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的壓歲錢去哪了?父母不騙不花,巧用4招培養“財商”

又是一年春節過,孩子過年收的壓歲錢怎麼樣了?

我們小時候可能經歷過這樣的場景:家裡親戚給了壓歲錢,回到家之後,父母們會把孩子的壓歲錢要過來,說要替孩子保管。大部分父母要回之後,就把孩子的壓歲錢拿來花掉了。

也有的家長,會對孩子說:“小孩子不能有壓歲錢,你的壓歲錢是我發紅包換來的……”

實際上,孩子收壓歲錢,可以幫助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和感恩心,也有利於培養孩子對錢的規劃能力,幫助孩子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金錢觀。

孩子:我的壓歲錢去哪了?父母不騙不花,巧用4招培養“財商”

美國作家兼企業家羅伯特.T.清崎(Robert T. Kiyosaki )在《富爸爸窮爸爸》,一書提出“財商”FQ(Financial Quotient)的概念。財商和智商、情商一起被教育學家們列入了青少年的"三商"教育。壓歲錢就是培養孩子“財商”的良好機會,父母一定要因勢利導,讓孩子贏在“理財”的起跑線上。

01壓歲錢的由來

傳說,古代有一個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年三十夜裡出來,專門摸睡熟的小孩的腦門。小孩被摸過後就會發高燒說夢話,退燒後也就變成“祟”。

有一大戶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愛。在年三十晚上,為防小偷,兩人將錢幣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以後,包著的八枚銅錢就放在枕邊。半夜裡,一陣陰風吹過,黑矮的小人正要用他的白手摸孩子的頭,突然孩子枕邊迸出一道金光,

祟尖叫著逃跑了。於是祟不敢再來侵擾了。

孩子:我的壓歲錢去哪了?父母不騙不花,巧用4招培養“財商”

很快,這件事就傳揚開來,大家紛紛效仿,在大年除夕夜裡用紅紙包上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面,祟就不敢再來侵擾了。因而人們把這種錢叫“壓祟錢”,“祟”與“歲”發音相同,日久天長,就被稱為“壓歲錢”了。

壓歲錢代表了長輩對晚輩的祝福,祝願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父母們可以將故事講給孩子聽,既有教育意義,也讓孩子瞭解我們博大精深的春節文化。

02收壓歲錢的講究

一、見面收壓歲錢

1. 父母不要過度客套

孩子收壓歲錢時,父母不要過度客套推搡,更不要將放到孩子手裡的紅包抽出來,這樣會讓孩子無所適從。紅包本來寄予著親戚對孩子的美好祝福,我們的孩子值得祝福。

孩子:我的壓歲錢去哪了?父母不騙不花,巧用4招培養“財商”

2.孩子雙手接壓歲錢

梁曉聲說:“教養是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不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他人著想的善良。”收到壓歲錢時,孩子要用雙手去接,這樣更加禮貌和尊敬。

3.孩子提前背下祝福語

提前教給孩子拜年的祝福語,讓孩子在收到紅包時,祝福送紅包的親戚。比如,由於我身邊經商的親人比較多,我今年教給孩子的祝福語就是:“財源滾滾,闔家歡樂”,父母們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教給孩子合適的祝福語。

孩子:我的壓歲錢去哪了?父母不騙不花,巧用4招培養“財商”

4.不在長輩面前拆紅包

當拿到長輩的紅包後,一定不要在長輩面前拆紅包,這樣不禮貌。《禮記》中說:“夫禮者,自卑而尊人”。所以,父母可以讓孩子穿件有兜的衣服,拿到紅包後放到兜裡;如果紅包比較多,父母也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小包包,專門用來放紅包。

鑑於今年的防疫形勢,很多家庭響應國家號召,自覺取消了拜年和家庭聚會,採用“雲聚會”和“電子拜年”的方式來慶祝春節。其中,用微信紅包給孩子發壓歲錢的現象也很常見。那麼,父母微信收到親戚給孩子的壓歲錢時,該怎麼辦呢?

1. 告訴孩子是哪個親戚給的,何時給的,給了多少,孩子應該有知情權和支配權,不要試圖“控制”孩子。

孩子:我的壓歲錢去哪了?父母不騙不花,巧用4招培養“財商”

劇照

電影《囧媽》男主角徐伊萬的媽媽喜歡“掌控”他的兒子,小到“吃幾塊紅燒肉”、“膀胱幾點鐘排水”,大到兒子的婚姻大事,她都事無鉅細地控制,讓她的兒子徐伊萬窒息。

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發表在《積極心理學期刊》的一項研究表明:

父母的控制行為,和孩子以後生活中的心理健康問題之間存在關聯,家長控制慾過強,對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負面影響越大。

2. 教給孩子拜年的祝福話語,通過微信語音的形式發送給發紅包的親戚。讓親戚在發紅包的同時,感受到孩子的溫暖。

孩子:我的壓歲錢去哪了?父母不騙不花,巧用4招培養“財商”

3. 父母要處理好孩子的微信紅包,很多家長收到微信紅包後,就存入到微信零錢裡。父母可以給孩子兌換成現金讓孩子自由支配,也可以通過電子方式打款到孩子的銀行賬戶裡。

03壓歲錢如何使用

一、孩子<3歲

如果孩子<3歲,父母可以代為保管,可以在銀行給孩子開個賬戶,把孩子的每年的壓歲錢都給他存起來,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給孩子做一些理財投資。

我身邊很多寶爸寶媽們,都用這種方法。孩子的出生紅包、滿月紅包、過年紅包等,幾年存下來,也是一筆大數目。

孩子:我的壓歲錢去哪了?父母不騙不花,巧用4招培養“財商”

那麼,理財方面,父母該如何選擇呢?

1. 選擇大品牌正規的渠道購買

2. 合理選擇理財金額

3. 合理選擇理財時間

二、孩子>3歲

如果孩子三歲多了,父母在給孩子存錢的同時,可以給孩子留出一部分,讓他自己規劃,給孩子留出適當的支配權。

告訴孩子,這是他今年(或者某一時間段內)所有的零花錢,只有這些,讓他自己好好規劃。

孩子:我的壓歲錢去哪了?父母不騙不花,巧用4招培養“財商”

1. 父母日常培養孩子對金錢的具體概念

經常有新聞媒體報道,孩子花萬元充遊戲卡,也有孩子說打工爸爸年薪千萬。這說明了,現在的孩子對金錢沒有概念,父母們要著重培養。

那麼,父母如何培養孩子對金錢的具體概念呢?

1)帶孩子去超市。超市裡的商品琳琅滿目,父母告訴孩子,9.9元可以買一個麵包或者一瓶酸奶,200元可以買一條褲子等,讓孩子在生活裡細化對金錢的認識。

2)玩貨幣遊戲。父母找出各個面值的錢幣擺在孩子的面前,告訴他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各是什麼樣子,可以把孩子的玩具拿和同等價位的錢幣對應一下,不斷加深孩子的金錢細化能力。

讓孩子對金錢的印象具體化,這是孩子支配壓歲錢的前提。

2. 給孩子製作“金錢小賬本”

孩子:我的壓歲錢去哪了?父母不騙不花,巧用4招培養“財商”

教育家默克爾說:“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

我從7歲的時候,每花一筆錢,都會記在金錢賬本上,這也培養了我良好的理財習慣。父母可以給孩子製作“金錢小賬本”,列出花錢時間、花錢事由、花錢金額、餘額等項目,每次花錢時都仔細填好。

3. 讓孩子學會“情感回饋”

孩子在收紅包時,父母一要告訴孩子錢是某個親戚給的,寄予了親戚對孩子的美好祝福;二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父母給別人送了什麼禮物,父母如何給別人情感回饋;三要讓孩子想一想,自己能給大人送去什麼,讓孩子學會“情感回饋”。

孩子:我的壓歲錢去哪了?父母不騙不花,巧用4招培養“財商”

讓孩子知道“投桃報李”,禮尚往來,長大後更容易適應社會中的人際關係。在東方哲學裡,關係就是生產力,良好的人際關係會讓孩子更成功。

4. 將生活的“儀式感”融入到壓歲錢使用中

《小王子》裡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

父母要提醒孩子某些重要的時刻,比如:母親節、教師節等節日,家中親人長輩的生日等,需要購買禮物等時刻,讓孩子提前列入壓歲錢使用計劃裡。

《茶花女》書中有一句名言:“金錢是好僕人、壞主人。” 父母若想教會孩子做金錢的主人,就從教孩子管理壓歲錢開始吧。


我是末媽,一名中文系90後寶媽。濃眉大眼,長髮飄飄,每天分享育兒心得,為你帶去滿庭育兒芳,歡迎關注,我們一起在育兒路上踏莎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