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孩子读群书,也要教会孩子选好书,三步选书法,助孩子找对书

小可妈妈说小可从小就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每到周末,小可就会要求妈妈带去她逛书店,每次去都是满载而归,巴金、冰心、泰戈尔的作品几乎被小可读遍了,家里的三四个书柜都被堆得满满的。

不过这两天,因为疫情,书店都关了,小可和妈妈就没办法去买书,没有新书可以看,小可情绪显得有些低落。没办法,妈妈就想着翻翻书柜找找没看过的书给小可。

不料收获颇丰,整整有一个书柜的书都没开封过,小可妈妈兴奋的像挖到了宝藏一样,于是拉着小可围观自己的战绩,结果却被小可泼了一身冷水,那么多本书,却没有一本是小可感兴趣的。

经过母女二人的盘点,这些新书大多数是妈妈选的,有些是教辅书,有些是小说,还有些是青年文学,小可妈妈买的时候想着都挺合适小可这个年纪的,她应该会喜欢看,结果是小可妈自作多情了。看着那么多书,自己和女儿都不感兴趣,扔了怪可惜,不扔又占地方,越想越后悔自己当初怎么那么冲动。

小可妈妈的经历其实也是很多人都会犯的错误,一进书店看到那么多的书,心里就忍不住想多买几本回家,特别看到一些封面设计精美的,更容易变成一个冲动的读者。


鼓励孩子读群书,也要教会孩子选好书,三步选书法,助孩子找对书


然而这些书不一定是能为我们所用,也不一定是我们真正喜欢的,所以,在冲动的购买欲面前我们必须得用科学的选书方法去应对它。

一、 为什么要重视选书方法

余秋雨先生曾说:“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些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的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

但只有遇见好书的人才能领略到这些美,如果恰巧读到一本烂书,不仅思想会被腐蚀,性格也会无形中也会被负影响。


成年人尚且容易被内容劣质的书籍糊弄,更别说甄别能力更弱的孩子了。所以,教会如何孩子从烂书中跳出来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


小凯妈妈为此深有感触,上初中之前她都不重视孩子看什么书,结果每次去书店都是小凯自己拿主意,她买单,渐渐地沉迷上了看一些带有暴力色彩的小说,不仅是晚上躲在被窝看,上课趁老师不注意时也看,成绩因此一落千丈, 性格也变得乖戾。小凯妈妈悔不当初,要是能及时发现儿子的异样,能在小时候陪他逛书店时告诉他什么书好什么书坏就好了。


鼓励孩子读群书,也要教会孩子选好书,三步选书法,助孩子找对书


小凯的悲剧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我们更不希望这样的情形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所以教会孩子如何选书,帮助耗孩子甄别内容劣质的书很有必要。

二、做到这三步,帮助孩子选到正确又有价值的书。

1、 克服错失恐惧症,定期给书柜“减负”

所谓错失恐惧症指的是由于担心错失某事物而引发“囤积”行为的一种恐慌心理。

你是不是有过这种体验,在逛书店时看见一本好像还不错的工具书时,你会毫不犹豫地把他买回家,还会自我暗示也许在某一天自己会需要到这本工具书,然而事实上,当你把它放上书柜时,它的结局只是在书柜上吃灰。而这本工具书只是你书柜上的很多本之一,这种无意识地囤积行为也是导致我们没有阅读动力的罪魁祸首。

因此,在选购图书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多问问自己几个问题,比如这本书好的点具体在哪里,把这本书带回家能给我带来什么知识价值,我会在具体哪个时间把它阅读完。如果提出的问题都有答案,说明这本书真的是你需要的,而不是因为害怕错失它把它带回家。

鼓励孩子读群书,也要教会孩子选好书,三步选书法,助孩子找对书


当然,如果你已经因为这种恐惧囤积了大量书籍,你也不用担心,不妨继续利用这些问题找出你需要的书,然后将他们按不同类别整理齐整即可,不需要的书籍果断断舍离,尽量给书柜来一次“大减负“。

2、 巧用知识树原理,达到高效选书

《知识社会史》中说:“知识并不是由思想观念和知识点构成的,知识其实是一个又一个小圈子的人一起”制造“出来的。也即是说构成知识的内容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人。

而我们所认识的知识集合不是盘根错节的网状,而是树状的,是由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和思想家以圈子的方式不断地开枝散叶,有树根,有树干,有树枝,有树叶。

凝结在每一个知识点上的信息,并不是知识点本身,而是知识树上面的人。知识由人创造,也由人凝结而成。为此,我们把这种知识的生产方式叫做“知识树原理”。

了解这个原理后,我们需要改变原来盲目地购书方式,以前我们习惯为了了解某个知识找书读,现在我们应该以作家、思想家为核心去找书。


鼓励孩子读群书,也要教会孩子选好书,三步选书法,助孩子找对书


例如,在学习一个全新的知识时,我们应该选择创始人的代表作,或集大成者的著作作为我们的入门书籍,而不是直接选择这个领域的相关书籍泛读。

再者选择该领域的分歧者的著作,能带给自己跨界思考。比如,数学界中的三大猜想之一费马大定理,该定理本来是关于代数方面的,但最后被研究解析几何的数学家怀尔斯解开了,从代数角度,怀尔斯就是一个知识“分歧者“。

按照这样的选书标准去阅读,不仅可以把轻松入门某个领域,而且有针对性的阅读还可以帮你避免盲目选书造成的“囤积”行为。


3、从经典书籍中寻找有用之书,不要盲目信任畅销书


有一段时间大家都把畅销书与内容优质的书对等,其实是不对了,市面上大多数的畅销都离不开两点:一是名人效应,二是书商营销,通过某某明星,或者某某青年作家一推荐,这本书一下子就带上了畅销光环,再加上书商的一句句包装,什么畅销多少国家,卖出多少万册,一下子变得更抢手,然而这一切不过是泡沫罢了,只要一翻开书,狗血三观就够你难消化很久。而那些经典的书籍却变成了冷门直冷门,惨到无人问津。


所以买书的时候,千万要警惕畅销书的陷阱,不要一听到畅销二字就联想到好书。


其次在阅读一些好书的时候,作者如果有提及到自己引用的书籍,或者自己崇敬的作者以及作者的著作时,一定不要把他们忽略掉,这些都是帮助你找到好书的有效信息,看到了立马拿纸笔记录下来,下次逛书店的时候带这些书回家看,一定不会白费你心机找他们。

鼓励孩子读群书,也要教会孩子选好书,三步选书法,助孩子找对书


培根曾说: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愿每个孩子都能读到好书,愿每个孩子都不会被劣书所荼毒,帮助孩子掌握选书方法,带领孩子开启更丰富的人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