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薛宝钗委屈被轿子偷偷抬进完婚,换黛玉,愿否?

明德明明德


《红楼梦》中,宝钗和宝玉的一场原本光明正大的婚姻之所以办得有点偷偷摸摸,其中有颇多原因。这样的完婚方式,如果换成了黛玉,我认为黛玉肯定不会愿意;因为,宝玉和黛玉原本就是前生注定的缘分,要不是家长们的反对和“金玉良缘”的插足,宝黛姻缘自然瓜熟蒂落,也不至于出现这种偷偷摸摸的结婚方式。



宝钗嫁给宝玉有诸多原因

🛡一、父母长辈的原因

不管宝钗是否喜欢宝玉,因为王夫人和薛姨妈俩人的做主,他们俩都会结婚的。王夫人需要宝钗这个儿媳妇来提高自己在贾府中的威望,从而巩固王家的地位。

而且,在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决定男女婚姻的关键,一旦王夫人和薛姨妈决定了,宝钗和宝玉根本不可能违逆姨两位长辈的意思。

🛡二、为了薛家,宝钗也得嫁给宝玉

宝钗进京选秀失败,薛姨妈当然要为女儿另择佳偶。那么年龄相仿的宝玉成为首要人选,宝玉家世好,长相又俊俏,刚好门当户对亲上加亲,各方面条件都很合适。

最主要的是,当时的薛家已经在走下坡路,薛蟠又不成器,薛家只好把主意打到贾府身上,希望通过和贾家联姻来挽救家族颓败的命运。


🛡三、宝钗原本也是喜欢宝玉的

虽然宝玉不怎么喜欢宝钗,但也并不讨厌她,况且经过接触后,宝钗却是喜欢宝玉的,宝玉虽然不爱读书,但他才华还是有的,而且人长得帅,性格温和,家庭条件优越,这样的男孩子,当然是女孩择偶的优先人选。宝钗喜欢宝玉也就理所当然了。

如此看来,宝钗即使是被用轿子偷偷抬进贾府成婚,她也是心甘情愿的。但如果换成是黛玉,可能就不会同意了

毕竟黛玉对宝玉的爱是纯净的,没有任何杂质!他们之间只谈感情,不管什么家世、家族利益等等爱情以外的东西,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宝玉和黛玉才能爱得那么真挚,那么纯粹。

如果他们的爱真的被贾府认可了,那么他们结婚当然是光明正大的举行隆重婚礼,可惜这种不被世俗和时代所接受的爱终将是镜花水月,他们注定错过姻缘。所以让黛玉偷偷摸摸嫁给宝玉是不可能的,黛玉不会同意,宝玉当然也不会同意。他们都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率真性格之人,如果爱,那就光明正大在一起,绝不会偷偷摸摸的苟合。


综上所述,所以我认为,如果把黛玉偷偷摸摸的用轿子抬进贾府成婚,她肯定不会愿意!

本文参考文献:《红楼梦》


墨雪问心


薛宝钗和宝玉偷偷完婚,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瞒着重病的林黛玉,之前听贾母、王熙凤的口风,宝玉的媳妇人选是林黛玉,黛玉心里早已把宝玉看做托付终身的人,要是她知道宝玉娶薛宝钗,可能会出状况,所以要瞒她。二是宝玉当时丢了灵通宝玉,整个人浑浑噩噩的,精神严重不济,提到结婚才勉强有些高兴,原因还是他以为娶的林妹妹,才打起了精神,这种随时会崩溃的状态,当然不适合风光大办婚礼。

薛姨妈一家来投靠荣国府,目的就是把宝钗嫁进去,不然也不会把金玉良缘宣扬出去。所以,对于这个婚礼,宝钗虽觉得委屈,但也心甘,过程是草率了一些,结果正是自己想要的。

再来说黛玉,她是个不拘小节的姑娘,只要能光明正大嫁给宝玉,她不会在意表面上的形式,可能连宝钗的那种委屈她都不会有。



丨无为


那必须是不愿意!黛玉最具孤傲高标的气质,怎会忍受这种偷偷摸摸的屈辱?又是宝玉最心爱的人,他都不会让黛玉受一丁点的委屈,若宝黛成婚,只会欢天喜地,又何用偷偷摸摸呢?

宝钗之所以被偷摸抬进完婚,忍受这种奇耻大辱,前提是宝玉爱的是别人,又为别人病了,她需要冒名顶替给人冲喜,这种屈辱一般正经人家的千金小姐是忍不了的,而宝钗为了宝二奶奶的名份也是拼了,最终落得个守活寡,也算求仁得仁吧。

而且偷摸也符合宝钗的气质,刚入贾府,她就不顾男女之别,竟然从怀里掏出金锁让宝玉看,后期又在别人午睡时跑进宝玉房里,一屁股坐那不走秀肚兜,表面上满嘴仁义道德,背地里一肚子……这人真是一言难尽,难怪宝玉讨厌她。

而这些前提对黛玉来说是不存在的,因此黛玉是不需要愿意的。



如画四季


若得两情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若能两厢厮守,何必在乎形式

宝钗委屈的选择,却是黛玉拿性命也博不来的爱情

宝钗举家来京,目的很明确,希望宝钗能走上元春的路,入宫选秀,然而选秀的路没有走通。宝钗看中了万众瞩目的宝玉,殷实的贾府,又有元春庇护的贾府,成为了她退而求之的最好的良姻。她不知道宝黛的爱情已经经过小时候的日日相伴,两人早已珠心暗结,她们要么相伴到老,要么就是为爱而死。

然而一直护着他们爱情的贾母,最终也没能保护到底,她们的爱情就这样葬送在一群权势之徒手中。

黛玉没有亲人可依傍,母亲早逝,后来父亲也故去,无家可归,唯有贾母疼爱将她放在身边保护,希望健康长大,日后找个好归宿,而愿望最终也没有实现。

宝钗的退而求其次的婚姻,毁掉了宝黛的爱情和生命

宝玉虽然养尊处优,众人捧他在手心里,他却没有选择婚姻的自由。谁都知道他最爱林妹妹,却没有人为他爱情的实现而努力。

宝玉也是可悲的,他成了宝钗退而求其次选择的婚姻里的牺牲品。当他半梦半醒之间,发现所娶之人不是黛玉时,他的内心该有多么悲凉。哀莫大于心死。所以后来他宁愿听取母亲与宝钗的劝导,安心读书求取功名,而后决然出家离去。

你所厌弃的一切,是别人求之不得的生活

我们也一样在经历着这样的生活,我们不满足的生活,不满足的工作,都是多少人梦寐以求而不得的。别人眼中艳羡的生活,却已在我们心中过成了厌烦。

你身边熬成黄脸婆的妻,也是别人心中的初恋,梦中的天使,若不得改变,请珍惜。

选择了就坚持走下去,前路纵然不都美丽,也想想来时的风景怡人。


啄米鸟


黛玉肯定不愿意,黛玉虽然与宝玉情深意厚,在嫁给宝玉的问题还是很慎重的。虽然黛玉与宝玉同读过《西厢记》,也想往崔莺莺,张生那样的自由婚姻,但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始终没有越雷池半步。说明黛玉对自己的婚姻是严肃的,没有明媒正娶,是不会乱来的。

黛玉抱着“质本洁来还洁去”的信念,嫁给宝玉也要光明正大的嫁,绝不会愿意偷偷摸摸的嫁过去。这样的委屈凭黛玉的性挌是不能接受的,否则就不是林黛玉了。


用户李森


林黛玉不会愿意这样做的。纵观《红楼梦》,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情缘是因为前世,林黛玉来到世上是为了报恩,而不是为了和贾宝玉结婚。

林黛玉前身是绛珠仙草,贾宝玉是神瑛侍者。他们之间就是“木石姻缘”。

木石前盟,《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讹缘,木指黛玉前世绛珠仙草,石指宝玉前世顽石。神瑛侍者以甘露之水灌溉绛珠草,使其得换人形,修成个女体,名唤绛珠仙子。

为报灌溉之德,绛珠仙子情愿随神瑛侍者下凡历劫,将自己一世的眼泪还他。可是一个与此事毫不相干的顽石插足,错领绛珠之泪,以致于绛珠泪尽而逝。

贾宝玉与林黛玉是青梅竹马并且互为知己,所以两人是相爱的,但贾宝玉是一个多情的人,他最爱的是林黛玉,也爱大观园里其他的姐妹。

贾宝玉第一次与林黛玉相见的时候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大概是命运指引,两个人从见面开始就互相有好感。

后来两个人朝夕相处,建立了坚实的感情基础。长大的林黛玉才情出众,“病如西子胜三分”的风流之姿非常符合宝玉的审美。宝玉与黛玉一起讨论诗词,一起饮酒葬花,两人偷看《西厢记》的时候基本是互表心迹。

后来两个人有缘无分,黛玉病逝,宝玉娶了宝钗。作者在创作贾宝玉与林黛玉两人的时候,都给予了两人相似的叛逆的精神,所以两个人是注定相爱的,但贾宝玉是一个多情的人,对大观园所有的姐妹都喜欢,只能说他最爱的是林黛玉,却不是只爱她。

所以,当林黛玉知道贾宝玉娶了薛宝钗时,日夜伤心流泪,最终兑现了前世的诺言,用尽我一生的眼泪去报答他,眼泪流尽了,林黛玉也离开了人间。


电影天堂小旋风


这是八十回以后的内容,不是曹公笔迹!

宝钗委屈上轿,是因为爱宝玉吗?

黛玉失了宝玉,即刻命归黄泉。

命与委屈,孰轻孰重。

连命都不顾了,还会在意委屈吗?

关键是,能帮上宝玉吗?

爱情与婚姻里,容不得委屈!

一人的委屈,是逼迫另一人的利刃!

“空对着……终不忘……”

你看,委屈的何止一个?

两人都委屈的婚姻,两人都苦啊!

放到现在,倒是悬崖撒手更明智!最初的委屈已经是错,及时止损才是正途!

很久以前听过一首歌“想你想你想你,最后一次想你,因为明天,我将成为别人的新娘……”

真是……无语!

这么委屈,为何要嫁?这心声出来,是要让人同情吗?

那新郎呢???

是谁把他原该喜悦铭记一生的新婚日,变成了刺向他心头的剑??



悠然庐


首先,如果娶的是黛玉,应该不会一顶轿子偷偷抬进。毕竟能和黛玉成婚是宝玉生平第一件开心遂意之事,也不用担心宝钗知道,这些贾母王夫人凤姐都知道。

偷偷抬宝钗进去不单因了家族衰落需要低调,更重要的是怕宝玉知道自己娶的是宝钗犯病更糊涂。否则也不用凤姐想出这瞒天过海,偷梁换柱的法子。

再说宝黛乃封建社会两个叛逆之人,这也是二人爱情悲剧的根源所在。仕途经济,俗世眼光一般二人都不在乎。能够成婚是两个人毕生之你情我愿。俗话说:有情饮水饱,何况怎么结婚只是一形式乎?纵然黛玉敏感且都认为其小心眼,能嫁给真爱,欢喜还来不及,自然不会在乎这些。

黛玉本是三生石前一降珠草,因受了神瑛侍者甘露灌溉今世还泪而来,泪尽而亡是其命运使然。叹人间美中不足,有情人难成眷属。


潇湘竹下听雨落


肯定是不可以的。林黛玉是一个纯粹的人,她要的是"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周瑞家的送宫花,为什么林黛玉那样的刻薄?还不是在林黛玉心里认为 : 你爱我,那么你就实实在在的把宫花第一个送给我。当时林黛玉是不会想,得到宫花就是一个人的荣耀了。

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蕶苓香串儿,珍重取出来转送给林黛玉,林黛玉说: "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 林黛玉要得的是你给我,而不是你把别人的给我。

另外林黛玉的做人也是非常正直的,尽管她有刻薄的不能让人容忍的语言,但是那些都是当面来完成的。我们找不到林黛玉在私下里背地里诬陷谁说谁。倒是他人给了她不少黑锅来背: 如滴翠亭事件,藕官烧纸事件等。

在处理她个人的成亲上,她更会光明正大,并要明媒正娶的,虽然她也读过《会真记》,但在婚姻大事上她不会受他的干扰的。


文学与教育


宝玉带着黛玉二人“共读西厢”之后,黛玉午睡时独自吟的是“每日家情丝睡昏昏”,对于“儿女私情”充满了期盼。然而,黛玉自知没有“什么金什么麒麟”只是“草木人儿”,因父母双亡“无人为我主张”。

黛玉讥讽宝玉“见了姐姐,忘了妹妹。”,跟踪偷听宝玉湘云谈话恐怕二人会因为“金麒麟”做出什么“不才之事”来。黛玉在收到宝玉“赠帕”后,更是激动得连夜“题帕”,宝黛之间和小红贾芸私相授受一样的,是贾母在“掰谎”时所说的犯了王法的“贼情”。

黛玉为背着众人自作主张与宝玉私相授受旧帕子的“儿女私情”兴奋激动不已,一心盼望的就是能够明媒正娶的成婚。

在刘姥姥进大观园时,黛玉当众脱口而出“良辰美景奈何天”“纱窗也没有红娘报”。《牡丹亭》《西厢记》都是讲公侯小姐背着父母亲与书生“私定终身”的故事,杜丽娘是先与书生柳梦梅梦中交欢、后私自成婚、再见父母亲,崔莺莺是先与书生私会、再逼母亲为他们定亲。让黛玉艳羡的二位公侯小姐杜丽娘崔莺莺都是自己先把“生米做成熟饭”之后,再倒逼父母亲接受现实定婚约成亲的。

第六十回黛玉悲作《五美吟》,更是艳羡做侍妾的“红拂”在遇上李靖之后,为了真爱而劈腿“私奔”。

如果黛玉真的能够像宝钗那样明媒正娶的嫁给宝玉,为了爱情连“私会”“私奔”都艳羡的黛玉小姐,还可能会在被轿子偷偷抬进完婚的这么一点小委屈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