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M3存在什麼缺點?你怎麼看?

sbwsw


這臺機器現在很熱,銷量很好,很多攝影企業,工作室從佳能換門索尼,包括國內最大的婚紗人像巨頭。足夠說明這臺機器的成功。

這臺機器的優點也是她熱銷的原因,那有什麼缺點呢?

大家說的 顯示屏,菜單,色彩,鏡頭價格等。這些其實都是無關痛癢的缺點了。

如果你需要一臺好用,功能強大的機器,A7m3 是首選


拍拍小達人


我們工作室是去年11月痛下決心入手A7M3的,為什麼是痛下決心?我下面就來說一下讓我們糾結的點在哪裡,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先說優點

在說缺點之前不得不承認A7M3 是現在所有自媒體工作室,或者以視頻拍攝為主的工作人員首選設備。優異的高感表現,好用的對焦系統,節省後期製作流程的HLG拍攝模式。這些真的是用了就回不去了,視頻拍攝方面,特別是對相機理解並不深刻的新手,絕對是首選。

再說缺點

1、鏡頭的價格

說真的,我一直都在考慮這個算不算缺點。因為SONY的GM鏡頭拍攝出來的不管是照片還是視頻,質感和清晰度是真的好。直出的色彩雖然比不上佳能和尼康那麼討小姐姐喜歡,但是現在誰的照片不後期呢?而且在鏡頭直出照片的銳度上,SONY的GM鏡頭真心是強大。實在接受不了SONY GM 大三元的價格,可以考慮小三元或者適馬、騰龍的鏡頭。(隨帶提一嘴,騰龍28-75/F2.8 真心可以替代SONY 24-70/F2.8,還支持8MM微距,只是在夜景的星芒這個方面有所不足)配上轉接環也可以使用佳能的鏡頭,隨著固件的更新,使用佳能鏡頭的對焦現在也基本是在可用的狀態。不過大法鏡頭的價格這樣一直都這麼喪心病狂真的是勸退了很多人。


2、反人類的菜單設計

我相信只要是使用SONY 的用戶,一直都在詬病的就是這個菜單的設計了。一個新入手SONY的用戶,要熟悉這個菜單,真的是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從翻譯到一級、二級菜單的邏輯真心的不友好。本來一個很簡單的操作可能要進入三級菜單才可以調試,你想一想這會有一個畫面你急切的需要記錄下來,結果因為菜單的繁瑣讓你錯過了最佳的拍攝時間。不過欣慰的是,A7M3可以對各種按鍵進行自定義,簡化了這種不必要的流程。但是這真的是需要很長的時間對系統進行熟悉和對菜單的學習。


3、液晶屏

相信吐槽這個液晶屏的不止我一個人,不管是照片還是視頻這塊液晶屏上看到的畫面跟將素材導入電腦後看到的畫面直接就是兩回事。曝光是否準確說真的根本不能相信液晶屏上反饋。也就導致使用SONY的用戶都不得不去學習直方圖,來判斷我們的視頻和照片是否是在可用的範圍。不過反過來想這也變相的讓使用SONY的用戶往更加專業的道路上前進了一大步。不能翻折這個槽點真心不想說了,從VLOG大行其道開始,所有的自媒體人都在吐槽SONY的液晶屏不能翻折,知道前段時間新出的6400才解決了這個屏幕翻折的問題,還擋住了熱靴口。大法真的多看看群眾的反饋吧,技術是牛逼了。但科技以人為本不是嗎?


4、閹割掉的可選APP

為什麼要說這個?其實我也在思考SONY為什麼這麼做,A6000上都有的可選裝APP在A7M3上竟然被閹割了。官方是因為要考慮系統的流暢度和提高A7系列的開機速度,而閹割了這個功能。對於一部分用戶是需要提升開機速度來抓拍照片。但對於大部分用戶來說,特別是視頻製作者來說,現在拍延時我還要再去配一個快門線。連入門相機都內置的延時拍攝功能,就不能浪費一點點的空間系統內置呢?不過據說4月的固件更新會增加這個功能。但是我已經因為要拍延時買了快門線了,所以我要說出來。這個缺點讓我多花錢了。我不能因為知道固件要更新就等上幾個月不去創作了吧?


5、4K拍攝沒有60幀

這個可以說是雞蛋裡挑骨頭了,畢竟國內現在的主流媒體平臺都支援不了4K 視頻的碼流。不過既然4K拍攝都支持了,為什麼就不能多給一點點呢?可能從銷售的角度要拉開M3和R3的差距,但是這是兩款應用場景完全不一樣的微單啊。多給這麼一點點真的很難嗎?對於追求高畫質的工作室可能就因為這一點就放棄購買了啊。

以上觀點是個人主觀的感受,並不能代表廣大愛好者。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最後我還是要說,如果你的工作環境視頻拍攝的工作大於30%,不用考慮直接入手A7M3 你絕對不會後悔。至於鏡頭嘛,咬咬牙在有限的預算買最貴的鏡頭也絕對不會讓你失望。使用到現在,我對A7M3的感覺真的很好,這小半年中也沒出現過大的問題,只有偶爾的出現內存卡無法寫入的情況,拔插一下就OK。可能是我卡的問題,新買的卡馬上就到了,等使用一段時間後再來評價吧!


止吾說


本人作為一個索尼用戶,a7m3是一臺很好的相機,無論是拍照還是視頻,但是既然大家需要知道這個相機的問題,那麼我綜合身邊朋友和網上大家分享的問題給大家說一說吧。

1,索尼機身做工不行,為什麼這麼說呢?索尼用戶都知道,剛買回來的機身不做防護措施,碰一下漆就掉了,所以經常能看到機身滿是痕跡的二手相機。

2,a7m3又一個質量問題,麥克風接口容易壞,很多做vlog的博主都在反應這個問題。

3,a7m3屏幕開倒車,一臺18年發佈的相機竟然還在使用92萬像素的顯示屏,通過我下面索尼全系列微單對比圖一看,你會發現13年的a7上面使用的就是92萬像素的顯示屏,a7m2上面都是123萬像素的,如鯁在喉啊。

4,手柄太淺,對於手大人來說握持感並不好,相對來說,cn兩家做的更好一些。

然而就是一臺這麼多問題的相機從發佈後到現在價格堅挺無比,而且也獲得了2018年度最佳全畫幅相機獎項,就是這麼一臺索尼定位於入門的相機,性能也比較“普通”的相機能出眾多全畫幅相機中脫穎而出,就是見證了那句話,全靠同行襯托!!!





sorin索林


索尼A7M3號稱是全畫幅微單的新基準,而且也很暢銷,那麼,這麼暢銷這麼主流的微單,會不會什麼缺點呢?


索尼A7M3,總體來說,確實是很成熟的一款機型了,機身還有進一步降價的空間,如果不急的話,可以等到3月份春暖花開了再買嘛


秉著雞蛋裡面挑骨頭的精神,我來冒犯一下索尼粉絲,給挑刺來了!

具體如下:


一、老話重提,鏡頭偏貴,如果是窮人,還是佳能尼康的單反更適合。

這個不多說了。


二、15000塊錢這個價位,如果就拍攝風光來說,索尼A7M3不如價格更便宜的尼康D810

這個,你如果非要說索尼A7M3比尼康D810更適合拍攝風光,那麼,我也只能表示附和,裝作同意的了。


三、15000塊錢這個價位,如果就拍攝美女或者糖水美女來說,索尼A7M3不如價格更便宜的佳能EOS R

當然,佳能EOS R這個相機,本身也有很多問題,也經常被罵。

但是,單論拍攝美女來說,佳能EOS R還好,不應該被罵的了。


四、索尼A7M3,這個電子取景器,究竟是好,還是不好?

我想,也是眾說紛紜,褒貶不一。

但是,肯定是有爭議的,肯定是有很多人覺得不如光學取景器的。


五、膚色,直出,索尼A7M3有很大的改進,但是,談不上是最佳

和佳能,富士相比,應該說,始終是有人認為不如佳能或者富士的了。


六、索尼A7M3,菜單和按鍵設計,這個,也是老話題了

不多說了。


七、標配套機的這個28-70mm鏡頭,真的是太對不起索尼A7M3這個機身了

也是老話題了。


光線攝影學院


最大的缺點毫無疑問是這塊屏幕,亮度不夠色彩不準,會給拍攝帶來很大的障礙,屏幕上看到的和電腦上看的是兩個效果,我用的是a7r3,亮度還可以,但是色彩不準,a7m3的屏幕更差。其他的缺點對於業餘玩家來說都不是問題,比如手感不好,菜單亂,設置參數不跟手,沒有側翻屏幕,等等,都是可以忍受的。


三刀流劍豪索隆


索尼外製作毫無人性化和耐用性。外殼掉漆。目鏡膠皮易掉而且容易斷裂。曝光補償鍵易動而無固定措施。


Jn自由泳


因為工作室緣故,每週都要用A7M3 錄視頻,馬上就又開始一場十二歲生日宴會的錄製,抽空回答一下。

優點很多,第一就是輕便,剛從肩抗式錄像機換過來,感覺整個世界都輕了,如果你經常外錄的話就會體會到重量有多重要。其次裡面內置的HLG模式對於視頻實在是友好,不管是後期調色還是套預設都挺好用。再次就是追焦速度快,與對焦點多是分不開的,對錄視頻來說很有用。


再說說缺點,第一就是鏡頭太貴,比cn兩家貴多了,這在預算上不得不多考慮考慮,土豪除外。第二就是顯示屏和取景器太差勁,取景器漏光是這個相機的通病,而顯示屏顯示色彩極度不準,顯示屏的色彩完全不能作為參考,因為完全就不準,甚至連曝光都完全不準,只能通過斑馬線來做參考,說白了只能作為構圖的參考。

第三就是沒有翻轉屏,作為專門拍Vlog 及宣傳片的機器這是極不方便的,有些角度真的是很不方便,用過的都知道,從佳能換過來感覺這一點a7m3 使用起來不太方便。

至於其他細節方面的優缺點還有很多,可以交流無法一一細說。


花邊記


主要就是貴,不對這是我們的缺點主要是窮


自掛東南枝45421376


上面的所有回答,都漏掉了m3的一個重要缺點,為了達到所見即所得的效果,我一直使用電子取景器取景,m3的電子取景器分辨率偏低,有頻閃現象,為了自己的眼睛,我放棄了m3,入手了r3。


雲門客來


A7M3是臺好機器。缺點是色彩差,顯示屏差、菜單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