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可以用机器人代替低端劳动力来降低成本,为什么还要选择把工厂迁到外国?

李宣泽


机器人、人工智能是这两年的热门,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结合应用到制造业领域解放劳动力是很多制造企业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受到技术水平、前期投入与后期维护成本大等因素的制约,让很多工厂,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望而却步。根据相关报道显示,目前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电子、金属加工这三个行业中应用最为广泛。

此外,在企业全球化的进程中,需要考虑的不仅只有劳动力成本这一单一因素,还需要考虑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

下面,我们从外部政策环境及企业内部选择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外部政策环境影响下的制造业


1、国内的政策导向的改变迫使相关制造业迁移

从外部政策来看,中国正在进入产业迁移和产业转型的协调阶段。过去三年,一线城市高房价对制造业持续挤出,促使产业结构向更高附加值的中高端服务业聚集。目前北上广深的第三产业占比均已突破60%,中国一线城市的最终产业发展形态可能类似于纽约和东京,成为一个服务型和消费型社会。而在这种情况下,成本领先型的制造业不得不进行迁移以谋求生存发展。


除了地方产业升级以外,近几年,我国对环保愈加重视,一系列标准及措施的执行让环保压力成为了许多制造企业不可承受之重。过去不注重环保的制造业,在一系列环保政策不断出台的高压下,必将遭受到不小的打击。


2018年底,我国生态环境部公布了5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落实。新环保标准针对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玻璃制造及电镀五个行业,提出了明确的行业技术标准,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体系,为高污染行业套上紧箍咒。

以江苏省为例,2017年全年,江苏省关停并通过验收的化工企业达1421家;2018年全省再关停1300家以上化工企业。到2020年,全省全面完成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今后3年关停环保不达标、安全隐患大的化工企业1000家,沿江危化品码头仓储企业数量只减不增,化工生产企业和液体化工码头入园率达到50%,关停所有不达标的化工园区。


2、国外的利好政策吸引企业建厂投资

对于某些行业来说,国外的政策对于企业来说可能更具吸引力。

关于发达国家的政策:

美国: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一直在推动制造业“回流”,在奥巴马主导下,一系列政策相继推出,如2009年的《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2011年的《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2012年的《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2013年的《制造业创新中心网络发展规划》。

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更是积极推行“制造业回流美国”。他曾在推特上喊话美国通用公司:要么就在美国本土制造汽车,要么就缴纳高额边境税(Make in U.S.A or pay big border tax!)。

在特朗普的积极倡导下,2017年,富士康宣布投资100亿美元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建设LCD工厂,此举被特朗普称之为制造业就业回归美国的典范。2018年6月,郭台铭在美国举行了投资工厂的破土仪式,表示将为美国创造大约13000个工作岗位。

德国:

说到德国,总能让人想到德国的制造业,不管是从大型的汽车还是小到厨房用具,其质量都备受好评。

也正是德国强大的制造业让德国得以位列世界强国,为了保证自我的竞争优势,德国在2013年推出了“工业4.0”,2016年推出《数字化战略2025》,2019年发布了《国家工业战略2030计划》,旨在维护德国制造业的领先优势和可持续发展。

英国: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爆发工业革命的国家,有“现代工业革命的摇篮”和“世界工厂”之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英国GDP一度转向负增长,英国开始探索重振制造业,并将制造业复苏作为英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先后发布了《工业2025:英国产业发展规划》,《英国产业发展战略白皮书:让英国适应未来的发展》,《在英国发展人工智能》三项关于工业,制造业与人工智能的政策,全方面支持制造业智能化,普及人工智能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政策:

印度:

2015年,印度在“印度制造”和“数字印度”的政策框架下,面向手机产业出台了“阶段制造业促进项目(Phased Manufacturing Programme, PMP)”。

2015年,PMP进入实施的第一阶段,印度政府只是对整体进口的手机加征了总共13.5%的税款,而用于组装整机的配件、零件和元器件,以及这些组件的上游材料全部享受关税豁免。这一政策在本地组装和进口手机之间制造了13.5%的成本差,引诱国际厂商在印投建装配工厂。

2017年PMP进入第二阶段,印度开始实施旨在增加产品附加值的手机产业本地化政策,不仅对进口整机,也对部分组装零部件加征了额外关税,但对高价值元器件和更加上游的部件实施免税。这一阶段制造的成本差除了使国际厂商在印度投建整机组装厂以外,也使其部分将位于产业链更上游、享有更高附加值的零部件工厂移向印度。

除了具有税收优势的PMP以外,印度还实施了旨在鼓励引导企业在印度投资的“特别奖励计划”。

小米公司就是在2015年就开始了“印度制造”的计划,到目前为止,小米在印度的手机工厂数量已经达到七家。

而在印度也通过PMP项目使手机产业走向繁荣,印度手机工厂从2014的8家上升至2018年的超过120家,自2014年以来带动了40万人直接就业。由此,印度也加快了PMP的“水平实施”,将阶段性差异化的关税壁垒政策复制到了电动车、电视机、微波炉、数码相机,甚至是家具、玩具等劳动密集程度更高的产业。

墨西哥:

制造业是墨西哥最主要的产业之一,该国80%以上的出口收入和1/4左右的GDP总量源自制造业。制造业包括钢铁、汽车、化工、电子、金属加工、机器制造、食品、纺织、造纸、服装、橡胶、制药等20多个行业。

墨西哥通过自由化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营造开放、宽松的投资环境和树立一种良好的信誉以吸引外国投资者。

二、企业内部选择,寻找新的成本洼地


1、难以用机器代替人工的低端制造业,随着中国的人口红利的消失及产业升级,开始向东南亚国家转移。

根据德勤发布的《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指数》显示马来西亚、 印度、 泰国、 印度尼西亚和越南, 这五个亚太国家(“MITI-V”,也称为“强力五国”) 预计在未来五年将跻入制造业竞争力前15强。 这些国家因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灵活的制造能力、有利的人口分布、市场和经济的增长成为“新中国”。 在未来五年内,它们的竞争力排名将上升,而中国继续在制造业领域将重心转向更高价值和先进技术的制造模式。

马来西亚、 印度、 泰国、 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的当前及未来排名

对全球制造商而言,强力五国代表的其他优势还包括:(1)3至10年免税期的大量税收优惠;(2)免税或降低进口关税;以及(3)降低在以出口为导向的生产中所用的资本货物和原材料的关税。

比如在服装制造业中,目前在中国,部分纺织、面料、成衣工厂已开始向海外转移,越来越多的服装品牌放弃“made in China”,如HM、Zara等品牌的代工厂,一直追求降低成本,选择把服装生产工厂转移至东南亚等国。



2、对于机器人代替人工的制造业来说,人工成本不再是问题,发达国家的综合成本有可能比中国低。

2016年,福耀玻璃先后投资10亿美元在美国建厂,其董事长曹德旺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时候表示了其在美国设厂的原因:

(1)、关于运输成本:曹德旺表示在美国的运输成本算下来,美元换成人民币,一公里还不到一块钱人民币,而中国的过路费比较高。

(2)、关于天然气价格:福耀玻璃制作汽车玻璃要用浮法玻璃,做浮法玻璃要用天然气,美国天然气的价格是中国的四分之一,电价是中国的70%。

(3)、关于其他资源的价格:曹德旺表示美国土地是不要钱的,不但土地不要钱,厂房也是“不要钱”的。“我们这次买的厂房,14万8千3百平方米,花了1500万美金,政府给补贴1600万美金,相当于没有花钱。”

(4)、关于人工成本:美国就是人工贵,但是通过采用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来替代,人工的问题就解决了。

根据福耀玻璃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国内业务收入约115.72亿,同比微降0.01%;国外业务收入83.12亿,同比增长25.59%,增速高于国内,成为拉动公司收入持续增长的主力。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美国工厂实现净利润2.46亿,同比增长4737.72%。继 2017下半年扭亏为盈后,美国工厂已开始持续贡献利润增量。

总结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2018年中国制造业产能共享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表示,面对新一轮制造业改革,作为全球制造大国的中国既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美国、德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抢抓新一轮工业革命发展机遇,分别颁布了《现金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工业4.0战略》《工业2050战略》,围绕核心标准、技术、平台加速布局工业互联网,构建数字驱动的工业新生态,制造业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2015年,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其核心就是实现制造业智能升级。中国应该从“人口红利”快速向“人才红利”转变,发展高端制造业、成为真正的制造业强国。


谦启管理评论


天下会会天下很多时候都在思考,当年日本的央行为什么要选择主动刺破泡沫,他们难道没有想到维持房价在高位横盘,让人工工资上涨最终覆盖风险吗?

房地产是巨大黑洞

当房地产迸发出金融属性,其的巨大能量非常可怕,它把大量的社会资源、人力、超发的货币都裹挟进去,活脱脱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在房地产最火的时候,M2增速已经很高,社会总体流动性还是不够,以至于股市奄奄一息。

高端制造业拒绝为房地产买单

很多人认为在人工智能的时代,用机器人代替低端劳动力来降低成本,就可以提升全社会的薪资水准,资本就会选择到最大消费市场设厂,矛盾就解决了。这种想法还是理想化了。

高房价带来的是整体社会成本的上升,假设富士康采用机器人来代替低端劳动力,那么他可以覆盖人工费用,但是为他配套的劲胜精密等企业如何处理呢?为劲胜精密等企业配套的产业链企业如何处理呢?不是所有企业都可以用机器人的。

富士康在印度投资了80亿,最早的工厂已经开始投产,劲胜精密等为富士康配套的上市公司也开始跟随富士康的脚步前往印度投资,为劲胜精密配套的企业也得跟随劲胜精密的脚步前往印度。

这就是为什么高端制造业拒绝为房地产买单的原因。

印度的优势

印度95后的年出生人口,平均在2700万左右。比第二名多出1000万人口,意味着劳动力供应每年多1000万。而且印度人兄弟姐妹多,无法啃老,啃老会被饿死,所以净劳动力非常高。

参与国际分工将把印度带入国际产业链轨道,只要把越来越多的人口卷入国际分工后,劳动力素质、管理、教育、科技等等都会随之得到提升。

日本为何戳破泡沫

当年日本在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实体企业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方面下功夫,精益求精的生产成为了全球企业学习的典范。日本实体企业全面复苏,即使在泡沫破裂的1990年代和新世纪初,大到汽车,小到随身听,日本商品依然风靡全球。


天下会会天下


想的那咯天真……一个财务软件一年使用费讲几十万,大的集团公司讲上百万的使用费……说白了一般的企业用不起,机器人制造,普通企业不要你买送你只要你开服务费、维修费你都付不起……今天付费今天不付明天就掐断运营……相当于让你的公司全面瘫痪……机器人替代人搞制造……想得好天真……


泸永春


用机器人的成本比用人工还贵。这就是现实。目前所谓的机器人,其实就是一套专门生产某件产品的全自动生产线。研发成本高,维护费用高,还不能支持产品升级换代。产品不好卖还可能会亏本。完全替代人工的类人机器人还在研发阶段。能不能研发成功以及需要多少时间还是未知数。


洪志文6


营商环境,税务,劳保,环保,安监等等!制造业太难了,生存下来的都是英雄!


越野牛仔


因为关税问题,目前自动化制造和智能制造也在向东南亚转移。已经有近十家纺织企业在越南建厂。纺织企业机械化程度高用人很少,人工成本不重要。另外还有针织企业正筹划在越南建立智能无人工厂。原因只有一个,即关税。


无藏南即951W


移国外不一定只是劳动力成本,有很多因素综合,比如税收更低,环保成本,客户群体,材料成本等,不同的厂家着重点就不一样,还有就是很多行业现在还用不到机器人的,人力成本高了,加上新生代青年都娇生惯养,吃上辈老本过程中,不好管理的一代人,能选择国外的,条件可行都能走则走了!


齐护机器人


你只考虑到劳动成本,一个场址的选择是综合当地政策、原材料、运输、劳动成本、税收等众多政策才决定的。河南劳动力便宜,那你会在河南建大量火力发电和炼钢厂吗?把山西的煤和别的地方的铁矿石大老远运过去?考虑问题别这么肤浅。工厂不是有了人就能运转,不是劳动力便宜就能盈利的!


竹本清


特朗普这么一闹,以后会出现,哪里消费,哪里制造!


炒股随记一一倔强木头


首先,机器人不是万能的,许多人类能轻松做的动作,机器人未必做得了,目前机器人最适于大规模的流水作业,不适于小规模、变化多的作业。其次,机器人的购买、使用、维护、更新也是要钱的,成本未必比低收入国家的人工成本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