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雍正在死之前回憶當初繼位時的詔書,被自己改的一幕,大家認為有沒有可能是真的?

愛歷史的小蝸牛


首先要說明的是影視作品《雍正王朝》中的最後一集在雍正看他的死敵八王爺允禩的“絕筆信”的時候出現的包括雍勾結同隆科多弒父並篡改傳位遺詔的場景,並非雍正的回憶,這些畫面的片段展示,其實是在展示這些“誣陷之詞”大多都是來自於以八王爺允禩為首的八爺黨的處心積慮的造謠誹謗。

目的也很明確,就是要說明雍正下狠手處理八爺黨,用最嚴厲的甚至是帶有嚴重的任何侮辱的手段處置八王爺允禩和九王爺允禟是在被逼無奈,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的總爆發,也充分的闡述了發起於康熙朝的“九子奪嫡”的慘烈和冷酷。

關於雍正的“得位不正”的傳說和觀點,自雍正朝開始就已經流傳甚廣,這些流言的不斷傳播對雍正的執政以及推行新政都產生了相當負面的影響,這種影響已經涉及到了對雍正本人的歷史評價,因為在一個不短的時期內,老百姓對雍正的認識一直都是負面居多,這些負面造成了雍正是一個“暴虐殘酷”,“得位不正”,“橫徵暴斂”甚至是“貪婪好色”的“暴君”。

對於這樣的一個負面的評價,雍正其實是十分委屈,當然也十分的惱火。他本人也做過一些“解釋工作”,寫了一個替自己辯解的《大義覺迷錄》,但是,這個《大義覺迷錄》所暴露的皇室的內鬥信息量太大,同時也評論了他的皇阿瑪康熙晚期的懶政和弊政的問題,所以,這個辯解是不成功的,反而因為“爆料太多”而引起了朝野更多的議論,所以乾隆繼位不久,就立刻收回並銷燬了《大義覺迷錄》。

其實,關於雍正是通過修改傳位詔書得到皇位的傳說是所有關於雍正的各種謠言最不靠譜的一個“故事”,編這個故事的人,應該主要靠自己的想象和大量的野史傳說。

這個故事的版本有好幾個,僅僅就傳位詔書的篡改方式的說法就有至少兩個。

第一個是說康熙的傳位詔書上寫的那個繼承人是十四阿哥胤禵(禎),雍正把“十”改為“於”,把“禛”改為“禛”,於是傳位詔書就由“傳位十四子胤禎”變成“傳位於四子胤禛”。

這個版本的問題在於,皇帝的兒子在稱呼當中一定是“皇X子(比如皇十四子)”,所以上述的篡改是不成立的。如果詔書上寫的是“傳位皇十四子”,那麼就是把“十”改為“於”也只能是“自取其辱”,因為“傳位皇於四子”肯定說不通。

另外,有聰明的人指出,“於”的繁體字是“於”,把十改成“於”這個說法應該是在“簡化漢字”已經推行之後的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以後了。其實這是一個誤解,在中國的漢字當中,“於”和“於”是有區別的,除了用作介詞之外,是不通用的。在詔書當中用“於”是正確的。

第二個修改版本,就比較高級一點,說明編這個版本的人,用了心思,也讓這個“修改詔書”看起來更像是真的。

這第二個版本是在電視劇《雍正王朝》當中出現的版本,這個版本是把“十”改為“第”(具體參看電視劇)。

經過這樣的更改,“傳位皇十四子”,就變成“傳位皇第四子”,這樣看起來就通順多了。但是,“皇第四子”肯定不是一個通常的對皇子們的標準稱呼,這種怪異的稱呼出現在皇帝的詔書當中似乎是很不嚴肅的事情。

對於修改詔書的這個故事,還有一種反駁意見,那就是清朝的皇帝詔書都是用滿漢對照的方式“雙語”書寫,這樣的情況下,僅僅修改漢字是無法過關的。

雍正通過修改詔書篡奪帝位的故事,大概不需要太高的智商就可以看出其中的諸多漏洞,令人深思的其實是這個故事背後透露出的一個群體性的情緒,這個情緒就是對雍正繼位的“不服,不滿”以及“仇視”和“仇恨”。

雍正在九子奪嫡當中勝出,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整個八爺黨甚至是已經勢弱的太子黨都是很不服氣的。而雍正登基之後,對於暗地裡勾結在一起給自己挖坑下套的八爺黨也是不斷的打壓,同時,雍正推行的一些新政也觸及到了包括讀書人在內的士紳集團的根本利益,這樣兩種勢力就自然的合流,成為雍正巨大的對立面。

而文人們最輕車熟路的本事就是“口誅筆伐”,編個把故事噁心雍正算是小兒科。


步武堂


雍正矯詔篡位之說由來已久。究其原因,愚以為有這麼幾點。一是康熙駕崩的突然性,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之前數月還狀態甚佳,巡幸遊獵,不在話下。當年十一月,康熙突然病重,沒幾天就駕崩了,事發突然,不得不令人存疑。二是雍正繼位的意外性,康熙六十年至六十一年,最得聖心的要數十四阿哥胤禵。胤禵位列大將軍王,手握重兵,又得康熙信賴,滿朝文武或許皆認定胤禵會是後繼之君,但意外就意外在,最後繼位的卻是冷麵王胤禛。三是雍正繼位後,一系列新政得罪了大幫士紳,加之雍正的政敵,八爺黨等人作怪,雍正矯詔之說也就開始甚囂塵上了。


那麼雍正到底有沒有矯詔呢?這個問題也是眾說紛紜,而且一直被爭論了數百年。有人說雍正矯詔篡位,也有人說雍正是無詔篡位。流傳下來的康熙遺詔,一式四份,分別收藏於臺灣故宮、遼寧省檔案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康熙遺詔證明"十"字改成"於"字純屬無稽之談,因為在那個年代,於字是這麼寫的。

而且,遺詔分滿、漢、蒙三種文字。並不是你想怎麼改就怎麼改的。駁斥了矯詔傳位說,康熙的遺詔就能完全讓人信服嗎?並不能。康熙遺詔乃是雍正登基後昭告天下的,並不是康熙的真跡。雍正繼位後,是完全有能力命人偽造出一份遺詔的。

沒有確切的證據,雍正是否篡位仍是一個謎題,我們只有等待越來越多的實證,才能解開這歷史之迷。

雍正王朝中,通過曾靜的敘述,一幕幕畫面,出現在雍正的腦海中。"弒父,逼母,屠弟"這些故事令雍正心驚肉跳,直冒冷汗。根據這些畫面,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說法。


康熙駕崩,完全是因為喝了胤禛進的湯藥。之後,雍正與隆科多密謀,矯詔登基繼位。因為母親烏雅氏反對雍正繼位,雍正又逼死了自己的母親。然後就是雍正對兄弟們痛下殺手了。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如果第一條弒父成立的話。那麼第二條逼母及第三條屠弟也是極有可能的。畢竟雍正的兄弟們,除了老十三、老十七外,在雍正朝活的瀟灑的並不多。史料記載,老三老八老九皆死於圈禁之中,八爺九爺在雍正四年(1726)就歸天了,三阿哥胤祉則於雍正十年死於禁所。老十,老十四一直被圈禁,在乾隆年間才重獲自由。雍正對兄弟們不友好是事實,那麼雍正有沒有弒父篡位逼母呢?

雍正王朝是根據歷史改編而成的,也呈現了開放的觀點。關於雍正合法繼位和矯詔篡位這兩種說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認為雍正弒父、逼母的可能性極小。畢竟康熙被稱為清聖祖,一生可謂閱人無數,如果康熙對胤禛、隆科多的脾氣,心性都不瞭解,又怎麼可能委以重用呢。康熙可能一直在替雍正佈局,否則,也就沒有隆科多,年羹堯的節節高升了。如果沒有雍正的鐵腕改革,清朝也不會有康乾盛世,康熙傳位雍正,方體現其聖明,反之,康熙如果傳位給其他阿哥,大清或許不會有276年之久。


風雪夢不逝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先說結論:據考證眾多史料,雍正繼位,有他多年努力的必然性,也有封建道德和法律的合理性,篡位或改遺詔,從現在,所掌握的證據看,是立不住腳的,或者說,證據是不充分的。

下面我們來說原因:

▶雍正改遺詔,是低級錯誤,不可能犯。

關於改詔,普遍說法為:“聖祖皇帝原傳十四阿哥胤禵天下,皇上將‘十’字改為‘於’字篡了位”。

但凡瞭解清代皇子的稱呼方式和遺詔起草、發送程序就不可能,被這種說法矇蔽。那時候書寫皇子順序必須加上“皇”字,如皇四子、皇十四子之類。可見將“皇位傳皇十四子”中的“十”改變“於”,只會出現“皇位傳皇於四子”的笑話。更何況當時首先寫就的遺詔是滿文而不是漢文,將滿文之“十”字改為“於”字絕不像漢文那麼容易。胤禛向來聰明過人,諒其不會幹出此等蠢事。

▶說雍正毒死他老子—康熙,而後自立。這個也很扯淡。

關於下毒,大家是這麼說的:“康熙老爺子病了,於是胤禛派人送加了毒藥的人參湯”,於是老爺子就一命嗚呼,來不及立儲君,就駕崩了,雍正從而自立為帝。

據有關史料記載,康熙皇帝在世期間,最反對喝人參湯。康熙皇帝此次生病,患的又是重感冒,感冒發燒之際,豈肯以火益火?其次,雍正若真下毒以求自立,當時康熙派他代辦祀天大典,他完全沒有意料到康熙會突然駕崩呢?直到康熙急詔他,他才慌忙趕到?因此,說下毒太扯了。

隆科多假傳聖旨,更靠不住。

還有一種說法:“康熙病重,降旨召胤禵來京,其旨為隆科多所隱,先帝賓天之日,胤禵不到,隆科多傳旨遂立當今。”

若康熙真的料到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以他的精明,他肯定要把儲君之事處理好,因為他很清楚,他的那一堆兒子,都不是省油的燈,而他生病到他去世,足足有8天時間,完全足夠他辦清楚這件事了,但他沒有,又怎麼可能下詔召回十四呢?另外,為康熙皇帝起草詔書,按例由內閣撰文,交兵部所管驛站發出。隆科多隻是負責宿衛,不是內閣大學士,也不是兵部堂官,無論如何,也不能一手遮天,包辦一切。

▶雍正繼位,有歷史的必然性

康熙第二次廢太子以後,胤禛就積極加入儲位之爭中,但他生性謹慎,毫不張揚,一切都在秘密進行,主要做了2件事:

一、盡一切可能,獲得康熙的信任和寵愛,表現在,辦差盡心盡力、對待兄弟寬慈仁厚,即使廢太子,他也沒有落井下石,對爭奪儲位的幾位親王的劣跡,他從未揭發,經常請老皇帝賞花看戲遊園,享受天倫之樂。這一切贏得了康熙的大加讚賞。

二、千方百計壯大隊伍,擴張勢力。

多年細心經營,謙卑做人,他拉攏了川陝總督年羹堯、湖廣提督魏經國、副都統常賚、四川布政使戴鐸、河南開歸道戴錦、蘭州府同知沈廷正、清江理事同知馬爾齊哈、內閣中書博爾多、步兵統領隆科多、皇十三子胤祥等等。這個集團人數雖不算多,但活動能量卻大得出奇。甚至還將康熙皇帝十分信任的大學士李光地也拉到自己一邊。兼以其中一些人如年羹堯、隆科多又身處要津,在當時就已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政治勢力。正是在這些艱苦細緻工作的基礎上,胤禛才在康熙皇帝死後順利地繼位為君,在康熙末年的爭儲鬥爭中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最後,影視劇作為藝術,對歷史不可能一味尊重,需要留給觀眾一些想象空間,但作為歷史,我們需要尊重客觀事實。

我是七分讀書,分享歷史,趣味讀書,歡迎關注,謝謝您。


七分讀書



首先確定一下問題是就雍正王朝電視劇來說,那麼宋安之來說說這個問題。

題主肯定沒有好好看電視劇!雍正臨死時是看了老八的信以後產生幻覺,覺得老八來了。

至於改詔書那一幕,是湖南曾靜交代謠言內容之時,配合的畫面,並非是真的。因為在雍正王朝電視劇中,雍正的繼位是無可爭議的,第二十集已經給了觀眾很明確的答案了,那便是雍正根本沒有篡位。

說完電視劇,宋安之再來說說真實歷史。

歷史上雍正是否篡位的確有爭議,雖然詔書不能改。但問題是康熙遺詔並非康熙帝親筆所寫,而是康熙駕崩以後,先由隆科多口宣,在三天以後遺詔才正式出來。

遺詔的確不能改,但三天時間,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間,當然也不能以這個來確定雍正是篡位的,只能說有所爭議。

而且康熙晚年對老十四和老四態度其實也有點曖昧。說想傳位老十四吧,可老十四這個大將軍王自始至終爵位不過貝子,並非是王爵。說想傳位老四吧,雖然讓老四去祭天什麼的,但對老十四也的確很是重用。

關鍵是康熙其實死的有些突然,不然怎麼可能沒有留下遺詔或者明確指定繼承人呢。

所以雍正是否篡位的確有所爭議,不過宋安之說這些並非認為雍正是篡位,只是客觀簡單的說說這個爭議,還請大家理智看待。

以現實來看,雍正登基以後,治理國家還不錯,不管是不是篡位,最起碼在那個歷史時期,他走上了歷史舞臺,還是沒錯的。


宋安之


首先現在很多人認為雍正是篡位的主要依據,就是在當時雍正篡通隆科多將遺詔上的“傳位十四子”改成“傳位於四子”。其實這根本不可能,當然其原因不是什麼漢字的十與於是跟滿文不一樣的什麼的。



究其原因在於康熙的遺詔中根本就沒有出現過這段話。在現今保存在遼寧省博物館所收藏的“康熙遺詔”中自始至終都沒有出現過什麼“傳位於四子”這句話,而只有“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輿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佈告中外,鹹使聞知。”這樣的一句康熙要將皇位傳給雍正的話。



當然並不是說“康熙遺詔”說要將皇位傳於雍親王皇四子胤禛,雍正的繼位就是完全合法的。實際上在當時這份遺詔是在康熙逝世,雍正登基後才頒佈天下的,這份遺詔也並不是康熙自己寫的,而是雍正叫自己的親信重新整理擬定的,然後再頒佈天下的,所以我們根本就不可能從“康熙遺詔”上看出雍正是篡位的。畢竟這份遺詔都是雍正叫自己的親信重新撰寫的,他怎麼可能會在遺詔中流露出任何他是篡位的意思呢?



實際上現在很多史學家懷疑雍正篡位的原因不是因為什麼“康熙遺詔”,而是因為其他的一些讓人很疑惑的歷史記載,就是這些模稜兩可的記載才讓有些史學家認為雍正的登基並非是名正言順的。

在《清史稿.本紀八》有這麼一段紀載“甲午,上大漸,日加戌,上崩,年六十九。”,從這段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康熙是突然駕崩的,也就是很有可能康熙根本就來不及留下任何的遺詔就去世了。畢竟在這一年康熙還在四處巡視,比如十月“上幸南苑行圍”,所以康熙的身體在去世前一直都還是好好的。



也就是如此可能康熙根本就沒想到自己會走,又怎麼會立遺詔呢?想想看一個前些天還是好端端的人,他會想到為自己立遺囑嗎?哪怕是康熙十二月有些不舒服,我想他也只會認為自己老了得些病很正常,並沒有想到自己會死。

而這或許就能解釋為什麼當年康熙臨死前為何只有隆科多一人在旁,而其餘的朝中重臣、皇子皇孫都沒有在身邊。因為康熙壓根就沒有想到自己會死,他之所以就只傳詔隆科多一人前來,其目的就可能只是想了解自己生病的這段時間朝中的動向是如何的。畢竟此時的康熙還在圓明園,而不是在紫禁城中,很多事情他必須得靠親信密報他才知道,而隆科多就是這個密報的人。



要知道隆科多當時可是步軍統領,而且還被康熙賦予了監視被圈禁的廢太子愛新覺羅·胤礽和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以及京師內的宗室王公和部院重臣動向的責任。所以我們或許可以肯定的是當時康熙召見隆科多並不是為了臨終託孤,而只是為了瞭解他身體不舒服的這段時間,朝中的那些重臣在幹什麼。



那麼既然都沒有這種遺詔的產生,雍正又何來的繼位呢?而且再加上雍正繼位後,又讓隆科多封鎖京城九門,不讓京師的人進也不能出,直至雍正正式登基後才解除禁令。這點似乎也在昭示著雍正登基的合法性。當然不管如何,康熙或許只是來不及口述遺詔,在他的心裡或許雍正就是最適合的人選。



畢竟在康熙臨死前,雍正可是被康熙挑選出“恭代祀天”的皇子,而在那個時候能被挑選出替代皇帝去祭天的皇子,非儲君不可。所以可能那個時候雍正就是康熙心中最適合繼承皇位的人選吧!但是不管如何,

雍正是如何繼位的,康熙在臨死前說了什麼?這始終都是一個謎。


澳古說歷史


電視劇《雍正王朝》最後一集雍正死前突然產生幻覺,老八顯靈了,來找他了,說“我輸了,但你也沒贏”,然後就出現“十改於”的鏡頭,也屬於幻覺中的。總之,糾纏於是否篡位本身,不如考慮和討論下老康傳位老十四有何夠分量的,至少也說得過去的理由。

另外來說在野史中,因為雍正爭奪皇和在位期間,有很多人反對他,所以編造出來的。

清朝的遺昭採用的是滿文!滿文的語法和中文的不一樣。所以不存在這個問題!歷史博物館裡面複印出來的皇帝的遺詔,那是道光皇帝的,清朝的立太子的皇帝的遺詔是用漢文和滿文兩種語言寫的,你改了漢語的能改的過滿文的嗎?

雍正繼位後,對其處於對立集團的兄弟進行了十分嚴厲的政治打壓。加之其隨後所執行的嚴厲的官吏管理、土地、稅賦政策嚴重影響了官僚集團以及大地主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關於雍正的篡位之說很快就散佈開了。

加之在對於這個問題的處理上,雍正始終沒有擺正態度,時而聽之任之,時而用大張旗鼓,更使事態惡化,從而形成了雍正篡位說風行百年的現象。

至於詔書說,很明顯是民間不瞭解宮廷細節所臆想出來的。






貳胖兒侃電影


關於雍正繼位,其實沒什麼好說的,篡位說應該都是雍正那幫兄弟編出來的!有一點可以證明雍正是康熙欽定的帝位,那就是康熙晚年,曾派雍親王也就是後來的雍正代替康熙前去祭天,這是隻有皇帝才能乾的事情,也早就暗示了皇位繼承人!同時這也證明了康熙式教育的失敗!康熙教育很像我們今天的教育模式!康熙十分重視對皇子的文化教育,這些皇子們每天都在嚴格監督下讀書學習,日日早起晚睡,假期都很少據說一年只有五天,年年如此,但是卻忽視了對他們道德品格的培養,導致教育出來的皇子多數文化足夠高道德不怎麼樣!連起碼的孝道都沒幾個遵守的,麻木不仁,爭權奪利,結黨營私,沒點文化的人還真玩不成這麼高級的亂政!為啥後來雍正的兄弟那麼慘,就是自找的,大家看看十三爺就知道了,除了十三爺,其他的兄弟基本每天都在幫倒忙,整天造謠雍正篡位,聯合王公大臣反對雍正新政,更嚴重的是還搞出來什麼八王議政,想把雍正權利架空!逼得雍正把他們搞死搞臭!你要有這種兄弟,估計會比雍正更狠!支持雍正的十三爺,基本證明了雍正對真正兄弟的態度!雍正繼位後,其他王爺需要改字避諱,胤改為允,特批十三爺胤祥不用改,十三爺自己還是用允祥上奏,不越禮,要是換成別的王爺早就翻天了


郭氏三段論


康熙駕崩後,皇四子胤禛在九子奪嫡中脫穎而出,繼承大統,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雍正皇帝。但在野史中,卻說雍正是篡權奪位,非法繼承。即使像《雍正王朝》這樣的歷史大劇,也間接採納這種野史說法,那麼,康熙的遺照真的被雍正篡改了嗎?

據野史記載,在康熙活著的時候,因為皇十四子胤禵戰功顯赫,富有威望,康熙有意傳位於他,在臨終最後幾天,曾下旨召遠在西北的胤禵回京,是雍正的心腹隆科多從中作梗,藏匿聖旨,導致康熙去世前,胤禵不能及時趕回,於是,隆科多便假傳聖旨,擁立雍正繼位。另一種說法是:康熙在遺照中說傳位十四子,被雍正和隆科多在十字加了一橫一鉤,就變成傳位於四子。這兩種說法看似合情合理,實則漏洞百出。



首先,康熙下旨有折固定的程序,康熙要召回皇十四子允禵,應先有內閣起草詔書,經康熙御覽後,再有兵部傳到允禵手中。隆科多既非內閣大臣,又非兵部尚書,根本不可能接觸到聖旨,哪來藏匿之說!


篡改遺照更是無稽之談,康熙的遺照是有滿漢兩種文字書寫而成,至今還保留在故宮博物院。滿文中的十字與漢文截然不同,根本無法篡改。即使漢文遺照中也是寫著傳位皇四子。按照野史所說:應是傳位皇於四子,顯然遺照中不會犯如此低級的語言錯誤。

再者,康熙生前雖沒有公開傳位於哪位皇子,但從他對雍正的情有獨鍾中就能看出端倪。早在康熙四十八年,雍正就被封為雍親王,在諸多皇子中地位最高,先後22次參與祭祀活動,次數遠在諸皇子之上,康熙曾對大臣說:“皇四子人品貴重,深肖朕,必能志承大統”。還有康熙對雍正的兒子弘曆寵愛有加,正說明康熙的愛屋及烏。

之所以會出現這些野史,主要是雍正推行新政,得罪很多讀書人,再加上他殺戮功臣,逼死兄弟。造成了一些讀書人對他的不滿,因此,才故意編造野史詆譭雍正。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清代初期的幾樁離奇怪事中,康熙的皇四子胤禛(即雍正)篡改遺詔這一歷史疑案,要算被世人議論得最多的不解之謎了。
  
  官方記載歷來都稱遺詔中所立的就是皇四子胤禛.王先謙的《東華錄》說,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凌晨,康熙帝病情突然惡化,傳諸皇子入見。寅刻皇三子、皇七子、皇八子、皇九子、皇十子、皇十二子、皇十三子以及步軍統領、理藩院尚書隆科多等8人至御榻前,遂傳遺詔如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下達這道詔書時,胤禛並不在場。他趕到康熙所在的暢春園時為巳刻,三次進見康熙問安,這時康熙還能說話,“告以病勢日增之故”。直到夜間戌刻,康熙去世,方由隆科多向胤禛宣讀遺詔,據說胤禛尚無當皇帝的思想準備。眾皇子向他叩首,於是胤禛即皇帝位,改元雍正。
  
  對於這一官方記載歷來就有分歧。一種意見認為這基本上是可信的,雍正的即位屬合法繼承,是根據康熙的臨終遺詔登極的;另一種意見則不相信這種官方記載,認為雍正出於“矯詔篡立”,康熙病危,雍正和隆利多控制著當時的局勢,假傳遺詔,奪得了皇位。
  
  《清朝野史大觀》的記載則與官書所載大相徑庭。其中《清世宗襲位之異聞》中說,康熙彌留之際,手書遺詔曰:朕十四皇子,即纘承大統。恰好是皇十四子胤禵,“嘗統師西征”,胤禛偵知遺詔所在,想將“十”字改為“第”字,乃隻身入暢春園,“竊詔改竄”。《大義覺迷錄》中保存下來的一些傳言,所說胤禛私改遺詔的情節,更是曲折離奇:“聖祖皇帝原傳十四阿哥允禵(即胤禵)天下,皇上(指雍正),將‘十’字改為‘於’字。”
  又說到康熙病重時,雍正就讓他喝了一碗人參湯,不知何故,“聖祖皇帝就崩了駕,皇上登了位。”雍正還隨即召回了允禵囚禁起來,太后要見允禵,雍正不允,太后就撞死在鐵柱之上。
  據皇十四子的侄子弘旺的《皇清通志綱要》載,皇十四子,“諱允禎,改諱禵.”民國前期,彌爾田根據皇十四子的改名,認為雍正是這樣篡改康熙遺詔的:“改禎為禛,固自易易”(《遁堪文集》卷一)。他指出遺詔是“皇位傳十四子胤禎”,經雍正改後為“皇位傳位於四子胤禛”。
  那麼,雍正有沒有改過遺詔?近年來清史專家們曾認真探討過,但至今仍是一團迷霧。
  
  許多專家認為,康熙想立的就是雍正,雍正改遺詔的說法是難於成立的。因為,據《上諭內閣》等正史記載,康熙遺詔是用滿文寫的,並用滿語宣讀的,故將“十”字改為“於”字是行不通的;即使是用的漢字“十”,也無法加一道,成為“於”字,因為那時的“於”字寫法是“於”;而且,清朝皇帝的兒子,一定稱為皇子,第幾個兒子,則稱為“皇某子”,這是規矩,違錯不得。假若真將“十”字改“於”字,那就是“皇於四子”,語法不通。
   馮爾康先生指出,康熙遺詔是“皇位傳十四子胤禎”篡改後為“皇位傳於四子胤禛”的說法亦難成立,因為改“禎”字為“禛”字,改“十”字為“於”字說,與只改“十”為“於”說一樣,都不符合清朝稱皇太子為“皇某子”的規矩。倘若加一個“皇”字,則雍正將“皇位傳皇十四子胤禎”改為“皇位傳皇於四子胤禛”,語法仍不通(《歷史檔案》1981年第4期)。所以說,雍正改遺詔是不可能的事。
  
  戴逸先生則認為,康熙朝的《實錄》記載康熙傳位之事雖詳,但那是雍正在位時篡修的,所說自然對雍正有利。而且,現存的檔案都是經過雍正篡改或銷燬的,沒有留下其改遺詔的任何明顯證據。若我們完全迷信這些資料,就如同法庭上只聽一面之詞,難免失之偏頗;但《大義覺迷錄》等書的記載又有可能出自雍正的政敵之口,究竟有幾分可信?亦值得懷疑。
   不過,戴逸先生認為,民間所傳改“十”字為“於”字等雖不可能,但並不排斥雍正的“矯詔篡立”。因為,官書記載的康熙臨終立遺詔傳位雍正的說法,的確有明顯破綻。其一,根本不存在八人同受遺詔之事,在“八人受諭”以後一個時辰,雍正到了暢春園,在10個小時之內三次晉見康熙,這時康熙尚能說話,“告以病勢日增之故”,卻一字未及遺詔一事,於理不通。
   所謂“八人受諭”是雍正捏造出來的現場,用以證明自己繼承的合法性。其二,隆科多的獲罪。隆科多是這一歷史疑案的關鍵人物,康熙去世他肯定在場,雍正絞盡腦汁最後將其置之於死地。其三,趙昌被殺,趙昌是康熙晚年的貼身侍衛,常傳達康熙的使命,雍正殺他為的是他可能知道雍正“矯詔篡立“的內幕。所以,雍正是有可能改遺詔而登極的。(《簡明清史》第二冊)有關雍正改遺詔這一歷史疑案,至今沒有發現任何充分而可信的史料,其真相和細節尚難以得知。

我是趣說古今事,分享古今歷史,以史為鑑!歡迎關注,謝謝您的支持!


趣說古今事


這基本可以認為是假的,雍正應該是康熙欽定的皇位繼承人,雍正在遺詔上做手腳很難。

直到今天,許多歷史愛好者,都覺得雍正皇位來路不正,主要是在康熙駕崩前,只有胤禛在身邊,之後康熙都死了;許多人都懷疑是雍正搞死了康熙;隨後宣讀的遺照說傳位於四阿哥胤禛,而許多人卻質疑這份遺詔是雍正篡改的,本來傳位給十四阿哥,胤禛卻把“十”改為了“於”。這是今天雍正皇位來路不正流傳很廣的說法。

這裡不打算證明這種說法究竟起於何時,就說一下:雍正想要達到瞞天過海的難度有多難。

首先:清朝從入關時候開始,就進行了漢化,聖旨(包括遺詔)都使用滿漢兩種文字書寫而成,漢子用的是正楷。就是漢字可以改,滿文咋改?

其次:清朝聖旨上寫的漢字可是繁體字,並不是今天大陸通用的簡體字;漢字簡化是近代的事,“於”字的繁體寫法是“於”,當時根本沒有“於”字的寫法,就是改了,這種造假很容易被識破的。

再有一道聖旨是康熙年間的:

前為漢字,後為滿文,表述的內容相同。裡面用的:“於”字是繁體字“於”,那個時候沒有人用“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