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認為“只有不合格的教師,沒有不合格的學生”是對教師的嚴格要求,還是侮辱教師?

江湖牧人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真較真摳的話,不符合辯證法。不現實。

這麼說吧,假設讓我們選幾個全國拔尖的優秀教師,去偏遠地方支教,面對幾百留守兒童哈。

若是一年級,如果家庭配合,可能效果很錯。二年級就費勁。(聊城市一二年級學生,基本都是雙百。像我們省界邊的村小學,班裡有兩三個考十分以下的。)三年級往上,四五十人的班累死你也不會人人優秀。

如果是社會有這麼個說法,意思是不拋棄不放棄,其實也沒啥。誰還不懂個誇張手法啥的?這算是對老師寄予厚望。如果領導這麼說,這是按高標準要求,誰也不會犟嘴去。

沒感到是侮辱。教法不得當的老師,沒有麼?成績比平行班差一截,咋回事?

但是,一次差,也極可能是暫時的。不觀察幾年,不好定論。

只是,有的家庭,或完全溺愛,慣著熊孩子。也有的家庭,放任不管。恨不得讓老師當家長。或許有家長性格暴躁,讓孩子害怕學習了。

這家庭形成的諸多問題,有的家長不反思。孩子成績一塌糊塗,你卻僅以“沒有教不好的孩子”為理由,要求老師必須讓你的孩子優秀。這就過分了吧哈哈。

真有誠意的家長,會詢問孩子問題所在,解決孩子的問題,絕不是把責任一推了之。

若問題在家庭,孩子上了好幾年,經過幾個老師,在班裡都是墊底,卻說老師不會教,不配當老師,白瞎了好孩子云雲,那是侮辱老師。


莘縣村民


不合格的老師不合格的學生兩者都有。

先說不合格的老師。我上高中時遇到一個女老師,教數學的的。上課就一句活“同學們自己學。“然後就要麼跟數學學霸交淡,要麼就坐在凳子子看窗外。我本來數學就不好,加上這麼個誤人子弟的老師,我算倒八輩子邪黴了。我能自己學,要老師幹什麼?這不是不合格的老師是什麼?他們有的專業水平不合格,有的師德不合路。她不僅僅害了我一個,害了全班幾十個人。不會格的老師危害有多大,害學生,害家庭,害社會,甚至危害國家。

再說不合格的學生。嚴格地說先有不合格的老師,才有不合格的學生。學生除了智障不勝任學習的以外,思想上,性格上可塑性很大。只要施教方法得當,就不會產生不合格的學生。

這就要求我們當老師的,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水平,教育水平,還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





語健君


我覺得這句話原來的意思可能是對的,只是後來變了味兒了。本意是說因材施教,孔子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就是說人的智商有高有低,無法改變。孔子還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就是說智商低的人不能教授高深的問題。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教學,發揮學生的特長,這才是好老師。但現在這句話被用來對老師進行道德綁架,已經失去其本來意義。老師合不合格,不單純是知識水平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教學方法的問題,有的老師引而不發,循循善誘,使學生把學習當成樂趣。有的老師“茶壺裡煮餃子”,有知識卻不能傳授給學生,兩種老師比較,合不合格一目了言。

再說學生,所謂“熊孩子”那樣的學生,自然是不合格的,但這不是我們討論的問題。兩個孩子都在努力學習,成績有好有次,不是評價學生合不合格的標準,只要盡力了,應該說都是合格的。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智商的問題,也可能是接受知識的方式不對同,智商問題是不好解決的,接受方式不同,就看老師的水平了,從這個意義上說,只有不合格的老師,沒有不合格的學生也不無道理。


天涼好個秋0960



夢中晴雨


我覺得這句話有毛病。

不只這句話有毛病,所有條件句只要不是充要條件的都有毛病!

任何把某一條件單拿出來,認為會對結果造成必然或者決定性影響的說法都是耍流氓!

譬如說那句經典的名言:“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對嗎?不一定。

給你根鉻鐵或者銥鐵合金製成的鐵杵,人力磨一千年都沒戲。所以,作為勵志的名言聽聽就得了,不能深究。

而且,就是當成勵志的名言,也不要傻乎乎地去聽,力有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力的方向要是錯了,再努力也是白搭!

所以,同樣的道理,“只有不合格的教師,沒有不合格的學生”,意思就是說,只要教師合格,學生就能教合格了。

一樣扯淡。

聖人都不敢這麼說!


鋼筆刀


這個話是不付合中國國情的,嚴格的講,是沒有合格的學生的,合格的學生能犯錯嗎?即便是品行兼優的學生也是會犯錯和有缺點的,那麼是可以說,允許有不合格的學生,同樣也可以有不合格的教師呢?答案和事實是不相付的,教師一定會說,教師是考出來的,所以是合格的,但是真的全合格嗎?那麼什麼是一個合格的教師呢?上課教知識,照本宣科,生搬硬套,不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味的強調課堂紀律,合格嗎?同樣這個話要是放在西方國家,可以這麼講,沒有不合格的教師,只有不合格的學生。這話沒毛病,因為資本主義國家,特別注重國家高端資本的佔有量,高端資本要想增大,就必須要有大量的人材,同時還要完成教育與市場需求同步,甚至是超前,只有這樣國家在國際上才能站的更穩,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西方國家的體制要術,一流的學生當教師,二流的學生進科研單位,其他的進入社會,這樣才能不斷的完成人材輩出,當然了,為了規範學生的行為,也是允許懲戒的,但是其懲戒過程,是有嚴格程序的,可是看看我們中國,唉!夫復何言吶?


用戶93229964081


“只有不合格的教師,沒有不合格的學生”的說法,不但是對教師的不切合實際的苛求,也是嚴重違背了教育規律。

首先,否認了內因與外因正確的辯證關係:

學過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原理的就知道。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本原因,外因只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外部條件,它必須通過內因才能發生作用。學生能不能成為合格的學生,學生自己是內因,起關鍵作用;老師的教育、引導只是外部條件。缺少良好的外部條件,學生當然不能向好的方面發展。如果僅僅只有良好的外部條件,學生自己不努力,不接受教育,甚至對老師的教育完全牴觸,學生不能成為合格的學生,能完全怪老師嗎?拿一個正常的雞蛋,讓一隻母雞孵化小雞,母雞沒有孵化出小雞肯定是母雞的責任。如果拿一個已經壞了的雞蛋,甚至是一個鵝卵石,讓一隻母雞孵化小雞,母雞怎麼也不會孵化出小雞,這難道的是母雞的責任嗎?

其次,他否認了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巨大影響:

不可否認,學校教師的教育對學生能否變為合格的學生起著重要作用,但無數事實的研究表明,孩子的性格特點在6歲以前基本形成,孩子是否有良好的性格特點,主要靠家庭教育。但是如果一個學生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讓學生養成了嬌生慣養、好吃懶做等惡習,當老師對某些問題學生進行矯正時,有的家長不但不予支持配合,反而與老師的教育“唱反調”。你說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不能成為合格的學生,只能怪老師嗎?

其三,它忽視老師強大的工作量:

也許除了少數油鹽不進的學生以外,有一部分學生在老師不斷地、大量的進行思想教育的情況下,也許會變得“合格”,但是老師需要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從事大量的教學教研工作,甚至還要參加學校或當地政府安排的臨時任務,並且老師要面對一個班幾十個學生,而不是隻盯住少數幾個學生。老師也是凡事人,老師也沒有三頭六臂,他們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少數問題學生身上,因為有絕大多數的教學任務更重要,更能見到成效。否則他們會對不起絕大多數學生,會耽誤絕大多數學生。

其四,說這種話的人根本無視現實情況:

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多麼優秀的老師,甚至是大家公認的教育家都不可能把所有的學生教育好,使他們都成家成才。甚至有些優秀的教師教過的學生也有犯罪的。如果照“只有不合格的教師,沒有不合格的學生”這種觀點推理,世界上就沒有一個合格的教師。因為即使培養了很多優秀學生的教師,也有可能有極個別的學生成了他學生中的“敗類”,成了不被社會認可的“不合格”的學生。

所以,“只有不合格的教師,沒有不合格的學生”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學校教育不是萬能的,將學生全部希望寄託在老師身上,不現實也不公平,老師固然責任重大,學生家庭的影響力也不容輕視。沒有不合格的學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師的說法,是要求為人師者在傳授學生知識時,能做到不偏不倚,歧視學習基礎、成績差的學生,將教學精力和重心偏向優秀生源的做法,嚴重違背職業道德。學生之間存在學習態度、自律性差別,有的學生因心理壓力產生厭學情緒,或是成績不理想又缺乏正確引導自暴自棄,這時就需要老師及時發現並予解決,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並在他們有進步時及時給予肯定,使他們有努力學習的動力,不至在學習集體中掉隊。但家長的作用也至關重要,一味要求孩子的學習成績並施加壓力,卻不懂得關心他們的內心需求,對他們的學習失誤一味苛責,使他們產生叛逆心理,逃學厭學,使老師的付出被浪費。有的家長自己三觀不正或無原則寵溺孩子,也會給孩子造成很大負面影響,老師在教育過程中的作用被弱化,有時不得不放棄。想給社會輸送合格人材,得學校、家庭教育同時配合跟上,單指望學校老師,根本就做不到,還有學生自身因素也很關健。所以,學生如果不合格就是因為做老師的過失的指責,是沒有道理的。


用戶5275049684925


這種觀點太絕對了。

客觀的說每個人的素質,都存在著高低、參差差異的。老師如此,學生亦然。不能把責任都推卸到老師身上或者學生身上。

老師是施教者,學生是受教者。老師與老師之間存在著能力、水平上的差異,這是客觀事實。學生與學生之間也同樣存在著智商、接受能力上的差異,這同樣是事實。

所以,老師盡其所能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而學生集中精力學習、掌握知識,才是完美的契合。

不過,希望和現實都不是能圓滿的,這也是客觀現實。只能盡力而為,並承認遺憾的存在。



皛舒


從個情感上說我非常不贊同這種說法,這是一個非教育一線人員說的話。此話違背教育規律,教育是一階梯性較強的群眾活動,每個教師每學期都有固定的教學時間和教學內容,課堂上,一對一幫扶是不切實際的空想;同時它也與唯物辯證法不想符,此話過度強調了外因作用,而忽視了內因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