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让制造业回归?

李子橙vlog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美国已经不是那个一家独大的国家了,世界从美国所提倡的单边主意,到现在发展到共荣的多变主意,美国感觉到自己没有以前的优越感了,盟友们也个怀心腹事,自古至今,每个伟大的民族都是从制造开始发展的,美国经历了低成本的制造业,从而发展成为一个超级大国,但是现在他们注重高科技的同时,把制造业停滞了,被崛起的中国所超越,美国有了危机感,所以现在也想在重拾制造业,但是往日和现在不能同日而语了他们的国民不可能在重新从事低工资的制造产业,但是现在逼迫他们必须的这么做,没办法。


雪城小羽


1、美国制造业成本已具备比较优势

  随着页岩油气革命,美国一举实现能源自给并有余力出口,导致发电成本急剧下降。目前,美国的平均电价只有中国的一半。相形之下,中国工业电价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中国制造业成本不仅高于东南亚、南亚、东欧,并且达到美国制造业成本的90%以上,珠三角、长三角更是达到95%,中国制造业成本竞争力正面临压力。2004-2014年,中国的年均工资增长率一直处于10%-20%。

  生产率方面,虽然美国装备制造业的工资是中国的6-7倍,但劳动生产率也是中国的6倍以上,两者相抵,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综合成本并不具备太大优势。况且,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美国汽车、高端精密仪器等产业效率会提高40%。

  2、自动化和机器人导致用工量大减

2025年,制造业25%的工作会走向自动化,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制造业节省人力成本比重的均值是16%,韩国、日本、加拿大、美国省的最多。同时,机器人系统的价格将持续下降,预计2025年降至10万美元,而系统性能将以每年5%的速度提升。

  BCG 2014年的调查表明,在销售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美国制造商中,72%已开始投资额外的自动化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

  3、制造业的经济重要性超乎预期

  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制造业对于美国经济的重要性远比单纯数字反映的重要的多。

  美国的研究人员对于美国制造业进行拆解,最后发现,制造业对于美国经济的影响甚至比美国政府测算的还要大。此前美国政府测算,制造业领域1美元的产值会带动其他领域1.4美元的产出,但MAPI(机械及联合产品研究所)的测算显示,这一乘数效应达到了3.6。在工作岗位上的乘数效应,制造业达到了3.4。

  美国制造业规模占GDP总量仅为11%,但如果从产业链角度看,由制造业所支撑起来的价值链价值占到了美国GDP的三分之一,连美国政府也只看到了“冰山一角”。

  4、制造业升级不是下跳棋

  哈佛大学豪斯曼(Hausmann)教授的研究结果表明,经济的复杂性与制造业的知识及能力直接相关,一旦某个国家开始制造商品并因此积累了知识和能力,那么该国通向繁荣之路就会变得更加容易。

  但这个过程是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过程,制造的商品越复杂、制造工艺越先进,就越能走到更新兴和更先进的产业,这个国家就越发繁荣,掌握与他们已经能制造的产品相似的新产品的制造技术就更容易。比如,从组装玩具发展到组装电视机,比从纺织工业跃升至航空航天工业更为容易。


局思想


美国制造有没有出现“空心化”?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美国的“空心化”确凿无疑,要不然特朗普也不会呼吁“让制造回归美国”。2018年的数据显示,美国的GDP为20.494万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占GDP比重为11.4%,低于日本,德国这两个公认的制造强国,这两个国家制造业占GDP的比重都超过了20%。而美国服务业的增加值为16.5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80%,实体经济空心化已经非常明显。美国消费者使用的电子产品,服装,玩具,日用品大都依赖进口,美国主要的科技公司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等旗下的硬件产品绝大部分已经外包给亚洲的代工企业,它们本身并不生产任何电子设备。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美国经济空心化不成立,因为从总产值来说,美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制造大国,仅次于中国,而且美国保留了相当多的高端工业,比如航空航天及军工制造,半导体工业,医药生产,化学工业等。表面上看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高端工业成为美国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使美国牢牢掌控军事工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话语权。不过事实的真相是,基础工业的缺失,技术人才的匮乏,已经动摇了美国工业的根基,超级大国的摩天大厦已经日渐老去。

去年富士康去美国威斯康辛州投资建立LCD面板工厂,结果却面临招不到人的窘境。在美国,已经没有年轻人愿意去工厂上班,大部分企业的员工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接近退休年龄的人。即使是在波音飞机,通用汽车这样的大公司,也普遍存在同样的问题。年轻人不愿从事辛苦劳累的工作,不愿学习复杂的工程及科学专业知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更加轻松的金融,商业管理等学科。由于招不到人,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被迫将工厂搬迁到国外,更进一步加快了美国制造业的衰落。

制造文化的缺失导致了美国工程技术人才的流失,整体制造技术素质下降,甚至危及美国的军工,先进科技等高端制造领域。美国最先进的福特级航空母舰,工程造价涨到130亿美元,然而在交付后,却是质量问题频发,弹药弹射器,舰载机起降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其迟迟无法形成战斗力。波音787Max飞机停飞后,调查人员发现这款飞机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美国波音飞机和美国军工产品多年来一直领先世界,近几年频频出现重大质量事故,说明美国的核心制造能力已经出现问题。

显然美国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此不断催促美国企业回归美国制造,背后其实不仅仅是一些工作岗位那么简单,电子产品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是美国民众所希望的,为什么特朗普还一再要求苹果将工厂迁回美国,显然他也看到苹果的号召力,看到了制造文化回归的重要性。不过至于会有多少企业会响应他的呼吁,就很难说了,毕竟企业利润是第一位的。客观地说,这些企业已经很难回归美国了。

美国之所以成为超级大国,皆因拥有强大的工业,而一旦制造业失去领先优势,实体经济出现空心化,那么超级大国的黄昏也就为期不远了。


经典老电影系列


因为特朗普发现当下美国人的世界处境不妙,世界情势发展与往惜不同了,往惜天下第一而今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往惜霸权风光不再,往日的盟朋而今离心离德各各心中心事,不再死心塌地的甘心做美国人的奴才了。特别是基础制造业美国人确实是弱的很啊。因为往惜众盟无私奉献而今认清楚了美国人霸主永恒的嘴脸不再服务了不再任美国人收割了所以美国人的基础工业制造如今断源断供了。不过为时虽然是不算晚可是实事求是的基础建设又怎非一日可以成的呢?美国人喊的口号虽然是高盟友帮助否难知难测。此文即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让美国人的制造业回归的缘因理由,往惜制造业外放是美国人的环境能源保护用别人的能源为了自己家的利益故损人利己之心,而今世界情势改变霸主旧梦难在唯有变通变通一下了吧。美国人制造业回归只是死亡之前打一支强心针而已白忙活。


李承岱


首先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没有制造业的强大,就没有国家的强大。因为制造业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方向,它是科技变革、创新创造的力量源泉。

其次制造业可以解决就业问题。今年美国失业率已经降到历史上很低的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制造业回归有了一定收效。

最后制造业是创造财富的根本手段。只有制造业才能创造真正的财富,不是虚拟的财富。


失眠的Y先生


制造业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民族文明发展的基石和动力。所以美帝试图要制造业回归,但理想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想要达到这目标比登天难,因为美帝国民已享受惯高福利,不可能重回低薪资消费生活。且商家向来都是重利不重义。其他广大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是其重大诱因。所以中国吸收看清了这个教训。积极发展高科技制造业,主动淘汰落后制造业到欠发达地区继续发挥其余热继续赚取外汇实现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赢。又可扩大中国的影响力。


霹雳耀阳


美国GDP严重泡沫化,11%工业制造,8%农业,服务业比例畸高,律师打官司创造的GDP占比过大!说白了靠嘴皮子和金融薅羊毛过日子!石油开采成本高,美元逐渐被金本位取代(趋势),美债被国际持续抛售!地主家也快没余粮喽!


禁止食用的雪龙


从两个方面来看:就业和经济结构分析。

首先说就业。任何市场经济国家,就业都是需要政要们首要考虑的问题;只有选民们安居乐业了,才能拿到选票。众所周知,制造业是需要各级分工协作的,一般都有比较长的供应链;制造业回归了,相应的供应链中的企业也会一定比例的回归,这就能解决掉一大部分的就业。就比如大家都熟悉的汽车行业,为什么各地管理者都想让主机厂落户在自家?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汽车行业有一个相对成熟的供应链,只要头部企业在某地新建工厂,相应的零配件企业和物流企业必须在其附近设厂,不然很难满足其苛刻的到货周期要求。

再说经济结构。制造业是一国经济的基础行业,任何一个想走自主发展的国家,都需要确保自己的经济结构是相对完善的。可以数一下世界上比较有名的发达国家,首先都有很强的制造能力;要么是军工、要么是汽车、要么是航空、要么造船。单说美国,现在其相关的电子产品、造船、基建设备行业是一大挑战,其关键的制造都是外包给全球的供应商来完成。为保障自身有相对完备的经济结构,适当的回归部分关键的制造企业应该是其管理者迫切在行动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夹心客


  美国制造有没有出现“空心化”?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美国的“空心化”确凿无疑,要不然特朗普也不会呼吁“让制造回归美国”。2018年的数据显示,美国的GDP为20.494万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占GDP比重为11.4%,低于日本,德国这两个公认的制造强国,这两个国家制造业占GDP的比重都超过了20%。而美国服务业的增加值为16.5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80%,实体经济空心化已经非常明显。美国消费者使用的电子产品,服装,玩具,日用品大都依赖进口,美国主要的科技公司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等旗下的硬件产品绝大部分已经外包给亚洲的代工企业,它们本身并不生产任何电子设备。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美国经济空心化不成立,因为从总产值来说,美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制造大国,仅次于中国,而且美国保留了相当多的高端工业,比如航空航天及军工制造,半导体工业,医药生产,化学工业等。表面上看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高端工业成为美国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使美国牢牢掌控军事工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话语权。不过事实的真相是,基础工业的缺失,技术人才的匮乏,已经动摇了美国工业的根基,超级大国的摩天大厦已经日渐老去。

  

  去年富士康去美国威斯康辛州投资建立LCD面板工厂,结果却面临招不到人的窘境。在美国,已经没有年轻人愿意去工厂上班,大部分企业的员工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接近退休年龄的人。即使是在波音飞机,通用汽车这样的大公司,也普遍存在同样的问题。年轻人不愿从事辛苦劳累的工作,不愿学习复杂的工程及科学专业知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更加轻松的金融,商业管理等学科。由于招不到人,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被迫将工厂搬迁到国外,更进一步加快了美国制造业的衰落。

  制造文化的缺失导致了美国工程技术人才的流失,整体制造技术素质下降,甚至危及美国的军工,先进科技等高端制造领域。美国最先进的福特级航空母舰,工程造价涨到130亿美元,然而在交付后,却是质量问题频发,弹药弹射器,舰载机起降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其迟迟无法形成战斗力。波音787Max飞机停飞后,调查人员发现这款飞机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美国波音飞机和美国军工产品多年来一直领先世界,近几年频频出现重大质量事故,说明美国的核心制造能力已经出现问题。

  

  显然美国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此不断催促美国企业回归美国制造,背后其实不仅仅是一些工作岗位那么简单,电子产品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是美国民众所希望的,为什么特朗普还一再要求苹果将工厂迁回美国,显然他也看到苹果的号召力,看到了制造文化回归的重要性。不过至于会有多少企业会响应他的呼吁,就很难说了,毕竟企业利润是第一位的。客观地说,这些企业已经很难回归美国了。

  美国之所以成为超级大国,皆因拥有强大的工业,而一旦制造业失去领先优势,实体经济出现空心化,那么超级大国的黄昏也就为期不远了。


兴业聚金


美国制造业回归有两个根本上的原因:


一、是后经济危机时代,美国经济复苏进程缓慢。

二、是制造业空心化不利于其创新领导者地位。

美元回归,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美国经济内需乏力,缺乏有效的流动性和市场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