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為什麼西夏和遼兩個國家留下的文字記錄很少?

閃擊伯爵2


先說西夏的情況。

一、西夏國由党項首領元昊建立,主體民族是党項族。

二、西夏統治者派人參照漢字創立西夏文字,表達和記錄党項語言,屬於表意字。

三、西夏被蒙古滅亡,大量的西夏國檔案資料文書和西夏文書籍毀於戰亂。蒙古軍圍困西夏國都興慶府半年多以後,西夏統治者向蒙古投降。隨後,蒙古軍針對西夏皇族和興慶府居民進行大屠殺。西夏皇宮被燒燬。西夏王陵遭到挖掘破壞。

四、西夏主體民族黨項人後來去哪裡了?(1)很多黨項人在興慶府被當時的蒙古大軍屠殺;(2)一部分黨項人逃到藏區,逐漸融入藏族;(3)還有一部分黨項人向蒙古投降,後來跟隨蒙古人東征西戰。蒙古人把党項人歸到二等人色目人等級,也稱他們“唐兀人”。這一部分黨項人後來逐漸融合到其他民族。

從此,党項族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很多黨項族和西夏的書籍文獻也在歷史中泯滅。

五、西夏文字曾經失傳幾百年。但是,經過現代很多專家學者的長期努力,已經破譯大部分西夏字。

六、現代已經發現的西夏文書籍《天盛改舊新定律令》是研究西夏政治、經濟、法律等領域的重要文獻。

再說遼國的情況。

一、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建立遼國。主體民族是契丹族。

二、遼國統治者組織人力創立契丹文字。契丹文字分為大字和小字兩種。(1)契丹大字是參照漢字創造的,屬於表意字。(2)契丹小字是仿造回鶻文創造的拼音文字,屬於表音字。

三、在遼國境內,契丹文字和漢字都屬於正式的官方文字。但是,只有契丹人才用契丹文字。漢人依舊使用漢字。因此,使用契丹文字的人非常少。

四、遼國對檔案文書、資料、契丹文字書籍管理非常嚴格,禁止輸出。即使同時代的北宋人對遼國內部情況也知之甚少,對遼國的文字記錄非常少。

五、在其他民族滅亡契丹政權的戰爭中,大量的遼國檔案文書、資料、契丹文書都遭到毀滅。

(1)在金國滅亡遼國後,金國皇帝金章宗下詔廢除契丹文,禁止使用。(2)遼國貴族耶律大石逃到西域建立西遼國,後來被成吉思汗率領的蒙古大軍滅亡。從此,契丹文失傳了,再也沒人能夠讀懂契丹文。

六、契丹作為一個民族消失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後,起兵攻打金國。很多契丹人紛紛投奔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所以,蒙古統治者下令:(1)沒有漢化的契丹人,都按照蒙古人對待,享受蒙古人待遇。這部分契丹人逐漸融入蒙古族。(2)已經漢化的契丹人,按照漢族人對待。而這一部分的契丹人逐漸融入漢族。

從此,契丹族消失了。許多契丹和遼國的檔案資料、文書也逐漸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寒松722


首先遼國的記載不少,但是相對於西夏和金,遼並非是漢化程度較高的,這其中主要是契丹人發展時所面臨的局面致使的。

契丹(遼)

早期契丹:唐朝時期接受漢化

契丹早在魏晉朝時就已經有記載了,但是在隋朝《隋書》中記載,契丹是中原王朝認知中最野蠻也是最落後的一個部落群體。那時候的契丹只是突厥王帳外圍的一個部落,甚至是突厥阿史那部並不認為契丹是獨立自主的部落,只是東胡鮮卑的一支分支(突厥人將鮮卑人稱為狗)。

由於突厥阿史那部的殘酷剝削,契丹部不堪重負,在突厥人的壓迫下一直向南遷(東北區域),在唐太宗時期,契丹其中一支接受了唐朝的招撫,成為唐朝羈縻部。

因此唐朝時期的契丹部,時而是唐朝的羈縻部落,時而又會劫掠唐朝邊境,而唐朝的做法也比較公明,是用區別對待的手段,對於搞事情的契丹分部進行打擊,對於願意屈服的契丹部進行安撫。

也是這個時期,契丹接受了漢化,唐太宗時期設立了松漠都督府,管轄今赤峰、通遼一帶(即今內蒙古自治區西拉木倫河流域及其支流老哈河中下游一帶),治在今西拉木倫河北岸林西縣櫻桃溝古城址,以最早投附唐朝的窟哥部為都督

在松漠都督府內的羈縻政策是比較複雜的,這裡就不多說了,只是唐朝的羈縻政策並非僅僅是羈縻,而是分化。主要分為羈縻州和羈縻內附州,兩者的區別就是漢化程度、以及是否全面接受中原王朝派遣官員管理

由於唐太宗時期給予內附羈縻契丹部很多優惠的政策,甚至是賜李姓,並且讓他們的部落子嗣到長安學習,因此到了武周時期,契丹部以武則天肆殺李唐宗親為藉口,實則是因人口(唐朝的內附羈縻州吞下了大量的契丹部族人口)。

到了唐玄宗時期,契丹部已經發展成為半獨立狀態,其八部大首領也開始稱汗,但是這個時期,依舊是唐朝羈縻狀態。唐玄宗重啟了唐太宗時期的各種羈縻分化政策,其中就有一項是要求契丹八部必須質子於長安

,充為折衝府朗將,戍衛皇宮。

安史之亂後的契丹:獲得獨立及再次漢化

安史之亂時,在河北一帶,之前羈縻內附州的契丹部族(漢化程度較高)紛紛加入反擊安史叛軍,甚至到了藩鎮割據時期,也有契丹族人成為唐朝藩鎮統帥,如盧龍節度使、成德節度使有過兩屆是由漢化的契丹族人擔任。

安史之亂後的晚唐戰亂頻繁,大量的漢人為躲避戰亂,逃亡燕京一帶或松漠都督府,契丹部除了擄掠這些逃亡者為奴之外,也有些契丹部選擇接受這些逃亡者,並且劃出土地交給逃亡漢人築造城池。而接受逃亡漢人的部族裡就有阿保機所部。

正因為漢人的種墾及各種技術的支持,阿保機成為可汗,也正因為漢人的支持,阿保機廢除了選舉制度,並且用武力統一契丹各部,並且鎮壓的了反對者。同時也征服了同宗的蒙兀人(蒙古)、奚、阻卜等草原部落。控制了草原產鹽區,成為北方最強的經濟和軍事存在。

統一東北及蒙古草原的契丹國

阿保機征服併吞並了盤踞在東北平原的渤海國,此時的契丹國,其實是一個多民族多文化的國度

,內有草原遊牧部落,也有為躲避戰亂逃亡北方的唐朝人,又有融合中原文化發展的渤海國遺民,還有大量接受漢化,但又保存本族風俗的各部屬民。

所以阿保機就在這些基礎上創立了契丹文字,但是這種文字類似於朝鮮文字一樣,只是民間的通俗語言,並不被中原文明所接受,因此也是在這段時間,阿保機確立了二元統治制度,即“南北面官”“四時捺缽”,通俗的說法就是草原施行草原制度管理,渤海國舊地和燕雲區域施行漢化管理制度

為什麼給予人的感覺,遼國的文字記載較少?

主要有幾個方面:
一、二元管理制度:

幽雲地區給予人的感覺是從漢朝時就一直在中原管理範疇之內,其實是唐朝和遼國所遺留下來的政策所致使的。從安史之亂開啟,幽雲地區事實上已經獨立出去四百多年了,但由於遼國的二元管理制度,使得幽雲地區和東北區的漢化程度較高,因此能看到的遼國記載多是這個區域內的,反而是草原上的因施行草原管理制度,直到元明清才將漢化推進到內蒙一帶。

二、遼國與宋之間的對峙的後果

在宋之前,漢文化雖然是高高在上,可依舊保留著海納百川的形態。宋朝因無法施行大一統,因此在文化上對契丹以及其他部族進行蔑視行為,也就是了大漢族主義的抬頭。

三、遼國施行了極其嚴格的文化管制

遼、宋對峙時期,遼國是允許宋朝的書籍進入到遼國漢境內部,卻禁止書籍外流到國外,其實也是二元管理制度的因素作怪。所以導致宋、高麗等政權對遼的記載相對較少。《遼史》之所以成為二十四史中最不完備的一部,與此有關。

四、女真金國的崛起

金國的崛起,在地圖上會讓人感覺金國已經統一了遼國全境,其實也是一種錯誤行為,金國女真的人口較少,其實質統治區域只是東北和幽雲、北方漢地這些區域,對於草原來說,依舊是運用了唐朝時期的羈縻政策,即對於草原與契丹同宗的蒙兀人施行分化的種族政策。

同時女真金國對漢地契丹族施行了極其殘暴的毀族滅史手段。所以迄今能對遼國的研究就出現這種情況,草原的契丹蝌蚪文,很少有人懂,而漢地的記載又少

西夏

現今很多文章提到成吉思汗是死於被西夏公主咬掉命根子的,所以蒙古將整個西夏屠殺殆盡。

但是翻閱了元朝及明朝的書籍,均未有記載這樣的事情,反而是匈奴王阿提拉在迎娶意大利貴族少女時,是死於流鼻血堵塞了氣管。這種野史實在是像清末民初時,為了反對清政府的統治,以史諷今。因為“四等人”和“摔頭胎”“初夜權”均是清末時期流傳出來的,根據考古發掘並沒有此類的記載。

而且滅亡西夏時,成吉思汗是比較倉促的。主要是木華黎國王在進攻金國時,西夏拒絕出兵,把木華黎氣死了,當時的成吉思汗還在攻打花剌子摸,得到消息後從中亞趕回到蒙古,休整幾個月就迅速發動滅西夏的戰爭。根據史書的記載,成吉思汗在進入西夏境內時就已經生病了。

同時西夏並沒有像花剌子摸那樣被蒙古屠族,被屠殺的只是西夏王族,西夏中興府也並沒有被屠城。根據《蒙古秘史》、《蒙古黃金史》的記載,中興府投降後,成吉思汗只是軍隊許劫掠三日,同時將所有西夏王公大臣集中起來,但是不久成吉思汗就死了,憤怒的託雷下令屠城,就在屠殺過程中,蒙古軍中的党項人察罕將軍帶領唐兀軍將領一起勸諫,才制止繼續的屠戮。而託雷後來在運送成吉思汗遺體返回時,在半路將所有西夏王公大臣全部殺死。


為什麼西夏的記載很少?

一、西夏國小,全盛時期只有80萬平方公里而已,且西夏雖然內部稱帝,但從建國以來,要麼是成為北宋的藩屬國,要麼就是遼、金、蒙古的藩屬國,在法理上西夏並非是一個單獨獨立的國度,因此元廷史官在編輯史書時,並沒有將西夏單獨列史。

二、因成吉思汗死於征伐西夏時期,因此託雷監國時期和窩闊臺汗時期,並不喜歡這個區域,對西夏區域內的記載均被人為抹去

但不是屠戮,因為蒙古人有個習俗,對於先投附的部落會給予很高的權益,而党項人在蒙古軍中的比例是很高的,且單獨成軍,在忽必烈時代,唐兀軍(党項人)是汗帳外圍的戍衛部隊之一,地位僅次於怯薛軍團。

根據考古發掘來看,蒙古人人為抹去西夏手段,其實比較粗暴,就是毀城封存,遷走民眾。如西夏重鎮黑水城,蒙古人是直接推倒,然後在廢墟上重建一個城市。所以當清末時期,俄羅斯人在盜掘黑水城時,竟然挖出了很完整的西夏國黑水城文書以及各種珍寶。尤其是黑水城的文書,是一整套的(現存於莫斯科博物館,我國保存的是影像資料)。

而根據現代的考究發現,党項族人在蒙古統治時期,除了大部分列入唐兀軍漢化之外,還有部分是進藏(藏化),或者跟隨蒙古人,蒙化或回化,甚至有部還跟隨旭烈兀到達中東地區、甚至在尼泊爾還有党項人後裔的存在(根據考究是蒙古軍驛卒)。

經過多年的考究,在中土內部很多省份都有党項人的後裔,如燕京、西安、四川等地,而這些區域,剛好又是忽必烈時期唐兀軍駐紮的區域。

三、大漢族沙文主義的影響

北宋時期,多次戰敗於遼國的戰爭中,都有西夏李氏的身影,甚至在金國滅北宋時期,西夏也作為金國的附屬國參與了對北宋區域的進攻,因此在南宋朝廷內部是極其厭惡這個“三姓家奴”的。

明朝時期,主要是重新鑄造華夏族群,因此對於歷史上分化出來的文明是用一種毀書滅史的行為,再到清朝的愚民政策時,已經很少人懂得這片區域內竟然還有個小國出現。直到清末外國的盜掘考古,才逐漸讓西夏重新展現在人間。


史之為用



張果老忠記


西夏是有文字和史官,當時記史的,但蒙古滅西夏,破壞殆盡,沒有留下什麼有價值的文物了,史籍當然也焚燒乾淨。西夏語言和文字,後世已失傳,縱然找到那些文獻,也不能解讀了。


遼的情況,看下圖:


TonyDeng


西夏和遼均亡於蒙古之手,蒙古人以嗜殺成性,對於抵抗者,一貫採取“城破盡屠戮”,“國亡盡誅滅”的殘忍政策。因此,被蒙古滅亡的西夏和遼,在歷史上就“灰飛煙滅”了,不僅他們的文字,就連他們的民族在哪裡,如今也是歷史之謎。


潮哥1495582530712


在當時只施實質上互動,沒網,沒閑人互動,設作家,學者,只有生存,然後慢慢發展專家,學者,記載,文化傳播互通互聯。現今更昰信息瞧代,只雯精、準。穩就足夠了。


興旺一未來


一是王朝存在時間較短,二是外族,文字記載太少。


人間星光


後繼無人,自然傳承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