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的压岁钱去哪了?父母不骗不花,巧用4招培养“财商”

又是一年春节过,孩子过年收的压岁钱怎么样了?

我们小时候可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家里亲戚给了压岁钱,回到家之后,父母们会把孩子的压岁钱要过来,说要替孩子保管。大部分父母要回之后,就把孩子的压岁钱拿来花掉了。

也有的家长,会对孩子说:“小孩子不能有压岁钱,你的压岁钱是我发红包换来的……”

实际上,孩子收压岁钱,可以帮助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感恩心,也有利于培养孩子对钱的规划能力,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金钱观。

孩子:我的压岁钱去哪了?父母不骗不花,巧用4招培养“财商”

美国作家兼企业家罗伯特.T.清崎(Robert T. Kiyosaki )在《富爸爸穷爸爸》,一书提出“财商”FQ(Financial Quotient)的概念。财商和智商、情商一起被教育学家们列入了青少年的"三商"教育。压岁钱就是培养孩子“财商”的良好机会,父母一定要因势利导,让孩子赢在“理财”的起跑线上。

01压岁钱的由来

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年三十夜里出来,专门摸睡熟的小孩的脑门。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也就变成“祟”。

有一大户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在年三十晚上,为防小偷,两人将钱币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以后,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在枕边。半夜里,一阵阴风吹过,黑矮的小人正要用他的白手摸孩子的头,突然孩子枕边迸出一道金光,

祟尖叫着逃跑了。于是祟不敢再来侵扰了。

孩子:我的压岁钱去哪了?父母不骗不花,巧用4招培养“财商”

很快,这件事就传扬开来,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除夕夜里用红纸包上放在孩子的枕头下面,祟就不敢再来侵扰了。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祟”与“岁”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压岁钱代表了长辈对晚辈的祝福,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父母们可以将故事讲给孩子听,既有教育意义,也让孩子了解我们博大精深的春节文化。

02收压岁钱的讲究

一、见面收压岁钱

1. 父母不要过度客套

孩子收压岁钱时,父母不要过度客套推搡,更不要将放到孩子手里的红包抽出来,这样会让孩子无所适从。红包本来寄予着亲戚对孩子的美好祝福,我们的孩子值得祝福。

孩子:我的压岁钱去哪了?父母不骗不花,巧用4招培养“财商”

2.孩子双手接压岁钱

梁晓声说:“教养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不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收到压岁钱时,孩子要用双手去接,这样更加礼貌和尊敬。

3.孩子提前背下祝福语

提前教给孩子拜年的祝福语,让孩子在收到红包时,祝福送红包的亲戚。比如,由于我身边经商的亲人比较多,我今年教给孩子的祝福语就是:“财源滚滚,阖家欢乐”,父母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教给孩子合适的祝福语。

孩子:我的压岁钱去哪了?父母不骗不花,巧用4招培养“财商”

4.不在长辈面前拆红包

当拿到长辈的红包后,一定不要在长辈面前拆红包,这样不礼貌。《礼记》中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所以,父母可以让孩子穿件有兜的衣服,拿到红包后放到兜里;如果红包比较多,父母也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小包包,专门用来放红包。

鉴于今年的防疫形势,很多家庭响应国家号召,自觉取消了拜年和家庭聚会,采用“云聚会”和“电子拜年”的方式来庆祝春节。其中,用微信红包给孩子发压岁钱的现象也很常见。那么,父母微信收到亲戚给孩子的压岁钱时,该怎么办呢?

1. 告诉孩子是哪个亲戚给的,何时给的,给了多少,孩子应该有知情权和支配权,不要试图“控制”孩子。

孩子:我的压岁钱去哪了?父母不骗不花,巧用4招培养“财商”

剧照

电影《囧妈》男主角徐伊万的妈妈喜欢“掌控”他的儿子,小到“吃几块红烧肉”、“膀胱几点钟排水”,大到儿子的婚姻大事,她都事无巨细地控制,让她的儿子徐伊万窒息。

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家发表在《积极心理学期刊》的一项研究表明:

父母的控制行为,和孩子以后生活中的心理健康问题之间存在关联,家长控制欲过强,对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负面影响越大。

2. 教给孩子拜年的祝福话语,通过微信语音的形式发送给发红包的亲戚。让亲戚在发红包的同时,感受到孩子的温暖。

孩子:我的压岁钱去哪了?父母不骗不花,巧用4招培养“财商”

3. 父母要处理好孩子的微信红包,很多家长收到微信红包后,就存入到微信零钱里。父母可以给孩子兑换成现金让孩子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电子方式打款到孩子的银行账户里。

03压岁钱如何使用

一、孩子<3岁

如果孩子<3岁,父母可以代为保管,可以在银行给孩子开个账户,把孩子的每年的压岁钱都给他存起来,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给孩子做一些理财投资。

我身边很多宝爸宝妈们,都用这种方法。孩子的出生红包、满月红包、过年红包等,几年存下来,也是一笔大数目。

孩子:我的压岁钱去哪了?父母不骗不花,巧用4招培养“财商”

那么,理财方面,父母该如何选择呢?

1. 选择大品牌正规的渠道购买

2. 合理选择理财金额

3. 合理选择理财时间

二、孩子>3岁

如果孩子三岁多了,父母在给孩子存钱的同时,可以给孩子留出一部分,让他自己规划,给孩子留出适当的支配权。

告诉孩子,这是他今年(或者某一时间段内)所有的零花钱,只有这些,让他自己好好规划。

孩子:我的压岁钱去哪了?父母不骗不花,巧用4招培养“财商”

1. 父母日常培养孩子对金钱的具体概念

经常有新闻媒体报道,孩子花万元充游戏卡,也有孩子说打工爸爸年薪千万。这说明了,现在的孩子对金钱没有概念,父母们要着重培养。

那么,父母如何培养孩子对金钱的具体概念呢?

1)带孩子去超市。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父母告诉孩子,9.9元可以买一个面包或者一瓶酸奶,200元可以买一条裤子等,让孩子在生活里细化对金钱的认识。

2)玩货币游戏。父母找出各个面值的钱币摆在孩子的面前,告诉他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各是什么样子,可以把孩子的玩具拿和同等价位的钱币对应一下,不断加深孩子的金钱细化能力。

让孩子对金钱的印象具体化,这是孩子支配压岁钱的前提。

2. 给孩子制作“金钱小账本”

孩子:我的压岁钱去哪了?父母不骗不花,巧用4招培养“财商”

教育家默克尔说:“金钱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儿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钱是家庭的重心一样。”

我从7岁的时候,每花一笔钱,都会记在金钱账本上,这也培养了我良好的理财习惯。父母可以给孩子制作“金钱小账本”,列出花钱时间、花钱事由、花钱金额、余额等项目,每次花钱时都仔细填好。

3. 让孩子学会“情感回馈”

孩子在收红包时,父母一要告诉孩子钱是某个亲戚给的,寄予了亲戚对孩子的美好祝福;二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父母给别人送了什么礼物,父母如何给别人情感回馈;三要让孩子想一想,自己能给大人送去什么,让孩子学会“情感回馈”。

孩子:我的压岁钱去哪了?父母不骗不花,巧用4招培养“财商”

让孩子知道“投桃报李”,礼尚往来,长大后更容易适应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在东方哲学里,关系就是生产力,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孩子更成功。

4. 将生活的“仪式感”融入到压岁钱使用中

《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

父母要提醒孩子某些重要的时刻,比如:母亲节、教师节等节日,家中亲人长辈的生日等,需要购买礼物等时刻,让孩子提前列入压岁钱使用计划里。

《茶花女》书中有一句名言:“金钱是好仆人、坏主人。” 父母若想教会孩子做金钱的主人,就从教孩子管理压岁钱开始吧。


我是末妈,一名中文系90后宝妈。浓眉大眼,长发飘飘,每天分享育儿心得,为你带去满庭育儿芳,欢迎关注,我们一起在育儿路上踏莎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