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早餐喝這個身亡,媽媽痛哭悔不當初!很多人也常喝!


孩子早餐喝這個身亡,媽媽痛哭悔不當初!很多人也常喝!

豆漿含有豐富的磷脂和植物蛋白,以及維生素、鈣、鐵等多種營養素,很多人都有每天早上喝一杯豆漿的習慣。

但是,江西衛視報道了這樣一則新聞:浙江杭州的王女士一直有在家做豆漿的習慣,一天早上孩子趕著去上學,她就急忙給孩子煮了碗豆漿作為早飯。孩子喝完來到學校後,不久就出現了呼吸困難的情況,隨後又覺得胃部腫脹。

學校老師開始以為只是簡單的不舒服,沒有重視孩子的情況,安排孩子留校觀察。沒想到孩子的身體情況突然惡化,開始嘔吐,之後就休克了。

老師這才緊急將孩子送往醫院,可惜因為中毒較重,孩子還是沒能救活。

王女士收到消息後,趕往醫院。看到孩子冰冷的屍體一下子崩潰了,死死抱住孩子,不願意相信孩子已經死亡了。

早上還活蹦亂跳的孩子,突然就永遠離開了,孩子究竟是怎麼死的?

法醫在解剖屍體後發現,孩子的死因居然是很多人常喝的豆漿!

孩子早餐喝這個身亡,媽媽痛哭悔不當初!很多人也常喝!

一、警惕“假沸”的豆漿

近些年,喝豆漿中毒事件屢見不鮮!四川的孫女士聽說原磨豆漿的營養價值很高,所以買了臺豆漿機磨豆。這天孩子在上學前喝了碗豆漿,沒想到剛到幼兒園不久便出現呼吸阻塞、嘔吐的現象。老師發現後,緊急送往醫院,但也已經來不及了,孩子在送醫途中已經不幸死亡。

孩子早餐喝這個身亡,媽媽痛哭悔不當初!很多人也常喝!

這一切,都因為他們根本沒將豆漿煮熟。

可很多人都說,豆漿明明已經煮沸騰了啊,怎麼會沒熟呢?很多人煮豆漿有一個誤區,他們會按照“水開了”的標準來判斷“豆漿熟了”,認為當豆漿出現泡沫的時候就意味著豆漿煮熟了,其實遠遠沒有。

豆子中含有一種叫做“皂甙”的抗營養成分,加熱至100℃後才會被破壞。而當豆漿煮到85 ℃~90 ℃時,皂甙受熱膨脹,會產生一些表層的浮沫,易出現“假沸騰”現象。

而如果在假沸騰時關火,豆漿裡皂甙沒有被破壞,如果飲用這樣的豆漿,胃腸粘膜就會受到刺激,引起噁心、嘔吐、腹脹、頭暈等中毒症狀,嚴重的可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如若搶救不及時就會危及性命。

豆漿中毒30分鐘左右就會毒發,潛伏期極短,兒童中毒症狀甚至會快速惡化。並且在症狀早期的時候,和腹瀉極其相似,所以常常疏忽。但是如果在症狀早期的時候不及時搶救,症狀就會迅速惡化至晚期,最後導致死亡。

那麼,豆漿該如何才能煮熟?應該在大火煮沸後轉小火,再煮十分鐘才能喝,這樣才能消滅豆漿中的劇毒物質“皂甙”。

二、警惕“過時”的豆漿

除了要將豆漿真正煮熟,豆漿還需要現煮現喝,時間超過六小時以上千萬別喝!

央視的一檔科普節目《是真的嗎》專門請專家進行了對比實驗,比較新鮮豆漿和陳豆漿中的細菌含量。實驗結果超出眾人意料,陳豆漿的細菌含量是新鮮豆漿的30倍!

小水滴建議:6個小時以上的豆漿建議別再喝了,倒掉吧!

除了未煮熟的豆漿,這些食物也要注意

1.沒熟的豆角

綜藝《嚮往的生活》中,黃磊和宋丹丹為了確定豆角熟沒熟,各自嚐了半根沒熟的豆角,結果食物中毒,出現腹瀉等情況。

《廣州日報》也曾報道過,廣東東莞一家電子廠也曾出現近50名員工,在食堂吃過豆角後發生嘔吐腹痛等症狀,嚴重者還在嘔吐物中看到血絲,被先後送進醫院治療。

豆角中含有皂素和植物血凝素等天然毒素。這兩種毒素要經過較長時間的加熱才能被破壞。如果進食燒煮不透的扁豆,早期症狀為咽乾、噁心、嘔吐等,後出現腹瀉、腹痛,可伴有頭暈、頭痛、四肢麻木,重者可出現脫水、休克、呼吸麻痺等症狀。

小水滴建議:豆角避免採用涼拌(溫度低)、爆炒(時間短),應儘量煮熟、燜透,確認四季豆失去原有的鮮嫩色,並且吃起來沒有豆腥生味。

2.久泡的木耳

孩子早餐喝這個身亡,媽媽痛哭悔不當初!很多人也常喝!

據《海峽都市報》報道,在福州打工的28歲女孩和自己的愛人,吃了一碗泡了將近2天的黑木耳後,雙雙食物中毒,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的情況,然後發燒,四肢冰涼,昏迷不醒,經搶救雖保住了生命,但出現肝衰竭、腎衰竭、心肌中毒衰竭,一度生命垂危。

小水滴建議:木耳在泡發過程產生細菌或毒素,微生物毒素的毒性不可小覷,譬如黃麴黴毒素,毒性是砒霜的68倍。不僅是木耳,像幹蘑菇、幹豆角、幹黃花菜、幹海帶等都不能浸泡時間太久。

3.久放冰箱的湯類

冰箱真不是萬能的。冰箱保存食物的常用冷藏溫度是4℃~8℃,雖然絕大多數的細菌在這樣的溫度下生長速度會放慢,但有些細菌卻嗜冷,如耶爾森菌、李斯特氏菌等在這種溫度下反而能迅速增長繁殖,如果食用感染了這類細菌的食品,就會引起腸道疾病。

據《當代生活報》報道,廣西南寧有人因為吃了一碗在冰箱裡放了3天的黃豆湯,結果引發高燒休克,全身多處臟器功能損害。醫生介紹,這是由“肉毒桿菌引起的腸源性感染”,導致感染性休克並出現肝功能損害、腎功能損害、凝血功能損害、循環衰竭等症狀。

小水滴建議:任何食品在冰箱裡的貯存時間都不要太長,最好做到隨買隨吃,儘量不要過夜。

4.發芽的土豆

土豆的有毒成分是龍葵甙等茄鹼物質。未成熟、青紫皮或發芽的土豆,龍葵甙的含量更高,是普通馬鈴薯的5~40倍,人只要服用200~400毫克,就可能中毒。

小水滴建議:土豆需低溫儲藏,避免陽光照射,防止生芽。土豆長出少許芽時,特別是嫩芽,必須要徹底挖去芽眼,並將芽眼周圍的皮削掉;吃的時候充分加熱,烹調時加醋,都可以加速破壞龍葵甙。

5.鮮黃花菜

孩子早餐喝這個身亡,媽媽痛哭悔不當初!很多人也常喝!

鮮黃花菜含有“秋水仙鹼”。它易溶於水,本身無毒,可是被胃腸道吸收代謝後,可以產生劇毒的“二秋水仙鹼”。成年人吃鮮黃花菜大概50~100克就可能引起中毒。

小水滴建議:吃前用水或 10% 的鹽水浸泡 2 小時以上,或者用沸水燙過徹底烹飪熟了之後再吃;每次吃的話量不要超50克。

6.腐爛的生薑

孩子早餐喝這個身亡,媽媽痛哭悔不當初!很多人也常喝!

老話說“爛姜不爛味兒”,腐爛的生薑真的能吃嗎?生薑腐爛後會產生有害物質“黃樟素”,會誘發食道癌,肝癌等。

小水滴建議:生薑最好是用報紙包起來放在陰涼處,每天生薑的攝取量不宜超過10克。

7.魚膽

魚膽中毒的死亡率,曾高達20%左右,是僅次於河豚魚的殺手。特別要小心“青、草、鰱、鱅”四大家魚,還有鯽魚、團頭魴(武昌魚)、翹嘴鮊等。魚膽中毒的患者,有80%是被草魚放倒的。

小水滴建議:對於成年人來說,一般只要幾克膽汁就能導致中毒(這相當於四五斤重的大魚的1個魚膽),而導致寶寶中毒的劑量更小。所以,不管是寶寶還是家長,都不要嘗試吃魚膽。

8.醉蟹和醉蝦

據新聞報道,一個6歲的小女孩背上有個比雞蛋還大的腫塊,這個腫塊竟然會遊走,今天在背部下面,明天就游到背中部了,送到醫院確診為肺吸蟲感染,原來是小女孩前不久生吃了醉蟹惹的禍。

寧波市每年都會查出60~80例肺吸蟲病,其中大部分是吃醉蟹、醉蝦導致的。

醉蟹是用活螃蟹加黃酒醃製,隨著醉蟹入口,肺吸蟲也堂而皇之地進入肺裡。除了常見的咳嗽、胸痛、有胸腔積液等,如果任其遊走到大腦,會有癲癇、失語等神經系統症狀。

小水滴建議:大家為了健康,不要吃醉蟹和醉蝦。

9.黑斑的紅薯

如果紅薯表皮上出現黑色或褐色斑點,千萬別再食用。這可能是受到黑斑病菌汙染,其毒性可使紅薯變硬、發苦,無論水煮還是火烤,其毒性都不容易被破壞。食用後很容易中毒。

10.切除黴爛部分的水果

孩子早餐喝這個身亡,媽媽痛哭悔不當初!很多人也常喝!

只要肉眼能看到黴變,就意味著有很多病菌已在水果內繁殖生長,雖將黴變部分切除,但有些病菌仍能滲透到其他地方。

小水滴建議:所以為了安全起見,黴變的水果還是不要吃了。

11.果仁

苦杏仁、苦桃仁、李子仁、櫻桃仁、蘋果仁的這些果仁裡面,都含有氰苷。當攝入的氰苷超過一定量之後,會引起中毒。

小水滴建議:不要吃未經處理的上述生果仁。

12.自制食物

據《華西都市報》,四川瀘州一家三口因吃了自制豆腐乳感染了致命性細菌——肉毒桿菌,一家三口全都住進了ICU病房。

自制臭豆腐、豆豉等發酵食品易引發肉毒桿菌中毒,豆製品在發酵過程中對抑制雜菌沒有特別好的效果,一旦製作不好,被雜菌汙染的風險很大。

許多人認為自制的食品沒有添加劑,安全又便宜。實際上,自己製作食品時,由於控制不當,食品容易被一些毒性較大的致病菌汙染,像肉毒桿菌等。

肉毒素是目前已知毒性最強的毒素之一,毒性高過砒霜,嚴重者甚至出現死傷。比如家庭自制類似葡萄酒、豆腐乳水果酵素等這類食品時,都可能存在潛在隱患。

小編建議:肉毒中毒的常見食品大多是家庭自制的發酵食品,沒有把握最好不要盲目自制。

病從口入!

小編提醒大家,再日常的食物也要注意!

希望類似的事別再發生!

記得轉發分享家人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