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为什么西夏和辽两个国家留下的文字记录很少?

闪击伯爵2


先说西夏的情况。

一、西夏国由党项首领元昊建立,主体民族是党项族。

二、西夏统治者派人参照汉字创立西夏文字,表达和记录党项语言,属于表意字。

三、西夏被蒙古灭亡,大量的西夏国档案资料文书和西夏文书籍毁于战乱。蒙古军围困西夏国都兴庆府半年多以后,西夏统治者向蒙古投降。随后,蒙古军针对西夏皇族和兴庆府居民进行大屠杀。西夏皇宫被烧毁。西夏王陵遭到挖掘破坏。

四、西夏主体民族党项人后来去哪里了?(1)很多党项人在兴庆府被当时的蒙古大军屠杀;(2)一部分党项人逃到藏区,逐渐融入藏族;(3)还有一部分党项人向蒙古投降,后来跟随蒙古人东征西战。蒙古人把党项人归到二等人色目人等级,也称他们“唐兀人”。这一部分党项人后来逐渐融合到其他民族。

从此,党项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很多党项族和西夏的书籍文献也在历史中泯灭。

五、西夏文字曾经失传几百年。但是,经过现代很多专家学者的长期努力,已经破译大部分西夏字。

六、现代已经发现的西夏文书籍《天盛改旧新定律令》是研究西夏政治、经济、法律等领域的重要文献。

再说辽国的情况。

一、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国。主体民族是契丹族。

二、辽国统治者组织人力创立契丹文字。契丹文字分为大字和小字两种。(1)契丹大字是参照汉字创造的,属于表意字。(2)契丹小字是仿造回鹘文创造的拼音文字,属于表音字。

三、在辽国境内,契丹文字和汉字都属于正式的官方文字。但是,只有契丹人才用契丹文字。汉人依旧使用汉字。因此,使用契丹文字的人非常少。

四、辽国对档案文书、资料、契丹文字书籍管理非常严格,禁止输出。即使同时代的北宋人对辽国内部情况也知之甚少,对辽国的文字记录非常少。

五、在其他民族灭亡契丹政权的战争中,大量的辽国档案文书、资料、契丹文书都遭到毁灭。

(1)在金国灭亡辽国后,金国皇帝金章宗下诏废除契丹文,禁止使用。(2)辽国贵族耶律大石逃到西域建立西辽国,后来被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大军灭亡。从此,契丹文失传了,再也没人能够读懂契丹文。

六、契丹作为一个民族消失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起兵攻打金国。很多契丹人纷纷投奔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所以,蒙古统治者下令:(1)没有汉化的契丹人,都按照蒙古人对待,享受蒙古人待遇。这部分契丹人逐渐融入蒙古族。(2)已经汉化的契丹人,按照汉族人对待。而这一部分的契丹人逐渐融入汉族。

从此,契丹族消失了。许多契丹和辽国的档案资料、文书也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寒松722


首先辽国的记载不少,但是相对于西夏和金,辽并非是汉化程度较高的,这其中主要是契丹人发展时所面临的局面致使的。

契丹(辽)

早期契丹:唐朝时期接受汉化

契丹早在魏晋朝时就已经有记载了,但是在隋朝《隋书》中记载,契丹是中原王朝认知中最野蛮也是最落后的一个部落群体。那时候的契丹只是突厥王帐外围的一个部落,甚至是突厥阿史那部并不认为契丹是独立自主的部落,只是东胡鲜卑的一支分支(突厥人将鲜卑人称为狗)。

由于突厥阿史那部的残酷剥削,契丹部不堪重负,在突厥人的压迫下一直向南迁(东北区域),在唐太宗时期,契丹其中一支接受了唐朝的招抚,成为唐朝羁縻部。

因此唐朝时期的契丹部,时而是唐朝的羁縻部落,时而又会劫掠唐朝边境,而唐朝的做法也比较公明,是用区别对待的手段,对于搞事情的契丹分部进行打击,对于愿意屈服的契丹部进行安抚。

也是这个时期,契丹接受了汉化,唐太宗时期设立了松漠都督府,管辖今赤峰、通辽一带(即今内蒙古自治区西拉木伦河流域及其支流老哈河中下游一带),治在今西拉木伦河北岸林西县樱桃沟古城址,以最早投附唐朝的窟哥部为都督

在松漠都督府内的羁縻政策是比较复杂的,这里就不多说了,只是唐朝的羁縻政策并非仅仅是羁縻,而是分化。主要分为羁縻州和羁縻内附州,两者的区别就是汉化程度、以及是否全面接受中原王朝派遣官员管理

由于唐太宗时期给予内附羁縻契丹部很多优惠的政策,甚至是赐李姓,并且让他们的部落子嗣到长安学习,因此到了武周时期,契丹部以武则天肆杀李唐宗亲为借口,实则是因人口(唐朝的内附羁縻州吞下了大量的契丹部族人口)。

到了唐玄宗时期,契丹部已经发展成为半独立状态,其八部大首领也开始称汗,但是这个时期,依旧是唐朝羁縻状态。唐玄宗重启了唐太宗时期的各种羁縻分化政策,其中就有一项是要求契丹八部必须质子于长安

,充为折冲府朗将,戍卫皇宫。

安史之乱后的契丹:获得独立及再次汉化

安史之乱时,在河北一带,之前羁縻内附州的契丹部族(汉化程度较高)纷纷加入反击安史叛军,甚至到了藩镇割据时期,也有契丹族人成为唐朝藩镇统帅,如卢龙节度使、成德节度使有过两届是由汉化的契丹族人担任。

安史之乱后的晚唐战乱频繁,大量的汉人为躲避战乱,逃亡燕京一带或松漠都督府,契丹部除了掳掠这些逃亡者为奴之外,也有些契丹部选择接受这些逃亡者,并且划出土地交给逃亡汉人筑造城池。而接受逃亡汉人的部族里就有阿保机所部。

正因为汉人的种垦及各种技术的支持,阿保机成为可汗,也正因为汉人的支持,阿保机废除了选举制度,并且用武力统一契丹各部,并且镇压的了反对者。同时也征服了同宗的蒙兀人(蒙古)、奚、阻卜等草原部落。控制了草原产盐区,成为北方最强的经济和军事存在。

统一东北及蒙古草原的契丹国

阿保机征服并吞并了盘踞在东北平原的渤海国,此时的契丹国,其实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度

,内有草原游牧部落,也有为躲避战乱逃亡北方的唐朝人,又有融合中原文化发展的渤海国遗民,还有大量接受汉化,但又保存本族风俗的各部属民。

所以阿保机就在这些基础上创立了契丹文字,但是这种文字类似于朝鲜文字一样,只是民间的通俗语言,并不被中原文明所接受,因此也是在这段时间,阿保机确立了二元统治制度,即“南北面官”“四时捺钵”,通俗的说法就是草原施行草原制度管理,渤海国旧地和燕云区域施行汉化管理制度

为什么给予人的感觉,辽国的文字记载较少?

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二元管理制度:

幽云地区给予人的感觉是从汉朝时就一直在中原管理范畴之内,其实是唐朝和辽国所遗留下来的政策所致使的。从安史之乱开启,幽云地区事实上已经独立出去四百多年了,但由于辽国的二元管理制度,使得幽云地区和东北区的汉化程度较高,因此能看到的辽国记载多是这个区域内的,反而是草原上的因施行草原管理制度,直到元明清才将汉化推进到内蒙一带。

二、辽国与宋之间的对峙的后果

在宋之前,汉文化虽然是高高在上,可依旧保留着海纳百川的形态。宋朝因无法施行大一统,因此在文化上对契丹以及其他部族进行蔑视行为,也就是了大汉族主义的抬头。

三、辽国施行了极其严格的文化管制

辽、宋对峙时期,辽国是允许宋朝的书籍进入到辽国汉境内部,却禁止书籍外流到国外,其实也是二元管理制度的因素作怪。所以导致宋、高丽等政权对辽的记载相对较少。《辽史》之所以成为二十四史中最不完备的一部,与此有关。

四、女真金国的崛起

金国的崛起,在地图上会让人感觉金国已经统一了辽国全境,其实也是一种错误行为,金国女真的人口较少,其实质统治区域只是东北和幽云、北方汉地这些区域,对于草原来说,依旧是运用了唐朝时期的羁縻政策,即对于草原与契丹同宗的蒙兀人施行分化的种族政策。

同时女真金国对汉地契丹族施行了极其残暴的毁族灭史手段。所以迄今能对辽国的研究就出现这种情况,草原的契丹蝌蚪文,很少有人懂,而汉地的记载又少

西夏

现今很多文章提到成吉思汗是死于被西夏公主咬掉命根子的,所以蒙古将整个西夏屠杀殆尽。

但是翻阅了元朝及明朝的书籍,均未有记载这样的事情,反而是匈奴王阿提拉在迎娶意大利贵族少女时,是死于流鼻血堵塞了气管。这种野史实在是像清末民初时,为了反对清政府的统治,以史讽今。因为“四等人”和“摔头胎”“初夜权”均是清末时期流传出来的,根据考古发掘并没有此类的记载。

而且灭亡西夏时,成吉思汗是比较仓促的。主要是木华黎国王在进攻金国时,西夏拒绝出兵,把木华黎气死了,当时的成吉思汗还在攻打花剌子摸,得到消息后从中亚赶回到蒙古,休整几个月就迅速发动灭西夏的战争。根据史书的记载,成吉思汗在进入西夏境内时就已经生病了。

同时西夏并没有像花剌子摸那样被蒙古屠族,被屠杀的只是西夏王族,西夏中兴府也并没有被屠城。根据《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的记载,中兴府投降后,成吉思汗只是军队许劫掠三日,同时将所有西夏王公大臣集中起来,但是不久成吉思汗就死了,愤怒的托雷下令屠城,就在屠杀过程中,蒙古军中的党项人察罕将军带领唐兀军将领一起劝谏,才制止继续的屠戮。而托雷后来在运送成吉思汗遗体返回时,在半路将所有西夏王公大臣全部杀死。


为什么西夏的记载很少?

一、西夏国小,全盛时期只有80万平方公里而已,且西夏虽然内部称帝,但从建国以来,要么是成为北宋的藩属国,要么就是辽、金、蒙古的藩属国,在法理上西夏并非是一个单独独立的国度,因此元廷史官在编辑史书时,并没有将西夏单独列史。

二、因成吉思汗死于征伐西夏时期,因此托雷监国时期和窝阔台汗时期,并不喜欢这个区域,对西夏区域内的记载均被人为抹去

但不是屠戮,因为蒙古人有个习俗,对于先投附的部落会给予很高的权益,而党项人在蒙古军中的比例是很高的,且单独成军,在忽必烈时代,唐兀军(党项人)是汗帐外围的戍卫部队之一,地位仅次于怯薛军团。

根据考古发掘来看,蒙古人人为抹去西夏手段,其实比较粗暴,就是毁城封存,迁走民众。如西夏重镇黑水城,蒙古人是直接推倒,然后在废墟上重建一个城市。所以当清末时期,俄罗斯人在盗掘黑水城时,竟然挖出了很完整的西夏国黑水城文书以及各种珍宝。尤其是黑水城的文书,是一整套的(现存于莫斯科博物馆,我国保存的是影像资料)。

而根据现代的考究发现,党项族人在蒙古统治时期,除了大部分列入唐兀军汉化之外,还有部分是进藏(藏化),或者跟随蒙古人,蒙化或回化,甚至有部还跟随旭烈兀到达中东地区、甚至在尼泊尔还有党项人后裔的存在(根据考究是蒙古军驿卒)。

经过多年的考究,在中土内部很多省份都有党项人的后裔,如燕京、西安、四川等地,而这些区域,刚好又是忽必烈时期唐兀军驻扎的区域。

三、大汉族沙文主义的影响

北宋时期,多次战败于辽国的战争中,都有西夏李氏的身影,甚至在金国灭北宋时期,西夏也作为金国的附属国参与了对北宋区域的进攻,因此在南宋朝廷内部是极其厌恶这个“三姓家奴”的。

明朝时期,主要是重新铸造华夏族群,因此对于历史上分化出来的文明是用一种毁书灭史的行为,再到清朝的愚民政策时,已经很少人懂得这片区域内竟然还有个小国出现。直到清末外国的盗掘考古,才逐渐让西夏重新展现在人间。


史之为用



张果老忠记


西夏是有文字和史官,當時記史的,但蒙古滅西夏,破壞殆尽,沒有留下什麽有价值的文物了,史籍當然也焚烧干净。西夏語言和文字,後世已失传,纵然找到那些文獻,也不能解读了。


遼的情況,看下图:


TonyDeng


西夏和辽均亡于蒙古之手,蒙古人以嗜杀成性,对于抵抗者,一贯采取“城破尽屠戮”,“国亡尽诛灭”的残忍政策。因此,被蒙古灭亡的西夏和辽,在历史上就“灰飞烟灭”了,不仅他们的文字,就连他们的民族在哪里,如今也是历史之谜。


潮哥1495582530712


在當時只施實質上互動,沒網,沒閑人互動,設作家,學者,只有生存,然後慢慢發展專家,學者,記載,文化傳播互通互聯。現今更昰信息瞧代,只雯精、準。穩就足夠了。


兴旺一未来


一是王朝存在时间较短,二是外族,文字记载太少。


人间星光


后继无人,自然传承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