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卖女儿,逼老婆改嫁,从小太监到九千九百岁,全凭背后的女人

这个颇具神话色彩的男人就是魏忠贤,明朝后期的宦官,在明熹宗时期,极受皇帝宠爱,在朝中更是横行霸道,目空一切,可谓是权倾朝野,无人敢疑。当时的朝廷,皇帝不问世事,国家大事都由他一人把控,以致当时的人们

“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他掌权之时,错杀忠臣、良民无数,只要是不听他话的,或是他看不顺眼的都难逃一死,他还为自己建立祠堂,受世人供奉,还著书来宣扬自己,如《三朝要典》、《东林点将录》,他做这些的目的无非是想名留青史,不过,他也确实达到了目的,名字确实传了下来,不过是臭名罢了!

22岁卖女儿,逼老婆改嫁,从小太监到九千九百岁,全凭背后的女人

魏忠贤

不过,先抛开他的那些丑恶的行为来说,它能够从连一个饭都吃不上的人,混进皇宫,无依无靠的从一个小太监做到了秉笔太监,被称为九千九百岁,一时间权倾朝野,它自身的能力是值得肯定的,除了他自身的能力外,他还仰仗这一个女人,甚至可以说,他之所以能够发家,完全凭借着这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熹宗皇帝的乳母——客氏。

22岁卖女儿,逼老婆改嫁,从小太监到九千九百岁,全凭背后的女人

客氏

要想搞清楚魏忠贤与客氏这个神奇女子的关系之间的,我们还有必要了解一下魏忠贤早期的生活经历。

魏忠贤跟大多数的宦官不一样,因为在一开始的时候,他还是一个正常人,过着正常的生活,他决定进宫做太监时,年龄已经很大了。他出生在河北肃宁的一个偏僻乡村,这个小乡村因地理位置偏低,连年发生水涝灾害,又加上离京师距离较近,一些王族大臣争相圈地,使耕地面积大大减少,又加上收成不好,百姓苦不堪言,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很多人家甚至都吃不上饭,难以度日。

但魏忠贤家里的情况还算可以,因为家里边有一块大小还算可以的耕地,虽算不上什么富贵人家,但是至少可以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所以小时候的魏忠贤还算得上是无忧无虑。如果说魏忠贤是一个老实人,正常生活,娶妻生子,安稳度日并不是一个难题。但魏忠贤并不是一个老实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坏孩子,他小的时候就不爱学习,没上几天学就退学了,这也导致了他最后都没能认识几个字,他整天都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眼看着他一天天长大,父母心想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于是商量给他娶一个媳妇,心想说不定这样他就能够来老实一点,安稳生活。没想到,娶了媳妇之后他并没有改变,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又学会了赌博、嫖娼,因为他生性狡诈、凶狠,所以他在赌博上没少吃亏,到后来,把家里唯一一块地也输了出去,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也断了,因为这件事他爹活活被他气死,他的母亲、媳妇纷纷改嫁,他为了还自己的赌债把自己的女儿卖给人家当童养媳。这一年他22岁,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连口饭都吃不上,这个男人跌入了人生的低谷。

22岁卖女儿,逼老婆改嫁,从小太监到九千九百岁,全凭背后的女人

肃宁地势图

这要是放在一般人身上,估计都没有勇气活下去了,但魏忠贤不是一般的人,他不想这一辈子就这样了,他也不甘心就这样了,所以他很清楚,必须做出改变。他也做过很多的设想,如果继续做农民,十分累不说,还挣不到钱;如果去做生意的话,连本钱都没有,无法开始;去做苦力的话,一辈子都不能出人头地;一番思想斗争下来,他下定了决心,去做太监,干的话不累,而且还有机会接触到皇帝,若能得宠,必能平步青云,登上人生巅峰。下定决心的魏忠贤立马开始行动,据《明史》记载,因为没有一点钱,只能自己动手净身,因操作不当,导致了大出血,当时的场面十分残忍,幸好遇到了一个和尚搭救,才使得他保住了一条命。后来稍作休整后,魏忠贤就开始启程,一个人一路要饭,一路颠簸,经过了一个多月,终于到达了京师的永定门脚下,此时的魏忠贤,在雄伟壮丽、繁花似锦的国都前面,显得更加的渺小、无助!然而谁也没想到,面前这个无依无靠的乞丐,会成为日后权倾朝野、呼风唤雨的秉笔太监,朝野之上无人敢疑,被称为“九千九百岁”仅次于皇帝之下,也就是这个小太监日后拉开了中国历史上最昏暗的宦官专权序幕,使大明王朝陷入黑暗之中。

22岁卖女儿,逼老婆改嫁,从小太监到九千九百岁,全凭背后的女人

紫禁城

提起魏忠贤的奋斗史,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孙暹,也就是这个人对魏忠贤的同情和赏识才使得魏忠贤能够进入皇宫,开展自己的阳光大道,在孙暹的努力下,魏忠贤如愿的进入了皇宫,但跟他想象中不一样的是,他进宫之后才明白,想做一个优秀的太监也并非易事,这也是一门看资历、拼经验、比后台的差事,但是此时此刻已经是骑虎难下了,只能硬着头皮小心翼翼地往前走,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他刚开始进入的部门是一个叫甲子库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干的都是一些脏活、累活,比如扫地、挑水这些都是他们的日常工作,这里的人毫无地位可言,谁都可以指使你,命令你,你只能选择顺从。因为魏忠贤深深的明白,在这样的皇宫深院中想要往上爬,一定带记住两点:一是忍,皇宫里边人多眼杂,关系网十分复杂,所以一定带能够忍常人所不能忍,否则很有可能悄无声息的离开这个美丽的世界,所以说,只有忍,再忍,才能使自己有命活着,才有可能等到机会;二是,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往上爬的机会,任何一个对自己有利的人。魏忠贤就做到了这两点,他在任劳任怨工作的闲暇时间里,发挥自己的长处,认识了一个厉害的人物——魏朝,他是万历、泰昌、天启三朝的太监,在宫中的人脉颇广,虽说没到呼风唤雨的地步,但至少也是说一不二。而且魏忠贤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他的机会来了,所以魏忠贤认识了魏朝之后,变得更加听话,百依百顺,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姿态放得特别低,终于打动了魏朝,魏朝心想,都这么熟了就帮帮他吧,于是就给他换了一个职位“典膳”,说到底不过是一个管饭的,但是对于他原来的工作来说,能够料理后宫嫔妃的用餐已经是很不错了,况且这个时候,他管的是王才人的饭,王才人是谁,那可不一般,熹宗皇帝的生母,朱常洛的媳妇,是不是听起来很厉害,不过在当时,并不是这样,因为那个时候朱常洛还不是皇帝,也不是太子,皇帝是他的兄弟,但在怎么说王才人也算是金枝玉叶了,所以魏忠贤还是挺开心的,心想这一下终于可以接近权力中心了。

22岁卖女儿,逼老婆改嫁,从小太监到九千九百岁,全凭背后的女人

魏朝,魏忠贤的“兄弟”

在开心之余,魏忠贤告诉自己一定待好好工作,为自己以后的道路打下一个好基础,不过,这个时候老天给魏忠贤开了一个玩笑,他刚工作了没几天,就失业了,然而不是因为他做的不好,而是王才人死了,王才人死之后魏忠贤就被从典膳的位置上扯了下来,这还不打紧,更要命的接之而来,著名谏臣杨涟上书关于太子一案,得到了光宗的赏识,其中牵连到了魏忠贤,这使魏忠贤十分的很害怕,因为在以前,谏官的话就是杀人的刀,他别是对于他这种没有背景、没有依靠的人,此时此刻,他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去找他的拜把子兄弟,魏朝,因为此时此刻只有魏朝能够帮助他,魏朝一看自己的好朋友此时此刻哭得昏天黑地的,心一下就软了,决定帮他一把,但魏朝在这种大事上也说不上话,所以只能去找自己的大哥——王安(秉笔太监),在宦官里边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因为他之前对任劳任怨的魏忠贤有所听闻,又加上魏朝的关系,所以就打算帮他一把,

“力营救之,遂于李选侍宫中李进忠为一人,外廷不知也。”《明史纪事本末》,从中可以看出,王安来了个瞒天过海,把他换了一个名字,“李进忠”,之后来照看李选侍,因为王才人死后,朱由校年纪还小,所以光宗皇帝就让最宠爱的妃子李选侍照看朱由校,这就使的魏忠贤再一次到了大明未来皇帝朱由校的身边。

22岁卖女儿,逼老婆改嫁,从小太监到九千九百岁,全凭背后的女人

熹宗皇帝,朱由校

而且不仅如此,就是在这时候,魏忠贤与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见面了,这个女人对他之后成长之路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这个女人就是客氏——熹宗皇帝的奶妈,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魏朝的“对食”,何为对食,其实就是古时候太监和宫女的一种关系形式,因为以前的太监和宫女在宫里边可能会感到寂寞无聊,所以他们也会去找派遣的方式,那些得宠的太监就可以和自己中意的宫女谈恋爱,宫女可以照顾太监的饮食起居,可以一起吃饭,但不能够睡在一起,所以这种关系称之为“对食”,所以对食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夫妻关系。他们两个算是门当户对了,一边是大太监魏朝,一边是皇帝的奶妈,况且这不是一个一般的奶妈,因为光宗皇帝仅仅在位一个月的时间就撒手人寰了,在顾命大臣杨涟等人的帮助下,朱由校顺利登基。

在这之后,客氏算是到达了人生巅峰,熹宗皇帝对自己的奶妈,十分的宽容、十分的尊重,甚至封她为“奉圣夫人”,她也是一个会享受的人,当时她穿的衣服比皇后的衣服还要华丽,她还可以在皇宫里边乘坐轿子,要知道有些大臣为国家拼了一辈子都没有资格,但是她做到了,其实古时候皇帝的奶妈大多在皇帝长大之后就一离皇宫了,但是熹宗皇帝没有放他走,也是有原因的,因为熹宗皇帝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父亲整天担忧自己的位置根本无心管他,这就使的年纪小小的熹宗皇帝十分的孤独、无助,恰恰就是这个时候,出来了一个人陪他玩,陪她笑,而且还不会因为规矩而责骂他,所以朱由校就十分喜欢她,爱跟她呆在一起,可能在熹宗皇帝的眼里,客氏就是母亲一样的存在,所以客氏在熹宗皇帝心里的地位没有人可以替代。

22岁卖女儿,逼老婆改嫁,从小太监到九千九百岁,全凭背后的女人

熹宗皇帝与客氏

就这样,魏忠贤接触到了当时最有权力的女人,也是自己兄弟的女人——客氏,但其实在魏忠贤的心里没有永久的关系,只有永远地利益,他想要的是出人头地,而不是朋友兄弟,为了实现理想,他根本顾不上兄弟情谊,他将目标指向了客氏,面对一个女人,可比接近一个男人简单得多,对于女人,你只需要靠近她,吸引她就行了,而且,魏忠贤是一个狡猾的人,他可不会盲目行动,魏忠贤是看准了时机的,因为当时魏朝太过忙碌,根本没有时间陪伴客氏,

“然朝以侍安,又承事太孙,多部暇。”《明史纪事本末》,这就使的客氏心里很是不爽,因为现在的她不缺吃、不缺穿,也不用去依靠别人,他所需要的就是一个能够陪在她身边的人,而魏忠贤也恰恰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就刻意地接近客氏,一来二去的,终于引起了客氏的注意,没过多长时间,他们两个就明目张胆的在一起了,这震惊了魏朝,自己莫名被自己的好兄弟带了绿帽子,而且还敢怒不敢言。至此,魏忠贤得到了当时最有权力的女人的帮助,赶走了魏朝,升了官,但他似乎并没有满足,因为他的梦想还远不止如此。

22岁卖女儿,逼老婆改嫁,从小太监到九千九百岁,全凭背后的女人

魏忠贤

接过了魏朝的职位后,他将目光放在了王安身上,毕竟要想做太监的最高位置——掌印太监,必须解决掉王安这个拦路虎,当时的王安出任秉笔太监,按照以前的规矩来说,掌印太监的职位空缺后,由秉笔太监代替,所以皇帝下旨说由王安出任掌印太监,然而以前的官场里边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皇帝提拔你的时候,一般都会谦虚几句,说什么:臣的能力不足,难以当任什么的,其实皇帝心里也明白,你是谦虚的,所以会再下一道旨,让你必须、立马上任。所以混迹官场几十年的王安按照常理谦虚的对皇帝说:臣的才能浅薄,不足以胜任。试想,王安当时肯定心里美美的在等待着皇帝另一道让他上任的诏令,但历史在这个时候给王安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诏令是等来了,不过内容是既然你感觉自己当不了,那就算了,还魏忠贤来吧。王安当时一定理解不了,到嘴的鸭子怎末就飞了?

其实,这还是魏忠贤搞的鬼,在魏忠贤的怂恿下,客氏选择办帮他,一方面魏忠贤是他的对食,另一方面在王安担任顾命大臣的时候曾经得罪过客氏,所以她一直怀恨在心,借此机会,他又在皇帝的耳边吹了吹风,面对自己最亲、最信任的乳母,熹宗皇帝自然选择相信,所以,就这样,魏忠贤明目张胆的做到了掌印太监的位置上,走到了职位的巅峰。

22岁卖女儿,逼老婆改嫁,从小太监到九千九百岁,全凭背后的女人

得势后的魏忠贤

魏忠贤得势后,并没有停止自己贪婪的目光、杀戮的脚步,他直接将目光放到了东林党的身上,起初的时候,他并没有打算与东林党为敌,甚至还向他们示好,希望他们可以接纳自己,承认自己,可结果并不使他满意,那些傲娇的读书人根本就不把他放在眼里,这就使得魏忠贤心里边很是不爽,使得他将魔爪伸向了东林党。

一开始的时候,魏忠贤想找他们的麻烦,但是无奈他们这些东林党都是一些爱国、为民的志士,就像是铜墙铁壁一样,一时间令魏忠贤无从下手,经过一番考虑后,他决定从汪文言下手,这个人比较特殊,早期的时候只是一个狱吏,交了很多的朋友,有好有坏,完全凭藉着自己的能力变成东林党的中心,正在考虑该如何搬倒汪文言的魏忠贤,突然接到消息,在辽东地区战败的熊廷弼花重金托汪文言在朝中疏通关系,希望能是自己免于一死,于是魏忠贤抓住了这一把柄,将矛头指向了汪文言,汪文言被捕入狱,面对许显纯无情的折磨、疯狂的逼问,汪文言一个字也没说,也没有听他们的制造诬陷东林党的伪证,最终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在牢中走完了他的一生。就这样,看似坚不可摧的东林党被魏忠贤撕开了一条裂缝,并且在不久的将来,将被魏忠贤彻底撕碎。

22岁卖女儿,逼老婆改嫁,从小太监到九千九百岁,全凭背后的女人

汪文言,东林志士

汪文言死之后,谏官杨涟终于按捺不住了,他再也不想看魏忠贤继续胡作非为了,他决定上书皇帝治魏忠贤得罪,他罗列了魏忠贤的二十四条罪名,其中包括魏忠贤颠倒黑白、残害忠良、贪污腐败的种种事件,每一条都够魏忠贤死一次,然而遗憾的是,当时的魏忠贤的势力太大,这封信根本就没有到皇帝的手里,到了魏忠贤的手里,看了之后,冒出一身冷汗,他心想,杨涟不除终究是个祸害,所以以杨涟受熊延弼贿赂的罪名将杨涟抓入狱中,又拿出了伪造的汪文言的证词,使得这个案件“铁证如山”,对于审判他的徐显纯来说,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案件,因为如果他招供的话,死路一条;不招供的话,在严刑之下,他也别想走出这个牢狱半步,都说明末时期东厂的牢狱如地狱一般,一旦走进去,就别想活着出来,杨涟就是如此,当时被折磨的体无完肤,全身上下没有一块好的皮肤,简直是血肉模糊,而且还在朝堂之上被脱掉的衣服,对于一个文人来说,他的心理已经被完全摧残,又加上肉体的痛苦,终于在天启五年七月,离开了人世。

22岁卖女儿,逼老婆改嫁,从小太监到九千九百岁,全凭背后的女人

杨涟,东林党最后的屏障

杨涟的死亡,直接标志着东林党彻底的瓦解,和大明王朝将陷入最为黑暗的宦官执政时期,自此魏忠贤在朝中更是肆无忌惮,目空一切,让人们称他为“九千九百岁”地位仅此皇帝之后。观魏忠贤上位史,你就会发现,客氏绝对有很大的功劳,可以说如没有客氏的帮助,绝不可能有魏忠贤的权倾朝野,说不定到头来都只是个小太监。


《明史纪事本末》

《明史其实超好看》

《明史原来是这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