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南宋都撐不下去了,為什麼日本、越南、埃及能擊敗蒙古?

頭號英雄程心


這個話恰恰相反,事實蒙古與南宋交鋒已有半個世紀,在中間蒙古可是吃盡了苦頭,一直把他拖到大元建立後,才重新開始佈局將宋朝給統一,而相對於對這些邊陲小國而言只是一次小戰爭,後來由於蒙古帝國內部變化導致代價太大最終放棄,他們對這三個小國用兵主要是戰術上犯了錯誤,始終改不了驕兵必敗的習慣。



恰恰對南宋而言,蒙元卻很是用心,從1235年太宗窩闊臺六年,一直維持到世祖忽必烈中期所謂1279年,時間跨度也是相當的長,兩方先後對決都是大規模的,蒙古則顯示出更自信,於1229年窩闊臺繼承成吉思汗汗位以後沒幾年,成績已是相當突出,對西夏戰事已經熄火,父汗生前寧可身死地方一直的未愁的大事,征服西夏也算給解決了。


金國面對西無靠山,南又與宋朝因靖康之恥結怨,想聯合宋朝合縱對抗蒙古,以唇亡齒寒為由,但被宋理宗拒絕,金哀帝只有自個單幹,在面對即將成為被等待宰的羊羔時候,在蒙古汗位的窩闊臺已不寂寞了,正好來了個回馬槍,開始施行另一項頭等計劃,就是完成成吉思汗甚至蒙古千百年來心願就是滅金。他們不忘與金朝的種種慘敗,金朝也因此在窩闊臺與拖雷的合圍下走向滅亡。

正如金哀帝所言,蒙古滅夏,金如果亡了必牽扯於你,唇亡齒寒自然之理,曾經幫助蒙古滅金想得一份羹,自己卻適得其反,窩闊臺以宋朝端平入洛背約為由,決定展開針對宋朝戰爭,目的就是直接一統中原 ,完成更宏圖的偉業。但卻一路上南下磕磕碰碰,本來三路大軍聲勢浩大,監軍的都是些帝國主幹,像口溫不花,史天澤,張柔,還有皇子闊端,準太子闊出,卻沒想到在長江襄陽一線成為絕唱,因對方寸土必爭,導致損失慘重,闊出喪命也因此結束。



第二次規模更大,是窩闊臺第二位繼任者蒙哥發動的,他也是不簡單的人物,年青就英勇善戰,在西征歐洲中屢立奇功,除了戰功以外,還把窩闊臺家族擠出中央權利寶座,把拖雷家扶上大汗後,為此他重新在帝國佈局,命五弟旭烈兀再次西征,四弟忽必烈繼續經營蒙宋戰事,自己則想做出歷史上大的決定,那就是御駕親征,自己親手臨戰解決宋朝。除個人雄心以外,他這人人品很特別,有區別於其他同輩一向沉默寡言,不奢酒色,只喜歡涉獵,也是蒙古中智商很高的皇帝,精通幾何學。



但也逃不了身死宋朝的命運,就這樣因他的死,擁有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瞬間土奔瓦解,一切蒙哥生前雄心的計劃被打亂,就在此時與埃及的碰撞也受影響。五弟旭烈兀本來遵循蒙哥遺願,繼續向西,直到埃及邊緣,卻不料在半路一聽蒙哥去世立馬率主力返師奔喪搶奪汗位,只留部分兩萬兵留在敘利亞以南一個叫艾因賈魯特的地方,事實已與埃及木馬魯克接壤,這也就有木馬魯克為什麼乘機而入的機會。於是就在這塊地方爆發了大戰,蒙古由於犯了勝利症,輕敵妄進,導致中了埋伏,由於對方人多勢眾,最終慘敗,所以蒙古並沒有輕易擊敗埃及,相反他卻被沒有在防備下被對方給擊敗的,這也為蒙古西征徹底劃上了句號。

而日本和越南呢?是在元朝建立後的事,相反也沒有在他們身上得到便宜,對日本由於不熟悉海戰,疏於對敵人的瞭解,過於輕敵,最終因颱風給掛沒了。越南同樣,占城一戰,由於不適應於氣候和地形中了敵軍埋伏,最終不得而終,所以元朝對日本和越南那可是吃盡了苦頭,最終因消耗國力太大以失敗結局最終取消。然而對南宋向上題說了,蒙元也付出太大代價才將其艱難拿下,其實宋朝是裡面最難對付的一個,要不是地形接壤,距離近,說不定是另一回事。


龍文說史


南宋和蒙古從頭到尾打了44年,甚至熬死了一任可汗,並且蒙古和宋朝離的很近,後勤補給很方便,再加上南宋重文輕武,才導致最後滅國,其實南宋很厲害了,當時有哪個國家能和蒙古一打就打了40多年。

蒙古一共遠征日本2次,第一次2.5萬人,加上後勤補給不便,日本又堅壁清野,沒有後援,就是用人堆也能懟死這2萬來人,第二次兵力達到了10多萬,但日本根本就不讓你上岸,活活耗死了蒙古,簡單來說,蒙古是敗在了海洋上面,13世紀遠洋征服一個準備充分,又上下一心的海島國家,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越南當時叫安南,一個雨林國家,蒙古人無法發揮自己的優勢,一個習慣平原突擊的玩山地作戰,這不是找死嗎?別說他們了,就是幾百年後強大的美帝,還不是在小小的越南碰個頭破血流,這裡蒙古是輸給了地利。

埃及距離蒙古14000多公里,橫跨了一個州,還有一個洋,後勤就能讓蒙古人夠嗆,事實也是如此,因為沒有足夠的糧食,十萬人不得不撤走八萬多,留下了一萬二左右,埃及需要對付的只有這一萬多人,再加上天時地利人和,蒙古豈能不敗。


彩虹寶寶不哭


打日本,草原兵去做海軍?

打越南,騎兵去做叢林軍?

打埃及,去這裡有什麼搶?

😆


Sunny哥68459366


當時的世界上能夠擊敗蒙古的國家基本沒有,如果世界是一個板塊,蒙古軍隊基本能夠統一世界,比現在的美國大兵都厲害。一個國家在蒙古鐵騎的掃蕩下,能夠苟延殘喘基本都是靠天時地利人和運氣。

我們許多人都有錯誤的認識,認為蒙古軍隊取勝靠的是遊牧民族的剽悍和野蠻殺戮,大錯特錯了。蒙古軍隊不但有騎兵,而且有炮兵,最早的大炮都配在軍隊中。並且有工程兵,許多漢人工匠都在為蒙古軍隊服役。蒙古人野蠻殺戮不假,但是有技術的技工匠人蒙古軍隊是不殺的,並且給於一定待遇,為蒙古軍隊服役。我們從南宋和蒙古軍隊的開戰就可以看出來,蒙古軍隊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撤退,許多戰役都是靠偷襲和計謀和大炮攻城打贏的。我們漢人軍隊的挖地洞,水淹,火燒,下毒,斷水斷糧,蒙古軍隊都會。並且加上天生的騎手和剽悍,蒙古軍隊做到天下第一沒有問題。


的確有些國家倖存了,亞洲的日本 越南,印度,緬甸,蒙古軍隊都吃了敗仗。原因不是他們比南宋軍人更加驍勇善戰,而是天時地利加上幸運造成的。日本靠的是颱風幫助,兩次蒙古軍隊伐日都失敗了,任何軍隊都有弱點,蒙古軍隊的弱點就是海戰差,不耐久戰。颱風讓蒙古軍隊多次折戟沉沙。連日本人自己勝利後都下跪感謝老天爺,稱之為神風。二戰末期,日本還指望神風幫助他們戰勝中國和美國,把軍隊名字都改了,稱之為神風特攻對,這一次老天爺沒有幫助他,日本人失敗了。


越南靠的是叢林瘟疫,大山惡水,讓擅長快速攻擊的蒙古軍隊深感無力,軍隊無法集中,無法決戰,最後被小股小股消滅了。後來的美國,法國也是這樣戰敗。包括我們79年和他們打,也是佔不到便宜。說明地利對一個國家是很有用的。


埃及能夠打敗蒙古軍隊,靠的是幸運,不是自己有多牛,當旭烈兀準備一鼓作氣拿下開羅的時候,從伊兒汗國的東方邊境傳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金帳汗國的君主別兒哥打著為巴格達復仇的名義,對伊兒汗國進行了入侵。得知消息後的旭烈兀立即率領主力部隊返回,前去和來犯的金帳汗國軍隊進行較量。主力部隊撤走,給埃及軍隊留下了空間,打敗了蒙古軍隊的殘留部隊。


通過以上戰例可以看出,能夠打贏蒙古軍隊的國家基本沒有。無非都是靠的是天時地利和運氣。


飄飄妖冶


蒙古、金和後金運氣好,遇見了腐儒化的中華帝國,要是放在漢和唐哪怕是王朝後期的割據勢力諸侯或者節度藩鎮,都能把他們按在地上摩擦。


阿豆最棒


你們都說蒙古人厲害,說大汗厲害,要我說不是他們厲害,是對手太熊。

蒙古人的作戰方式和匈奴,鮮卑,突厥都一樣,幸運的是遇到宋,和被宋化了的金,遼,夏。

蒙古人的戰術就是游擊戰,無賴打法。

先射箭,敵人追過來了就跑,邊跑邊射箭,你還追不上他,追著追著,隊形就亂了,一追就幾十裡,蒙古人一看你沒勁了,重騎兵就過來衝陣。

說白了就是我開著摩托車在前面跑,邊跑邊扔石頭,泰森在後面騎著自行車追,一追就是幾個小時,我一看你沒勁了,我就叫大哥來開車撞你,結果泰森就死了。

這種戰術就怕遇到同樣的敵人,而漢唐就是射箭比你遠,跑的比你快。

宋的劣勢就是打贏了追不上,消滅不了幾個人,打輸了跑不了,全軍覆沒。

蒙古人的打法對越南,日本不管用。越南到處都是原始森林,打日本還得渡海。

埃及嗎,只是人多打人少,蒙古軍還不是主力軍。大部隊都回去打內戰掙汗位去了。

一個只會放羊的民族,統治了中國100年,被打跑了後除了放羊,還是啥也不會,

統治了東歐,中亞200年,被打跑後還是隻會放羊,啥也沒學會。這樣笨的民族現在也只能唱歌跳舞了。


再逼逼炮烙你


南宋,是對蒙作戰堅持最長時間的國家,沒有之一。

南宋對蒙作戰持續了42年,期間打死了蒙古大漢蒙哥,極大的改變了歷史的走向。和南宋受到的打擊相比,題主提到的幾個國家就像被蚊子叮了一下而已。

埃及的馬穆魯克,只不過和蒙古偏師中的偏師打了一戰,僥倖取勝而已,宋蒙之間的作戰,這種程度的勝利多如牛毛。

對日作戰,連對方的毛都沒摸到一根,就敗給了兩場颱風,可以說是日本的地理條件救了它。

只有越南的抵抗,可以說一說。

一方面越南人的勇氣,還真是不錯的,另一方面越南的炎熱天氣,不利於騎兵作戰的地形也幫了它。

元越第一次碰撞,只不過是蒙古滅大理後,分軍攻越南失敗,可以說是試探,因為此時蒙古最大的敵人是南宋,此次元軍人數也僅3萬而已。而越軍戰勝後,馬上表示願意稱臣納貢,元朝也就順水推舟。

元越第二次碰撞,是南宋滅亡8~9年後,元朝在原南宋地方徵發了50萬人攻越,被強迫的軍隊作戰能力,和蒙軍是有區別的。

元越第三次作戰,也是在南宋故地徵發30萬人入越。

後兩次戰爭,給元軍造成了巨大的損失,越軍戰略得當,作戰英勇,而且勝後及時求和,忽必烈一看這骨頭這麼難啃,在對方願意納貢的情況下,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了。

如果,這些國家收到南宋這種長時間,有系統,有計劃的打擊,沒有一國能超過南宋的堅持時間。


京豬大將軍


蒙元兩徵日本,在軍事上可以說完全佔了上峰,但輸在了天時。用西方常用的話語來說就是:勝利女神的天枰傾向了日本。而且是兩次,蒙元和朝鮮僕從軍損失慘重。

跟安南打是輸在了地利,因為蒙古人不喜炎熱,元大都在我們中原人看來屬於北方了,但他們還是待不慣,還要在更北方修避暑山莊。越南那種熱帶氣候加上毒蟲瘴氣讓士兵非戰鬥減員,自然是打不下去的。

埃及的話應該輸於人和,勞師遠征加之徵服的土地無法變成戰士們的牧場,那打下來幹嘛?


1314吐槽星君


首先蒙古大軍共攻擊日本兩次:

第一次蒙古入侵日本是在公元1274年。進攻日本的遠征軍從朝鮮揚帆出海,駛往九州島,遠征軍共兩萬五千人,其中蒙古人和高麗人大約各佔一半,還有部分女真人和少量漢人。遠征軍的統帥為蒙古人忽敦,兩位副統帥為高麗人洪茶丘和漢人劉復亨。元軍航行至博多灣,首先攻佔了對馬島和壹歧島,然後分三處在九州上岸攻入內陸。三路入侵軍隊中,一路為主力,兩路為策應,主力部隊的登陸地點大約在長崎附近。面對第一次“蒙古來襲”,日本鎌倉幕府調集部分正規軍迎戰,九州沿海各藩也緊急組織武士和民兵參戰。慘烈的戰鬥進行了二十多天,劉復亨在激戰中陣亡,元軍折損大半後退回海灘依託回回炮防守。至此元軍傷亡慘重,敗局已不可避免,由於箭和糧用盡,無法繼續守住陣地,元軍只得登船撤退。

第二次蒙古入侵日本是在公元1281年。忽必烈統一中國之後,便著手準備第二次入侵日本。元帝國龐大的遠征軍從江浙和朝鮮同時出發。此次出征的軍容更為壯觀,共有大小船舶近五千艘,軍隊約二十萬,其中蒙古人四萬五千,高麗人五萬多,漢人約十萬,其中漢人大半為新附軍(收編的南宋軍),遠征軍中蒙古人自然是作戰的中堅力量。六月上旬,元軍開始登陸作戰,登陸地點九龍山距上次戰爭主力部隊登陸的地點不遠。這次遠征軍遇到了更頑強的抵抗,高麗軍統帥洪茶丘被俘殺,幾名蒙古高級指揮官也相繼陣亡。激烈的戰鬥持續了一個多月,遠征軍的損失已超過三分之一。由於日本沿海灘構築了一道堅固的石牆,元軍屢屢進攻始終無法突破。到七月下旬,元軍的糧草和箭已基本告罄,以元軍的撤退收場。

蒙古攻擊越南三次:

第一次蒙越戰爭

1257年越南國王陳煚在接到了元朝軍隊入侵的消息之後親臨戰場、積極督戰,在與元軍交戰的初級階段越軍一直都處於下風,戰況于越南不利,後來在越南主戰派大臣和國王的同仇敵愾下,元軍最終被越軍擊敗,退出了越南,1284年心有不甘的蒙古人又捲土重來,越南人依舊延續了他們之前那種戰鬥到死的精神,不畏戰,不投降,但是由於雙方的軍事力量相差太過懸殊,元軍人多勢眾、裝備精良且個個都身經百戰,而越軍雖然氣節頑強,但元軍的攻擊太過猛烈,越軍有點招架不住了,之後元軍以這種絕對的優勢一鼓作氣拿下了越南的驩州、愛州、西結等地,1286年元世祖忽必烈再度出兵越南,為了快速的佔領越南忽必烈調來了五十萬大軍,委任張文虎為大將,並讓湖廣地區製造了三百艘戰船,命令湖廣、江浙、江西三個省聯合夾擊越南,第二年元軍在與越軍的交戰中再度受挫,雲屯之役中元軍大量被俘,傷亡及其慘重,不得已敗退而走,1287年長安府之役元軍再次大敗,撤回了北方,1288年元軍進犯龍興府,在龍興府附近的海域元軍與越軍數次交戰,交戰的結果是越軍繳獲了元朝的軍船300艘,元朝軍隊的士卒被淹死了一大半,元朝的侵略之戰最終折戟於此。

仔細想來蒙古大軍始終沒有打進越南的原因無外乎有以下幾點:

1、蒙古人的擴張能力已接近飽和。蒙古帝國是擴張能力最強的帝國之一,但是沒有一個帝國可以做到無限擴張。當擴張到一定程度時,需要分散力量守衛各地,甚至要應對已被征服區域的造反,這對人口有限的蒙古限制作用尤為明顯。對被征服地區的同化難度很大,而且也需要時間。這也是為什麼蒙古帝國在埃及和歐洲最終都停下腳步的原因。作為元朝,吃掉了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中國,需要時間和精力來消化,很難像擴張初期那樣可以傾全力出擊了。


明道若昧


蒙古鐵騎稱霸一時,也曾對元寇發動戰爭,第一次是文永之役,使用高麗船工民夫,但由於隔海登錄作戰元軍失去了鐵騎優勢。第二次是弘安之役,元軍使用的是內河航運的平底船,並非遠洋艦,雖然元寇損失慘重元軍最後還是吃虧在海洋。至於安南國地處熱帶,蒙古軍必然及其不適應,加上敵軍奮起反抗。埃及則是太過遙遠,加上忽必烈急於北上爭奪汗位,才召回進攻歐洲和非洲的蒙古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