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的扮演者裡,誰最接近真實的康熙?

錢塘安東陽


有好多部電視劇中有康熙的形象,要說這些康熙的扮演者裡,誰最接近真實的康熙,要和劇本的質量和劇本側重點有關。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電視劇演繹的歷史人物摻雜了太多表演成分,很多側重的是宮鬥和言情或者江湖義氣亦或者私訪故事,這些劇情裡的康熙其實只是一種掛著皇帝的符號的角色,和真實的康熙相差甚遠。



最接近歷史的要數《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兩部大作了,康熙王朝中以少年康熙到老年康熙的一生為主線,把戰鰲拜、定三藩、滅臺灣、徵兵葛爾丹等大事及圍繞在康熙身邊宮廷內外的明爭暗鬥演繹的淋漓盡致。36歲的李楠憑藉出色的演技把少年康熙的血氣方剛演的活靈活現,實力演員陳道明的演技更是毋庸置疑,尤其是正大光明殿痛斥群臣那一段,句句扎心,不是因為有了話劇功底抑揚頓挫些就能產生的共鳴。雖然有一些細節的歷史出入,但是不影響他把歷史書中的康熙給我們演活了。



而我認為最接近真實康熙的是《雍正王朝》裡焦晃飾演的康熙,雖然只是一個配角,但是把晚年康熙的老謀深算以及倦怠之形刻畫的入木三分,含蓄內斂的演技讓焦晃老先生的一舉手一投足都像是從康熙畫像裡走出來的一樣。

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崇拜的康熙形象,不管誰更像,歷史上的“千古一帝”帶給我們太多感慨和作為炎黃子孫的自豪。


墨梅逸清寒


既然是接近最真實的康熙,那必須是“歷史正劇”,注意,我為啥打引號呢?因為目前的電視劇,大多改編自小說,就算是很接近,也經過了藝術加工,要想判斷扮演者是否接近真實的康熙,必須得了解康熙幹了什麼,揣摩當時作為皇帝的康熙的神態舉止,才能得出結論。

康熙少年登基,智除鰲拜,這個歷史事件發生在康熙8-14期間,這期間,主弱臣強,康熙面臨著被架空的風險,這其間,身邊的任何人也不可以信任,但是,想要除鰲拜,必須要用人啊,所以,這個時候的康熙,應該是童真+老謀深算+莽撞+惶惶不可終日。滿足這樣形象的康熙,首推裡面飾演少年康熙的李楠。

康熙平三藩,收臺灣,擊潰葛爾丹,這一系列歷史事件的背後,是一個意氣風發的帝王,這個時候的康熙,玩弄天下與股掌之間,帝王之日盡現,豪情萬丈,龍御天下!滿足這種形象的康熙首推的主演,陳道明的康熙。

九子奪嫡,這個事件發生在康熙晚年,康熙很厲害啊,可能是姿勢比較好,生了一堆好兒子,個個都是國家棟梁,但是呢,這兒子多了,也不好,這其中捲入皇位之爭的,就九個兒子,你死我活,烏煙瘴氣,這個時候的康熙,是怠政的,各方平衡,朝野阻力很大,政治不明,康熙沒有決心去解決這些問題,也無法解決,所以,這個時候的康熙,怠倦+老謀深算,滿足這個形象的康熙,首推中焦晃飾演的康熙。


以上是小編認為飾演康熙最接近康熙本人的三個演員。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


苦笑0204


康熙皇帝其實是一個仁慈寬厚,待下人體恤,懂得很多中西方學識的皇帝。看上去和藹可親,但是對於權術以及御下之術非常的精通。

他談笑間能夠拉近群臣的關係,舉手投足又是彬彬有禮溫文爾雅。

對於大臣,能改過則好,不能改過則根據法律做出相應懲處。

我們可以看到,在《康熙王朝》裡,焦晃老師的康熙,與歷史上才是最接近的人。說話從來不快也不咄咄逼人,然是綿裡藏針,審時度勢又頭腦清晰。


房房小建


在電視劇中扮演康熙的人很多,有陳道明、焦晃、還有張國立等人,但是在這些人當中,我比較認可焦晃和陳道明扮演的康熙。

陳道明在康熙王朝中扮演了康熙,而焦晃在雍正王朝中扮演了康熙,雖然陳道明扮演的很經典,但是在帝王心術這方面他的演技不如焦晃的好。

所以,我個人認為焦晃扮演的康熙是最經典的,也可能是最接近真正的康熙的。


小北談歷史


演康熙大帝的幾位都很優秀,我認為焦晃老師演老年康熙入本三分,無可比擬。陳道明演年輕康熙拿捏太穩重,顯得有點刻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