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依賴機械的純手工木匠手藝人,在社會上會失傳嗎?值得傳承嗎?

亮劍2370


不會失傳,應該傳承。

木匠是一種古老的技業,與木材相伴源遠流長。

我對木匠手藝的認識

我對木匠的理性認識是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小學的課文《鋸的發明》,知道了木匠鼻祖魯班。

我對木匠的感性認識也是那個時候見識了不同的木匠手藝,常見的有打(做)傢俱的、有箍桶的(天津話叫gū sāo)、還有打(做)棺材的。

箍桶的是走街串巷的木匠手藝人,那時的天津市區普遍都有自來水,所以使用木桶的很少了,但用大木盆的還是很多的,大都是傳輩兒傳下來的,因為洗澡洗衣服常用它,壞了漏了就修一修。底漏了換個厚木板底,幫糟了換新的木條幫。箍桶的木匠先是把需要修理的木桶或木盆的幫編上記號全都拆散了,然後照葫蘆畫瓢做成新的底或幫,底要鑲到靠近底部幫內的凹槽。幫要鋸成上寬下窄,刨成稍微外凸內凹的弧面,兩側是外寬內窄的斜面,接下來是拼裝一起,再把竹條編成麻花辮狀的圓箍浸在水裡泡軟,從木桶或木盆的細處箍住,用錘子和鏨子把竹箍一點兒一點兒往粗處鑿,直到箍緊。最後用桐油和的膩子膩縫,刷上大漆或清漆就修好了。

打棺材的木匠手藝相對來講就顯得特別粗獷,那年,我住的旁邊衚衕口有家老人去世,就看見請木匠做棺材。所用都是圓木,除了用鋸截斷木料,全憑斧頭把木料砍平,然後用小半尺長的粗鐵鋦釘把長短寬窄不一的木料鑲連在一起,批油膩子,裡刷紅色外刷黑色大漆就做好了。

我對木匠手藝的實踐認識,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在家待業時玩了一兩年木匠手藝,東拼西湊了幾件木匠工具,用煤本(或是副食本,記不清了)去木材廠買了憑本供應的木料,打了幾把椅子和床頭櫃後就不幹了,但也一些收穫,知道了木匠手藝簡單的來龍去脈。

後來我哥哥結婚的傢俱是花錢請木匠師傅打的,記得四五件傢俱包工不包料花了百十來塊。專業的木匠就是不一樣,全部手工製作(那時沒見有機械木工具),五六天的功夫就做好了。

木匠手藝分了好多種類,像我以上列舉的三個例子現在恐怕很少見了。但是木匠手藝是不會失傳的,而且還在傳承著,我所知道的就有一些。

一是我國有大量的古建築需要純手工木匠手藝人去維修養護,也有好多的專業公司、工程隊在承攬經營這樣的業務,而且這個市場不小還長久,所以純手工木匠必不可少,也是師帶徒的方式在傳承。

二是純手工製作的木製工藝品也有一定的市場,有市場就不會失傳。

三是淘寶網上一直有賣手工木匠工具的,有賣的就有買的,有買的就有純手工木匠手藝人。

四是有專門手工木匠的圖書,這就更失傳不了了。

所以我的結論是不會失傳,也能傳承下去。


趙伯文41762883


不依賴機械的純手工木匠手藝人,現在能看到的不多了,雖說很多獨門手藝年輕一輩的都不願意去學習,但是也絕不會失傳的。這些手藝也應該被好好的傳承下去。

我父親就是一名純手工的木匠。小時候,我們經常看他做木工活,看他給我們做玩具。那時候感覺他的手真巧。一張雕花的窗戶,全程不用一顆釘子,全部嵌合的天衣無縫。一隻竹鳥玩具,僅僅用一片篾條就編的活靈活現。那時候,我們就覺得,父親這門手藝就是天底下最神奇的手藝。

後來父親帶了一個徒弟,大師兄。大師兄聰明,好學,很快就獨立門戶了,後來還開了個傢俱廠,算是父親教的徒弟中最成功的一個了。

我去大師兄的傢俱廠玩過,大師兄的工人們拋棄了父親那種純手工的方式,廠裡面全是機械設備,流水線的效率也比純手工高了很多倍,但都是在複製別人的作品。

我看過大師兄家裡自己做的傢俱,玩具,雖然從不使用釘子,膠水等等現代材料,但看起來還是和父親做的一樣的結實,精美,有靈魂,栩栩如生!

我想,能夠守住內心,認真用純手工製作的手藝人,一定是為了一種信仰吧。





小小風哥


這個問題個人比較有發言權,本人在70年代學的工木,當時才17歲初中還沒有唸完就去木工加工廠拜師學徒了,想當年學徒時所吃的苦講給現在的孩子聽的話,他們肯定要說你是在說天書了啊[捂臉]。再說純手工製作傢俱,在現在社會來說是完全不切實際的,因為純手工製作傢俱是非常費工費時的,而且榫卯結構的製作也沒有機械加工的精確。所以並不是說用機械加工出來的傢俱就沒有工藝了,而是工藝更加的精湛了,以上就是作為一個老工匠看法。


惠比須笑1278


我上班第一份工作就是學習木工技術,那時叫“學木匠”,做一些門窗之類的東西,雖然也有機械,但是,大部分還要手工製作。所以,我對木工技術還是有一定感情的。我認為機械是永遠替代不了人工的,最終還是靠人工組裝,也不能讓這樣的文化遺產丟失。社會上好多有關木匠手藝的都被列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了,所以,我希望這門民間藝術能夠很好的傳承下去。








高坡秋雨


據我父親講,我的四爺就是木匠。參加過抗日聯軍,是個小連長。在一次被打散後,太奶死活不讓再去。從那已後,在牡丹江開了一家木匠鋪,手下人一百多號。只可惜在一次胃病手術中突然停電,死於手術檯上。這樣看來,我身上帶有木匠的基因。我沒有學過木匠,但農村的很多木匠活我都會幹。對於純手工木匠手藝,能不能在社會上失傳?我認為不能。因為世上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傳乘。只要這個行業存在,它的技藝就會有傳乘。至於機械化與手工製作,它與失不失傳沒有半點關係。機械化是提高了木匠工藝的效率,純手工是體現精雕細琢的勻味。


顧德春76618861



悠然東籬


有這個可能!以前的傳統制作方法效率太低,費時費力,製作的產品也沒有機械加工的精準,所以現在基本上沒有純手工製作的!我從十六歲就開始做傢俱,那個時候真的是純手工,從原木製成板方都是靠拉大鋸,刨子都是手推的,技術加力氣,不是一般人能堅持得住的!那個年代最多的就是木工學徒的,到後來能學成的寥寥無幾!


藍天白雲150979506


以前的木工匠,是一個重要的職業,在建築上選修棟樑,雕刻家具門窗,生活用具衣櫃,桌椅板凳的製作等等非常實用。木工匠也是一個高尚的職業,深受人們的愛戴與尊重。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創新,建築上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傢俱也被精美的塑料製品,輕巧的鋁合金製品所替代。木工匠已接近被社會淘汰的邊緣。

有一些心靈手巧的木工匠人,不願丟失自己的手工藝,償試著做些精美的手工藝品,供人們欣賞,收藏,這種思維具有創造性,一方面滿足了對手工藝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使木工匠這門技術保留了下來。使延續了幾千年的木工文化繼續傳承下去。



為人排憂解難


木工純手藝的人可能落後地區或小數民族還有,但是落後地區也只有一些年令大的。大多數也基本採用半機械半手工操作。但絕大多數地區基本沒有了,如果有也是解放後學的,年令也在60~70左右了,這些人根本也不幹活了,所以一些幹另活木工有時候還帶了點老工具,一般都採用新型工具工作!普通的木器廠也都採用機械操作,但是一些仿古木器傢俱的手藝人還有,但也釆用半機械操作。但是不管怎麼樣,不管怎麼樣純依手工操作的一去不復返了。那些仿古大木師傅(大木是造房子的師傅,小木是做傢俱類的師傅,過去大木師傅高於小木師傅)木工還有,也許這些師傅還會繼續很久,因為這些師傅都賺大錢,下面的徒弟不會把手藝丟掉。小木可能會失傳,因為現在只要有款式電腦很快就可以把圖紙搞出來,有了圖紙就不怕做不出來。

大木師傅現在造祠堂廟宇,很多旅遊地區仿古建築,還有很多古村落的保存,和古建築的維修需要這批大木師傅,而且他們的工資高,所以這些木工他們不會放棄這個豐厚的工資,所以也不會丟掉這份手藝!!!


鎮浪1054355145656


題目很精確,問的是手工藝人是否會失傳。我覺得不會失傳,但是會越來越少,因為現在車床的門窗床櫃比手工做的要精緻很多,價格也便宜。但是,手工作品少到一定量之後,就是另外一個層次的品味了。就像印章,電腦刻章又快又便宜,但是,手工印章卻是當做工藝品來收藏的。

所以,以木工為謀生手段的工匠會淘汰一大批,個別手藝很好的工匠會作為工藝品的生產者延續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