随着孩子眼界的提升,孩子的追求也会进一步地提高。这也会促使孩子去学习。

前面提到我大女儿在中班时就已经认识不少字了。这并不是我要求她学认字的,而是她一而在再而三地要求我教她的。因为她喜欢看书,但我并不能一直陪她看,她只能自己学了。当她遇到不认识的字就问我,一般只需要说一两次,她就记住了。

能独立多阅读,这就是她要“认字”的内驱力。

(2)加强对孩子的正面反馈和引导

当孩子有些许进步时,就表扬孩子的努力与进步。表扬可以是当面表扬,也可以是有意无意地在孩子旁边表扬。这就正面强化了孩子对——“我的努力让自己进步了”——这类的正面、积极的标签。

强调一下,不是笼统地说“哇你真棒!”、“你真厉害!“这类的话。而是对孩子具体行为、态度的表扬哦!

当然,这些效果不能立竿见影。譬如说,我的小女儿经常把脏兮兮的手往身上擦,至今没改......

另外,要弱化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比如我大女儿小班时,有段时间总是咬手指头。手指头被她啃得光秃秃的。我们当时直接对孩子说,不能啃手指头。但之后看到孩子啃,也没有说话,就只是引开她的注意力,譬如拿玩具给她、牵起她的小手等。估计一个月左右,她就改掉了这个毛病。

学习力

推荐“费曼学习法“。

其实就是让孩子当“老师”。让孩子给同学或者家长讲题,在讲的过程中,孩子会发现一些之前自己也没明白的细节。为了给同学讲清楚,就促使孩子必须更深入地思考,才能深入浅出地为同学把这个知识点讲明白。

当“老师”能促使孩子对此知识点理解得更深入。毕竟,只有自己真正理解知识点,思路清晰了,才能讲清楚。

思考力

如何锻炼孩子的思考力,我的做法是,鼓励孩子把思路讲出来。

这点其实在孩子才学说话时,就可以用了。我们大人,保持一定的频率(比如一天三次),在孩子面前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说出来。也鼓励孩子把他的思考过程说出来。孩子在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及思想时,也是在整理自己思路,这对孩子的学习以及处事,是大有裨益的。

我那还未上幼儿园的小女儿,已经能经常用“因为......所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及诉求了。我想除了她经常跟姐姐交流(争吵打架)外,我经常鼓励她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应该也有很积极的作用。

健康的体魄和灵魂

这点虽然放到最后,个人认为却也是最重要的。

健康是“1”,金钱才能什么的都是后面的“0”。如果“1”没有了,其他也就没有意义了。

健康的灵魂,这也不用多说。即使一个人才高八斗,但思想卑劣,这也是一个很失败的教育!

毕竟孩子还没完全上小学,以上是基于我目前所读育儿书及生活经验的思考。肯定有很多不足之处。欢迎在评论区评论探讨、指教呢!赞同的话,也请点个“赞”哦!


二宝妈育儿育己路


分清楚什么是爱 什么是教育。


80后父母和上一代的父母不同,

痛苦于自己过去简单粗帮的教育,、

对孩子教育更倾向于表达,自由成长,

且大多家庭4个大人一个孩子的结构,

对于孩子的溺爱难免多一些。

在接受了西方的民主式的教育后,

又常常苦恼孩子的放纵散漫无责任感。


比如,吃饭

在吃一口,就给看手机10分钟。

比如,学习

如果孩子考了90分,奖励一顿大餐。

那下次我考了95分,奖励一部手机。

等到有一天,孩子问你,

那我考了100分,你送我什么?


胃口是条件喂大的。

当你的奖励已经无法满足孩子的时候

孩子就爬到了你的头上,

看着你,挑战你

而你,常常束手无策。


其实,

吃饭,睡觉,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不是用奖励,用条件来维持的。

这是教育的底线。

父母的正确的爱,

是首先告诉孩子,

不吃饭,可以 。如果饿了,

在下顿房之前只能自己忍着。

因为,是你自己不吃。


学习,成绩考好了,这是你自己的努力的结果,父母为你高兴。

如果考差了,愿意跟爸妈说下什么原因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