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湘西龍山奇樓——樹比“沖天樓”

湘西地處武陵山脈腹地,這裡山巒起伏、地形複雜,氣候潮溼多雨而且炎熱,為了通風避潮和防止野獸,人們依山就河建起了傳統民居吊腳樓,這種幹欄式建築在武陵山區廣泛分佈。

但是,在湘西一處交通閉塞的深山裡,卻有這麼一座不同於吊腳樓的獨特建築,並且還有一個奇怪的名字“沖天樓”。

探秘湘西龍山奇樓——樹比“沖天樓”

俯瞰沖天樓

樹比村是位於湘西重重大山的一個村落,村子不大,只有百十戶人家,讓它遠近聞名的是這裡有一座規模宏大的建築,這座純木建築立於半山之上,樓的頂部兩個並排的閣樓高高聳立,直插半空,故此,當地人把這座建築稱為“沖天樓”。它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樓閣高達10餘米,而沖天樓的建築年代更是非常久遠。那麼,這座樓究竟是誰在什麼年代建造的?在深山中建造它又有什麼用途呢?

探秘湘西龍山奇樓——樹比“沖天樓”

龍山縣樹比村

為了探究其中的緣由,《地理·中國》攝製組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來到龍山縣。驅車從縣城出發,向東南前行70多千米,就到達了沖天樓所在的樹比村。樹比村地處偏僻,坐落在地形險峻的峽谷之中,遠遠望去,只見一排排吊腳樓民居依山而建,古樸清幽。

攝製組通過觀察發現,與村中的民居相比,沖天樓的規模的確非同一般,樓的頂部是兩個並排的三重飛簷翹角閣樓,勢如沖天,這也是“沖天樓”名字的由來。

沖天樓與很多南方的建築大不相同,在徽州古民居中,建築中間往往建有天井,天井便於採光和排水,又能蓄積雨水,叫做四水歸塘,暗含聚財之意。但沖天樓一反常態,不建天井。我們進入樓內左側的一個單元,從前堂到後廳,從火鋪到臥房,偌大的空間裡沒有天井,相反,它用三層閣樓罩住了廳堂,為什麼採用這樣的工藝呢?

探秘湘西龍山奇樓——樹比“沖天樓”

沖天樓閣樓

專家認為,其實,沖天樓在天井的位置蓋上了兩個三層閣樓,閣樓的作用除了避免雨水直接衝到屋內外,它實用的價值就是用來採光。閣樓升高的部分與屋面之間形成了高差,陽光可以通過它照射進來。在採光上,它與南方建築的天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科考專家說,武陵山一帶溝壑縱橫,山多地少,在這種自然環境中,智慧的樹比村人吸收了漢族建築的精華,利用當地豐富的林木資源,在平地上用木柱支撐起房屋,採用了獨有的梘槽排水裝置以及屋頂三層樓閣採光的獨特方式,創造出融土家單體民居與合體民居為一體的沖天樓。

探秘湘西龍山奇樓——樹比“沖天樓”

傳說的藏寶洞

古人為什麼選擇在偏僻的大山深處修建沖天樓?建造規模如此宏大的純木建築,至少需數千立方米的木料,沖天樓的主人得有雄厚的財力。那麼,在湘西這個偏僻的小山村,他們的財富究竟從何聚集呢?採訪中,村民告訴攝製組,自古以來,樹比村就流傳著一個洞中藏寶的傳說。那麼,沖天樓的選址是否與藏寶洞有關呢?

探秘湘西龍山奇樓——樹比“沖天樓”

探秘藏寶洞

湘西經歷了多次劇烈的抬升和沉降活動,形成了這裡山地險峻、峽谷幽深、洞穴眾多的特徵。村民說,在樹比村周邊有多處溶洞,從前在惹巴拉做生意的有錢人常常把錢財和寶物藏到洞裡,以避匪患。那麼,這些說法成不成立呢?在村民的指引下,科考隊來到了離村最近的一個洞窟。

探秘湘西龍山奇樓——樹比“沖天樓”

古窯遺址

在洞中經歷了3個多小時的歷險後,科考隊並沒有發現任何和金銀財寶有關的線索。專家認為,洞中藏寶的說法只是當地村民的一種想象,沖天樓的選址與藏寶洞沒有關係。在與村民的交談中,有位村民向我們提供了一條新的線索。他說,這一帶有一個規模較大的窯廠遺址。次日,在文物專家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這個遺址所在地。只見它位於一個半山坡上,坡地早已被村民開墾的菜地覆蓋,似乎看不出任何遺址的痕跡。但不一會兒,文物專家在土坡上找到了很多瓦片類的東西。他說這裡是一個古窯遺存。

考察至此,專家初步找到沖天樓為什麼選址在山谷裡而不靠近碼頭的根本原因。由於樹比村地處大山之中,地勢隱蔽,沖天樓建於此,不僅避免了水患之憂,而且它緊靠窯廠,位置隱蔽,在這裡,人們依靠製陶業積聚財富。但由於古代陶器生產成本高、利潤並不豐厚,專家認為,建造規模宏大的沖天樓一定還有著比製陶業更大的財富來源,那麼,沖天樓的建造究竟依託了當地什麼樣的自然資源和條件呢?

村民們告訴科考隊,在距離樹比村不遠處有一座桐花山,每年的4月,那裡的萬畝桐花怒放,非常壯觀。

探秘湘西龍山奇樓——樹比“沖天樓”

桐花山

據史料記載,清末民初,桐油曾一度取代絲綢,成為中國最大宗的出口產品,足見桐油在當時中國經濟版圖中的顯赫地位,這其中以湘西桐油產量高且質量上乘,成為中國桐油產業的翹楚。

探秘湘西龍山奇樓——樹比“沖天樓”

古鎮碼頭和人字廊橋

考察至此,關於沖天樓為什麼選址在深山之中,科考隊逐漸有了一個清晰的答案。在300多年前的樹比村,每到春天,漫山遍野的野生油桐花競相開放,收穫的季節裡,沖天樓的主人組織村民煉製桐油,他們還依託村口附近的窯廠,製造陶器,通過樹比河把這些物資運往碼頭,進行頻繁的水上貿易。

探秘湘西龍山奇樓——樹比“沖天樓”

土家族沖天樓

經過數代人的努力,他們完成了財富的積累。在湘西能工巧匠的精心打造下,一座氣勢恢宏、巧奪天工的沖天樓在大山裡矗立起來。為了防潮防朽,他們每年用桐油粉刷沖天樓,就這樣,純木結構的沖天樓在當地特有的天然桐油保護下,歷經數百年風雨聳立至今。

探秘湘西龍山奇樓——樹比“沖天樓”

沖天樓全景

專家認為,土家族聚居地大多處於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帶,雨量充沛,空氣溼度大,而以木構建的沖天樓和吊腳樓不僅進退靈活,適應高低錯落的山區環境,而且適應了這裡特殊的氣候條件,它是人們合理利用地形條件和生存空間的智慧結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