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应该先学什么?

张楠


学中医目前有三种形式;1)学院派,通过中医专业系统培训学习成为中医师;2)师徒派,师从某一名师,一般时间较长,没有十年二十年很难得到真传和患者的认可,但现基本被学院派替代。这两种形式学中医的人,他们必须得到法律认可的医师资格证书;3)自学派,主要是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认知和学习目的以及对中华中医文化的累积,他们在学中医前大都具备一定的经验积累和生物医学知识。因此,活学活用是这类人的宗旨,服务自己和身边的人(养生、简单治疗)。他们获得中医知识方法是带着问题(病、症)一个一个去验证(中医理论、诊断、方剂…)和解决的,系统和全科有限,无职业医师资格认可。但如果要通过自学方式成为中医师,难度相当大,因为中医学也是循证科学。


理与思


谈一下自学中医的体会

1、为家人和自己健康学习中医。

妻子患左心衰,每月吃药,就没有生活费用,前思后想,决定自己动手,不花钱还要有效果,针灸属于阳春白雪,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按摩属于下里巴人,手指面积大,不离穴位也不离经,花50元买4本按摩书,照图索骥,先治疗她的高血压,一天比一天好,原来上四楼歇八气,到上四楼歇两气,最后一口气上四楼,半年以后可以骑自行车。

2、急用现学。

她患有风湿性心脏病,早博,还有心绞痛,想用按摩方法排出心脏里的寒气,可能是异想天开?

看中医《黄帝内经》,及经脉图,找到心经的走向,从通里穴开始用顺时针按揉,她感觉舌尖冒凉风,后来左侧乳房后背心俞穴冒凉风,经过这样几次按揉心经,心脏里的寒气被排出身体外,她的风湿性心脏病→气活寒自去→气活风湿性心脏病自愈。

3、产生兴趣去学习。

她的病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对中医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驱动力,买到关于中医的一些书籍,开始比较有系统学习。

4、带着问题去学习。

她身体有很多疾病,还有外阴瘙痒和白斑,翻资料看书时注意这方面信息,在《针灸甲乙经》找到原来肝经的蠡沟穴气虚→引起的外阴瘙痒和白斑,男性的阴囊瘙痒,方法顺时针补蠡沟穴,当时就觉得外阴瘙痒缓解,没有几次就完全自愈。

5、参加学习班提高自己。

名师出高徒,必须拜高师提高自己。

20O0假退回家,第一件事去北京参加高级按摩师证考试,有当时全国唯一一个按摩教授藏福科老师讲振腹一课。

晚上按老师的手法抖动不了,改进一下,用似拍球又似揉面的手法,竞把身体寒赶出来!

从此以后,用振腹手法将人身体的寒或热排出身体外。

6、向周围的人学习。

高人在民间,民间有很多没进入医书里的绝活:咽炎,用放血的方法治一个好一个,小儿惊吓,还有健康指,都是在他人学来的→三人行必有吾师。

7、重点掌握经脉系统。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经脉通,百病不侵,被我发展为气活病自愈。

只要提高气的运行速度,很多疾病自愈。

8、创新去学。

创新才会有未来,创新才会有发展。

利用健康指、振腹和穴位按摩,可以排出身体的寒毒,寒生百病。

经过近30年的学习研究,将自己的体会以讲课形式在头条上发表,仅供参考。


相约在健康直播间


我自己是执业中医师,正在做儿童中医启蒙教育,也是从基础开始教起,我可以回答您的问题。

首先中医是一门非常好的技能,不仅可以帮助自己,还可以帮助别人,一举双得。学习中医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医是一个复杂性的学科,如果是从我的经验来看,我建议您先从针灸学起,为什么要从针灸学起呢,因为针灸是既有中医理论,又独立于中医内科学,而且针灸相对比较容易学习,效果也比较好,很多病用针灸治疗就能立竿见影,比如急性腰扭伤,落枕,有时候往往就是一两针就能马上见效,这样子可以增加学习者的信心,能够坚持下去,我给小朋友的教育也是从针灸开始的。

针灸主要还是操作性比较强,比较容易上手,不像中医内科学,需要中基中诊中药方剂学完才能对中医有一些了解,而且还要组方配伍,听的一个头两个大等,针灸不一样,马上就能进入状态。

等经过一阵子的针灸学习后,对中医有了一定的认识,就可以进入中医内科学习,开始系统的学习中医的各大基础理论,后面开始看经典,比如伤寒杂病论就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学中医可以从伤寒入手。相对比较容易,等这些都学完后就要开始跟诊,最后能够跟一个老师学习半年到一年,开始进入开诊。







如何学习中医,从哪方面入手。

现在不同古代了。古代只要能治好病的那就是高人。如今是只要有证就是合法。

想自学中医,可以多看看这方面的书籍。

如果只是想学学中医想给自己治些头疼脑热。买《千金要方》《汤头歌诀》之类的书籍看看就可以了。

如果想给家人看看病,这个就需要一点层次了,中医一副药不同的病人量也是不同的,这不是一朝一夕就会就懂的,需要时间来沉淀。

想真正得到中医精髓,还是要有个师父才可以,有些老中医一生的医术没传给儿子女儿,最后传给了外人,这讲究一个缘分。

即使有了师承你还要有一个证。行医资格证,没这个证就是再厉害也不敢给外人随便开药。

遇到一些居心叵测的人你说不清的。这样的问题真的有发生过了,治好了病最后反被气的不轻,不是每个人都有良心。

十年时间在中医里面也不过算入门而已,而且皮毛都算不上,中医博大精深,如今却被一些人黑的不行。如果中医真的不行,那么我们的先祖生病了是如何活下来的。

无论你想不想学中医,《黄帝内经》多看看还是很不错的。


妙智道人


我是一名临床中医,学中医已经有十余年,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

要学中医首先的搞清楚自己的目的?

1.只是一般业余爱好,养生保健?

2.还是系统学习诊病看病?

学习目的不一样,要学习内容自然不一样。

就第一种来说,目前市面上有许多的中医畅销书,这些书都比较普及,入门,好懂。这个仅仅是针对普通的业余爱好者而已。

如果是想要系统学习中医,就得从中国文化的基础知识开始。这些基础知识包括阴阳五行,甚至天干地支等中国,数术的基础知识。

难说这些基础知识不是必备的,但是对于一个想要系统学习中医的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

具体入门的话,谷在古代推荐从师大经典入门也可以从四小经典入门。从四大经典开始,门槛比较高,但是一旦学过去,后面都是好走的路。

不是小经典,从初级入门比较好入门,但是后面的路还是比较难,要慢慢的由浅入深。

现代人学中医没有古文化和传统知识的铺垫,可以选择中医学院的教材作为参考。主要用到的书本有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诊断学,方剂学的作为基础,当然,这些只是理论入门的基础,只算知识不算中医的技能。想要获得中医的临床技能,还是得看回经典学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

当然,中医也可以从针灸入手,因为针灸可以治疗常规病,一些急症都有优势。而且学起来门槛并不高,只要学习经络穴位,然后可以试着通过按摩艾灸的入门,具体的可以进一步找一个老师学习针灸的操作。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学习中医,关键在于兴趣和爱好,少了这一点很难坚持下去。

充一点,你分享的两张脉诊图,这种姿势都是错误的。一看就是外行人拍广告摆姿势而已,但这连姿势都摆错了。

中医二羊,了解想要学习中医可以更点击我的头像关注。


中医二羊


可以关注我的付费专栏,里面有《程门解经》音频课程,深入解读经络循行和病候,中医技术,解除疾病困扰,简单易学,以及《二十节气养生》视频课程,依据穴药同源理论,讲授立竿见影的经络穴位养生方法。

与此同时,我们还有线下课程,程氏针灸三才针法高级传承班及弟子班等,课程内容主要包括:

1、经络诊断,定性诊断与定位诊断相结合;在学习传统经络理论及现代医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定位诊断方法,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内科诊断进行定性诊断。

2、穴性理论,解读分析穴位多层次的不同作用,使临床用穴更准确。

3、三才针法,在穴性理论基础上,详解每个穴位不同穴性的不同针刺方法,使临床刺穴更精确。

课程形式为现场面授,一年6次,每次12学时,共72个学时

基础知识+核心内容讲解+实操演练+特邀专家赞助课程(赠送的增值课程)

程门解经,程门解穴日臻完善,2019年将致力于针灸处方,推出针对一线临床的程门解方课程,针对不同病种,不同专科的诊断、辨证、处方。着眼于临床思维,疾病临床表现,临床诊断,探究分享临床治疗思路与治疗方案。面对临床,针灸处方、中药处方随选无忧。

还有十项全能保健调理学习班,耳穴、艾灸、梅花针、气功、刮痧、推拿、小儿推拿、刺血疗法、气功导引疗法、十项家庭保健实用手法,6天集中授课,手把手教学,速成养生达人,为全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程氏针灸程凯


昨天正好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医怎样自学。下面再补充几点。一是看你站在什么角度学,如已经是专业的院校生毕业了,或者是兴趣爱好,或家人多病久病等等。二是看你站在什么高度学。初中高中,大学毕业,已经是医生等等。不管是站在什么角度,什么高度,中医基础必须弄懂,这是关键。中医基础包括现代中医教学的各种教材。弄懂当然不可能,重点是背熟记熟。二是多读百家学说,勤临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是读经典,这是成名成家,也是真正弄懂中医的前提。中医与西医大不同,西医重在学了用,中医重在学而悟。余大抵总结出中医可以分三段九层,但必须学到第六层,六层以后,在临床上看病还是有一定的水准的。说什么中医是巫术,是伪科学,真正有人学到了这一层,这些谬论完全可以不攻自破。如果你不懂中医,没有学到那个境界,怎样说都可以。当然,学中医绝非朝夕之功,立志学中医最好不要半途而废,用心学,勤苦学,最多十来年完全可以掌握中医。余稍后发表中医是如何学成的一文,重点讲三段九层,请你关注我。


怪医


学中医,你先学好逻辑学,其实学什么都可以先学好逻辑学。

那样就不会犯基本的逻辑错误。

比如,随机双盲检测是不是适用于中医?

比如,吃了药就好,是不是一定是药起作用了?

比如,中医几千年救了无数人,是不是地球上还有超过70%的人口,他们没有中医,是不是也吃草药?也有理论?也有配伍?

比如,疫苗是不是治未病?而且明确的知道治那种病?

比如,你真的懂中医吗?难道我也懂CT,MR,也懂阿昔洛韦怎么弄死病毒的?那我为什么不能信它,而要信你的阴阳,虚寒?

逻辑,不会让一个人遁入愚昧。

逻辑,告诉我们质疑你能帮助你进步,而不是认定我是“某某黑”。

逻辑,告诉我们我是李逵就可以依法鉴定李鬼,中医如果可以,根本不需要在这里辩论,拿起法律武器,把假中医送进牢房就行了,可惜无论自称多么牛的中医泰斗,也无法依照法律认定另一个中医的药方子开错了!把他送入牢房。即使认定了责任,最终也一定是法医按照西医(准确说叫现代医学)的规则认定。

跪求各位中医拥护者,拿起法律武器,净化中医队伍,把李鬼都送进牢笼,而不是到处找中医黑。拜托了,中医的未来,在此一举。


怀旧的卧禅


中医有境界之分,小医,中医,大医各有不同层次。

仅想小医者,谋一份饭碗,只要守某种小术即一投之长即可,比如针灸一术,小针刀一术,骨伤之术等。有些中医三四代只凭一术即可谋生。比如跌打损伤,某些人治此卓有成效。所以求小术者拜师学艺即可。这种小术中医比比皆是,诚可谓一招鲜吃遍天,一味秘方气死专家。学小术者一般不需要多少学历知识基础,过去私塾念几年即跟师学艺很多的。由于唯一术即可治病行医,故国家目前也承认此类小术中医为确有专长,只要卓有成效考核合格国家就允许行医。

想进入高一层次中医者,现在学医之途最好还是考入中医药大学,可以比较系统地学,毕业后也有证书作保障。但问题是这类中医药大学由于当前教育体制关系及中国西医理念生态浸染,虽云学习中医,但其实学习的是西医思维模式禁锢下的中医治术,学历愈高离中医本性愈远,照书搬一些治术可以,进入更复杂的临床领域便成无方可用者。他们象西医追求症而非证,追求实验室的完美,追求药物化学分子与疾病的对号入座关系。

想学大医者恕我说些令人不愉快的话。首先,你得有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至少能读懂古籍。第二你不曾被西医理念洗脑过。第三你胸腑中己具有中国诸子百家比如老子庄子名篇杂什,同时对军事学,生态学,哲学等学科有一些心得。如是你学中医就具有良好的知识储备与辨证基础。在这样基础上,你可以熟读并掌握如下书籍:《黄帝内经》,《伤寒论》,《脉经》《金匮要略》,《难经》,《医宗金鉴》,《神农本草经》。同时还可熟读《名医类案》、《医方集解》,巜本草经典补遗》。真正弄懂弄通这些著作,你基本具有中医思维模式,你以战略家眼光看待生命与疾病关糸,你懂得从宏观宇宙即天道角度分析人体小乾坤内生态制约与联系,你将各类纷繁的症状通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纲举目张形成一目瞭然的证型与治则,这样学习就可以进入大医境界。


东楚龙野虎


古书有云:不内视者不足以为医,其中真谛不亲身体验不足以评,亲历者并非成内功高手,而是用自己的身体能感受到中医所说的“气”的运行,对“气”有感性认识便知中医所说的“气”并非虚空,粗略知晓经脉为何物,再习之中医理论,就可使理论不那么空洞,也可使中医理论和实际有所结合,不至于使理论变成纯理论,深入学习后你会发现中医理论与实际人体运行那么的贴合,而不学气功导引,直接研读古书内经等书,除文言门槛外就是知其意,也依然有读天书之感,茫茫然,不知所云。千百年来,中医发展一直是以活人为认识对象,紧密贴合现实,形成了复杂的庞大体系,与西医比犹如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庞大而包容,反之西医犹如一生猛年幼的青年懵懂而锐利,富于进攻,血气方刚,缺少包容,其实中西间极具互补性。其实本人极不喜欢气功一词,搞得好像是一门武功似的,本人更愿意把它看成一种调理身体的一种方法,可偶尔用之,或长久的研习它,就其内核来说,人人都有意无意的使用者它的某些方法,引导者自身的气血。真可谓一入“气”门深似海,遨游吧,中医学子们,艰辛与趣味并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