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选这位民国依兰县长,李杜将军在三姓城期间的最佳搭档


  王世选,生卒年不详,字伯康,吉林人,日本明治大学毕业。1920年被举为吉林省代议士。以办理吉奉军潮善后及直奉鲁豫秦晋五省赈灾最著劳勋,荐擢简任。

  1922年,王世选调宁安县署理县知事。1924年,王世选主持编修《宁安县志》,将宁安这块土地上已有的5000年历史尽收于书中,为后人研读宁安历史提供了佐证。今天许多学者还在仔细研读这部《宁安县志》,了解先辈们的历史。王世选主修的《宁安县志》,也为许多史实的考证提供了文字资料,使宁古塔有了文字史料可查、可考。1924年,王世选在宁安曾为泼雪泉撰写铭文:“泉名泼雪,近接石梁。澄清可鉴,甘润诗肠。凝冬不冻,千古流长。”

王世选这位民国依兰县长,李杜将军在三姓城期间的最佳搭档

王世选修的民国《宁安县志》

  1925年3月至1929年11月,王世选调任依兰县知事,后改县长。1926年罗永庆调离后,兼任依兰道道尹。王世选在依兰任职5年,政绩斐然。他重视教育,竭力筹款兴学;重视加强社会治安,扩大警备力量;重视农业,增加垦荒15万亩;体恤民情,减轻粮捐;采取坚决措施清除鸦片烟患;兴修道路,加强市政建设,设立电话,方便各乡联系,对促进依兰城乡建设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得到了依兰民众的肯定和赞誉。

王世选这位民国依兰县长,李杜将军在三姓城期间的最佳搭档

宁古塔望江楼

  1925年春,县知事王世选带衙役巡察境内风土,自依兰城循旧驿道沿江南上。经滚兔子岭(今林口县三道通乡牡丹江大桥附近)时,见道路崎岖,山势峻峭,行人在古释道上攀崖越岭行进,上倚绝壁,下临大江,稍有不慎失足,非坠崖沉江即滚岭伤身。于是,召集附近一带石匠,在险要路段上凿出151级石蹬,并设置栏杆扶手,方便来往行人。次年,王世选自撰铭文,召一石匠勒石竖碑于江边崖畔,背面题字“龙虎山”;正面即临江一面是碑文,曰“乙丑春,巡行经是山,见巍蛾峭耸,牡丹江绕麓奔流,悬鸟道如一线,行人皆攀登,远视如挂壁,力竭者恒颠扑。嘻,险途也!予大悯之,复召工凿石成蹬,凡百五十一级,旁竖以栏,用是化险为夷,行旅称便。是山俗名‘望江台’,予以其怪石踞虎,骇浪藏龙,山水雄奇,实一胜境,因易名,‘龙虎山’,是为记。国务院存记。依兰县知事王世选敬题。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谷旦”。王世选擎划修缮的山路一直为民间所沿用,特别是莲花、三道通两地居民受益较多。1985年冬,石碑被人酒后毁坏沉人江中。

王世选这位民国依兰县长,李杜将军在三姓城期间的最佳搭档

依兰县五国城旧址

  在依兰县任知事期间,王世选与李杜交游甚多,并换帖结拜为金兰。1929年中东路战争爆发,一时间风声鹤唳,富商巨贾携眷逃亡关内,一些军政要员也擅离职守,竞相逃走。李杜和王世选认为危难时刻守土有责,绝对不能弃依兰城而逃。他俩下令砍伐了一些大树,伪装成高射炮耸立在江边和要塞。针对城内商店关门、市井萧条,有钱人竞相出走他乡而造成的人心惶惶,为了稳住人心。王世选与李杜特别嘱咐夫人,们一同乘马车逛街到商店买东西,依兰城的老百姓见此情景后,都说:“李镇守使和王知事的太太都没走,我们还怕什么?”

王世选这位民国依兰县长,李杜将军在三姓城期间的最佳搭档

李杜将军

  王世选1929年11月底从依兰离任到延寿县任知事,依兰城的老百姓感念王知事在任期间为民造福的功德,特别刊刻了《王县长伯康去思碑》记其品行……

  后来,王世选任吉林省立图书馆馆长。1931年任吉林省教育厅厅长。任教育厅厅长期间,曾下令各级学院禁用白话文,改用文言文,取缔女子学校演剧,激起吉林市各级学校学生的强烈反对。这是他的过失。

  “九一八”事变后,王世选弃职入关,到张作相的第二集团军司令部当机要处长。第二集团军解体后,他接受蒋介石“王世选为军委会咨议,以少将銜用……”的委任,来到南京政府任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