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如何看寒假作业中要求学生借下册语文书,读、背并识字?

问而作室


很明确的态度,我不赞同这种做法。

一、好不容易到了假期,为什么不能完完全全交给孩子们自己支配呢?如果把你换成孩子,你愿意吗?

二、作为孩子来说,哪一个阶段做一个阶段的事情,有错吗?为什么要占用他们休息和娱乐的时间,强迫他们提前进入角色呢?如果可以的话,向孩子们发一个调查问卷,可以匿名填写,看有多少孩子投赞成票?

三、这对学校和老师来说,是一种变相的剥夺,更是一种不作为式的懒政,这与孩子做错了题,直接罚抄两百遍,有什么区别?


涛涛131423681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老师布置借下册语文,读、背并识字的寒假作业,如果是针对语文基础知识较弱,学习吃力的学生布置的作业,我认为布置的好。


基础弱的学生正好提前预习,熟悉一下课文内容,背诵识记精彩片段和古诗文,学习文中生字词,做到“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样,自学掌握部分知识,正式上课时,就不显吃力了,学习的信心也就会增强,很可能在老师的鼓励下把语文学得更好!

然而,这对于语文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又缺乏难度,因为他们很快就能完成,并且在正式上课时还要学一遍,他们觉得没必要,对此,我今年给六年级学生留了如下作业:


1.练习书法,描摩硬笔书法本。

2.读3至4本书,写读书收获二篇。

3.参加一项有意义的活动,把过程和体验写出来,完成一篇作文。

4.参观县科技馆,完成一件科技小发明。

总之,语文作业可分层布置,以阅读为主,能激发语文兴趣!

我是老班聊教育,愿与你分享,希关注交流!


老班聊教育


寒暑假作业中都有预习新课一项作业。

我家邻居的孩子今年上四年级,语文作业就是每天预习新课,放假第一天背诵第一课的三首古诗,并抄写三遍,默写一遍。第二天抄写第二课的词语三遍,听写一遍。每天一课,到开学预习到前三单元。

其实我很反对这样的预习方式。

关于预习有很多老师能说出它的好处,提前预习,对于程度差的学生来说,笨鸟先飞,让孩子熟悉字词,开学后学起来轻松。

但是,首先孩子都有一定的遗忘性,现在预习开学后基本忘记,基本没有预习的效果。

程度好一点的同学背诵过的课文还记得,开学后要求背诵时,省时。对于程度差的学生,开学后,背诵也快忘了,重新背诵需要时间。又因为有的学生提前背诵,导致老师不会留多长时间,就进行到下一节课,使得整个教学进程进行的非常快。有些孩子还没有从假期缓过来,老师一天一课已经快结束一个单元了。

其次,提前预习得方式不对,不应该是简单的背诵,书写。我认为预习就是找到课文中自己存在的问题,再把问题带到课堂上。语文预习可以是熟读课文,自己学着对课文提问题。

至于背诵问题,可以等到开学后,统一背诵。

最后就是我认为假期就是查漏补缺的时间,针对学习过的知识内容做好充分得巩固,复习。


暖萌肉肉


我觉得这个方法很好,值得借鉴!我自己是一个受益者!

早在二十多年前,我还是一个小学生的时候,四五年级的暑假老师就要求借下册语文书,背诵课文,写生字。放假前夕同学们就去高年级教室和大哥哥大姐姐借书!那个时候特别羡慕有哥哥姐姐的同学!

假期中在家里就把要背诵的古诗,课文提前背过了!开学了老师检查背诵,我一点不怕,有的时候甚至特别盼望老师检查背课文,默写课文!由于小学养成的这个习惯,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很好!同时我初中,高中,我不怕老师留那些背诵的作业,背东西特快!

如今我的孩子也上小学了,家庭假期计划都有一项:背诵语文古诗词,课文!今年寒假孩加上了英语的学习!(单词,课文提前接触)笨鸟先飞!

孩子学校作业大部分是实践作业:我写,我手,我口,我足,我看,我做!每个都要做一份手抄报,同时还有课外名著阅读任务!这个暑假又五本!现在正在读《一百条裙子》。丰富是丰富,加上我们家庭课内学习计划,就更加完美了!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适当预习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假期里指导孩子对下学期的余温课本读读看看,熟悉课文,学习生字,开学了,能减轻孩子的压力!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同时老师通过上课表现,看到孩子假期的努力,提出表扬,这对孩子来说意义重大!在小学生的心中,老师可是神圣的!她们也是最相信老师的!


肖老师英语课堂


寒假作业中要求学生借下册语文书并读、背、识字。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语文老师,我非常赞同这种做法,主要是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学生基础本来不太好,再加上我带的六年级,教材已经改版,不然也可以让孩子们在假期里借下册书提前预习。

从小到大,我的语文成绩都挺不错,除了要感谢我的老师,我更应该感谢我的妈妈。以前我上小学和初中时,每学期期末考试后,妈妈就会给我借好下学期的书,让我假期里预习。我常常是每天做一会儿作业再预习一会儿新课。语文主要就是读读课文,把生字写写,再把要背诵的内容背背,还会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人物有什么特点气,有哪些地方自己不太懂;数学主要是看看例题,做做计算题和应用题。

经过一个假期的自学,我首先是养成了比较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自学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等到学习新课时,就非常轻松,就有时间锻炼身体,阅读课外书。

结束语:老师这样安排,是有一定道理的。放假时,我一同事也在忙着给孩子借下册书。假期里,合理安排时间,既能够优质地完成作业,查漏补缺,又能够预习新课,实在是很不错的。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寒假作业中要求学生借下册语文书,读、背并识字,我认为这个可以有,这是好事。


说实话小学所学科目并不多,主要是语文、算术,部分相对好点的地方小学已经学习英语了。小学的加减乘除,语文的识字、读、背课文对于孩子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

记得以前我们读小学的时候,由于老师要求不是很严,加上父母没有多少文化,假期只知道玩,什么也没有学,可以说整个小学基本上什么知识都没有学到,进入初中后还在连拼音都不会,很多字也不认识,也不会写。

记得当年读初中,老师要求写作文,我是错别字连篇,老师让读课文也是错字连篇。老师让写作文,由于背的东西少了,写不出来,为了凑字数,满篇都是口水话。语文一直就是我短板,初中、高中一直都很差,甚至很少有考及格的时候。


进入大学后,由于是师范专业要求考普通话,没有办法从那时候开始才认真的学习拼音,那时候真的是费力很大的力气,普通测试考了六七次都没有通过,最后还是报了个培训班才勉强考过的。

所以,在小学的时候算术的简单数字计算、语文的读、背、识字很重要,一定要学好。

小学寒假一般都比较长,而现在国家要求减负,小学一般是不允许留书面作业,老师让孩子借下册语文书,读、背并识字这不算是书面作业。


即使是小学,假期孩子每天抽出一定时间来学习也是很有必要的,假期将下学期的语文书借来,读、背并识字了,这有利于老师下学期的教学,也有利于孩子后面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孩子成绩的提升。

如果孩子假期什么都不做,那么假期结束后,可能很多已经学习过的知识都会被忘记得差不多,这将是很不利于孩子后面的学习的。

所以,我认为寒假作业中要求学生借下册语文书,读、背并识字这是好事,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并督促好孩子学习。

我是“地理视角看教育”,分享知识、认真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留言评论!

地理视角看教育


现在全国各地中小学生已经进入寒假,我想现在大部分学生都在埋头于厚厚的作业中而无法自拔,可是翻遍所有的作业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要求学生提前对下册书本进行预习,就那语文这门课说,要求背诵课文、阅读课文、识生字。

预习是独立学习的第一步。

对现在的孩子来说,自觉能力比较弱,尤其是在步入初中以后,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一大部分原因是自学能力差。因为一个学生如果所有的知识全部依赖老师讲解,一旦离开老师这根“拐杖”就会寸步难行,这样的情况下,好的成绩要从何而来?

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课前预习习惯是培养自学能力的第一步,而一个还得课前预习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上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了独立自主性,同时也能够锻炼他们阅读能力,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心中有数是一个孩子在学习上对自己最好的负责。

只要把预习这步做好了,孩子们就会对知识做一个划分:已经理解的知识和存在疑惑的知识。那么在开学停课的过程中他们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更加留意自己有疑惑的地方。

这时如果老师能在课堂上把孩子疑惑的地方解开,他们会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除此之外,在预习中有些自己已经明白的内容,有时会在听课是会发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从而引起他们进一步的思考,而这个过程对于孩子深化学习内容和提高理解能力是十分有效的。

还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它的关键在于理解后的记忆。

在学习中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一个知识点或者是一篇文章看的时间越长,次数越多,理解越深,记忆会越深刻。所以对预习来说,我们看到的知识可能会懂也可能不会懂,但是不论是懂还是不懂,都经过了孩子的独立思考,并且有了初步的印象和自己的理解。

在开学以后老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的进一步讲解和分析,再加上孩子进一步的认知,会让他们对于这些知识的印象和记忆会特别深刻,理解也会更为深刻,甚至可以达到久记不忘。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理解以后的知识更容易记牢,尤其是经历自身努力而攻克的知识更容易牢记


教师育儿


我是初中老师,我说说我的观点。

首先说,预习下册的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如果学生上册学习很好,学生如果假期能够预习下册内容将会非常好。毕竟温故知新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面。其实很多老师都会在放假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下册内容的家庭作业。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提前学习下册内容,减轻学生开学后学习的压力。但是一般情况下老师也会给学生布置复习上册内容的家庭作业。有些学校甚至有编写的复习和预习材料。对于上册学习好的学生来说,预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是如果学生上册没有学好,假期不复习上册就预习下册,效果将会不好。很多学科对基础的要求非常高。例如英语、数学、物理和化学,。学生的上册都没有学好,下册又怎么会学好呢?

老师假期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最好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定。这样才能够因材施教。


初中人教版英语


这大概是个比较会干的老师留的作业。

寒假中就要求学生借、读、背、认下册语文书,这么做好处是借寒假之机,学生能提前预习,熟悉下册课文内容,甚至做完了下学期才应该完成的学业。给下学期老师教学铺平了道路,教学起来比较轻松,成绩也容易上去。这么做尤其对大面积补差有很大效果的。是老师的“聪明”之举。

但不能不说这也是不符合教育教学要求以及学生认知规律的,提前透支了学生对新课的新鲜期,在之后的正常时间学习时,学生会毫无新鲜感,兴趣上素然寡味,容易分心或捣乱。特别对那些好学生,他们本可一遍学会的知识,却占用了他们两份本可以用来读课外书或做其他有意探知活动的时间,浪费青春不说,还造成了对学习的厌烦情绪,如同嚼蜡,十分不开心。这对其他正常上课的老师也是一种不公平,这位老师利用学生休息时间,通过布量一道另类作业,达到了提高成绩,得到学校嘉奖或家长口碑的好处,不能不说是一种小聪明,精于算计。谁让现在上上下下都那么计较分数呢!提前作业虽说令学生和家长不悦,但拿到考卷远比其他人高的考分,这时早已被开心所替代,是不是这么回事呢?都是“分数”给闹的鬼啊!心机里面出分数!



我心永恒121057776


寒假要求学生借下册语文读和背并识字?这样做法估计是小学语文老师的要求,那么这样做法是不是值得肯定的呢?老师这样的做法目的主要是要求学生提前做好预习,为下学期上课提前做好准备。可是我觉得这样做法不值得推广,原因有几个。

第一,寒假时间短,又是恰逢春节期间,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性格活泼好动,春节的祥和和喜庆带给他们是最大快乐。在一年一次大的传统节日欢乐气氛影响下,小学生的专注力肯定是受会受影响的,所以要求他们提前复习效果就会降低,流于形式。

第二,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弱,理解能力有待加强。虽然说提前预习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小学阶段,因为所学知识少,大脑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弱,要求他们独立完成读背写识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样,完成老师布置任务的学生就可能寥寥无几。

第三,寒假放假时间短,应该说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对上册课文补缺补漏,夯实基础,温故而知新,效果要好于借下册预习。

因此说,寒假时间,要求同学们针对自己在哪方面知识存在的不足,补缺补漏,夯实基础,这样做法会比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