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是看文言的好還是看白話文的好?

zh周晶


要看讀史的目的了,如果是當人物傳記、歷史小說來看,白話文好些,而且越大牌作家翻譯的越好。

比如孩子學成語,聽聽X叔、袁X飛之類就足夠了,沒必要去翻類書找淵源。

比如想從史書中學經驗,那也不用看古文原著,宋朝人看資治通鑑,就相當於我們看白話文了。

比如當評書看,用《X朝那些事》就足夠了。

不用擔心是否翻譯錯了,因為此時的目的不是史書上說了什麼,而是自己想聽到什麼。

不丟人,而且經濟實用。

而如果是以研究為目的,寫作為目標的閱讀,那自然是讀原文,看原典,不能吃人家嚼過的渣滓。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竹書記年》了。儒家體系的禪讓本來快成板上釘釘了,結果這古書上寫“昔堯德衰,為舜所囚”、“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顯然就需要更多的資料來研究佐證。

此時顯而易見,白話文寫出百萬字,也不如古書原文幾個字。

另外,看史書要配合地圖(最好是地形圖),不然很多史實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比如“唇亡齒寒”這個典故,看了地形圖才能知道,春秋戰國的國家只有百里領域,為啥晉國不能繞路,偏要借路的理由。


津沽一頁書


讀史的話,必須要讀原汁原味的史書,這樣才有味道,這自然是文言文。

但由於古漢語水平程度的不同,有些史書看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如果不能完全理解,那也就無趣味了。因此,需要文白對照,這樣就好多了。

剛剛買了一套《三國志》,今天到貨。粗略地翻閱了一下,文白對照,感覺還不錯。

如果不看原著,只看白話文的版本,總有一種不踏實的感覺。

作為一般的史學愛好者,如果沒有足夠的古語言文學功底,不僅許多地方看不懂,而且還可能產生誤解,那就事與願違啦。

秦漢以後的典籍還好一些,先秦文學及典籍就更難讀懂,因而必須文白對照。

一般來說,作為普通的愛好者,把意思看懂了,也就差不多了。至於讀法之類的事,也就不必去追求了,那是專家級別的層次,不是一般閱讀者追求的境界。

豹眼曾經專門查閱過,有一些很著名的專家級別的人,所作的古詩詞視頻,都是按照現在的讀音,去朗誦古詩詞,這是很不準確的。

為了湊趣,把以前老師教過的一首《詩經·氓》的讀法,大體整理了一下,可能不全,與大家分享一下。

《詩經·氓》: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 匪來貿絲,來即我謀(mi二聲)。

送子涉淇,至於頓丘(qi二聲)。 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將(qiang一聲)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jian一聲)。

不見覆關,泣涕漣漣。 既見覆關,載笑載言。

爾卜爾筮,體無咎言。 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lu四聲),其葉沃若。 于嗟鳩兮,無食桑葚。

于嗟女兮,無與士耽(chen二聲)。

士之耽兮,猶可說(tuo一聲)也; 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自我徂爾,三歲食貧。

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士也罔極,二三其德(di四聲)。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 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於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

淇則有岸(nian四聲),隰則有泮。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這麼讀起來,是不是感覺很不一樣哦,這恐怕顛覆許多人的理念吧。

因此,無論是典籍,還是古詩詞,在讀法上跟現在是很不一樣的。不要說讀法,就是看懂也很不容易。能夠文白對照,看個明白就很不錯了。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不去閱讀一些古典書籍,實在是遺憾的事。

希望有共同愛好的友友,一起交流、學習。


豹眼看歷史


這個問題有意思!

一是說哪個好!文言白話無高下,重點在誰寫的,什麼作品?

二呢得看誰看書,有時間的看文言,沒時間的翻翻白話版就好了

三來取決於個人閱讀習慣,比如有人默讀,有人朗讀。閱讀者白話好可以一目十行,朗讀者可以聲情並茂,咀嚼文一義

但是,如果真想讀好史書,建議還是讀史記,資治通鑑文言版吧,因為都是一代文豪鉅著,有文采有史實

如果費勁,那就讀蔡東藩吧,這位老兄的中國史演義,寫得不是一般的好





伏兮談


讀前糾結症:

看白話文被翻譯者帶跑偏了怎麼辦?

看原文看不懂怎麼辦?

註釋少了還是看不懂怎麼辦?

註釋多了打斷閱讀,看了後面忘了前面怎麼辦?

看今人的注被以今律古怎麼辦?

看古人的注囉裡囉嗦一大堆看不下去怎麼辦?

不瞭解書的背景,看的時候一點代入感都沒有怎麼辦?

瞭解了大致內容,卻像是被劇透了不想再看怎麼辦?

說到底,是現在找書越來越容易,五色使人目盲,選擇多了反而不知如何是好。加上娛樂繁榮,誘惑卻越來越多,靜心閱讀越來越難。下決心想要讀書了,又開始猶豫徘徊,浪費大量時間,遲遲不敢翻書。

我的意見是你要了解你自己。為什麼要讀文言文?

是希望這種閱讀成為長期的習慣,將來還要繼續讀更多的文言文?

還是出於某種理解想要看特定的文言作品,目的是把這本書讀明白就行?比如說好多人推薦《浮生六記》,很多平時只讀卡耐基的人也找來看了。

對於後者,我覺得能夠領略作者傳達出來的情感就夠了,可以先看譯文。如果看了之後覺得這書寫得真好,不過癮,再把原文看一遍。看不懂的比對譯文或者查字典。

對於前者,既然你想把閱讀文言文當做一種習慣,不妨提高自己一下自己的文言水平。中學學的那點文言知識未必夠,但總比沒有強,可以在它的基礎上補充點《古代漢語》(大學中文系學課本)的知識。閱讀的過程最好以文言為準,配合註釋,把閱讀註釋當做積累知識的過程。如果剛開始學習,水平真的有限,配合白話翻譯也未嘗不可。

現在的各種普及版古籍真不少,但濫竽充數的也很多。屈萬里先生做過幾本全譯,中華書局也有一套《全本全注全譯》,這裡推薦吳樹平主編的《全注全譯史記》。

首先註譯人員名單陣容就不容小覷。否則會歪曲作者原意。


玄明老師


大家好,我是“馬行無力”,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是“讀史是看文言文好還是白話文好”?

我的答案是看文言文好。

首先說明,我認為喜歡讀史的朋友都是有理想、有抱負的朋友。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都知道,現在能靜下心來讀書的人本身就不多,還有“讀書無用論”的思想在作祟,就算讀書我身邊的大部分人也是捧著手機讀的是電子書,以青春、玄幻連載者居多,也有醉心於官場小說的,能讀史書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說,只要是讀史,無論看文言文還是白話文的都是有理想、有抱負的好同志。

但要說讀史是哪種好,我個人認為讀文言文的好。就這個問題我也經常給我讀小學六年級的孩子講,原因主要是以下兩點:

一、我們讀史,包括孩子們讀史,就算讀文言文,也要選擇近代出版社出版的史書,這種史書是已經把古代史書中的“古體字”轉換為我們能看懂的現代“簡體字”,而且段落也全部按照和原文段落意思最大化相同意思,用我們能看懂的標點符號分隔開來,還有單個難懂字的詞義解釋,方便我們閱讀和理解,而不是主席看了十七遍的古史書:句子順序是從上到下、從右到左讀,大段落無標點符號,字是古體字。我們也沒有主席那樣的閱讀水平。我們看現代的簡化版史書,由簡入難,閱讀能力就會慢慢大大提高,不知不覺中文化的氣質就會融入到你的血液中去。

  • 第二、文言文中的古文有的單個字的信息量非常之大,比如有個笑話不是說古代幕僚,在回答皇帝的一切問題時都可以用一個“然”字來代替,然後皇帝很鬱悶也不知道幕僚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常給我的孩子說,讀史書一定要讀原著的,邊讀邊想,用替代法去讀書,就是設想自己就是書中的一個人,他為什麼這麼做,只有這樣讀史才能讓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在裡面感同身受,而去讀白話文或者聽百家講壇講歷史,就會只有翻譯者和老師的個人想法強加到你的腦海中,你自己就會很少有其他自己的見解了。

所以說,讀史要讀文言的。古人云: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車馬多如簇。兄弟姐妹們,讀書吧!讀史吧!書中會找到你需要的答案,才會總結前人的經驗和教訓,才是實現個人理想的捷徑之路!2020年,奔跑吧!兄弟們!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謝謝!


馬行無力


當然是看文言的好,前提是你要看得懂。看白話的好處是便於入門,但問題也出在便於理解上。

譯文一般要求信、達、雅,這是清末新興啟蒙思想家嚴復提出的,他在《天演論》中的“譯例言”講到:“譯事三難:信、達、雅。求其信,已大難矣!顧信矣,不達,雖譯,猶不譯也,則達尚焉。”

就是忠實原文,準確、不偏離、不遺漏,要達到這個信不是簡單一回事。文言文或古文,因為語言簡煉,有些一字很有深意,很多字出於古代典籍 ,所以翻譯的人要有很深的古文功底,才不至於偏離原文,不至於遺漏原文信息。只此一個信字,“已大難矣!”。

所以看白話文,雖易理解,選本很重要,選人更重要,不然理解有誤,則誤入歧途,一般個人讀讀倒沒有什麼,若果作為做學問往往貽笑大方,作為教人,則誤人子弟。

譯文不但求信,還要通達,讀著要順,要明白,但是可以不拘泥於原文的形式。

這要求有很高的運用語言的能力,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譯文都是成功的,譯文也只是幫助理解。如果把唐詩譯成英文,無論怎麼達,也讀不出唐詩的味道來了。

“雅”當然指譯文時選用的詞語要得體、要優雅,但是要簡明而不生澀,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意境。

綜上所述,白話文可以看,首先要追求信、達、雅,不至於讓人帶到溝裡去。

舉個關於身邊翻譯的例子。

有一些外文的科技書,留學生想翻譯賺點外快,信達雅一樣也合乎不上,我以前參加相關技術學習時,時常碰到這方面的問題,實驗做不通,而是翻譯上出了問題。

像文言文,要求更高,所以選擇翻譯書是個問題,特別是今天,書籍出版都是成堆的,網絡上資料也到處都是的,都存在著很多的謬誤,是需要注意的問題。

中國古代,信達雅的例子也有不少,像鳩摩羅什翻譯的《心經》就是很好的例子。

總之,白話文便於入門和理解,但是選本選人要有原則,即使選本選人沒有問題,入門以後,還是讀原文比較好,那樣你才能通過字裡行間體會史官的下筆與意境。


佛學漫話


所有觀點,縱覽無遺。許多高智慧老師的評說十分贊同。讀史,當然原汁原味為好。前輩大師嘔心瀝血所譯古文貢獻卓著,但仍然難免錯誤屢出;當今搬弄古典者,受大潮影響,總覺浮淺。就拿上海辭書出版社的系列叢書來說,1983年出版的《唐詩鑑賞辭典》、《唐宋詞鑑賞辭典》和2017年出版的《元明清詞鑑賞辭典》相比,孰重孰輕,一目瞭然。

蓋青年學者萬萬不可依賴白話文,當以親入古文門檻為嘉。


五木逸仙


如果你讀過一些流通不是廣的史書,你會果斷選擇看白話文的。

現在的二十四史加上《清史稿》,都讓人讀爛了,排版的非常適合閱讀。但還有一些史書,很少有人去看,原汁原味的把原來的書寫方式呈現給你。

書寫是從上到下,從左往右,沒有標點,還是繁體字寫的。能堅持看兩頁紙的,都是大佬。不過看這樣的書,基本是處於進階階段。

一開始,先找白話文看,把框架基本摸清楚了。但是這類書往往會帶有強烈的個人主觀情緒,因為他在轉換的過程中總要帶點私貨,有意識增刪部分內容。讀者的思想很容就會被作者“強姦”。所以看之前,一定要先看看書評,爭議太多的先排除掉。

框架摸清楚了,就可以找文言文的看了。文言文史書,無論大事小事,一般都會記下來,可獲得的內容明顯增多。

框架和大致的細節都知道了,就可以看再轉投白話文了,去了解一些當代學者的主流意見,不能閉門造車。他的歸納和總結,可以省掉很多腦力,並且排查自己先前認知的誤區。


看不見的角落


1、白話文偏重敘事、文言文偏重會意。初讀史可以看白話文(結合文言文,不要只讀二手文獻),但是第二遍起讀要看文言文。


2、讀正史的白話文,可快速瞭解事情梗概;讀文言文,可以培養歷史語感。


3、怎麼建立對歷史文言文的興趣?先從史書中罵人、抒情的話學起吧。




一、文言文vs白話文,第一手文獻vs第二手文獻


中文是一門敘事、會意並重的語言。白話文體現了敘事優勢,古人書面寫作用古文言文,口頭說話用古白話,典型白話就是四大名著;而文言文體現了會意優勢,如唐詩、宋詞皆是格律嚴整的文言文,而非韓愈倡導的古文,狀物、抒情有現代詩歌不可以比的簡潔。


另外,讀文言文可以培養歷史語感。比如《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有這麼一段話,“(此)婢子不足與成大事”。說的南方一員大將(朱瑾)罵懦弱的傀儡君王(楊隆演),不足以成事;直譯成白話就是,“這個受奴役的女人不足與共成大事。”

(資治通鑑)

婢子指受奴役的女人,或是古代女性的謙稱,對方是男的,為什麼要用“婢子”?


原來是大將對傀儡君王不反抗失望,用來“婢子”痛罵君王軟弱,表達心中憤怒;而且,從“婢子”這詞可看出,南唐前身的楊吳,存在普遍的圈養女婢的現象,大將罵人、史書修史首先想起這個詞;這是2020年的今天,所沒有的語感語境。


所以我寫史有個惡癖好,願意把罵人話原封不動地“照抄”,而不用白話文,為的就是傳神。


二、文言文VS英語

文言文詞彙豐富,不同單字在不同語境的意思往往比白話文靈活。這讓我想起了英語,覺得從翻譯角度看,二者相似。如“contribute a paper”,翻譯成“投稿”,最好不是“貢獻稿件”。“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翻譯成“宰相”,最好不翻譯成“像中書門下官員一樣處理諸事的人,”這是人類語言簡化的共性。

(二十四史)


三、結論:

說了這麼多,是希望愛讀史、愛學習的您能找到合適方法,研究我們祖先寶貴文獻;最後我們的目標研究第一手文獻,而非後人翻譯的二手白話文文獻。


濤說亂世史


讀史書覺得看文言文更好,也許這時候一定有人隔著屏幕怨懟我了 那麼我簡單說下理由:

01、

翻譯成白話文的是別人並非作者本人,那麼必然會在翻譯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加入自己的主觀觀點,而我們在第一次閱讀史書的時候就受到別人觀點的影響,很可能影響我們做出正確的判斷。

舉個簡單例子:

宋朝詩人黃山谷有句名言:“三日不讀書,並且語言無味,面目可憎。”

林語堂譯為:你三日不讀書,別人就會覺得你語言無味,面目可憎。

而周國平卻把這句話理解成是說自己感覺:三日不讀書,你就會自慚形穢,羞於對人說話,覺得沒臉見人。

所以我覺得我們先接觸原文,對原文做出自己的理解,再去借鑑他人的譯本,這樣效果更好。

02、

文言文這種文體有著特別的韻味,而且文言文及其講究語言的精煉,文言文中的一個字相當於白話文和現代文的一個詞。

如果我們丟棄原文的文言文,直接看白話文,那麼就少了幾分閱讀的樂趣。

比如《鄭伯克段於鄢》中有一段話:

遂置姜氏於城穎,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

譯文:鄭莊公就把姜氏安置在城潁地方,發誓說:“不到黃泉不再相見。”不久以後又後悔起來。

比較一下,孰優孰劣,立見高下。

所以,在我看來,讀史書,還是看文言文更好,其中的妙趣,只有你親自去讀,才會感受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