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慢寫,楷書快寫”,究竟怎麼理解?

風浪元



殘荷吟雨


行書慢寫,故而從容俊逸,以去狂戾之氣;楷書快寫,故而靈韻自生,以避阻滯呆板。我的理解,行書適當寫的慢一點,更顯沉穩內斂與法度精神;楷書寫得快一點,更顯字法老到和筆法練達。

這話有一定道理,但並不適用於所有的人。比如寫行書本來就很慢的,或者寫楷書本來就很快的,則不必參考。新手不可學,老手不必學,尤其適用的,是書法正處於入門階段的朋友。


速度比節奏更重要,它可以改變書法作品的形貌氣韻,甚至會帶來質的變化。書寫速度內涵十分豐富,我曾在群裡說過,什麼是書法之妙?有快有慢,有實有虛,有正有欹,有圓有方,有妍有拙,方為書法妙品。

以抱庸為例,硬筆楷書的書寫速度為每分鐘10個字,平均6秒一個字;行楷快一倍,每分鐘20個字左右;行草則為每分鐘30個字。大致是這個速度。行草寫慢了,就嫌迂愚,有損凌厲之氣;行楷寫慢了,就覺阻澀,如梗在喉扭捏不爽。所以,每個人的書寫速度要根據自身基礎和書寫習慣來合理選定。


啟功先生曾言:“行書宜當楷書寫,其位置聚散始不失度。楷書宜當行書寫,其點畫顧盼始不呆板”,主要講得是字法,但其中也包含著速度的問題。

抱庸以為,熟能生巧。總的來說,書寫速度是隨著書法養成逐步提高的。書學者應遵循個人實際與客觀規律,可以逐步強化提高,但不可捨本逐末揠苗助長。

抱庸淺談。文中插圖為抱庸硬筆習作。


抱庸詩書


“行書慢寫,楷書快寫”這句話確實沒有聽說過,只記得啟功先生說過:

行書宜當楷書寫,其位置聚散始不失度;楷書宜當行書寫,其點劃顧盼始不呆板 。

行書慢寫

啟功先生的這句話與“行書慢寫,楷書快寫”結合起來看的話,是很有道理的。

先說一下我自己的體會吧,我自己年輕的時候練行書少,也沒見過真正的書法家是怎麼寫行書的,腦海中對寫行書的印象就像電視劇中寫草書那樣,縱筆疾馳,任意揮灑,一氣呵成的樣子。因此自己有時候忍不住寫兩筆行書的時候也是寫的很快,總想著一下子就把它寫完。後來因為工作原因,很少拿筆寫字了,但對行書的這種認識,一直保留了十幾年。

這些年重新開始拿筆寫字的時候,看了很多老師的書法教學視頻,發現原來寫行書不是自己想的那樣一味強調快,人家寫起來是快慢有度的,有一種節奏上的變化。

行書一味地強調快,最容易出問題的是點畫的形質不過關,然後就是啟功先生說的,結字容易失去法度。但這絕不是說行書要很慢地去寫,行書要寫的太慢了,就失去了行書的那種流動的韻律感,失去了行書的特色了。

所以,個人感覺寫行書關鍵是行筆的節奏和筆勢的問題,何時快何時慢,什麼地方要駐筆,什麼地方要快速行筆,這種書寫時候的節奏感是很重要的。筆勢問題就是每一筆有來源有去處,一筆結束又是下一筆的開始,一字結束也是下一次的開始,或牽絲縈帶,或筆斷意連,行氣貫通,連綿不斷。

楷書快寫

我們剛開始練書法的時候,特別是臨帖的時候,都是寫一筆停一下,看看位置對不對。結果養成習慣之後,就容易造成筆勢不連貫的毛病。

寫楷書最忌諱寫的太板滯了,呆板了,缺少一種行筆的流動感。特別是我們剛開始學習楷書的時候,臨的都是碑版刻帖,更是容易把楷書寫死了。孫過庭《書譜》中就曾經這樣說:

草不兼真,殆於專謹;真不通草,殊非翰札。

寫行草書如果不具備楷書的筆意,容易失去規範和法度;寫楷書如果不能通草意,那就難以稱為佳品。清代的包世臣說:“

右軍作真如草”,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王羲之寫的楷書“如草”,“如草”在這裡不是說就是草書,而是說王羲之的楷書具備了草書的筆意,因此我們看羲之的楷書筆意流動、而不板滯。

那是不是寫楷書的時候要寫的快一些呢?絕非如此,不是簡單的快的問題,還是前面講到的節奏感和筆勢問題。

楷書點畫之間是間斷的,很容易寫的刻板,如果我們寫的時候注意筆勢的連貫,就會營造出一種筆斷意連的感覺,自然會有一種節奏感出來。這樣寫出來的楷書,看起來就會有一種筆意在點畫間流動,就不會形成那種刻板的楷書了。

所以,“行書慢寫,楷書快寫”這句話不可片面理解成行書就要寫得慢,楷書就要寫得快。書法絕非簡單的一兩句話就能說的明白的。


翰墨今香


這個問題可以用啟功先生的話來回答,啟功先生曾說:“行書宜當楷書寫,其位置聚散始不失度。楷書宜當行書寫,其點畫顧盼始不呆板”。

把行書當楷書寫,速度慢下來,才能夠用心經營佈置電話結構,不至於寫的浮華無法度,把楷書當成行書寫,速度稍微加快,注意筆畫和筆畫之間的關係,這樣楷書才能夠寫的靈活不呆板。

我平時寫字是非常快的,基本楷書、行書、草書和隸書是一個速度。都和我寫鋼筆字的速度差就不多,其實毛筆使用熟練了就能夠寫到和鋼筆一樣的速度、甚至更快,二者本質上都是一種書寫工具。

據說,元代的的書法家趙孟頫一天能書寫10000字,很多人不相信,我是相信的,以趙孟頫的書寫能力,寫到我們現在鋼筆字的速度是完全不在花下的,反正我高考的時候半個小時能寫800字的作文,如果不思考直接書寫的話可定可以更快。

當然,這裡的快和慢都是相對的,而不是說寫楷書真的像行書一樣快,寫行書真的如寫楷書一樣慢,只是相對於正常的速度慢了一點,這樣可以讓行書有一個用筆轉折的時間,讓楷書有一個連帶順暢的書寫。


不二齋


“行書慢寫,楷書快寫”,我頭次聽說,至於理解,也肯定更談不上深刻了,記得啟功倒是說過類似的話。

寫行書時,有時會有這樣一種手感:不急不躁,閒庭信步的運筆,洋洋灑灑,不知不覺已寫了幾頁,沉浸其中。

這樣寫的行書談不上快,和日常行書比,是略慢的。

王羲之說,下筆前要思忖好怎麼寫,畢竟筆是將軍,謹慎用筆。

又說“夫字有緩急,一字之中,何者有緩者?……”大概意思是講,寫字要有平平仄仄的韻律感,有緩有急。

這個行書慢寫,其實首先可以理解成“字有緩急”,然後是速度不急不躁,這樣更準確吧,不然,行書總不能比楷書還慢吧?

硬筆與軟筆是相通的地方,寫一段文字,大概呈現什麼風貌,寫字前心裡就要有數,字的緩急輕重,多臨多思多寫,自然也會有相應的感悟。

這樣寫行書的感覺,是很有樂趣的一個過程,此其一。

再者,有輕重感的慢寫行書,也是鞏固行書的重要方法,結構能寫對,卻不能自然書寫,慢寫就是個很好的過渡。

至於慢寫行書,寫的有多慢?
我以為不能過慢,行書過慢就成畫字了,筆勢就牽強,結構就呆滯,正如跑步姿勢過慢,就成行為藝術了,一個書體有一個書體的筆勢。

至於楷書快寫,和行楷也就差不多了,頓筆少了。

正如趙孟頫的楷書,有些人說是行楷,其實,只是筆畫間的顧盼、呼應更明顯了而已。

楷書快寫,本來就這效果,看下趙孟頫的楷書就明白了。


行書一點通


我是一人。 這句話有沒有道理,主要看你心中覺得“楷書”和“行書”是怎樣的關係。

啟功先生專門說過這件事情,田蘊章先生也有相似的話。這句話很容易斷章取義,原文行書宜當楷書寫,楷書宜當行書寫。

提問者提問的“行書慢寫,楷書快寫”,本身這個題目就有問題,啟功先生的原話嚴謹很多。

啟功先生在《論書札記》:“行書宜當楷書寫,其位置聚散始不失度。楷書宜當行書寫,其點畫顧盼始不呆板。”

啟功先生這樣說:行書宜當楷書寫,楷書宜當行書寫。“啟功體”就是這樣的思路或者取捨,“啟功體”就是有楷有行。為什麼現在“啟功體”是這樣,因為啟功先生認為“楷書”和“行書”的關聯是有楷有行。

啟功先生這個觀點,田蘊章也同意。行書宜當楷書寫,楷書宜當行書寫的原因:行書要聚散不失度,楷書要顧盼不呆板。

我個人也非常的同意,啟功先生同意,他的啟功體是這樣的。

啟功先生有沒有做到,這四句話,看著“啟功體”啟功並沒有做到。

田蘊章在他的《每日一題,每日一字》節目中提出過,不過田蘊章或是田英章,題目並沒有做到,尤其是他們兩的行書。

行書要聚散不失度,楷書要顧盼不呆板。這個要求實在太高了。

怎麼理解行書要聚散不失度,看看和臨寫一下《集王字聖教序》。

我知道有些人刻意的想要說“行書慢寫,楷書快寫”。實際上故意曲解,那麼我們當代著名書法家沈鵬先生的楷書是快寫,還是慢寫。

一人有感

書法說到是在寫字,我們當代文盲率很低,大多人都識字。有些人認為書法是很簡單的事情,只是他追求名利的梯子。

再看看慢寫的行書,如下圖沈鵬《超越自我》。

再發一遍啟功先生對寫行書和楷書的要求:“行書宜當楷書寫,其位置聚散始不失度。楷書宜當行書寫,其點畫顧盼始不呆板。”

以我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捨。如有補充,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19年12月13日滬。


一人筆記


行書慢寫,楷書快寫,指的不是絕對值。行書的書寫速度,肯定比楷書快。否則行書就不會成為日常書寫最常用的書體了。


這裡說的行書慢寫,楷書快寫,是指的是在單一的同類書體中的快慢。不是行書與楷書相比較的快慢關係。

行書本身的書寫速度快於楷書。行書慢寫,說的是行書中的節點,要留得住筆,不可信筆浮滑。王羲之《書論》指出,下筆不用急。為什麼?筆是將軍。故應籌謀畫策。指的就是意在筆先。心裡有了規劃,點畫位置,才不會造次。

書法中常說的“疾澀”,用我們現在比較容易理解的詞語來講,就是節奏的變化。節奏是快慢變化交替進行的。澀,是沉著穩健,力透紙背。故應遲。疾,勁捷剛強,故應快。每書欲十遲五疾,十曲五直,十藏五露,十起五伏。運筆在有序的節奏中進行。不可以用勻速的快或者是慢來書寫。明白了快慢的關係,就不難理解“行書慢寫,楷書快寫”的道理。



子衿書法


日常生活中,營養師經常提醒我們,不要挑食,營養要均衡,雞鴨魚肉要吃,蘿蔔青菜也要吃。


在書法評論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句“五體皆精”,說實話,要五體皆精是很難的,但學習書法,五體都練習,倒是很常見的。

事實上,在水平較高的書法名家中,以行草為主攻方向的書家,大都會抽出很多時間來練習小楷;而以篆隸楷為主攻方向的書家,也會拿出一些時間來練習行書。

行草較之篆隸楷,更加靈動,書寫速度相對較快;反過來講,篆隸楷更加沉著,但相對而言,變化略少,稍顯呆板。

本文開頭講,吃飯要講究互補,營養要均衡,書法的道理與之相同,兼習行書,可以讓楷書更加靈動活潑;而兼習楷書,可以讓行草更加沉著遲澀。

所謂“行書慢寫,楷書快寫”,就是指寫行書時要含楷書筆意,增加其沉著之氣;寫楷書時要含行書筆意,增加其靈動之氣。如此,方能體現書法的和諧之美。

也就是說,所謂“快寫慢寫”,並不是指物理上的快慢,而是指筆意和筆法的遲澀。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這話本意,應該是講,行書在寫的時候,要有節奏感,且不失法度,楷書快寫,講求上下筆前後筆畫之間的呼應。此法不適合初學者,但可以當作進階的方向。





盛芯科技


楷書快寫,譬如是這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