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为什么有长安而改都洛阳?

陈修修


谢头条!唐朝改都洛阳纯属子虚乌有!



古人云:“一天不能有二日,一国不能有二主"。国都是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是一个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古代被视为国之根本和风水,一个朝代设两个京都,不但破坏了王朝的风水,还使一个国家出现两个中心,实乃国之大忌,这明显要把国家推向分裂和灭亡的境地。所以,没有哪个朝代不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不会轻易、随便变都和迁都,更不要说设立两个都城了。



事实上,唐朝从李渊建立唐朝开始就建都长安(公元618年),直到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长安一直都是唐朝的国都。



只是武周时期,武则天把洛阳作为她和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俩吃喝玩乐的地方,唐朝政府办公地点仍在长安,后来武则天被张氏兄弟挟持,武则天差人暗放信鸽向长安求救,李显、张柬之(宰相)等人率大军连夜从长安赶往洛阳救驾,武则天才逃一难,经历这件事情后,武则天把江山还给了李唐,并做出了袝庙、归陵、去帝号和称则天大圣皇后的决定。



个别地方、个别人为了给本地贴金,不惜篡改中国历史,把西周、隋和唐都说成“双都制",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


知未是也


隋唐不分家

先说隋,隋文帝篡位以后,定都长安。他儿子隋炀帝在他死后迫不及待迁都洛阳,为何?因为长安缺粮。隋炀帝以洛阳为中心打造了隋唐大运河,贯通南北,便于运输粮食。后来隋炀帝作死,打高丽不成又去了江都。于是乎隋亡了

李渊篡位以后,定都长安,他儿子李世民又篡位,有了贞观之治。然后李世民的儿子高宗李治发现长安越来越不适合做都城——一有天灾就没粮吃,无奈只好让府兵到其他地方就食甚至待了文武大臣通通到洛阳就食。可这总这么干也不是个事儿啊,于是高宗基本就不回长安。干脆常住洛阳了。

再后来,武则天自立为天子,干脆就直接把武氏宗庙立在洛阳——建都洛阳了。

唐末,昭宗被迫迁都长安,后哀帝薨而唐亡

所以,隋唐几代皇帝都嫌弃长安没粮食吃跑到洛阳就食。

哦对了,唐玄宗生于洛阳,称帝后迁都长安,然后就安史之乱了。可怜洛阳被长安所累啊!被安禄山一把火烧个精光!

题外,为毛长安的皇帝老是篡位?

(永淳元年正月乙未朔,以年饥,罢朝会。关内诸府兵,令于邓、绥等州就谷。

……是春,关内旱,日色如赭。四月甲子朔,日有蚀之。丙寅,幸东都。皇太子京师留守,命刘仁轨、裴炎、薛元超等辅之。上以谷贵,减扈从兵,士庶从者多殍踣于路。辛未,以裴行俭为金牙道行军大总管,与将军阎怀旦等三总管兵分道讨十姓突厥阿史那车薄。行俭未行而卒。安西副都护王方翼破车薄、咽面,西域平。戊寅,次渑池之紫桂宫。乙酉,至东都。)


超级无敌小草


别吹了,唐朝末年朱温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三年七个月后唐朝灭亡。唐朝洛阳也就最后三年七个月里当了首都,整个唐朝洛阳仅是陪都备胎,名叫东都。

古代皇帝视死如视生,死后葬在首都附近地区,洛阳三朝古都,东周,东汉,西晋三朝,所以这三朝的帝王葬在洛阳附近。唐朝帝王一共20位,除唐昭宗被迫迁都洛阳死后葬在洛阳,唐末帝被废为诸侯葬在封地菏泽外,剩下18位皆葬在长安附近。陪都备胎请正视历史。


亲爹亲爹


关陇集团最早称“关陇六镇”、关陇六镇这批军事贵族以武川镇军人为班底,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是关陇集团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开始。北周和北齐取代东魏和西魏,是关陇集团从实际掌权到名义上掌权的初次成功;隋朝取代北周,是关陇集团的第二次洗牌;隋炀帝为了摆脱关陇集团控制,从关陇老巢长安搬到洛阳,结果失败了。



唐朝取代隋朝,是关陇集团的第三次洗牌;武则天改唐建周,则面临关陇集团第四次洗牌,这从武则天立后,朝中关陇集团代表长孙无忌和诸遂良就大加反对。武则天建周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搬到洛阳。并大兴科举,发明殿试,打破了关陇集团对仕途的垄断,直接刨了关陇集团的根。


但是武则天只坐了一朝皇帝,关陇集团力量还是很大,神龙政变,武则天下台,关陇集团第一件事就是回到自己的老根据地长安。


睁眼看西安


中华第一陪都,名副其实。




隨緣150936449


应该是多种因素导致的。

❶关中粮食不够吃,无法承担都城的消耗,洛阳靠近大运河,漕运便利,粮食供给充足。

❷唐朝是依靠关陇贵族起家的,迁都洛阳,有利于摆脱关陇贵族的势力范围,消除关陇贵族对朝政的干预。

❸唐朝建国前期,主要边患是突厥,靠近西北,那时候从长安出兵攻打突厥更为便利。中后期,突厥打得差不多了,边患主要来自东北,这也就是安禄山为啥能够身兼三镇节度使,主要威胁在那边,容易打仗,军功就多。这时候在洛阳更便于指挥全局,长安的重要性略微降低了点。

❹关中水土流失严重,已经承担不起都城的消耗了。(其实这个和第一个原因有点重合了。)

【其实自古以来,中国朝代的首都位置都有由西向东挪动的趋势,主要原因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候、降水线的变化导致西边越来越难承担都城的消耗,所以只能往东迁移了,形势比人强,被逼的,没办法。】


金刚菩提浅谈


这种问题问多了,就暴露提问者的水平了,对洛阳形象没有什么好处,洛阳是值得尊重的,但当今小部分洛阳人真的是该反省一下,发展与提升知名度,是每个城市的诉求,但要用在正路上,不然是搬石头砸自己脚,城市之间应该合作共赢,号称河洛文化的洛阳,怎么智慧到关键时候就补发挥易经智慧呢,阴阳互生,和谐共生。


吾城长安



爱上花开5


历代皇帝定都都是首选洛阳,建国初期实力不济才龟缩进犬戎狗城西安,站稳脚跟第一步必然是迁都洛阳,从夏朝到宋朝无不如此


那年东京还很热


长安始终是首都,洛阳始终是陪都,武周不能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