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在说的“共情能力”,到底有什么用?

常有人说,离开学校就再难交到真心的朋友了。

因为在学校里有一个区域的框定,大家一起上课、一起放学、一起去食堂吃饭、一起去图书馆看书,外在的限制迫使大家处于一种长期的、较为亲密关系。彼此相处时间较多的前提下,也自然而然地有了更多沟通和互相理解的机会,交到真心朋友的几率也更大一些。等到走出学校步入社会,失去了外在区域的限制,新认识的人和人之间相处的时间可能很短暂,相互之间的交集也随之减少,想要交到新的好朋友,可能就会变得困难。

“邓巴数字”告诉我们,人类智力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并且能够深入交往的人数大概只有20人。也许真正的朋友不需要太多,但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一直都会拥有结交朋友的需求。

英国著名诗人约翰·多恩(John Donne)曾写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当失去了外界的区域框定来帮助我们拉近彼此距离时,我们就需要用自我的力量来拉近和他人的距离,这种自我力量,就是今天我们要深入讲讲的“共情”。

人人都在说的“共情能力”,到底有什么用?

一、如何理解共情?为什么要培养共情能力?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共情并不是同情,也不是怜悯,更不是悲天悯人的圣母情怀。当面对别人的苦难时,同情或者怜悯带给对方的感受是“你真可怜”,而共情是“我懂你的感受,我也知道这对你来说非常艰难” ,同情的潜台词是“虽然你很可怜,但我过得比你好”,而共情则是我深深地碰触到了你的感受,进入到了你的世界,感你所感,想你所想。

其次,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共情能力强的人会很容易受到别人情绪的影响,如果身边人不开心,自己也会变得郁郁寡欢,其实并不是。

人本主义理论创始人罗杰斯说:“共情是理解另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经历,就好像你是那个人一般。但同时,你也时刻记得,你和他还是不同的;你只是理解了那个人,而不是成为了他。”

共情能力强的人并没有放弃或丢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也能够体察他人的情绪、矛盾或心愿,你所做出的回应也可以更满足对方情感上的需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走心”。拥有比较好的共情能力,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很多沟通上的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在社会上广泛结交好友也就不是难题了。

人人都在说的“共情能力”,到底有什么用?

二、如何训练提高共情能力?

共情能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我们可以在沟通中通过几个方式的注意与练习,提升共情能力,并且有意识地增强带有共情的表述能力。

1. 运用类比

首先,如果你很难感知到身边人的情绪,可以通过类比的方式来达到设身处地的效果,也就是设想一个类似的、与自己有关的场景,以达到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都说不能随便在不告知孩子的情况下,把孩子的玩具送人,但是有些家长就会觉得“哎,不过是个玩具而已,小孩子要学会分享”,这便是只站在自己角度上看问题,无法体会到被迫失去心爱玩具的孩子的伤心,如果运用类比告诉这些家长,对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来说,他们信赖的家长在没有经过自己同意的情况下,随意把自己心爱的玩具送给别的小朋友所带来的伤害,等同于一个成年人被自己最好的朋友抢走了自己的爱人。这样一来,这些家长是不是能立刻醍醐灌顶般理解到孩子的感受,能够共情了呢。

接着,我们可以把类比法运用到表达上,来告知对方,我能够与你共情,能够体会你的感受。比如,当朋友说:“我觉得特别孤单,特别没有存在感,每天身边人都忙忙碌碌,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只有我什么想法都没有”。运用类比表述的话,你就可以把他的情况类比到另一个主体上,回复道:“你是不是感觉,沙丁鱼群中的一条鳗鱼,明明与大家身处在同样的环境,却格格不入,也不知道该往何处去。”这样的回复并没有对他说的内容加任何点评,但这种表达方式一定能让对方感受到“你有理解我说的内容,你是懂我的”,可以迅速拉近双方的距离。

所以,类比法非常实用,可以运用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思考问题时,多站在对方的角度;二是在对话中,把他人的情况类比到另一个主体上。哪怕你并没有完全理解他的感受,但是向对方传递了“我理解你”的讯号。

人人都在说的“共情能力”,到底有什么用?

2. 回应情绪而非内容

大家都知道,在生活中许多话语表述的并不是它字面上的意思。

比如一对情侣,女生和男生兴高采烈地分享今天遇到的趣事时,男生却忙着打游戏,心不在焉地回应几句,于是女生说“好吧,你忙吧”,这时一个稍微有些共情能力的人都知道,如果男生回“好,那我先去打游戏了”,可能就会迎来一场腥风血雨,因为虽然女生说的内容是让男生去忙,可表达的情绪却是希望他能放下游戏陪陪自己。这个时候就应该感知到她语言背后的情绪。

再设想一个场景,同事为了一个重要的方案忙了好几天,对你吐苦水道:“今天忙了一天写方案,中午饭都没来得及吃”,如果只回应词句的表面意思,可能会问:“啊,那现在吃了没”或者“报告写完了吗”,但如果能感受到她此时焦躁而幽怨的情绪,回应道:“真心疼你,饿着肚子赶方案,我这里有些小零食要不要垫一下”,相比之下,第二种表达方式是不是可以明显提高对方对你的好感,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呢。

共情能力好的人,能感受到别人的情绪。所以在沟通中,我们不能只耽于听对方说了什么,更要用脑和心,体会感受内容之后的情绪,并且要有意识地选择回应情绪,而非只是回应文字内容。

人人都在说的“共情能力”,到底有什么用?

3. “相似效应”

“相似效应”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是说人们总是喜欢与自己有共同语言或相似性较高的人交往,而在共情表达训练中,也常常用到这种效应。

也就是说,在对方倾诉的时候,我们可以向对方讲述自己所经历过的,相似的情况。通过表达我们曾经历过相似的事情,让对方知道,我的经历跟你是相通的,所以我也能真正地理解你的想法、你的情绪。

比如,朋友跟你说:“我最近不知道为什么,情绪很低落,尝试了各种方法来缓解和改变,都没有用“,你想起自己也曾经历类似的时光,就可以告诉他:”你知道吗,在我的生命里也有这样一段日子,整个人都陷在情绪的低谷里,没有办法走出来,后来费了很大劲儿,在时间的帮助下,才慢慢缓解“。

这样的回复并不需要你暴露过多自己的个人生活,只是简单的几句话,也能让对方体会到他并不是一个人,拉近你们的沟通距离,让对方觉得,你是了解我的,你跟我是一类人。

人人都在说的“共情能力”,到底有什么用?

4. 体验不同的生活

最后,我们还需要通过不同的生活体验,来真正理解和学会尊重别人的情绪想法与价值体系。毕竟不同背景下的人很难真正相互理解,就像出生在富裕的家庭,生活条件优越、物质富足的人,光是靠想象,永远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光是活着就很艰难了;没有经历过病痛的人,光是看看文字描述,很难对受病魔折磨煎熬的人有感同身受的体会,而这些,都需要真正看到,才能体会到。

所以,平常我们可以通过做志愿者等方式,去敬老院、孤儿院或者一些偏远地区,尽自己的一份力给予他们帮助的同时,也实地体验一下不同的生活,真正做到设身处地去想他们所想,与他们情感共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