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長膠特色技術“擋”,在實戰中如何區別應用?

candy2004


在運用磕時,球拍的起始位置在胸前,因為是對 付速度比較慢的來球,伸手不要太早,當來球過網後,接近本方檯面中間時,出手一般比較合適。拍形保持垂直或略後仰,特別是回擊旋轉較強的加轉弧圈球時, 不能看來球很轉,就把板形下壓,這樣會打“滑”的。 接觸球的後中部,手臂向前下方用力。此時手腕一定要 固定,向下用力要柔和一些,用力方法有點像正、反膠 的減力擋。\r 在擊球過程中,要帶一點摩擦,不能直接推 出去,那樣對球就會失去控制,在磕的時候,擊球時間 至關重要,在上升期擊球最為合適。因為磕在很大程度 上是一項以借力為主的技術,如果錯過上升期,就很難 借上力了,免強把球弄過去,也失去了磕的意義,變成 了別的什麼技術了。\r 在身體控制上,在磕的全過程中, 要特別注意收腹、含胸。因為一般情況下,磕過去的球 運行距離是比較短的,可調節的範圍很小。這就要求身 體和手上的控制要非常精細,不然的話,就會使球不過 網,造成失誤。\r 磕“硬”球的關鍵就是對擊球時間的把握,出手時選擇了了球的上升前期,在旋轉還沒完全釋放出來時借力把球卸住,並通過長膠特性打出下沉的球給對方製造威脅。手快速向下做功,與來球充分合力,把球擠住磕了出去


這樣好嗎v


擋”的用法很多,在體會時會產生困惑。只要對“推擋”有體會了,“擋”就可以體會了,也就是把“推擋”中的“推”去掉,那麼就是“擋”了。“推”是主動向前加的力,減少“推”到近乎“零”推力。操作時,手可以向前迎,但不能對球向前加力。

這個是一項借力的技術,所以一般擋來球的上升期,身體迎前,手臂放鬆,手腕挺住,板面以90度為基準,根據來球旋轉程度,調節板型。

一般對來球較快的上旋球,前衝弧圈球,較多應用到。


條幹


學習長膠的球友無非就是兩種方向,一種是以長膠為主,充分發揮長膠的特性進行得分;而另一種呢是長膠輔助。比如說在接發球時磕一板,相持當中突然用一板長膠,來達到這個球節奏的變化,使在比賽當中佔得主動。

下面咱說一說磕(擋的一種)球的動作要領。首先先要準備好,手臂放到身體的前方,板型稍後仰;來球以後呢重心提起。這個時候右腳的前腳掌要蹬起,在蹬起以後手上的動作,引板的時候是大臂要固定,小臂往上去走,往上後方去走。那麼揮拍的時候呢重心要往下,這個時候要下來。

手上的動作就是前臂和手腕以及板型一定要固定,要往下為主,然後再往前一點兒,就是這個動作。那麼在揮拍的時候一定要搶上升期,產生合力;再一個就是觸球位置在板的中上部。這就是整個磕球的動作要領。

下面再來說一下直板的磕球。其實直板的磕球跟橫板的磕球,它的要領都是一樣的。那麼在這裡呢,主要是講一下抓板。抓板的話,如果你是要以長膠為主的話建議用這種小握式,小虎口握式,然後食指這樣摳住,在磕的時候呢,食指和後面三個指頭配合去進行發力。

那麼關於正手磕和反手磕的區別是什麼呢?正手磕的話,主要是在擊球位置不同。你要用正手磕的話是在身體的正前方,這樣去磕;那麼反手呢主要是在身體的前方,那麼整個擊球的原理是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