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孩子是0-6歲的幼兒,你會更傾向培養ta哪方面的能力?

檸檬味的牛奶巧克力


0-6歲,是奠定孩子一生的快速發展時期,如此重要的階段,從個人經驗來看我希望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孩子:

1、自我接納能力。人要學會欣賞自己,愛自己,接納自己,才會心理舒服,精神健康,不會輕易被困難和流言蜚語打倒,也不會隨波逐流。

2、人際交往能力。終其一生,人要學會合作共贏,學會愉快的與人交流,從群體互動中獲得自我價值的提升,也要學會賦予他人價值。

3、表達與自我控制。恰當地表達自己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學會控制自己和自己的情緒就贏了一般。


以上僅為個人拙見,如想交流,歡迎評論交流或者分享討論。


圈圈醬愛分享


可能是我年近40歲才有我女兒的關係。相對來說,對孩子的包容度比較好。因為我全職帶女兒,所以我女兒的成長環境很寬鬆,沒有態多的管束。比如說,我做飯她見到大米想要玩,那就讓她玩。她想要麵粉,雞蛋也都由著她。我還經常和她一起品嚐她做出來的美食。每次包水餃時,女兒更是次次不落空的和我一起,所以剛剛一年級,她已經能包一手漂亮的水餃了。女兒天性內斂,慢熱。所以平時,只要有時間,我就準備好兩個揹包,讓女兒自己負責揹她自己的,在家帶好零食和水。我也背一個,主要是水和洗好切好的水果,帶著她外出在周邊遊玩,可能就是我的不限制,所以培養她有非常豐富的想象力,經常做出各種創意的手工,還能畫出非常靈動的素描畫,有一身非常好的舞蹈功底。重點是,這些都是她自己非常有興趣的,熱愛的。


風一樣姑娘


我大寶5歲,小寶1歲4個月,我本人覺得0―6小孩,不是培養能力的時候。6歲以前,只要健康快樂成長就好,他喜歡畫畫,就上個輔導班學畫。想學圍棋,跳棋 ,象棋,五子棋,媽媽爸爸都可以教。只要他想學的,我們會的都交給他,不會的,老師可以教…

0―6歲,我本人注重人品培養,性格培養。最老愛幼,中華禮儀,勤儉節約,尊師敬友,事分對錯,知錯就改……



煙雨飄飄


我家娃3歲半,身邊自然就多了些寶媽朋友。談及這個話題,媽媽們總說只要孩子健康、快樂就可以,可生活中卻不免苛刻,我也未能免俗。我給兒子的期望總結為12個字“能生活,肯擔責,懂生活,護周全”,基於這個目標,這幾方面的能力就不得不培養了。

1、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

如果兒子努力了仍然平庸,我希望兒子可以懂得知足常樂,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所以,可以自我調節情緒,讓自己應對生活難堪的能力必須具備。

2、處理問題的能力

問題無所不在,與家人,朋友,老師,同學,以及以後的同事,領導甚至陌生人之間都會存在問題,如何處理關乎自身幸福感和認同感。

3、社交能力

我認為社交能力最基本的就是陌生環境的展示自己,以及獲得別人的認同,社交能力強獲得更多的良師益友對孩子的成長有益。

以上是我的淺顯認識,希望我們可以互相交流


陪娃修行


吃好,玩好,睡好,習慣養好,文明禮貌搞好。就行了!要說別的,那就是得運動,有助於生長髮育,但也不能強求。我閨女喜歡游泳,2歲多的時候帶她去學平衡車,結果一節課她能溜跑N次,無組織無紀律。但是錢交了不能浪費吧,就換了親子游泳課。開始挺抗拒的,後來愛上了,一週去上3節課,一天在家練習八百回...沒事就在家練習游泳。所以吧,孩子喜歡更重要。如果是有哪裡有缺陷,比如吐詞不清,那我覺得可以去教一些這方面的。如果個子不高,體弱多病,那就多運動。如果是個健康的寶寶,那就隨他喜歡。沒上學的孩子,還是開心最重要,不要要求太高。


倩30951071


興趣的培養。我不是個聰明的人,我有我自己的愛好,當時我那個年代,父母沒有更多的經歷和金錢培養我,我希望我能很好的培養孩子的興趣,讓他以後在他喜歡的領悟有自己的作為。當然其他的品德,也會在日常生活很好的告知和督促!


濟南糖糖媽


我個人傾向於培養孩子獨立自主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分為思想上和生活中。

思想上,一般是從三歲開始,就能自己睡自己的小房間,至少五歲開始,就得跟大人分房睡了。每晚儘量定時睡覺,一般是九點就開始睡覺,不要讓大人一直催還不願意動。

能夠有比較健康的興趣愛好,不要跟大人學,整天就只知道看手機玩電腦。

在十歲之前,能夠養成比較良好的自控能力,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該玩,什麼時候該學習,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6歲開始,能夠有一定的知善惡、辯是非的能力。

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成長為一個善良得沒有底線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很容易吃虧和受傷。與其讓自己的寶貝將來受這種傷,還不如儘量從小就幫助培養他們正確的三觀,可以善良,但不能沒有底線,自己的善良要有一點鋒芒。

生活中,希望孩子能夠做到獨立自主。

從四歲起能夠自己穿衣服鞋襪,除非比較麻煩的衣物大人才會幫忙,

五歲開始,就能夠每天定時早睡早起,每天自己刷牙洗臉洗腳,甚至慢慢學會自己洗澡。

六歲開始,能夠學會用洗衣機自己洗衣服,能夠認識一般常用的廚具,可是試著幫媽媽洗碗洗菜,掃地,收拾屋子。總之,能夠開始學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簡單家務。

父母不要覺得這是在虐待孩子,孩子的學習能力其實很強,適當的家務能夠鍛鍊孩子的動手和思維能力,也提高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只要力度不是太大,對孩子很有益處。

同時,自理能力強的孩子,父母帶著也不會那麼累,同時,可以跟著孩子共同成長。

我一直認同這句話:與孩子共同成長,就是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教養。

如果題主是指的培養孩子興趣愛好方面的能力,個人認為,得尊重孩子自己的興趣和意願。

平時注意觀察孩子的興趣愛好,而且,如果是五六歲的孩子,TA已經具有一定的理解和表達能力了,可以詢問孩子喜歡什麼,再根據孩子的喜好來培養。

比如,孩子喜歡畫畫,可以給他多買點繪本,有條件的報繪畫興趣班等等。

喜歡音樂,可以多給他放點音樂,當然了,儘量選擇比較有格調的音樂,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審美和情操。然後,多帶孩子聽幾種樂器的聲音,看看他喜歡什麼樂器,再報相應的特長班。

喜歡舞蹈,什麼類型的舞蹈,爵士,倫巴,恰恰,古典舞,民族舞等等,喜歡哪種也可以給他報班。

只是有一點,大人可以尊重孩子的意願,支持他想學的東西,但是事先都得跟孩子約法三章:想學的東西是孩子自己選擇的,只有經過努力確定自己不是真的喜歡,或者確實不適合之後才能放棄,不能遇到困難就放棄,不然的話,以後將會做什麼都沒有毅力。


鉤沉育兒


最近宅在家,我見識了一個小孩子的自律(自制力)。

以下3個能力,是我覺得應該傾向給孩子培養的能力。

兒童性格,行為習慣的養成,將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今後的人生。所以有些能力的培養,對孩子真的很重要。對嬰幼兒時期的教育進行“投資”,得到的收穫最大。

自律(自制力)

自律的重要性,對大人來說,已經是一套成熟的理論。

小孩子的自律更多的表現在有節制的看電視,有節制的玩遊戲,有節制的吃零食,自主閱讀,自主學習,專注於自己的興趣愛好,很巧,這個假期,樂寶這幾點都做到了。當他能做到這些,他自然也能認真吃飯,自己洗手、自己整理玩具。

自律當然不是天生的,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用大人管,省時省力又省心。但現實是我們的孩子,卻事事需要我們操心,孩子就算能很好的做到自律,但並不是說,他就是一個絕對的乖寶寶。

這樣病毒肆虐的非常時期遇上春節,宅在家不是看電視,玩遊戲就是吃各種零食,樂寶當然也經不住他最愛的薯片、花生、電視節目的誘惑。可是我們一開始就跟他溝通好,這樣的特殊時期,爸爸媽媽需要保護好他的健康,零食吃多了要咳嗽,電視看多了眼睛會疼,所以零食要少吃,電視要有節制。

家長做到了提前溝通,而不是事中干涉,孩子自然而然也會懂得父母的用意。所以即使樂寶很想吃豆子,只要說,可以吃10顆,他自己數10顆吃完,會立馬走開。電視看完1集鬧鐘響,他會主動提醒關掉電視。看似很小的一些事情,一旦孩子做到了,那就是有了自制的能力。

孩子的性格、習慣都還在一個養成期,父母覺得孩子小,所以什麼事情都由著孩子,或者根本不知道通過什麼方式來讓孩子明白自制力的重要性,事實上,父母在孩子童年時做出一些努力,掌握一些方法,讓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是自律最好的捷徑。對孩子的積極影響將會伴隨他一生。

縱觀樂寶的自制力,也有可能是他最近整處於秩序感的爆發期,所以,吃豆子要吃10顆,吃薯片要吃3片,看書一次要看10本,看電視要看完1集,當你建立規則的方式,迎合了他的秩序感,秩序感帶給他安全感,一切問題都很好解決。

這也說明,想要培養這一能力,父母要善於抓住孩子的秩序期,用一些規則來約束孩子的行為。而不是用批評、指責粗暴的方式壓制孩子的行為,破壞他的內在秩序。

父母也許會說,孩子根本沒有你說的秩序期,就算有我也意識不到,那就儘可能提供有秩序的生活環境。比起無節制的沉迷看電視,玩遊戲,帶孩子玩一些更刺激的遊戲,讀更有趣的書,增加一些有趣又好玩的生活儀式感,顯得更加重要。

孩子總有一天會離開大人的翅膀,獨自翱翔,成年以後的路要靠自己走,父母無法替代。想要未來充滿更多的可能性,自律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教會孩子自律,才是真正的富養。

提問的能力

在我們家,我特別鼓勵孩子,有什麼不懂的可以隨時提出問題。我也很樂意隨時解答孩子提出的問題。

到了上學的年紀,因為覺得不好意思問,而錯過一些知道答案的機會,才是最可惜的。即使在課堂上遇到不理解的問題,最好也能記下來,課後向老師或者家人或者朋友提問,還可以求助百度。

毫無疑問,喜歡經常提問的孩子,會獲取更多的知識。而放任問題不管,只會將疑問累積,到最後不了了之,以至於最後給自己做一些消極的暗示:我不會這些。從而導致對某一項知識產生厭惡的情緒。

小孩子的問題是不會等待的,不管你是在廚房炒菜,還是在上廁所,他總能站在門口向你拋出各種問題,其實我內心很想先把菜炒好,但是,孩子的問題也不能等待,所以我寧願把火關掉,先解答孩子的疑問,給他們找到答案再繼續炒菜。

喜歡提問的孩子,一般都思慮周全,有獨立思考的潛質。因此,無論父母多麼的忙碌對於孩子提出的問題,大人都應該做出一副濃濃的感興趣的樣子,才能鼓勵孩子多提問,保持他們的積極性。

如果孩子想父母提問後,父母表現出一種不耐煩,“這你都不懂嗎”“等一等,我正在忙”的心態,那麼孩子也不會再主動提問了。

所以面對孩子的提問,家長只管認真、仔細的給予回覆吧!

閱讀能力

放假以來,孩子每天跟爸爸玩的很愉快,每天興奮的不肯睡覺,也睡得比較晚,但是無論多晚睡,每天雷打不動的一個習慣就是,要看完幾本書才肯睡。

他最近執迷於10這個數字,每天一到床上就挑好10本書讓我們講給他聽。10本書總是被我砍到5本(他爸就不會,他爸耐心比我足),有時候我困到不行,只想著跟他討價還價,但完全不行,他放佛有種執念,不看完手上的書,堅決不睡,直到全部看完,才會滿意的睡。

家裡的繪本已經被樂寶看了無數遍了,裡面的情節也記得差不多了,自打度過那個撕書的階段,樂寶的閱讀習慣幾乎沒有斷過,閱讀成為我們家一個很習以為常的事情。

要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看書的環境,如何選書,家長與孩子的親子閱讀,以及讀書的方式都很重要。

“從小就愛看書的小孩,智商、語言表達、學習能力會比不愛看書的小孩優秀幾個等級”這是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識。

而擁有閱讀的能力,能讓孩子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這樣就會擁有更多的勇氣和機會。

實際上,喜歡閱讀文字的孩子,讀教科書也不會犯愁。想讓孩子喜歡學習,第一步就是讓他愛上看書。


我的青桔子


0-6週歲的幼兒,我想沒有必要著重於哪方面的培養,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才是最適合幼兒身心健康的。

  教育部此前發出了新規定,規定所有幼兒園不得提前教幼兒園的學生小學的內容,如拼寫、識字、英語和計算。各種教育機構也不能以任何理由教學齡前的兒童小學的內容,要堅持小學同起點教學。因為幼兒園的小學化傾向將影響幼兒的身心發展。幼兒園應該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身心健康、習慣養成和智力發展。幼兒園應該將交給孩子有助於自己健康成長的各種習慣和方法;還應該教會他們怎樣和外界交往、相處。

如果孩子是自己本生對認字有興趣的話,家長可以加以引導和解釋。例如,看見街邊的廣告牌,他好奇上面的內容的話,家長可以告訴他,並多重複幾次,讓他自己記住。家長也可以結合寶寶愛吃的食物、愛玩的玩具、熟悉的人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用品等進行有意無意的教學;先教會寶寶念一些比較簡單的詩,然後再結合圖畫書裡面的圖畫還有文字,一個一個字的教寶寶念,多重複幾次就可以在其它閱讀中找到他常用認識的字。


阿正vv


6歲以內的孩子,培養一下幾方面的能力很重要。

1、好性格好習慣。3歲看大,7歲看老。7歲以後孩子的性格和習慣都已定型,不好糾正。例如,小時候沒有養成看書的習慣,即使大了,你天天催TA去看書呀,看書呀,TA會很煩,也看不進去,因為沒有這個習慣。

2、培養英語興趣和英文閱讀能力。等到7,8歲後,孩子的中文能力強了,可以用中文看很有趣的文章,有深度的故事。這個時候如果英文閱讀能力還沒有趕上的話,你想讓多閱讀下英文文章,來提高下英文水平,不好意思,ta看不下去,因為這個時候英文水平有限看不了篇幅很長的,跟ta認知能力相匹配的文章,只看一些比ta年齡小的孩子才可以看的東西,ta會覺得很無聊。

3、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獨立思考的能力。

有的家長可能會說長大了有能力了自然會自己解決問題。事實並不是全是這樣。例如一些孩子小時候父母給她包辦一切。寶寶,我來給你穿衣服,寶寶,我來給你穿鞋子,寶寶,你的書包、水壺我來幫你提。剛開始,孩子很想自己去做,完成後他們也有成就感。但被家長遏制了。慢慢地,ta會認為,這些事情根本不用我來做,我爸媽爺奶會幫我搞定。孩子失去了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後,就會形成依賴心理,可能包括ta作業上的難題都會不願意用心思考,因為不會做老師還會講,怕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