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棋友,象棋殘局中有哪些必勝、巧勝,弱勢收和的規則,拿來大家分享一下如何?

隨風飄揚146643288


首先說,題主所說的象棋殘局中所謂的必勝、巧勝,弱勢守和等,只是在象棋形成殘局的時候根據以往的大數據經驗對可能的勝負情況所做出的快速預判,並不是什麼規則。這只是源於大數據的共識,是根據大量的對弈結果而總結出來的。在中國象棋中只要沒有觸及到行棋規則或時間限定,對殘局勝負的預期情況是沒有任何強行定義的相關規則的。

另外,經常看到或聽到什麼必勝什麼或者什麼必和什麼等說法,其實是不嚴謹的,在中國象棋的術語中也沒有這樣的說法。常見術語有以下幾種:

【例勝】實用殘局結尾時,攻方可以必勝守方,稱為“例勝”。

顧名思義可以理解為按照以往的慣例來判定,此局最終的結果為攻方必勝。需要注意的是,例勝的官方定義實際上是攻方必勝的。例勝即為必勝,所以它與巧和是互相排斥的,如果同樣的子粒變換成不一樣的佈局有巧和的可能,理論上說就不能算為例勝。

但在實際中,很多歸為例勝的殘局其實是包含例和或巧和的,也就是說實際上我們所說的例勝和理論上所說的例勝並不是一回事。理論上的例勝是攻方必勝,實際上的例勝很多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必勝。

比如:單車兵對單車,是例勝,即使走成下圖變成了老兵,也可以用老兵收山的定式,依然是例勝。但如果換成黑方的車將都完美佔據著中路,就成了例和局。


所以,在中國象棋中所謂的例勝、例和等說法實際上是針對具體的棋局而言的,而不是根據子粒的情況來定義的。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我們日常中說的什麼必勝什麼通常是單以雙方的子粒情況而論的,沒有涉及到盤面的佈局情況,所以它包含的範圍就比理論上的定義擴大了很多。

[單車兵例勝單車]

【例和】實用殘局結尾時,守方對攻方可以弈成必和的棋勢,稱為“例和”。

同上所言,例和的官方定義實際上是必和的棋。亦同上所言,例和也是需要針對具體的棋局而言,而不是單以雙方的子粒情況論。

比如:單兵對單士是例和。但實際中單從子粒上來論,單兵對單士在很多佈局中是可以贏的。下圖為例和,紅方不管怎麼走都無取勝可能。

[單兵例和單士]

【巧勝】指實用殘局結尾時,由於守方未能及時弈成例和的棋勢,被攻方乘機取勝,稱為“巧勝”。

從官方定義來看,巧勝是屬於本該例和的棋。通俗的翻譯一下就是,因為守方沒能及時的把自己的子粒調整成最佳的防守佈局,而把正常情況下不該輸的棋給走輸了,對攻方而言就是巧勝。比如上面說到的單兵對單士是例和,但有些佈局下單兵可勝單士;單車對士象全是例和,但在有些佈局中也是可以贏的。

實際中的巧勝實例中也還包含了大量本該對方例勝的情況,比如單兵對滿盤十六子毫無疑問應該是對方例勝,但特殊佈局下單兵方贏了。其實看其走著可能一點都不巧妙,巧的不過是子粒的佈局情況而已。所以,不管是實用殘局還是江湖排局,巧勝的棋局全是一些特殊的佈局狀態。

比如下圖,正常情況下單兵例和單士,但在本局中因為紅方離的太近,黑方沒有機會調整為最佳佈局,因此這個棋紅方就可以贏了。和上圖的佈局只有兵的一步只差,一個是例和,一個是巧勝。這裡不能認為是例勝,例勝是正常狀態,巧勝是特殊佈局,有著本質的區別。

[單兵巧勝單士]

【巧和】實用殘局結尾時,守方以巧著弈和攻方,稱“巧和”。

題主所說的弱勢收(守)和即為象棋術語中的巧和。同上所言,巧和的說法更是需要有特定的棋局來支撐,脫離了具體的棋局說巧和是沒有意義的。比如上面說到的單兵對滿盤十六子,本該對方例勝的 ,但特殊佈局下單兵贏了,就成了巧勝,另有佈局單兵走和,成為巧和。絕大多數巧和的棋都是從兵力上看對方應該例勝的一些特殊佈局,要不也就不叫巧和了。

[單兵巧和滿盤十六子]

對殘局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本頭條號“出棋不意”,有大量的殘局解析視頻與大家分享探討。學棋先學殘,對殘局的掌控能力無論對新手而言還是對高手而言都尤為重要。


出棋不意


有關象棋殘局的勝負問題,這裡只談實用殘局,而且說的是一般規律,很特殊的棋例另當別論,畢竟象棋殘局是動態的,隨著棋子的位置的變動,棋局的結果會變化,一般可以歸為3類,一是例勝,二是例和,三是巧勝,咱們一個一個來分析。

第一種:例勝 說的是雙方都按照最佳著法走棋,弱的一方或防守的一方被將死。雙方力量懸殊,或者子力差距沒那麼大,但是防守不了,沒有和的希望,只有巧和。這樣的例子太多,我們只舉一些最基礎最實用的經典殘局來做說明。

1.車類:

單車例勝雙士,單車例勝雙象,單車例勝單炮,單車例勝單馬,以上4個例子,車方實力強大,弱方無力反抗,必敗。單車例勝馬雙士,馬方有很多周旋的餘地,但是糾纏下去,也是必敗的局面。雙車例勝車雙士,雙車例勝車雙象,這兩個例子雙車一方可以直接做殺,或者兌車後形成單車勝。

2.炮類:

單炮士例勝單士,單炮士例勝單象,這2個例子比較簡單,是基礎功夫。炮高兵士象全例勝士象全,這個雖然是例勝,但屬於高難度殘局,稍有不慎即可成和,需要有強大的殘局基礎。

3.馬類:

單馬例勝單士,這個是基本功,掌握不了會讓人笑話。馬炮士象全例勝士象全,雙馬士象全例勝單馬士象全,這兩個殘局防守方雖然積極防禦,結果也是必輸的局面。馬高兵例勝炮單士,這個殘局黑方是苦守不和的。

4.馬炮類:

馬炮士象全例勝馬士象全,馬炮兵士象全例勝馬士象全,馬炮兵士象全例勝炮士象全,以上例子,進攻方實力強大或者兵種齊全,強行破防,最終弱者敗北。

5.兵類:

雙高兵例勝雙士,雙高兵例勝雙象,三高兵例勝士象全,這3個例子也是象棋的基本功。\r

6.車馬炮組合類:

車馬兵例勝單車士象全,車炮兵例勝單車士象全,車炮對單車(著名的海底撈月殺法)等。

第二種:例和 雙方按照最佳著法,誰也沒法必勝,只有巧勝。雙方沒有進攻子力,或者經過雙方激烈爭鬥,攻守雙方都無法將死對方。這樣的例子也很多。

1.車類:

單車和士象全,這個是最經典的了,一開始學棋就要學這個。守和的圖式很多,但是都有以下特點,將位正,士象在中路防守,兼顧正面和側翼的安全,這是最好的防守陣型。或者將位不正,但是士象能及時歸位,掩護黑將,讓車方無機可乘。

單車對馬炮,單車對雙炮,一般也認為是和棋,但是子力位置不好會輸。

雙車對車士象全,一般認為是和棋,單車方守住兩個象,防止對方塞象眼破象,可以守和。

單車和炮雙士,這是很經典的一個實用殘局,俗稱“炮三士”,炮方有好幾種陣型都可以守住單車的進攻。\r

單車對炮雙象,俗稱“炮三象”,由於象的活動範圍更大,守和起來更容易。\r

單車對炮雙兵,在車方兵線形成防禦陣型,也可以守和。\r

單車和雙象雙卒等,只要能組成防禦陣型,單車贏不了。

2.馬類\r

馬兵對士象全,一般認為這是和棋,但是,如果防守不到位的話,很可能會出現馬方的巧勝,也是經典殘局。\r

馬對雙士:一般是和棋,雙士一方連起來,一馬不勝。\r

馬對單象:和棋,只有巧勝。\r

馬對單卒:卒子過了河,馬追不上,一般認為是和棋。\r

馬雙兵對炮士象全:利用士象的調整牽制兩個兵,可以和。\r

馬雙兵對馬士象全:馬在中卒位置防守,可以和棋。\r

3.炮類

炮雙兵對馬士象全:馬也是在中路防守,驅趕兩個兵,注意不要被炮牽制。\r

炮雙兵對炮士象全:炮在下二路防守,可以守和。\r

第三種是巧勝 由於子力位置不佳,導致能守和的棋輸了,我們舉幾個常見的例子。\r

比如單車巧勝士象全,有很多的圖式都能巧勝,主要是士象全一方沒法及時歸位,或無法及時掩護老將。雙車巧勝車士象全,車巧勝炮雙士,車巧勝炮雙象,車兵士巧勝車雙士,馬巧勝單象,馬巧勝單卒,等等,這樣的例子很多,其中很大一大部分都是例和的情況,由於防守方子力位置不好造成的。

象棋殘局的例子很多,我們只舉了以上一些常見的例子來大體說明一下。總之,象棋殘局的規律,在基本的例勝,例和的基礎上,會出現各種變化,打好象棋殘局的基礎,才能把握象棋殘局,該贏的能贏下來,該和的能守住,而當對方出現失誤時,我們又能把要輸的頑強守和,該和的能贏下來,而中局到殘局的轉換,無不與殘局息息相關。有了強大的殘局基礎,在中局過渡的時候,棋強圖勝,棋弱謀和,就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選擇,象棋的水平自然是不斷提高。


小林飛刀


在美好一天很高興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在這裡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那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關於這個問題。

以下那我為大家分享,我首先分享下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同時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有關象棋殘局的勝負問題,這裡只談實用殘局,而且說的是一般規律,很特殊的棋例另當別論,畢竟象棋殘局是動態的,隨著棋子的位置的變動,棋局的結果會變化,一般可以歸為3類,一是例勝,二是例和,三是巧勝,咱們一個一個來分析。

第一種:例勝 說的是雙方都按照最佳著法走棋,弱的一方或防守的一方被將死。雙方力量懸殊,或者子力差距沒那麼大,但是防守不了,沒有和的希望,只有巧和。這樣的例子太多,我們只舉一些最基礎最實用的經典殘局來做說明。

1.車類:

單車例勝雙士,單車例勝雙象,單車例勝單炮,單車例勝單馬,以上4個例子,車方實力強大,弱方無力反抗,必敗。單車例勝馬雙士,馬方有很多周旋的餘地,但是糾纏下去,也是必敗的局面。雙車例勝車雙士,雙車例勝車雙象,這兩個例子雙車一方可以直接做殺,或者兌車後形成單車勝。

2.炮類:

單炮士例勝單士,單炮士例勝單象,這2個例子比較簡單,是基礎功夫。炮高兵士象全例勝士象全,這個雖然是例勝,但屬於高難度殘局,稍有不慎即可成和,需要有強大的殘局基礎。

3.馬類:

單馬例勝單士,這個是基本功,掌握不了會讓人笑話。馬炮士象全例勝士象全,雙馬士象全例勝單馬士象全,這兩個殘局防守方雖然積極防禦,結果也是必輸的局面。馬高兵例勝炮單士,這個殘局黑方是苦守不和的。

4.馬炮類:

馬炮士象全例勝馬士象全,馬炮兵士象全例勝馬士象全,馬炮兵士象全例勝炮士象全,以上例子,進攻方實力強大或者兵種齊全,強行破防,最終弱者敗北。

對於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想法,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我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最後在這裡,真誠的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身體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小小象神


必勝,是說無論如何兌子,都能獲勝的局面,一般來說子力價值大於五分(車九分,炮四點五,馬四分,過河兵二分)比如車馬炮兵對車馬或者車炮,雙車兵對單車,車雙兵對車雙士,列勝是指走法正確就能獲得勝利,如果對方走的頑強,還是有和棋的可能,一般來說不能兌換子力,比如馬炮士像全列勝單馬士像全,這個殘局很多下了一輩子象棋的愛好者都不懂,車炮士像全列勝單車士像全,馬炮雙兵士像全列勝馬炮士像全等等,弱勢求和的局面也有很多,比如雙車士像全列和單車士像全,馬炮士像全列和單炮士像全,炮雙士列和單車,炮雙像列和單車,雙炮光將列和單車,馬炮列和單車,馬兵列和馬像,馬炮士像全列和雙車,雙炮士像全和雙車,炮士像全列和單炮,這個殘局要特別說一下,高水平的愛好者也有人認為這個是可勝的,說什麼有士炮勝無士炮,就是把炮放在老將前面,你如何能贏,將軍就躲開,用士做炮架將就墊炮兌炮。還有巧勝是指子力價值是可和局面,利用一些特殊的位置,獲得勝勢,同理巧合指的是可勝的局面,特定的位置走成了和棋。還有一點需要說明,雙車勝不了馬炮士像全,如果換成價值稍低的車炮,或者車馬,反而機會更大,這也算是中國象棋的奇妙之處吧,比較著名的是1965年銀川全國賽,胡榮華用車馬戰勝了王嘉良的馬炮士像全,


想當妖怪936


僅供參考:單兵(非底兵,下同)對將,雙高兵對雙士(雙象,單士象),三高兵對士象全,單馬對單士,單馬對單象(馬象同側,馬帥異側,馬可以阻止象歸中時),雙馬對雙士(雙象,單士象),炮士對單士,炮高兵對雙士(單象),單車對雙士(雙象,單缺士,單缺象),單車對單馬(單炮),單車對並排三卒,中車單炮(兵)對單車,馬炮對士象全。


紅單西門慶


都是對就是進入殘局後而言的。

“例勝”與“必勝”都差不多,叫法不一樣。如果非要說不一樣的話,個人見解如下:

“例勝”可以解析為:按通例或者理論上是可以勝利的,針對相當複雜點的殘局而言,比如說馬炮兵對馬炮。

“必勝”可以解析為:是必定能勝利的。說一車對兩兵,車馬炮對單車,等等……

“例和”是一樣的道理,只要應付得當,是能守和的局面,就是例和。比如說:士象全對單車。

“巧勝”就是按常規是可以和棋的,但是由於一方子力分佈不好,讓另外一方有機可乘而勝,就是巧勝。舉個例子:一方單,一方單士,按道理是和棋的,但是有時候由於有士的一方位置不好,或者說有兵的一方子力位置剛巧非常好,勝了,就是巧勝。如果兩個老將之間隔一個士,剛好讓兵在象眼那裡,那樣就屬於巧勝。






沒有個性怎麼簽名849


例和,無必勝,有巧勝。

例勝,無必和,有巧和。

必和,無巧勝。

必勝,無巧和。

一些過於極端的例子由於實戰中走不出來,故不在考慮範圍內,如傳說中一兵和十六子,還有那些弱勢一方藉助有利形狀巧殺的,應該算是非常規的殘局,不能當做可供指導的一般常例。又如,單車是必勝馬雙士的,但走成這個局面,就成巧和了,不過這個例子不足以推翻單車對馬雙士是必勝的結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