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面對節後金融市場的首個交易日


理性面對節後金融市場的首個交易日

2月3日星期一,節後第一個工作日。對於廣大投資者來說,恐怕大多數人今天的心態都會有些忐忑,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在忐忑之中,面對節後的首個開盤日更需要理性。

投資在很多關鍵時刻就是一個危與機的轉換過程,當市場對危險或機會產生共性心態時,恰恰是趨勢的轉折點,對於節後的風險預期當前的市場會比較趨同,這種情況下雖然會帶來短期的調整,但也可能帶來新的投資機遇,所以從理性投資角度而言,並不需要對當前的市場過於恐慌。

近日國內出臺了一系列的應急政策,在應急政策的積極支持下,充足的流動性將是資本市場的底牌,更何況國內A股市場的估值原本就不高,所以沒有必要在這樣的市場中爭相恐後地殺跌。面對當前的特殊時期,國內必然會持續出臺一系列的綜合措施以穩定經濟與金融市場,政策隨時都可能加力,在這種情況下盲目殺跌,很容易導致投資上的策略性失誤,所以投資者手中持倉若比較合理,則應以觀望為主,不必過於恐慌。

上證指數2860~3000點之間是節前外資進場的密集區域,也是當前多數國內機構的持倉的主要籌碼區,所以上證指數一旦殺破這個機構成本的密集區,後市預期也會很快拉回。而今日A股市場若出現跳空缺口下行,那麼這個跳空缺口對於就是一箇中低位的缺口,遲早也是要回補的,所以近日國內股市若有恐慌性殺跌過程,對於市場來說反而是一個補倉的機會。

而從國際黃金價格來看,現貨金今日早盤數次衝擊1590美元未果,價格一直圍繞著1590美元附近震盪,這說明國際市場的風險情緒暫時可控,也在進一步等待國內金融市場今天的反應。

節後原本就是市場資金歸位的週期,節前是資金回籠與基金贖回的週期,節後各金融機構都會紛紛開閘放水,所以A股市場的回調反而給了主力與機構進場的良機,預期在中短線指標出現超賣之後,一些主力機構會藉機吸籌,A股市場即可走穩。

雖然當前的特殊情況會對國內經濟有些影響,但是近些年來國際市場中的主要股市大多都不是經濟增速的反映,而主要是貨幣現象的反應,美歐市場普遍如此。當前的特殊情況對於國內經濟雖然有些影響,但是難以改變國內經濟總體上的穩定性,而且國內眾志成城也一定會戰勝當下的困難,所以A股市場過於殺跌確實沒有必要,由於國內流動性比較充足,A股市場未來也會主要體現出貨幣效應,因此不具備持續下跌的基礎。

建議:若今日市場跳空下行較多,則以觀望為主,並中線持有靜待缺口的回補;若沒有出現跳空缺口則可適當調整下倉位,合理持倉即可,部分持現留有後市補倉的權利;若近期出現較為激烈的殺跌現象,待中短期指標超賣,市場走穩即可大膽補倉,至少可以抓到一箇中短期獲利的良機,可以藉此消減持倉成本。但當前要重視績差股向績優股的轉換。

(本文系馨月說財經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頭條號馨月說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