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认为艺术家在创作艺术时,不能沿用陈旧的思想?

影影圈圈


《书谱》里有一句话“遂令学者茫然,莫知领要,徒见成功之美,不悟所致之由。”这句话很好的说明了教和学的不同角度。很多艺术家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并没有设定听者的认知基础。他说他的,但是学习的人不能这么去听。

首先任何艺术都是人类文明大厦的一部分,谁的技艺都不可能是天上掉下来的,虽然天赋很重要,但是后天的勤奋努力仍然很重要。一个艺术从业者在技艺有了基础,可以对前人的知识和经验提出批评,于是有了“陈旧”“保守”之说。艺术批评是在很高的基础之上进行,可以说这种批评的声音完全不适用于技艺学习过程。

另外一个容易被混淆的观念仍然是传统和陈旧。传统艺术是指有传承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它是和艺术创新相对的,传统还是创新没有对错。但是陈旧就不同了,有很多落后的、粗鄙的、被淘汰的艺术形式仍然被有些人追捧,目的是猎奇和哗众取宠,比如现在很多流行的江湖书画。这种陈旧的所谓“艺术”则完全不可取。

观念决定高度,艺术学习者首先要孜孜不倦地去掌握艺术技艺和艺术手段,经过非常漫长的实践去寻找自己的艺术语言。然后才是自然而然的风格形成,才是面临传统还是创新的问题。这种耕耘天地间的艺术观比起传统还是创新,有更现实的意义。






江南收藏


艺术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由特殊到一般,而不是由一般到特殊”。

歌德

一件艺术作品之所以会让人惊叹,赞者不绝,除了从形状大小色彩材料组合出的外观给人美的感受外,必须要具有作品本身传达出的意蕴,这就是一件作品的灵魂,也就是一件作品的特殊性。

特殊性该如何产生

由一般到特殊像是在推导一个数学公式一样,即使发现了特殊性,美感也快丧失殆尽了,很明显不能是一个合格的艺术作品。文革时期大行其道的革命样板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光名字就让人失去了看完一部再看的兴趣。

而沿用陈旧的思想就像从一般发现特殊一样,其结果不会有好的艺术作品诞生。


时代人文


艺术创作贵在创新,在思想意识上应有所突破,不拘泥常规旧律。至于是否沿用所谓陈旧的思想也应视事而论,艺术创作有其共性,不可一概否定,汲取前人创作精华,推陈出新,有些优秀传承必须沿续。古人在某些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至今未能超越即己说明问题。时代在发展,艺术同时也在进步,创新,借鉴结合在一起才会有百花齐放的多彩多姿。





劍秋954


艺术家在创作艺术时,不能沿用陈旧的思想

首先我们可以这样思考一下,有没有沿用陈旧的思想的艺术作品?或者是,有没有完全“没有思想”的艺术作品?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很明显,前者是“有”,后者是“没有”;任何艺术作品都有它的思想主题,只不过是“大众思想”和“个人思想”之分,还有就是,有很多艺术作品沿用了陈旧的思想,



有些陈旧的思想成为了“艺术真理”,有些陈旧的思想终究被淘汰了,不适合当下,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对于抽象派画家而言,“油画讲究光影明暗对比,空间透视效果”,这是传统画家的陈旧的思想,因为抽象派画家完全放弃了透视法,他们觉得透视法,在创作时很麻烦,干脆直接运用色彩来造型就行了,


事实上,抽象派画家所认为的陈旧思想“光影透视效果”,其实就是油画艺术的真理;

之所以有人认为艺术家在创作艺术时,不能沿用陈旧的思想,那是因为,陈旧的艺术思想总是太深奥,太古老,创作出来的作品无法刺激当下人的审美,甚至说是赶不上时代潮流……,


比如,过去的人认为,艺术应当表现真正的现实,诸如生活中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这样的作品才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及画面感,但是对于现在的一部分人而言,过去的艺术显得太“多愁善感”或者是“无病呻吟”了,应该要有所创新,单纯点,又具有新鲜感、刺激感,类似抽象艺术、行为艺术,这样才是“新艺术”。



诗夜城主


艺术创作贵在创新,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能沿用陈旧的思想,这当然是对的。

首先,陈旧不等于传统。传统里面有两种东西:不朽的东西叫经典,过时的东西叫垃圾。而陈旧这个词,其明确的内涵之一,就是指的过时。

其次,艺术包括传统艺术和创新艺术。传统艺术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沿袭”艺术、“重复”艺术、“再现”艺术创作,跟创新艺术是两个概念。

其三,真正的创新,即便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传统在其中也只是参照物,而非“搬来品”,否则就是换汤不换药,连旧瓶装新酒都算不上,只能说是艺术上的“盗墓贼”。

其四,不要过分地鄙夷陈旧,也不要夸张地吹捧创新。陈旧是被时间证实了的传统垃圾,而创新则包含着未被岁月检验的废品。当我们的创新也变成陈旧的时候,它们都将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历史。



代伐钟


思想决定行动。不仅是艺术表现,而且还是在你对生活当中任何的人事物都是如此。

任何艺术表现形式都是一样的,它仅仅是一种表现工具、一种视觉和思想的传达。

实际上要传达的是什么呢?就是创作者自己的想法。虽说技法和思想它是不同的,但技法是为思想而服务的,所以说我们在欣赏或创作艺术作品的时候,都会去思考画面当中所带给我们的共鸣情绪。

所以,一个好的艺术作品,不论是舞蹈、音乐、美术、影视、写作等等任何形式,技巧只是一种工具,它是为你的思想、为你的艺术境界而服务的,往往我们在欣赏作品的时候看到的是它的表现形式,他的表现能力和表现技巧:画面有多么的优美啊;舞者多么的漂亮啊;可能想的都是这样的问题,往往忽略了它本身存在的思想和艺术境界。

但是一个真正专业的艺术人士的创造,他需要的是思想的支配,然后完成他的行动。

说白了其实就是思想,就是思想上的传达,这是根髓!

所以说思想上的守旧、传统、不思进取、跟不上时代发展,是自我淘汰的一种形式。也是艺术家创作力的终结。



瑜舞影像


艺术创作不能沿用陈旧的思想。可能有这样思想的艺术家,也希望发觉一种更前沿的艺术形式吧。有一部人也的确秉承着这样一种思想,但这种思想仅相对于一部分人和某一种艺术探索方式较为适用,不能说用作所有的艺术创作领域。

艺术是自由的,需要大胆尝试,哪怕分离传统,但很难做到。就国画来讲,笔墨意识已经深深融入到了中华民族血液中,古人的思想也是不可避开的,几乎所有的国画学习都是从临摹画谱或古人作品开始,而这便是传承。即使以后再如何谈论不能沿用古人思想,即使口不说,其笔意中自然还会留有传统的影子。完全分离不用就如无本之木,也可以说是画,但最终形成的作品还能不能称为国画或者艺术,也另当别论了。

何为陈旧思想,再转念一想,古人的思想在当时不也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吗。没有错,但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谈创新的创作者,个人也较为钦佩这样的艺术家,他们可能会被认为是疯子,但未来可能又会是圣人。时间不会当下定论,因为那些古人的思想之所以成为了经典名言,都是曾经历过了时间沉淀与考验的,而且也是数以万计思想中留下来的只言片语。

之所以说不能沿用古人陈旧思想,也许是为了发挥艺术最大的可能性,不受束缚与传统的条条框框,去寻找更接近于新颖的东西,但还是要仔细琢磨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与自身进行考量。就像吴冠中先生曾经的说的那一句“笔墨等于零”,以讹传讹,又有多少人会错了意。

在这样创新的途径中我们还是要理性的,是不是所有的陈旧都需要分离,是不是有节制的取舍才是更好的发展。有没有必要这么做,古人思想是不是真的就是所谓的那么陈旧。传承与创新永远都是对立矛盾又统一的关系,这也是艺术生生不息的魅力所在。





博天音画


回答之前先考虑一下什么是陈旧?很多在世人看来已经陈旧的大多为经典。京剧,书画,茶道等,哪一个不是陈旧中脱颖而出,历史的年轮一圈一圈地勾勒一个又一个的经典。这是陈旧吗?答案当然不是。而今有一个话题名叫创新,在没有一定旧的基础上,再高层次的艺术家也得不到创新,如果有那就是创造了。所以,沿用陈旧有何不可?终能突破又有何不可?


滞黛胭红


古今中外每个时代的艺术家都分两派,一是传承,二是创新

“认为艺术家在创作时不能沿用陈旧的思想”毫无疑问地应该属于创新派的言论。

纵观整个人类世界的艺术史,有人传承就必有人创新,借用《局部》第三季陈丹青老师的话,艺术就必定是越发展越好吗?不见得吧。

再看横贯一千年的敦煌壁画,最鲜活最灵动的来自于最缺乏绘画技巧的北魏,而不是后来的唐宋。那种生猛的爆发力格外触动人心。打个比方,就像体育竞技,姿势好不好并不影响比赛的结果。

而到了毕加索马蒂斯,艺术的创新也更似返璞归真,与北魏的壁画、中世纪平面质朴的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搞创新的不要看不起搞传承的,谁也说不准创新是不是在玩老祖宗玩剩下的不是?


生活旅行家


个人觉得艺术家的创作时,对自己的作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是艺术家个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总结。

一件艺术品身上凝结着这个艺术家所思考的、认识、以及他所要表达的东西,那么他在这个创作过程中所表达的任何内容,都是与他当下所的环境有关的。

如果仅仅是延续古代的果实的思想,那就不能完整的体现,他作为一个“现代人”的身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