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武將打敗敵人後用頭顱堆成的“京觀”有多殘忍可怕?

心無止境ghyo


史書有“京觀”一詞,即將殺死的敵軍屍體或者頭顱堆積起來,築成高塔,甚為壯觀,炫耀戰功。

其實這是相當不人道且殘忍的,你想象一下,把頭顱或者屍體築成一個骷髏臺,讓人不寒而慄。我講一下史書記載比較有名的幾個築京臺事件。

1.高句麗築京臺。

“貞觀二年,破突厥頡利可汗,建武遣使奉賀,並上封域圖。五年,帝詔廣州司馬長孫師臨瘞隋士戰胔,毀高句麗所立 京 觀

這段話說的是隋煬帝三徵高句麗失敗後,戰死的隋朝軍士屍體被高句麗人拿去築京觀,一直到唐太宗貞觀五年,通過外交方式才毀去京觀,重新掩埋遺骨。可見這種行為是多麼殘忍。

2.王莽築京臺

《漢書》記載王莽篡漢時將反對他的劉信、翟義、趙明、霍鴻等人及其親屬全部“坑殺”,王莽將這些人的屍體堆土,築為“方六丈,高六尺”的京觀,上面再樹6尺高的旗杆,寫上“反虜逆賊鯨鯢”。想想就讓人感覺十分的恐怖。

有壞的做法自然也有好的做法,楚莊王就是一個仁義的霸主。

春秋時,楚莊王在邲大敗晉軍,大臣潘黨建議將晉軍陣亡者的屍體堆築為京觀來炫耀功績。

君盍築武軍,而收晉屍以為京觀。臣聞克敵必示子孫,以無忘武功。

莊王說

“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鯨鯢而封之,以為大戮,於是乎有京觀,以懲淫慝。”。

楚莊王認為武本來就是為了止戈,而且是將罪大惡極的壞蛋築成京觀。這些士兵各為其主,為國盡責,怎麼能將他們築成京觀呢?所以他沒有為難這些遺骨,下令將晉軍陣亡者妥善掩埋了。


史之鑑


很榮幸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辭源》“京觀”的詞條是這樣解釋的: “古代戰爭,勝者為了炫耀武功,收集敵人屍首,封成土丘,稱為京觀……也稱‘京丘’。”“京丘”的詞條則解釋說: “戰鬥殺人,合土築之,以為京觀,故謂之京丘,若山陵高大也。”簡單的說呢,京觀就是由少則幾百具屍體,多則上萬具屍體築成的屍冢而形成的的高丘。同時“京觀”還可以稱之為“武軍”。

“京觀”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裡面,公元前 597 年,楚國和晉國進行了邲(bi)之戰,又稱為“兩棠之役”,在此次戰役中,楚軍大敗晉軍,楚莊王一舉稱霸中原,成為了霸主。而楚國大臣潘黨就建議楚莊王派人收斂晉國士兵的屍體築為京觀 ,用來炫耀戰功,威懾他國。但是楚莊王並沒有採納潘黨的建議,並闡述了自己對於京觀的進一步理解,楚莊王說道:“武字,是由一個止和一個戈組成,意思就是止戈,通過戰爭的方式換來和平才是戰爭的意義,如果勝利後,用“京觀”的形式去炫耀武力,這同暴君有什麼區別?”由此可見,楚莊王本人對於“京觀”是極其反感的。

而“京觀”的形式並非是是為了炫耀武力,它本身最初的目的是為了讓老百姓引以為戒,最初的“京觀”是堆積犯賤作惡之徒所造的,或者堆積本國戰爭中所斬殺的敵國將領,來證明本國武力強大,而並不是用來堆積敵國普通士兵屍體的,展示屠戮。

相對於“京觀”而言,真正的屠戮和殺伐也有對應的說法,那就是“坑”和“阬”,這兩個字發音一樣,表面意思也是“京觀”,但是實際含義卻較之“京觀”更加殘忍,阬字的本意是指高大的門樓,而坑和阬在文字表達上可以互換使用,所以意思相同,但是此二字多有貶義。在史書典籍中,對於濫殺無辜和兇狠殘暴的屠殺多用此二字。

在歷史上修築“京觀”(或稱“坑”)的數不勝數,簡單的介紹幾個,僅供參考:

  • 一、長平之戰,秦國白起坑殺趙國40萬人。

  • 二、項羽滅秦,坑殺秦國降卒20萬人。

  • 三、司馬懿征討遼東公孫淵,破城之後,坑殺其公卿以下7000多人,築成京觀、

  • 四、南北朝時期,戰亂迭起,各國均有築“京觀”以彰顯武力的情況,乃至天下盡是“京觀”。

  • 五、唐朝時期,“京觀”之風更盛,在對外征伐的過程中,只要勝利便築“京觀”,在吐蕃,安南(今越南)等地均留有大量遺址。

等不一一列舉

......

小結:

無論“京觀”是如何演化的,這都代表著殺伐,表現了舊社會的殘暴,即便修築“京觀”是為了什麼,都未免有些殘忍,這些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彰顯統治階層的政治權利,是他們的工具,是罪惡的沿襲和表現,僅此而已。



鴻涵先生


一開始看到“京觀”這個詞,總感覺不對,從現在的字面意思上看,難道是在京城附近觀看的意思嗎?實際上一查完全不是這回事,一查才知道,“京觀”是一道慘烈的風景,這個風景充滿了暴力和殺戮。原來“”的意思是高丘也,“”的意思是闕型也,原來是古代戰勝方為了彰顯自己勝利,用殺戮的敵人官兵屍體堆在一起蓋土夯實,形成金字塔形的土堆。


我們看史書經常會看到,在戰場上經常以殺了地方多少人來算戰功的,而如何確定戰功的大小,就看砍了多少對方將士的頭顱,按照帶回來的頭顱多少來核算功勞。尤其明顯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各方勢力為了爭奪地盤,互相廝殺,每次廝殺在戰場上都會死亡眾多的普通士兵,而這些死去的士兵就有可能被勝利的一方堆在一起,最終形成金字塔一般的屍體土堆,來展現戰爭的勝利。

長平之戰


在秦統一六國的過程中,秦國大將白起是最出名的,他每次去的重大戰役的勝利,最細作的事情就是坑殺地方的戰將,不管對方投不投降,及時投降也全部坑殺掉。他一生參加大小70餘戰,伊闕之戰殲滅韓魏24萬聯軍,長平之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據梁啟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白起據二分之一,而這二分之一中大多數都是被白起所坑殺。

一開始看到戰國時期戰爭動不動就坑殺幾十萬人,就會心生懷疑,這幾十萬將士的屍體是如何處置的呢,不會就那麼隨便躺在戰場上,那豈不是到處都是屍體,而且勝利一方處理的非常迅速,原來這些屍體都被做成的京觀,利山形地勢等條件,就地築起了高高的屍體金字塔“京觀”。


做這事情的還有西楚霸王項羽,前206年,項羽大敗秦國大將章邯,於是章邯派人向項羽議和,與項羽訂立盟約,於是章邯手下的20萬大軍也投降項羽。因為諸侯士兵受秦朝的壓迫已久,所以對這些投降的秦軍非常不好,把他們當奴隸使,而這引起了投降士兵的反心,後來項羽為防止這些投降士兵引起禍患,於是一夜之間就秘密將這20萬秦軍全部坑殺。而項羽能夠這麼迅速在一夜之間坑殺二十萬秦軍,想必採取的就是這種京觀的方法,如果挖坑填埋的話,不知道要用多少天。


廣西鹿寨現在保存的一處京觀遺址,萬曆三年,廣西鹿寨有民造反,被明軍鎮壓,斬五百一十於頭,在此築成京觀回看二十四史,這種情況比比皆是:司馬懿討遼東公孫淵,誅殺公卿及以下七千餘人,築為京觀鄧艾破蜀,使於綿竹築臺以為京觀,用彰戰功。

所以,京觀雖然在當時戰場上看來是稀鬆平常的事情,是勝利方的榮耀彰顯,但是在現在看來這就是屠戮與殘暴,我們要將其放在當時的歷史情形下去看,也許這也是當時戰爭文化的一部分吧!



吃完小龍蝦,看著那一大堆殼,感覺沒那麼可怕啊!還有吃魚籽的,吃魚醬的,吃螞蟻粉的,還有…………那密密麻麻的屍體,如果變成他們的同類,嚇死人了,我好怕怕!




無我無瓜


不請自來,我是昊濤說史。戰爭永遠是殘忍的。古代戰爭,兩軍肉搏廝殺,建功立業,用獻血鑄就百世功名,功名背後伴隨的永遠都是血流成河。 回顧中國古代戰爭史,會發現一個詞語"京觀",每座京觀背後都有一個殘忍的故事。那麼"京觀"又是什麼呢?

古代戰場上,勝利者為炫耀自己的功績,便會將敵軍的屍體或頭顱集中在一起。鑄成一道人牆,

這道人牆就被稱之為:“京觀”。張岱的《夜航船》中就說到了京觀:“京,謂高丘也;觀,闕型也。古人殺賊,戰捷陳屍,必築京觀,以為藏屍之地。古之戰場所在有之。”

根據史料記載,“京觀”在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是在烽煙四起的春秋時期。當時,晉楚兩國交戰,楚國勝利,為了震懾其他諸侯國,楚國將晉人的屍體整齊擺放於城牆之外,形成一道駭人的墳冢。由於,這個舉措有十分強大的威懾力,所以,即便它十分殘暴,但是,各個諸侯國並沒有明令禁止京觀,反而有一股越行越盛的風氣。

到了隋朝時期隋煬帝楊廣三徵高句麗失敗,士兵死傷無數,高句麗將戰死的隋朝士兵築城"京觀"。唐朝時期,高句麗與唐交好,李世民派人摧毀了所有的"京觀"。讓他們的屍骸入土為安,唐太宗此舉也算是好事一樁。

根據統計,中國歷史上出現過的京觀多達七十餘次,所用屍體超過三十萬具。 而最大的京觀是在東漢末年黃巾起義時期,皇甫嵩鎮壓了這一次起義,並用十萬敵軍首級鑄成了一個巨大的京觀

。可以說,就是這樣一個殺人機器似,被當時的統治者極力推崇,因為,憑他一己之力保住了統治階級地位和權力。在史料中皇甫嵩的形象大多是正面積極的,可見《後漢書》在其中描寫的皇甫嵩,字裡行間裡都是作者對其的讚歎和推崇。


儘管“京觀”這種方式非常殘忍,不過古代戰本爭來就是你死我活的遊戲,無所謂殘忍不殘忍的,所以古代戰爭的戰場上,比我們在電視劇中看到的要恐怖百倍。


昊濤說史


首先說一說什麼是京觀,在古代中國有一項不那麼文明的交戰慣例,戰勝的一方將戰敗的一方陣亡者的屍體堆積在大路兩側,覆土夯實,形成一個大大的金字塔形的土堆,叫做京觀或者武軍。

京觀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最初出現時是為了震懾其他的諸侯國,因為起到的震懾作用十分強大,所以即便他十分殘忍,但是眾多諸侯國也沒有廢除他,反而形成了一種風氣。

據記載,歷史上有記載的京觀多大七十多次,所用屍體幾十萬具,京觀的出現,總會伴隨著戰爭,在戰亂時代,受苦的總是百姓,正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麟藺躪


古人打仗的時候,戰勝的一方總將敵國的士兵屍估收起陳列,築為京觀。

杜元凱注《左傳》有云:“積屍封土於其上,謂之京觀。”

意思就是將敵軍的屍體堆在道路兩旁,蓋土夯實,形成金字塔形的土堆,而不是後來者把人頭砍下堆起來,裸露於野數年之久,聳人眼目的場景。

所以,我們在史書上看到的“京觀”,也可以看成“阬之”,又通“坑之”。所以,這就牽出一樁無頭公案了。

見於《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計曰:“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阬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

我們在各個頭條網頁,都有看到是白起將趙降軍活埋的句子,到底是活埋還是先斬殺再埋,這裡可以看出來是什麼一回事了。


從列傳看出,白起確實是“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皆阬之,這就不是活埋了。

就因為這個事情,白起原先的目的僅僅是“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就一個理由就將降卒全部殺死了,這就是非常殘忍的一件事情了。

當然,如此惡行,白起後來也得到了報應。

那麼,所謂的“阬之”其實也就是變相地“築京觀”了,其目的就是要趙人恐懼,讓他不敢興起與秦國作戰的勇氣。所以,後世之人,明明知道白起的這一個做法是殘暴行為,但是他們卻學了個十足十,甚至還有君王操親自操刀上陣,目的就是讓別人來畏懼他的威名。

五胡十六國時,建立胡夏國的赫連勃勃,也幹過築京觀的事情。

見於《魏書·卷九十五》:劉裕攻長安。。留子義真守長安,屈孑(赫連勃勃)伐之,大破義真,積人頭為京觀,號曰“髑髏臺”

(骷髏臺)

白起、赫連勃勃都是史書上惡行累累的人,他們這樣築京觀,那是人性之惡。但古之名將者,記錄在史書上的名聲比較好的將領,也有幹過這樣的事情。破蜀名將鄧艾,在綿竹大破蜀軍後,也幹過這些事情。

見於《後漢書·卷七十一 ·皇甫嵩列傳》:嵩復與鉅鹿太守馮翊郭典攻角弟寶於下曲陽,又斬之。首獲十餘萬人,築京觀於城南。見於《三國志·卷二十八》:艾至成都。。。使於綿竹築臺以為京觀,用彰戰功。

從一樁樁,一件件來看,京觀原來是將在戰場戰死的敵人屍首收起來,陳列在某個地方,然後在上面積土成堆,為的是顯示己方的武功,所以也叫做“武軍”,但發展到後來,就發展到了斬殺俘虜來築京觀。

戰爭,本來就已經非常殘忍了,雖然爭伐是受君王所命,這無關於道德,但是還要拿士兵們的屍體來作京觀,那就是不人道的事情了,斬殺仍虜就更要不得。

所以對一些相對有“認知”的將領來說,他們是非常反對這種事情的。

比如名將檀道濟就反對這種做法,見於《宋書·檀道濟列傳》:凡拔城破壘,俘四千餘人。議者謂應悉戮以為京觀。道濟曰:“伐罪弔民,正在今日。”皆釋而遣之。於是進據潼關,與諸軍共破姚紹,長安遂平。

(檀道濟)

由此可見,築不築京觀,根本無關於國家的興衰。

孔夫子說,勇者無懼,智者無憂,仁者無敵,這是非常有道理的。一個國家的興盛,必然來自於國家內部是否清明,而不是單靠強悍的暴力來鎮壓民眾,但是又有多少崇尚暴力的君王又能明白這個道理呢?

所以,歷史上春秋五霸的楚莊王,對這個種事情就有過高度的認識,他認為,“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者也。”

這就是對國家使用武力時最好的定位和思考。(也叫不戰而屈人之兵)

因此,我們如果要去批判“京觀”的殘暴,還不如去批判戰爭的殘暴。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剛日讀史


京觀,又稱“武軍”,是指將敵人的屍體或頭顱堆在道路兩旁,用夯土壘成金字塔形狀的土堆。用以炫耀武功或震懾敵人之用。

京觀當然很恐怖,極其恐怖。恐怖的原因來源於動物對死亡恐懼的天性。

我們人類作為高級動物,心智進化的更加完善,對生命的意義理解的更加透徹。與其說是成堆成堆的屍體的恐懼,不如說是對死亡的恐懼。

試想一下,兩軍打仗,當一方走在路上,看到路邊有一座京觀,成堆的頭顱堆成堆,不停的滲著鮮血,蠅蟲嗡嗡嗡的圍繞在屍首周圍,首先是視覺上的直觀衝擊,其次是心裡上的膽怯,很有可能下一個堆在上面的就是自己的頭顱。這種無限接近死亡的感受,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

對士氣的打擊是致命的。


始終先生


京觀,古代為炫耀武功,聚集敵屍,封土而成的高冢。這個是古代勝利者對戰勝敵人的高興,也許殘忍,但是卻很正常。


立殘陽


古代傳播媒介沒那麼發達,武將用這種方式是一種功績炫耀傳播2、起到對剩餘敵人的威懾3、鍛鍊自己手下士兵的膽魄4、長期血戰導致有一些武將難免有心理障礙 再加上古代又沒有心理導師 武將通過一些東西達到一種心理的宣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